《百分数的应用》教案(精选12篇)

发布时间: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精选12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列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

2.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做除数。)

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用投影出示)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4.板书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分析: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谁是标准量?

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呢?

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3。

例3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4比较,有什么异同?

(两道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

问题不同在哪儿?

(复习题4求的是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教师在例3中用红笔画出“多”字。

(3)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教师用双引号画出单位“1”。

(4)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

(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板书: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5)根据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怎样列文字表达式?

板书: 多的÷计划的

(6)怎样列式计算呢?

板书:

(14-12)÷12

=2÷12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问:14-12是在求什么?

问:为什么除以12,而不除以14呢?

(7)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14÷12-1

≈1.167-1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问:14÷12得到的是什么?再减去1又得到什么?

2.把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问:你怎样理解“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这句话的?

问:谁做单位“1”?(实际公顷数)

问:怎样用文字算式表达?

板书:少的÷实际的

问:怎样列式计算?

投影订正:

(14-12)÷14

=2÷14

≈0.143

=14.3%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

问:14-12得到什么?为什么再除以14呢?

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板书:1-12÷14

问:为什么例3与改变后的题得数不同?(单位“1”不同。)

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解题思路完全一样。)

3.把例3的一个条件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指名说解题思路。

(3)板书算式:

多的公顷数÷计划的

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问:此题和例3相比较,哪儿相同,哪儿不同?(条件不同,问题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4.把3题的问题稍作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1)学生只列式不计算。

(2)说解题思路。

板书:少的÷实际的

2÷(12+2)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四)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问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电视机的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提高了百分之几?

(7)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计算。(投影出示)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题。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抓住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使学生很自然地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两个知识点连成一线,融会贯通。在新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题多变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区别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思维水平。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2

百分数的应用(一)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读通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弄明白题目中相关的两种量是什么,哪种量多,哪种量少;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中的“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再让学生解决问题。

2、在帮助学生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教学教材内容前,先进行相关的铺垫复习。

(二)让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三)让学生进行“扩句”练习,充分理解“增加了”(或“减少了”)的意思,即将“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转化为“冰比水增加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来理解。

3、所求结果若是无限小数,一般情况下会要求“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这个要求,则要学生自觉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4、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知识点,也是后面教学内容的基础,故而,建议本知识点内容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百分数的应用(二)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弄清楚题目中百分数的意义,再解决问题。其方式方法可以参考“百分数的应用(一)”。

百分数的应用(三)

1、让学生先理解题目,列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决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一年后进入中学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本节教学内容与练习内容存在差异,建议本知识点内容教学时,可以分三至四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教材中的例题;第二课时,将类似于教材第29页“练一练”中第2题(或者第4题)的百分数问题,作为例题呈现,解决“已知一个数以及它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单位1”未知的问题)。第三课时及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基础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

3、教学时,要杜绝向学生介绍一些所谓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套”模式解决问题。

4、关于让学生“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要注意学生提问时度的把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教师的要求可以有一定的具体性和明确性。

百分数的应用(四)

1、教学时,要先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年利率”的含义,再理解利息的计算公式。

2、关于利息税及其计算方法,应让学生了解。

3、关于练习中的两个问题:

(1)教材第31页“试一试”第2题,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费率”的意 义以及“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的区别。

(2)教材第33页第7题,可能学生因为通常解决问题中,见到的百分数 大多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因而部分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出现困难。教学时,如有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适当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4、教材第31页的“小调查”活动,要让学生真正进行调查、研究后再完成,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系统、全面地整理了本学期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意义和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课对百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突出核心知识,围绕重点展开复习和训练。

本课时的复习紧紧围绕百分数的认识及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两方面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交流,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抓重点,带相关”的复习方式展开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课通过对比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回顾本学期学习的百分数知识。

师:本学期即将结束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学期你们学到了哪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2.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1)意义。

①什么叫百分数?

像84%,28%,90%,117.5%…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百分比。

②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02页1题。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列表对比。

百分数

分数

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区别

百分数通常只表示两个数的比。

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联系

百分数可以看作是分母是100的分数。

3.复习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1)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是怎样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

(2)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02页2题。

4.复习常见的百分率问题。

(1)(课件出示)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剩428g。计算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2)复习其他常用的百分率公式。

(3)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03页8题。

5.复习百分数的应用。

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1)知识回顾。

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单位“1”已知,求比较量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解答。

(2)巩固练习。

①小红家去年产水稻5500kg,今年比去年增产10%,那么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今年产水稻多少千克?

②小红家今年产水稻5500kg,比去年增产10%,那么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去年产水稻多少千克?

③光明小学上学年有学生1200人,毕业215人,本学年又招收新生180人。本学年与上学年相比,学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大约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4

【教学预想】: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纳税的相关术语;第二部分:实际运用。其实本课的重点应该是放在第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术语,因为这些内容虽然都是我们身边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比较陌生的,有的甚至都没有一点的生活经验。对于第一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取直接讲解法,为了不让学生觉得学起来那么枯燥,我准备在导入时,先逗他们一下,“陶老师受税务部门的委托向我们六(4)班同学进行一次纳税知识普及。”

【教学实效】:

1、课堂反馈

整堂的学习气氛还民比较轻松、愉快的,在学生练习时,也闹出了一些“笑话”,比如:“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这题的问题是求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很多学生在练习时根本就没有认真的看清问题,直接就用“1210%”,这样算出的结果这是1200元。在评讲时,我问学生,“大家看一看,这几个同学分别花了多少钱买回了一辆汽车?”大家一看结果,都笑了。我就和那几个做错的学生开玩笑了,陶老师看到你们算出的结果非常激动也想请你帮我去买一辆汽车。(那几个做错的学生不好意思的笑了)。

2、作业反馈

(1)课堂作业

课堂中的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学生作业完成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在下课的时候,大多数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可是,作业的正确率不高,全对的只有18人,下面两题错误较多:

1、张叔叔的小说发表了,得了2000元的稿费。按规定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实际得到稿费多少元?

这题学生主要是没有看清问题,是求“实际稿费”,和上面买汽车是属于同一种类型。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练习时一定要先看问题想一想,“什么是实际稿费?”“应该怎么求?”。

2、某风景区“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15万人次,按门票收入的3%缴纳营业税,共缴纳了9万元营业税,这个风景区“十一”黄金周实际门票收入多少万元?

这题是错误最集中的一题,我在课上虽然已经注意了“公式的逆运用”,也就是如果告诉你“应纳税额”和“税率”,如何求“总的收入”,这题学生都知道不能用“93%”而应该用“9÷3%=300(万元)”。但是还是犯了上面的毛病,不认真看清问题,本题不是要求“门票收入”而是要求“实际的门票收入”,所以300万元求出的应是门票的收入还应该减去9万元求出实际的收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对于“门票收入”和“实际门票收入”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点模糊。

(2)数学书中的练习

下午花了10分钟时间把教材中4道练习题做了一下,发现问题还是蛮多的,特别是第4题,在上课时,我也补充了“个人所得税”的练习,但是这道题目是属于“分段计税”的,开始我也理解错了,结果翻看了教参才明白,应该是“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按10%征税。爸爸收入2500元一共超过900元,这900元应该分成两个部分,“500元和400元”前面的500元按5%收税,后面的400元按10%收税。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也可以将超过的部分画成一条线段,然后把它分成两段。这样直观些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些。

这题全班只有4个同学全对。

【教学反思】:

继续加强“如何分析问题”的训练,做到“先思考再列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另外,在练习时要求学生做完题“再回头想一想”,养成检查的习惯,这样一些错误就能及时的发现。但问题时,在平时的练习时,学生都是争时间做练习,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检查意识,真正等全部做完了,再去一题一题的检查,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我要求学生是每做完一题就回头检查,说是说了,但是学生究意有没有按要求去做,我也是无法去检查。这样,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集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关于百分数,你们已经学过那些知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引入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盒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根据这一情景,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

师: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以下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多的部分是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么?那就请你试一试。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算法。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50—45)÷45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想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2: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3、即时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义。在本题中,“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钱数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6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百分数的应用(一)”和“百分数的应用(二)”所涉及的情境,是我国种植杂交水稻的真实情境。教材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研究成果,将这个小知识与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百分数的应用(三)”中,教材提出了“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这些数据,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一课还特别让学生了解“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在最后安排了百分数在“储蓄”中的应用,还安排了小调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五年级下册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鼓励学生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本套教材非常注重使学生理解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材总是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一)”的内容中,教材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和技能评价主要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第一,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如小明家2月份用电150千瓦时,3月份用电100千瓦时,3月份比2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第二,解决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如妈妈在商场中看中了一件540元的风衣,按八折购买,能省多少元?第三,能够列方程解答问题,如小龙有63代的数码宝贝卡120张,比53代的数码宝贝卡多30%,小龙有多少张53代的数码宝贝卡?第四,能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中,要注意所选择的实际问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研讨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材第29页)(一)教学过程片段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组1:我知道人们把钱放到银行是有好处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组2:现在银行可以办各种储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带现金,只带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组3:我们调查了存款的年利率。(投影展示)组4:我们知道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500元为例,如果你有5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的。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生:我想买国债,因为国债不收利息税。师:是的,国债免收利息税。生:可是,国债并不是随时都可以买到的,要在国家发行的时候买。……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5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

教学设计:毛智力(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二)案例点评

对于储蓄这一课,教师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情境来计算利息,而是先布置学生课前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查情况展开学习,在汇报调查情况中明确了储蓄的意义,了解了现在的利率以及利息税的情况。这样的调查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调查活动中,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对于存款的方式,教师让学生自己讨论,这也是建立在学生已有了储蓄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在此基础上,再引出计算利息的方法,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计算利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思考与讨论

1.对于储蓄这一课,如何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2.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调查哪些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意义?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7

【教学预想】:

备教材:

本课设想以两次“比较”为课堂的主线展开教学,通过两次比较加深学生对此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第一次:比较“实际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和“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联系?

通过此次比较顺利地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就是先求出“实际是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和单位“1”(原计划)相进行比较”。

第二次:比较“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和“原计划是实际的百分之几?”的不同?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主动、有意识的寻找单位“1”,进而加深对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

备学生:

通过上学期百分数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应该已经相当熟悉,如果把例题单独作为练习给学生做的话,我想做对的可能有85%,那么,我们这节课是不是就可以采用自学的形式呢?显然不是的,我们这节课除了要求学生会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还应该让学生养成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还有就是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分析过程的语言表达训练,也应该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未解答的问题:练习中的几道习题的计算怎样处理?

教材中是要求用计算器计算的,但实际中我们是不可能要求这样做的,(因为一旦教师要求上课可以用计算器计算的话,那么家庭作业时,学生肯定全都用计算器去计算了,但是实际考试时,也不可能使用计算器)如果要求学生动笔计算这样又会耽误上课的时间,这个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教学实效】:

1、课堂反馈

当我提出本课的第一个问题,根据“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一下子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本来设想的两次“比较”,在实际操作时只实现了一次“比较”,就是比较了单位“1”不同的问题,应该如何分析。至于第二种“新方法”本来打算用一次“两个问题”的比较引出来的,结果我就直接问学生,除了这种方法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吗?结果这个问题就在个别“好学生”的回答中,得了出来,然后我们就是重点的分析了为什么这样列式?通过几题的练习与讲评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方法应该是接受了,但是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还要有待后面的练习检验。

2、作业反馈

课堂中练习的反馈:

两次学生板演,效果还不错。第一次4个学生两种方法全对的只有3人,那个学生当时还没有学会第二种方法,第二次的4个学生两种方法全部都做对的,(这8个学生都是班上成绩暂差的学生代表)。

课堂作业的反馈:

本课我预留了10分钟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到下课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完成,作业中有几处细节问题需要提醒学生:

1、当结果除不尽保留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时前面应该写“约等于号”而不能写“等于号”;

2、个别学生在用百分数表示结果时,往往会把“百分号”漏写;

3、“只列式不计算”的题目,有的学生没有把完整的过程通过综合算式写出来;

4、当遇到除不尽时,求近似数时往往计算的正确率就得不到保证了。

补充练习的反馈:

两个数据:

今天做了两次作业(课堂作业和补充练习),两次作业全对的人数只的16人(全班56人)占全班人数的29%,两次作业全错的有20人,占36%;

从这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还需要作充分的巩固练习,另外,对于个别“困难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3、关于是否使用计算器的处理:本节课我认为重点是训练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所以在实际课堂时为了节约课堂的时间,对教材中几道习题的处理我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但是在实际练习时还是发现有的学生在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计算会出错。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练习熟练后会逐步地提高的。

【教学反思】:

问题一:教师的课堂思路是跟着个别学生的思路走还是按教师的预设完成?

问题二:本课教学的第二种解法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

今天学的第二种解法在课堂练习中大多数学生都会列式了,可是在实际运用时更多的学生还是倾向使用第一种方法,只有很少的学生用第二种解法。

问题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准确地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

语言表达、临场应变、时间掌控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8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应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百分数的综合应用)

二.基本练习

师: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的身高是多少?

生1:我的身高是1米58。

生2:我的身高是152厘米。

生3:我的身高是145厘米。

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1:我的体重是43千克。

生2:我的体重是38.5千克。

师: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都知道,但你知道自己体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血液在流动吗?(生茫然并窃窃私语。)

师:你们称过吗?(生:没有)能称吗?(生:不能)

师:是呀!称体内的血液这不要了大家的命了(众人笑)。所以老师去查了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课件出示:人体中血液的重量约占体重的7%)现在能知道了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重来计算体内的血液重量。

反馈:

生:我的体内有4.7千克的血液。

师:是怎样计算的?

生:用自己的体重乘以7%。

师:你们都是这样来算的吗?

生:是。

(学生讲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生:我的体重是44千克,所以是44×7%。

师:对呀!用这样一条简单的百分数知识就可以解决体内血液的重量问题,其实类似的问题在我们身上还可以找到许多,比如说: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占自己身高的14.28%。(课件同步出示)看到这里,你能知道什么?

生:能知道自己的头有多高。

师:你想知道自己的头高吗?(生:想)请算一算吧!(学生计算,师巡回。)

反馈:

生:我的身高是155厘米,头高就是155×14、28%=22.134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41厘米,头高就是141×14、28%=20、13厘米

师:与上面同学的计算结果比较一下,我们的头高都一样吗?为什么?

生:头高不一样,是因为身高不相同。

师:老师的头高是21.7厘米,你能帮老师算算身高吗?(课件同步出示)

(学生计算,师巡回。)

反馈:

生:老师的身高是21.7÷14、28%=151厘米。

师:都一样吗?(生:一样)噢,老师谢谢你们啦!(个别学生开始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不对,这里是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是身高的14.28%,老师是成年人了。

师:讲得有道理,人在各个不同的生长时期,头高与身高的百分比是不相同的,老师忘了告诉大家了(课件出示人在各个生长时期头高与身高的百分比)。33.3%

胎儿的头高约占身高的33.3%

婴儿的的头高约占身高的25%

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约占自己身高的14.28%

成人的头高约占身高的12.5%

请你选择合适的条件,再为老师算算身高。(学生计算)

生:老师的身高应该是21.7÷12.5%=173.6厘米。

师:大家一样吗?(生:一样)这才差不多,虽然第一次计算身高时选择的条件是错误的,但是思考的方法是(生:正确的)。

:我们用百分数的知识,能解决这些问题,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也经常用到百分数的知识?

生:商店打折的折扣。

生:银行的存款利率。

生:小麦的发芽率。

生:产品的合格率。

三.巩固深化

师:看样子,百分数的知识作用可不小啊!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课件出示)这些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生:能)

如果在解决过程中碰到困难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援,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那就更好了。

(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反馈讲评:

(1)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反馈时提问:为什么除以20,而不除以25呢?还有其它方法吗?

(2)根据会务组统计,本次活动浙江省参加听课的老师约130人,比江西省参加的老师少90%。江西省参加听课的老师有几人?

反馈时提问:你是怎样思考的?

(2)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向银行贷款40000元,月利率是0.466%,期限一年,到期时应付利息多少元?

反馈时提问:利息如何算?12从哪里而来?

(4)如右图,练市到南昌的总路程约是985千米,其中练市到杭州约占总路程的10%,老师坐汽车从练市到杭州用了2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练市到南昌要多少小时?

解法一:985÷(985×10%÷2)=20小时

你是怎样思考的?

解法二:2÷10%=20小时

师:这样简单,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路程是全程的10%,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从练市到杭州所用的时间应是全部时间的10%。

师:从刚才的练习中可以体会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在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时,你们一般是怎样来思考的呢?

(学生讨论,同组互说。)

归纳:一般是先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

四.综合练习

1.课件出示:练市小学的基本概况。

练市小学创办于1920年,已有80多年的历史。创办初期只有13位教师,8个班级,而现在已有25个班,占地84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20%,学校教师数比创办初期增加了400%,现在在校学生1220人,相当于创办初期的488%。

师:根据这些情况,你还能知道一些其它的问题吗?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现在有多少位教师。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的绿化面积是多少。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创办初期有多少学生。

师:请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计算出来。

反馈:

师:(指着8400×20%=1680平方米)能说一说你算的是什么吗?

生:我算的是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师:指着“13×(1+400%)=65(人)”你猜一猜他算的是什么?

生:他计算的是现在学校教师的人数。

师:还有其它的吗?

生:(指着25÷18=312.5%)我算的是练市小学现在的班级数相当于原来的百分之几?

师:讲的真不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练市小学在不断地发展,为了给我们同学更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正在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出示新校设计效果图)

课件出示:

有62吨砂子准备运往建校工地,甲乙两人都想承运这批砂子。

甲说:我有一辆载重10吨的大卡车,每次运费元。如果这些砂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九折。

乙说:我有一辆载重4吨的小卡车,每次运费90元。如果这些砂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八五折。

师:根据这样的情况,请你们设计几种不同的运货,并算出总运费。(同桌合作)

生:我们决定全部由甲运:总运费是:62÷10≈7次;7××90%=1260元

生:我们决定全部由乙运:总运费是:62÷4≈16次;90×16×85%=1224元

生:我们决定由甲乙合运:甲运5次,乙运3次,总运费是:5×+3×90=1270元。

师:你怎么会想到由甲运5次,乙运3次呢?

生:这样运可以不运半车的,效率比较高。

师:上面有三种不同的运货,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生:我喜欢第二个,运费比较省。

生:我喜欢第三种,同时合运比较快。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9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学生思考“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过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产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长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教材编写“试一试”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些不同,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将“试一试”和例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得数不同,进一步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含义与数量关系。练习一第5题里,第(1)、(2)题的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第(2)、(3)题的条件不同,问题也不同。通过解题与比较,能使学生更正确地理解“是百分之几”与“高百分之几”的含义。第7题分别求巧克力的单价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贵百分之几,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贵的单价与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单价相比,反复体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第8题以表格形式呈现求百分数的问题,首次把百分数应用于统计表中。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例2结合纳税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找到数学问题“60万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迁移过来,得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数学问题,只要理解了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学生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发展认知结构。在计算60×5%时,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种算法又一次体验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致的,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在“练一练”里,由于6.2×5/100的计算比6.2×0.05麻烦,所以计算含有百分数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练习二第1~4题是配合例2编排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进行思考。如,第1题是求门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万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题是求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应纳税部分的元数,并找到相应的税率。例3计算利息,应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由于多数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释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试一试”利用例3求得的应得利息,继续计算缴纳利息税以后的实得利息。要让学生懂得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扣除缴纳的利息税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为什么先算出利息税是多少元的道理。从例题到“试一试”的全过程,就是我国现行的银行存款实得利息的计算方法:先根据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应得利息,再扣除缴纳的利息税得到实得利息。学生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第5~7题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计算实得利息的步骤比较多,“练一练”和第6、7题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问题,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教材先对“打折”作了具体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知道八折就是80%,从而把打折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的应用联系起来。“原价和实际售价有什么关系”是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要从“原价打八折出售”得出“原价×80%=实际售价”。这个数量关系能起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理解打折扣的含义:图书按八折出售,实际售价只是原价的80%。二是形成求《趣味数学》原价的解题思路,在数量关系式里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可以列方程解答。本册教材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加强对百分数乘法的理解,避免人为地把实际问题分类型,体现了各种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求出《趣味数学》的原价15元以后,对学生提出检验的要求,而且采用了两种检验方法。依据折扣的含义,既可以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看是不是打了八折;也可以看原价的80%是不是实际售价12元。这样安排,不仅检验了原价15元是正确的,还多角度表现了原价、实际售价、折扣三者的关系,在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同时,沟通了三种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联系。“练一练”求《成语故事》的原价,也要求检验,让学生独立经历与例4同样的学习过程,再次体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练习三的编排大致分成两段,第1~4题是第一段,在理解折扣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应用数量关系。第1、2题分别求打折后的实际售价与打折前的原价,都可以根据“原价×折扣=实际售价”来解答。第4题求折扣,教材先让学生回答第3题,把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改说成打几折出售,体会求“几折”只要求“百分之几”,为第4题作了铺垫。第5~9题是第二段,仍然以求实际售价或求原价为主要内容,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第5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实际比原来便宜的元数,这里有简单问题与稍复杂问题的比较。第6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原价,是两种折扣问题的比较。第7、8题让购物问题更复杂一些,有利于学生在变化的问题情境中把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例5和例6是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两道例题分别把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与相差是学生早就认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复杂的百分数情境里不容易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给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例6在线段图上突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那一段,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月用水量之间的相差关系。教材完整地写出两道题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十月份用水的吨数都已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设九月份的用水量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1”的数量,还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表示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吨数。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里都有两个“x”,还含有百分数,解方程时要先化简方程的左边,再应用等式的性质。例题呈现了解方程的过程,并在练习四里安排三道解方程的习题,提醒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解方程。检验不是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而是要检验得数是否符合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具体地说,例5要检验男、女生的人数之和是不是36,还要检验女生人数是不是男生的80%。例6要检验十月份用水的吨数是不是比九月份节约20%,或者检验九月份的用水量节约20%,是不是440立方米。只有符合实际问题的得数才是正确答案。“练一练”要先说数量关系再解答,突出寻找等量关系是解答这些题的关键,也是指向解题难点的基础训练。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里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开始,有条理地思考。如第11页“练一练”,种蓖麻的棵数是向日葵的75%,向日葵的棵数是单位“1”的量,蓖麻的棵数是单位“1”的75%,它们一共有147棵,等量关系就是“蓖麻的棵数+向日葵的棵数=147”;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等量关系就是“向日葵的棵数-蓖麻的棵数=21”。再如第12页“练一练”,美术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多20%,舞蹈组的人数是单位“1”的量,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是单位“1”的20%,等量关系是“舞蹈组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解答练习四里的实际问题,也应经常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练习四第1~4题配合例5编排,第4题第(1)题曾经在六年级(上册)教过,那时也是列方程解答的,从第(1)题到第(2)题带出了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整数、分数、百分数都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第4题把貌似不同的问题组织在一起,凸现这些问题在本质上的联系。第5~9题是配合例6编排的,在第9题里把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和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编排在一起,可以适当进行比较。第10~16题是一堂练习课的内容,第11~13题是百分数的问题,进一步熟悉两道例题的解题思路,第14~16题是三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促使例题的思考方法水平迁移。在六年级(上册)只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另一些分数实际问题则安排在这里教学。教学例4、例5、例6以及练习里的内容,要更新观念,改变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学生识别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类不同的问题,尤其不要机械套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所谓的规律。过去这样教的解题效果虽好,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变成了依据个别词语的简单判断。改进教法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其次,不必进行有关分率与百分率的联想训练。如从用去25%想到还剩(1-25%);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5+1/6,这些联想是为列除法算式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0

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各类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题思路,能合理、自觉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父母身高和体重的数据以及作好第13题的调查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将第一单元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整理。运用我们所学的这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7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第8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铜的,二是锌的千克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3.完成第9题,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

4.完成第10题。

(1)理解题意,问:两个百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为单位“1”?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要算这个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需先求出什么?

(2)学生解答。

5.完成11题。

(1)读题,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明确两点:

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

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x1.5%。

(2)学生解答。

三、探索与实践

1.完成12题。

(1)同桌间交流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和身高。

(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

(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

2.完成13题。

(1)根据课前调查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通过计算谈谈自己的想法。

3.思考题。

引导分析: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104x80%=130元

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x+30%x=130,求出x=104元

作出判断。

四、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评价与反思。

学生就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评价情况。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1

1、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会解答一至三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会有条理地说明它们的思路,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会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正确判断作为单位“1”的量是学习的重点。

4、百分数的应用是学习的重点。

5、在发芽率的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100%是学习的难点。

6、在工程问题中,用“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

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表示工作效率,是学习

的难点。

7、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10、30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如:

二、要解决的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如:(1)15的. 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 是12,这个数是多少?

三、应用

例1、一条公路长2400米,已修了全长的 ,还剩

下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已修了全长的 ,是把全长(2400米)看作“单位1”,未修的路程是全长的(1- ),要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求2400米的(1- )是多少。

答:还剩下960米。

例2、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已修了1440米,正好占

全长的 ,还要修多少米?

分析:已修的正好占全长的 ,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

已修的1440米是 对应的数量,可以求出全长。已修了占全长的 ,那么未修的占全长的(1- ),要求出还要修多少米才完成任务,就是求全长的(1- )是多少?

答:还要修960米才完成任务。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内容。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5是4的百分之几?

2.基础训练。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

3.引入新课。

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新授

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

(1)让学生读题后

(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

(7-5.6)÷5.6=1.4÷5.6=0、25=25%

或7÷5.6=1.25=125%125%-100%

2.问题

②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

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

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

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

a.谁是单位“1”的量?

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c、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是多少?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1)4比5少百分之几?

(2)5比4多百分之几?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注意单位“1”)

4.列式计算课本第32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

五、作业

课本第32页“练一练”第1~3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补充练习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练习课的内容和目的

进一步理解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谁是单位“1”的量。

二、基本练习

1.口答。

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4比5少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①张师傅一家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增加了百分之几?去年人均收入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②张师傅一家今年人均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元,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人均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学生列式后,师生进一步讨论:这两题分别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三、变式练习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松树棵数是柳树棵数的百分之几?

②汽车速度比自行车速度快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⑤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几?

2.判断。(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

①因为5比4多25%,所以4比5少25%。

②100克水中加10克盐,盐占盐水的10%。

③玲玲已做对了45道口算题,还有5道没做对,那么正确率是90%。

3.列式解答。

(1)小明有故事书5本,小兰有故事书8本,小兰比小明多百分之几?

(2)购买同一刑号的电脑,今年售价0、8万元,去年售价1、2万元,今年售价比去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四、发展练习

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式。

第一组:

(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第二组:

(1)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2)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生产的台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你会了吗?

六、作业

课本第33页第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