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厂应急保供方案范文(精选3篇)
大米加工厂应急保供方案范文(精选3篇)
大米加工厂应急保供方案范文 篇1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决策部署,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节庆生活需要,按照阜南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工作要求,结合商务粮食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全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有效保障市场供应、满足人民需求、稳定社会预期。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组织领导责任。我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的组织领导责任。坚决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主要负责同志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调配精兵强将,充实防疫保供工作力量。力争摸清一线市场最新最实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确保根据防疫保供新形势新变化,调整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举措,争分夺秒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跟得上、不脱销、不断档。
(二)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摸排选定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骨干企业,在必要时期向政府和群众公开承诺所有门店正常营业,倡议承诺价格不涨、供应不断、质量不降,发挥市场保供示范带头作用;指导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加强与省市及县内外供应基地的产销衔接,加大货源组织和调运力度,确保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三)建立联保联供机制。县商务粮食局牵头,与县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建立联保联供协作机制,一旦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市场波动,动员相关企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及时调配各类生活物资,防止出现生活必需品断档脱销。同时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联系,协调解决好生活必需品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问题,畅通生活必需品运输配送渠道。发挥好部门联动机制作用,有效保障保供企业在人力、用车等方面需求。
(四)创新线上交易保供方式。鼓励商贸企业开发小程序或移动APP平台,建立社区微信服务群,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引导城乡居民网上下单,采取“无接触”配送,减少居民购物出行、减少配送人员与居民的直接接触。将电商网点、邮乐购站点、小超市等作为生活必需品供应的重要源头,打通保供“最后一公里”
(五)做好终端服务。制定封闭小区居民生活物资配送规范,建立最后“一公里”配送队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组织商超、批发市场和社区一一对接,做好线上线下配送、设立临时售卖点、采取标准化配送包等方式派送,做好封闭小区终端配送。配合民政等部门做好困难群众救济救助,鼓励商超餐饮、物流快递提供代下单、代采买、送货上门、送餐上门等服务,要求商贸流通企业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切实保障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需要。
(六)启动市场应急机制。配合发改委部门,按照均衡布局、方便购物原则,在全县选定2家农副产品保供平价商店落实平价销售商品品种、数量、质量和优惠幅度,确保平价惠民销售。
(七)建立监测保障机制。落实生活必需品市场日报监测、应急商品数据库日报、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情况零报告等重要制度,重点监测骨干应急保供企业粮、油、肉、蛋、蔬菜等12种生活必需品库存和销售变动情况,加强趋势预测,对市场走势及早研判,提出预案,不断提高监测灵敏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指导商超加强货源组织,增加商品品种和库存,保障市场供应。
(八)加强舆论宣传。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密切关注舆情变化,做好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的优势,及时准确报道本地市场供应情况,实事求是宣传保供稳价成效。组织指导企业积极正面发声,采取安民告示等多种方式,切实提示顾客不要恐慌、理性购买,稳定社会预期,增强民众信心。
(九)做好内部防控。指导企业制定周密方案,采取严格措施,切实落实单位内部人员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场所通风、消毒、人流疏导等措施,保障商务粮食部门职工和保供企业员工安全健康。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持续不断、高效安全。
(十)做好应急值守。加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关注保供舆情动态,了解保供企业难点痛点,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我县保供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异常情况会及时向市商务局报告。
三、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当下做好保供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落实好防疫保供任务的履职必然要求与重大政治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疫情防控与市场保供,深入研判“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分类引导广大群众就地过年”要求下的节日期间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变化,紧盯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保供预案,因时因势果断采取针对性措施,严防意外情况发生。
(二)强化组织领导。要坚持把防疫保供作为政治任务,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统一领导、组织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严明工作责任,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协调联动。要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完善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密切协作、主动作为,保障市场供应,强化市场监管,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确保全县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督导检查。要成立督导检查工作小组,督查指导各大农批市场、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措施和生活必需品保供措施落实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场要求立即整改,对措施不力、哄抬物价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查处。
大米加工厂应急保供方案范文 篇2
为做好我县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确保粮油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现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保供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粮油市场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县内粮油供应市场动态,及时准确掌握粮油供应、库存情况及价格变化情况并向上级报告,科学分析研判粮油供求形势,及时作出预警,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二)积极和各应急供应网点对接,对节前投放市场造成库存不足的粮油物品抓紧充实库存,保障供应需要,确保尽快落实到位。
(三)当出现居民集中采购粮油时,及时督促大型粮油超市、经营批发门市,及时增加粮油投放量;当较大范围内出现粮食集中抢购、粮食脱销断档等时,按照粮食应急预案要求,紧急启动相应级别的粮食应急供应预案,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四)加强统筹调度,做好粮油储运、配送、供应等环节的有效衔接,确保各环节运行畅通,保障高效。
(五)加强舆论引导,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发布准确粮油供求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采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排队抢购行为。
(六)加强监管,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油流入口粮市场,维护粮油市场秩序。
三、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供应保障、市场监控、应急保障四个工作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一)综合协调工作组。由县发展和改革事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引导粮油行情舆论宣传,收集整理、上报资料和协调各小组工作。
(二)供应保障工作组。由县发展和改革事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监测预警,与各应急供应网点沟通协调保障市场供应。
(三)市场监控工作组。由物价股牵头,对粮油物资市场动态实时监测,掌握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分析原因,预测其动态走势,及时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四)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工作组。由县发展和改革事务服务中心牵头,宏源粮食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做好粮油物资运输、配送、供应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保障应急供应。
四、工作要求
各组成员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协同推进、稳定预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落实责任,认真履职。既要科学组织,注重方式方法,掌握准确情况,把握力度节奏,避免“一刀切”,又要增强保供稳价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既守好底线,又务求实效,坚决践行使命担当,忠诚履职尽责,确保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要,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大米加工厂应急保供方案范文 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5部门关于切实抓好20xx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xx〕49号)和《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等5部门关于切实抓好20xx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嘉农发〔20xx〕33号)要求,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稳粮保供、增产增收为主线,强化耕地保护、稳定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品质,加强储备管理、搞活市场流通,加大政策扶持、增强发展动力,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工作合力,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提供粮油安全保障。
二、目标体系
(一)确保粮食产能。落实4.13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3.7万亩、总产量2.82亿斤,口粮(稻麦)自给率173.25%以上。
(二)稳定发展油菜。油菜播种面积0.4万亩,总产量0.07万吨。
(三)强化物资储备。储备0.62亿斤粮食、290吨食用油、30万斤粮食种子、0.02万斤油菜种子、5.7吨农药、1000吨化肥。
三、工作体系
(一)夯实粮食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组织开展“六个严禁”自查自纠,遏制增量、处置存量,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行为,严格控制耕地抛荒。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管护利用,全面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清理腾退和调整修编,落实各层级管护责任,严格保持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5万亩,强化宜机化改造,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程度。完善农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实行耕地安全利用。
(二)提高粮油生产水平。优化粮油生产布局,引导发展专用、优质品种种植,构建核心产区。重点推广优质晚粳稻,积极发展鲜食大豆、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强化农业科技驱动,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加大优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试验研究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推广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等新型农作制度和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模式,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提高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实施农药化肥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经销、生产过程投入、废旧包装物回收“三项记录”制度。鼓励推广使用配方肥、缓释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流转准入机制,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迭代更新,引导土地向高层次人才流转,推动流转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培育规范化的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粮油产业农合联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强化粮油储备保障。全面落实粮食和食用油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扩大储备粮规模,鼓励多元主体和社会化储粮,继续执行储备粮轮换补库晚粳稻“订单收购”。储备粮轮换补库粮源要优先落实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并重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大力推进订单粮食“分品种收购、分仓储存”,晚稻订单向优质品种倾斜,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
(四)构建粮食产业链体系。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各类粮食市场主体进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支持区域性水稻育供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建设,有效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菜单式服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引导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推进全产业链开发,着力构建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生态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现代稻米产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卖稻谷”向“卖稻米”转变。全力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推进“五优联动”试点提质扩面,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培育“海盐大米”优质米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粮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消费者满意。
(五)强化数字赋能。将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进行深度融合。结合海盐实际,加快推广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加大育秧、施肥、植保、农机作业和产品流通等领域数字化改造力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粮油生产动态监测。深化科企合作,建设一批数字化育苗工厂、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粮食生产数字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逐步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农田到餐桌,连接粮食生产端、消费端和各类涉粮主体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共同体。
四、政策体系
(一)完善生产扶持政策
1.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对全年稻麦复种50亩(含)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水稻省级120元和县级20元、大(小)麦省级120元的直接补贴。对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不含大小麦)50亩(含)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省级120元和县级20元的直接补贴。对油菜种植50亩(含)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省级120元和县级30元的直接补贴。
2.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强化“谁种粮谁受益,谁多种粮优先支持谁”的导向,重点支持水稻种植主体,并向规模化主体倾斜,对水稻种植面积50亩(含)以上的主体,每亩补贴增加20元,构建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
3.支持绿色高产高效发展。继续深化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开展常规晚稻高质高产高效示范竞赛活动,对参加示范方建设的主体,依据测产验收结果、示范方建设情况,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分别给予15000元、10000元、8000元奖励;对常规晚稻高产攻关田700公斤以上的竞赛主体给予10000元奖励,其中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奖励15000元(同一主体不重复评奖,就高享受一项),奖励名额控制在前三名。对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给予最高80%的补助。鼓励规模种粮主体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对在田间露天焚烧秸秆的,取消其当季种粮补贴。
4.加强社会化服务支持。为小农户提供油菜机械移栽和收获、水稻机械化统一育插秧(包括机械化精量穴直播)、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并达到一定服务面积规定标准的服务组织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起补面积、补贴标准及方式另行确定。
(二)落实粮食收购和订单奖励政策
1.完善粮食收购政策。严格执行省定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如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按市场价收购。20xx年我省确定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3元/50公斤,早籼稻(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25元/50公斤,晚粳稻(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33元/50公斤。粮食收购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引导和鼓励种植优质粮食品种,促进提质增效。省财政对向县粮食收储企业交售省级订单小麦和稻谷的种粮主体给予奖励,其中小麦每50公斤奖励30元,每亩最高奖励150元;晚稻谷每50公斤奖励20元,每亩最高奖励180元。县财政对20xx年用于地方储备轮换及补库的晚稻订单给予奖励,订单计划17600吨(其中4000吨进行“五优联动”试点),订单品种为优质晚粳稻(嘉67、秀水14、秀水121),奖励标准为每50公斤价外补贴20元,每亩不超过180元。增加政策性早稻收购,对全县早稻实行应收尽收、订单全覆盖。早稻订单按省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县财政对交售订单的种粮主体给予每50公斤奖励30元,每亩最高奖励120元。引导和鼓励多元化市场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搞活本区域的粮食流通。
2.落实订单良种奖励政策。为充分调动农民生产水稻、小麦良种的积极性,稳定繁种基地,对与种子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并按订单交售水稻、小麦良种的种子生产者,按实际交售种子数量给予奖励。其中:每交售50公斤常规水稻种子奖励30元,每亩最高不超过240元;每交售50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奖励100元,每亩最高不超过300元;每交售50公斤小麦种子奖励30元,每亩最高不超过150元。同时对水稻种子基地订单种子粮,每50公斤给予20元的价外补贴(其中早稻种子每50公斤给予30元价外补贴)。
3.实行县级水稻良种补贴。对全县种植水稻主导品种的农户给予每公斤1.40元的价格优惠,在水稻供种过程中每公斤零售价降低1.40元供应到农户。
(三)强化金融保险支持
1.落实粮油政策性保险政策。进一步扩大粮油类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财政对稻麦、油菜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自负部分保费予以全额承担,推进稻麦、油菜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2.实施粮食生产贷款贴息政策。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套种同一旱粮作物(不含大小麦)面积达到50亩(含)以上的规模化种粮主体,给予3%且不超过实际贷款利率的70%(两者取低值)的贷款贴息。
(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维护
粮食生产功能区维护资金主要支持农田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中心(水稻育秧中心、稻谷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农机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稻虾示范基地、三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建设,对粮食功能区基础设施项目县级以上资金补助比例为90%,社会化服务中心、稻虾示范基地等三新技术项目补助比例80%。
(五)加大粮食全产业链环节农机购置补贴支持
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装备的补贴需求,加大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设备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新产品试点,将适合我县粮食产业发展方向和实际需求的新型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
五、评价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全面履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定期研究会商粮油生产保供工作。县粮安办要统筹抓好粮油生产、流通、储备和产销协作等各项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粮油生产保供任务。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商务、科技、财政、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抓好粮油生产保供工作。
(二)加强督查指导。县粮安办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在粮油生产关键节点开展保供检查,掌握进度、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落实或整改不到位的提请县委县政府严肃问责。
(三)加强考核争优。粮油生产保供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建立粮油生产保供监测评价体系,将完成年度生产目标任务情况作为合格要求,将制止耕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和严禁抛荒作为争先创优指标,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本方案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