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1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会关心”为主题,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情景中打动心灵,在阅读中生成感受,在活动中诠释行为,提升感受。在实践延续中积极体验,付诸行动。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是本课的教学目的所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读故事、诵名人名言、开展模拟小比赛活动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志向。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成材计划。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录象片断、模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纸板7块、名言小卡片、搜集有关我国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的资料和言论。
五、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你是这样的人》乐曲,边看有关周总理工作的图片师边深情朗诵:
在这里
我要歌颂一个人
歌颂智慧和精力
歌颂马蹄莲的纯洁和质朴
在民族迷失了道路的地方
他以一个微笑
解开了人民的疑惑
他以神奇的魅力征服过所有的人
他以革命家的力量和战士的热情
使贫困的土地上开满了花朵
他的心脏和脉搏
在人民的躯体里从没有停止过跳动
他就是把毕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我们人生的楷模——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从小志气高,在他12岁时就许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0页,读读链接桥里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用抒情的赞美诗和生动的故事让一代伟人周总理自然地走进学生心田,使学生初步懂得一个人从小要有远大志向,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情景导入和故事的阅读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1、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文
教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红领巾,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2、师: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
发小纸片,学生各自书写。
实物投影展示其中的部分留言。
3、小比赛,每组一个模拟纪念碑的纸板,3分钟之内,看哪组在上面写出的中华英烈名字最多,写得最工整。
[设计意图:很多时候,活动的教育方式远甚于苦口婆心的劝告。比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实质涵义,学习榜样的实际行动
1、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来是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和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振兴祖国为己任,他们身上具有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真诚的爱和责任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走近,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
2、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6页,读读“广角镜”里面的三个故事,看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大屏幕出示《闻鸡起舞》文本,指名读
师生交流:故事里祖逖怎么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小结:祖逖等一代又一代热血之士为了祖国的安定繁荣,闻鸡起舞,精忠报国。
3、出示《人民科学家的忠诚》文本,指名读
师生交流:故事讲了什么?钱学森为新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出示并齐读钱学森的话:“外国人能造,中国人同样能造。”
师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4、默读文中故事《童弟周:生命的追问》,交流感想。
划出童弟周说的话,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的最大愿望是让中国快些富强起来!现在中国看到了希望,我得赶快回国去!
师小结: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一种光荣。
5、六人小组故事会:介绍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说说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请学生上台说,对说得好的同学奖励名言名句小卡片
[设计意图:感人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读英雄故事,讲英雄故事这些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祖逖、钱学森、童第周都是关心国家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典范,选用他们的故事,能促进学生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的理解。]
(四)熟读成诵,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涵义
1、刚才有几位同学得到了老师的小卡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来分享。
指名说句子和意思,逐句理解。(出示句子和注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宋.朱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2、师:这几句爱国的至理名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认真背一背,记一记。
学生自由背诵——指名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名言名句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读诵读教材“积累园”及补充的名言名句,能够帮助学生深化主题认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责任!
(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贵在行动
1、播放八国联军侵华,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后又于1997年顺利回归的录象片段。
师生交流: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为什么香港岛曾经被迫割让给英国?为什么又能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说说你所知道的原因。出示并引读:
——: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历史的重任,先烈的遗志,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2、师:在这和平安宁的时代,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请说说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点名学生谈看法)
3、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在黑板的指定圈内写下自己的感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责任是:
4、教师介绍我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恳切陈述我们面临的种种危机: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战争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等等。
5、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6、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成材计划,写在一张白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理所当然要尽自己所能,刻苦学习、储备知识和能量,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设计意图:故事、名言只能让学生懂得“落后挨打,从小立志报国”的道理,行动才是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让道德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心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要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 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12岁那年,周恩来来到沈阳,下火车时,伯父和他有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读好对话。
1.学生练习对话
2.出示对话,指名读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告诫)
为什么?(不解)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气愤)
那又是为什么呢?(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无奈)
(朗读时,注意说话的语气。指导点拨时,提示语可以灵活穿插,或提到前面)
对话中,伯父告诉少年周恩来“中华不振”;对话中,也可见少年周恩来对这件事的关注。
3.不仅如此,他还始终忘不了,经常想:(出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1)指名读。明确对话与心里想的话在朗读时语气是不同的。他疑惑不解——一直想不通,自言自语。
(2)设计引读:
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指名读)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想:(齐读)
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齐读)
三、 学习第二部分(7--9自然段)
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体会到“中华不振”呢?,
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1、 交流:
①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疑惑)
(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逍遥、玩乐。巡警狗仗人势,做洋人的走狗。)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 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从妇女的外貌和行为写出她的可怜、穷苦。(当时,大多数中国的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想象:洋人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
(洋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过失而心存内疚或惊慌。在他看来,轧死中国人是不需要负责的,是无关紧要的。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④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可悲)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于情于理,巡警局应该惩处肇事的洋人。可是,他们……
这正验证伯父说的“没处说理去”。)
⑤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紧握着拳头——愤怒,不敢怎么样——无奈。敢怒不敢言)
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周恩来立志: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他的志向多么远大啊!)
2.训练对话朗读
①指名读同学们的话,与周恩来对比——理解“抱负”、“胸怀”。
(同学们读书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他说:“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有前途!”他的胸怀是多么博大宽广啊!)
②引读周恩来的话。
1.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立志(读<选两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女生)
3.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男生)
4.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齐读
5. 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读出周恩来的坚定。读出周恩来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
③引读校长的话
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第二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指导读通)
(好哇!为了中华的振兴!有志气的大应该向周恩来学习啊!)
再次读好“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读好)
④合作分角色朗读
五、阅读链接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一直朝着这个志向而努力。在东渡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 指名读诗。
2. 理解诗歌的意思。
我东渡日本,精细地研究各种科学来拯救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我刻苦钻研学业,学成拯救祖国的本领后,要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像陈天华那样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六、课堂总结
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惑呢?
有疑惑,书会读得更多;有启发、有收获,书会读得更好!
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
课堂反思:
这次的设计在大环节上与前次大同小异,关键是在细节上的修改。特别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在交流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内容时提炼成板书:妇女 哭诉;洋人 得意扬扬;巡警训斥;围观的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这样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思路清晰了很多。不过据听课老师的反映,这堂课与第一课时的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导入有点突然。指导过程中的朗读训练还不够。于是,我又进入了细节的雕琢时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3
之一
编者:北滘中心小学 苏赛霏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一、揭题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三、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重点难点
1、理解周恩来小时侯是怎样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念头的。
2、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周恩来同志生平的事迹
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
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
2、释题:中华中国 崛起兴起 (先由学生试说,教师补充)
3、教师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四、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讲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五、练习写字,掌握字型
1、学生说说每个生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做示范和指点。
2、学生练习写字。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二、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
(2)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
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周围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再让学生说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
(2)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是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
3、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3)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4)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写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齐度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1、是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
四、积累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拓展阅读,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
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
3、教师提供诗的注释,学生试说诗意。
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所想到的,写下来。
2、小组内交流小习作。
三、布置综合性学习
1、我们已经了解了总理小时侯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的成长故事吧‘
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哪些人成长的故事。
板书设计: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沉思振兴中华
(疑惑不解) (理想、抱负、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⑴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⑵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⑶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
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
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课后小结〗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起来。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语言文字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训练朗读能力;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运用,学会文章段与段自然过渡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进入第七组课文有学习,请一名同学导读,其它同学思考:从导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中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在成长中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故事。
3、齐读课题,初次看到课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谁?这个人的志向真伟大……)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了解他吗?资料汇报。
二、阅读课文
(一)1、和你同桌一齐读一遍课文,并且交流一下你预习中的收获。
2、交流预习收获,词、字两方面相机提示字形、字音、理解个别词意。
3、指名朗读,思考:围绕着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中写了几件事?
4、反馈
5、这三件事的连接,作者过渡得很巧妙,你发现了吗?(过渡句,过渡段)在哪里?
(二)1、为什么而读书?其它同学与周恩来的回答迥然不同,找出相关的段落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1)读 (2)体会
预设(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为祖国、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2、少年周恩来就已经立下了如此远大的志向,请同学们想一想,使周恩来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1)(中华不振)
(2)(耳闻目睹租界里中国人受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3、根据预设(1)提问:
文中几次提到“中华不振”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周恩来又是在哪一次提到后沉思,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呢?
4、在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这样有志青年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那么在21世纪初,中国在世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的今天,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我们,思考过“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吗?
5、学生发言(预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
6、联系今天的学习,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吧!
三、阅读链接
感受周恩来的临别赠言和诗篇的含意,进一步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四、综合性学习
1、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
2、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
3、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汇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的第一课。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伟人的成长。文章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整节课上,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课后细想,记录下几点想法。
一、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再现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竟之感
1、通过对“租界”的理解与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使学生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有了所了解。为下一步理解周恩来的另人刮目相看的言行作好铺垫。
2、词语的理解与展示人物形象相结合:
⑴从对“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疑惑不解”这些词语的理解,展示少年周恩来从小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品质来。
⑵从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理解,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租界这个畸形社会中折射出其代表人物洋人及巡警的畸形心态,一方面洋人凭借自己国力的强大名目张胆地欺凌中国百姓,而那些巡警竟也狐假虎威地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另人作呕。
⑶从对“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等词语的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无能政府欺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情况写照。
二、通过对文本人物神态的分析,形象再现了人物形象,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入情地朗读
1、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部分的指导,再现了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刨根究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促进了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对话。
2、同时,第二部分在理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租界里洋人、巡警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在纸上,非常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并为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因此而受到“刺激”激发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环节安排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从对课题的质疑到时代背景的介绍,到少年恩来与伯父对话的指导及学习恩来亲眼所见事件的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直想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小少年周恩来会立下如此伟大的志向。
而到谜底揭开时,学生也已能正确地读写理解文中的许多重点词语,并已深入地体会到周恩来一步一步烙下“中华不振”的原因,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文本过程中,学生已入情地进行了对话和课文朗读,这些教学目标已在学生“探根溯源”中实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 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 闯进 惩处 吵嚷
▲ 踊跃回答 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五、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六、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第二课时(略案)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二、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
(一)自读阅读链接内容。
(二)指名读周恩来写下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三)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周恩来的救国抱负和博大胸怀。
(四)激情诵读诗歌,指名读、齐读。
三、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1.人物:引导学生从“不解地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想”、“沉思”、“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处体会周恩来还是个善思的人,并学习这种品质。
2.写法: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四、抄写生字词:把文中四个字的词语找出来,抄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上。
五、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参赛实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中心巷王小红
课前:
师:知道南昌纪念馆有个做这样姿势的人是谁吗?(师做姿势)
生:毛泽东。
师:不是,是周恩来。了解他吗?
生:他是南开大学唯一的免费生。
师:你知道的真多。
生:他曾经去法国勤工俭学。
师:也是去读书。
生:他明白了要想不受帝国欺凌,就要努力读书。
师:是的。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咱们南昌留下了足迹。就因为他在少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上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
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的21页,自己读吧,不要齐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练读)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课文读完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投影)
生: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师: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继续读。
生:衣衫褴褛,耀武扬威。
师:大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地上哭诉着,他的衣服很破旧。
师:再一起读。继续。
生:铿锵有力。
师:大声读——
生:铿锵有力。
师:这就是铿锵有力。这个词——
生:惩处。
师: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生:(读)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生:中华不振。
师:一起读。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
生:12岁的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师:读的很好。后面一位。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师:驱使着他,你读出了周恩来的疑惑不解。请另一位接着读。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真喜欢听你读书。谁接着再读?请你读。
生: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此处与课文不完全符合)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答案?
生:不是,因为后面有省略号。
师:后面的谁愿意读?
生:(都举手)
师:这么多啊,还是请你读吧。
生: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师:好,老师也要为你的朗读喝彩。老师们也为你鼓掌了。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感到了中华不振。
生:(其他句子,如,“又能怎么样呢?”)
师:伯父的话也让周恩来感受到了。
生: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里让你感受到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去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哪一段写到了租界?
生:第七段。
师:谁来读?
生:(读)
师:(示范读第一句)你知道了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那一幕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师:孩子们,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指导读)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较为投入)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你看到了,你看到了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
生:看到了。(读有关句子)
师: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生:她肯定很委屈。
师:她此诗心一定觉得?
生:非常难过。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感情到位)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听得出你对妇女的同情。我也想替她鸣不平。(师范读)请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
生:(再读,感情饱满)
师:你也在替这妇女控诉这不公的世道。(师生接读这一段)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是什么让人都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读出你的愤怒。
生:(读)
师:我们一起紧握着拳头,一起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揍谁?
生:揍那个洋人。
师: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处”。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在你的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
写好的同学,我们再读这个词。
生:惩处。
师: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
生:该。
师:但是谁又能怎么样呢?因为这是在洋人的租界里。
(接读本段)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走近百年前的中国,感受那段历史。
(播放电影片段,内容为租界奢侈的生活和中国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对比)
孩子们,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师:这就是租界。这就是洋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没处说理的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让我们体会到了——
生:中华不振。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在沉思什么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下节课再交流。
下课!
(本实录是现场即时整理,会与真实课堂有一定出处,仅供参考,请以录像和录音资料为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8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去看看它背后的故事。
4、教师指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新词:
⑴字音:
自由读读词语、同桌当小老师互相检查、指名读词语。
⑵字形:
重点指导“嚷”。
⑶自由读读这些词,说说你能从这些词中读懂什么?重点突破“租界”这个词的意思。插入资料袋。
三、研读“中华不振”
1、自由读读这些词找出其中的一对反义词解释中华崛起和中华不振。
教师板书:
中华不振
2、感悟“中华不振”:
师:请你们再一次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能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好,读书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
3、交流读“中华不振”的感受:
指名汇报“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⑴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①指名读句子。
②从哪些词语能看出中华不振?
(抓住糟了、没处说理。)
③假如我们中国人不小心得罪了外国人,有可能会被外国人怎么欺负?
④你觉得伯父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担心、无奈、愤怒、沉重、有感悟后马上插进朗读。)
⑤回归到中华不振并加叹号。
⑥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这么猖狂,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啊,少年周恩来和你们一样,也有满脑子的疑问,我们来看看。
⑵从周恩来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①指名朗读。
②租界地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去租界地去看看。出示图片介绍
③看到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子耀武扬威,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说感受后马上穿插朗读。)
④这岂止是问,简直是呐喊,同学们读──
⑤回归到中华不振并加叹号。
⑶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句子: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①指名读读句子,从哪些词能看出中华不振?这是谁的土地?中国人民当时的生活怎么样?
(请看大屏幕。)
②出示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生活地对比图。
③这些耀武扬威的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可能干了哪些缺德的事情呢?
④朗读指导。
⑤回归到中华不振并加叹号。
⑷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句子: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①自由读,说说你的脑海里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②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③反馈感受:
你仿佛看见什么,听见了什么?
④引读:
是啊,妇女是那样的可怜,这巡警和洋人是那样的可恶,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引读。)
⑤激发情感,质问人物:
师: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这样的横行霸道。
师插问:中国的巡警局给中国人撑腰了吗?
插问:这个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被惩处了吗?
师(面向其他同学):你说,这是为什么?指板书。
师: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了吗?
师:是啊!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教师手指板书。)一齐说──
生齐答:中华不振啊!!!
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1、过渡:
是的!中华不振啊!,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2、补充材料:
出示: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3、配乐书写感想:
⑴配乐写话。
⑵老师想听听你们的心声:
反馈交流。
⑶总结:
面对这么一块侮辱中国人 的牌子,当时的中国政府出来阻止了吗?(没有)是啊,他们为什么敢怒不敢言啊?(中华不振啊!)
⑷师:同学们,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啊?!
生齐答:中华不振啊!
⑸我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痛恨上,面对这么一块牌子,我们还应该对我们的中国人说些什么呢?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啊!我们要兴起啊!)
五、总结
从租界回来周恩来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他更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一群中国人面对一个洋人,竟不敢给自己的同胞声张正义。于是“为中华而崛起”这个念头在幼小的周恩来心头滋生了。他怎样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鲁教版教材第七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通过阅读“成长故事”,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本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感到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最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中华不振”是本课中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教师可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文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训练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相关资料图片,准备课件。
教师搜集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中华不振”
1.(课前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请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知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远大志向,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年仅12岁的他有如此的抱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师: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相反。
板书:中华不振
二、感受“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不振” 呢?
请用“——”标画出相关的语句,也可以用简洁的词语写出你的感受:
师巡回指导、了解。
师:谁来说说,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预设一: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师: 东北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环境优良。同时又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各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才使得帝国主义把贪婪的魔掌伸向了当时的东北。
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听出了你心中的愤怒,请你带着愤怒读一读。
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是: 你们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
预设二: 伯父说的话
师: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师:伯父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伯父对外国列强侵占祖国领土的无奈,那么,如果你是伯父,你会怎样说呢?谁来试试!
师: 我听出了伯父心情的无奈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来表达伯父此时沉重无奈的心情。
师:伯父的一番话,让少年周恩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经常想------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师:是啊!这岂止是自问,简直是呐喊,请同学们再来动情地读一读吧。
你们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
预设三 :租界地初见
在租界里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影子。
师:你很会读书!就这一段,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理解“闯进 ”)
预设四 :租界地所见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周恩来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师: 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想一想从这一段的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请结合重点词句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衣衫褴褛、谁知、不但、反而、都紧握着、只能)
预设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 从洋人欺侮中国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预设2: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 体会这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师:落后就要挨打呀!让我们把愤怒融进声音里 ,齐读这句话。 谁还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预设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那你就紧握着拳头读出人们的愤怒吧!
师:对,很无奈呀!谁还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就这个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意思又不变?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同学们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看看哪个句子更能表达围观人们的那种愤怒、无奈。
师:来,让我们带着愤恨齐读这个反问句。(齐读)
同学们,在当时的中国,让我们感到气愤、痛恨的事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哪!请大家看老师查找到的相关事件。
出示补充材料,教师范读。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于是中国人就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上海的租界当局不但不把中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反而还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师:看到这个事件,你想说什么?
师:那段屈辱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还让我们感到无比愤怒,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周恩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怎么想?
师:对,要想不受外国人的欺侮,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所以,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稍停)“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课文齐读这两段话:,)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师: 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是不是在魏校长提问时才刚刚萌生的?(不是)对,其实
当他看到在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时,他就想我要(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他看到洋人肆意伤害中国老百姓,践踏中国人的尊严时,他就想我要(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他想(听 )到课堂里魏校长慷慨激昂的提问时,他就下定决心我要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是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1917年,周恩来中学毕业,东渡日本留学,出国前,他回到母校,又写下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他的一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了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在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
1927年8月1日,他和贺龙、朱德、刘伯承领导了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负责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
他访问过亚、非、欧几十个国家,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当作办公室,还夜以继日地操劳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周恩来为祖国的振兴奉献了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学们,想一想,你为什么而读书?
师:听了你们的肺腑之言,老师真的很感动。是啊!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正向梁启超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祖国的再辉煌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们前进的目标,能把你的志向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生畅所欲言。)好!立志成才,从小做起。(师板书:15立志)今天,我们在这里认真读书,就是为实现美好的志向而努力。早在1910年的一天,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校长和一群孩子们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课
(一)自学
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交流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如:齐读、轮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读文,自主学习中感悟文章情感,感知文章内容。组内汇报读文所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质疑。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并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老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4、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三)诵读
通过诵读,感受周恩来年少而志高远的胸怀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分角色读文。
(四)识字
1、测读本课需认识的生字,尤其是黑板上学生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内容,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3岁的周恩来从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真实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中国人,要为我们的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位伟人的满腔热情,你们能读读吗?
(一)交流
再次感知课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说一说你的志向。
3、用“立志”造句。
(二)写字
1、巩固字音,理解字义。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交流识记方法。
3、学习书写。注意提示学生“且、顾、略、微”这几个字的书写要点。
(三)练习
1、与同桌读一读这些词语,再选择其中的5个听写下来。
崛起年龄微笑思索恩情其中浓眉大眼若有所思
2、写一写:为而。
练习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板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从小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11
师:知道南昌纪念馆有个做这样姿势的人是谁吗?(师做姿势)
生:毛泽东。
师:不是,是周恩来。了解他吗?
生:他是南开大学唯一的免费生。
师:你知道的真多。
生:他曾经去法国勤工俭学。
师:也是去读书。
生:他明白了要想不受帝国欺凌,就要努力读书。
师:是的。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咱们南昌留下了足迹。就因为他在少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上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
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的21页,自己读吧,不要齐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练读)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课文读完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投影)
生: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师: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继续读。
生:衣衫褴褛,耀武扬威。
师:大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地上哭诉着,他的衣服很破旧。
师:再一起读。继续。
生:铿锵有力。
师:大声读——
生:铿锵有力。
师:这就是铿锵有力。这个词——
生:惩处。
师: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生:(读)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生:中华不振。
师:一起读。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
生:12岁的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师:读的很好。后面一位。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师:驱使着他,你读出了周恩来的疑惑不解。请另一位接着读。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真喜欢听你读书。谁接着再读?请你读。
生: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此处与课文不完全符合)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答案?
生:不是,因为后面有省略号。
师:后面的谁愿意读?
生:(都举手)
师:这么多啊,还是请你读吧。
生: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师:好,老师也要为你的朗读喝彩。老师们也为你鼓掌了。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感到了中华不振。
生:(其他句子,如,“又能怎么样呢?”)
师:伯父的话也让周恩来感受到了。
生: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里让你感受到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去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哪一段写到了租界?
生:第七段。
师:谁来读?
生:(读)
师:(示范读第一句)你知道了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那一幕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师:孩子们,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指导读)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较为投入)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你看到了,你看到了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
生:看到了。(读有关句子)
师: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生:她肯定很委屈。
师:她此诗心一定觉得?
生:非常难过。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感情到位)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听得出你对妇女的同情。我也想替她鸣不平。(师范读)请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
生:(再读,感情饱满)
师:你也在替这妇女控诉这不公的世道。(师生接读这一段)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是什么让人都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读出你的愤怒。
生:(读)
师:我们一起紧握着拳头,一起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揍谁?
生:揍那个洋人。
师: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处”。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在你的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
写好的同学,我们再读这个词。
生:惩处。
师: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
生:该。
师:但是谁又能怎么样呢?因为这是在洋人的租界里。
(接读本段)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走近百年前的中国,感受那段历史。
(播放电影片段,内容为租界奢侈的生活和中国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对比)
孩子们,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师:这就是租界。这就是洋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没处说理的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让我们体会到了——
生:中华不振。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在沉思什么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下节课再交流。
下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 读准“帝国主义列强、租界、衣衫褴褛、耀武扬威、铿锵有力、惩处 ”字音,结合背景理解“租界”,会认并理解“崛起”,会写“惩”。
2.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掌握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
4. 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找到并通过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表现。
教学重点: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表现。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中华不振”。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周恩来)对周恩来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畅谈,课前预习了解,如留学日本、法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zg早期领导人,第一人总理……)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周恩来在他年少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所以后来他才成长为zg的早期领导人,成长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周恩来,去了解他少年时代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指点生字“崛”,“崛起”。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谈)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家打开书121也,赶快读一读课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生自由读,大约3分钟)
二、初读课文,了解原因。
1、检查朗读,读准字音。
课文读完了,相信这些词你们也会了,看大屏幕(ppt投影),来,谁会读?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讲解租界)
衣衫褴褛,耀武扬威(读到衣衫褴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铿锵有力(声音响亮,读出节奏)
惩处(注意cheng第二声后鼻音,chu第三声多音字)
出示句子讲惩处放进句子里读。
3、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生谈)引导学生说出——“中华不振”
(板书:中华不振)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三、分读课文,理解“中华不振”。
1、同学们,课文中的那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来读课文,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点5~6名同学分读,最后一段全班齐读,教师适时点评,大约5~7分钟)其他同学边读边画出你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留下思考的痕迹。
2、课文又读了一遍,现在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点5~6名同学)
是的,课文处处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特别是租界发生的那件事情让同学们感受最深刻。现在我们就到租界去看一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第几段写到了租界?(第七段)
(出示ppt投影第七段)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老师范读第一句)
抓住“闯”这个字,你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生谈)
是的,这就是租界,热闹繁华却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相信同学们在学习了课文第八段以后,会有跟深入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借去看看那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3、(ppt投影第八自然段)现在就请你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自由读)
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怎样的画面?
(生谈)衣衫褴褛的妇女在哭诉,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
反复读“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生读,师范读,生读)
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愤怒的语气)“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4、此时,紧握拳头的你最想做什么?(生谈)
是的,我们一定要惩处他。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惩”字。(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和在?但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恨,对妇女的同情放在心里。)
读读这个字。(生读)
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想)敢不敢惩处?(不敢)
因为不敢惩处,围观的人都(握着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孩子们,让我们走进百年之前的中国,感受中华不振的屈辱。
播放ppt,简介。(2分钟)
谁再来读读这段话“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四、小结,布置思考,下课
是的,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这就是租界,这就是洋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没出说理的租界。租界里德一切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生齐)中华不振。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12岁那年的沉思决定了周恩来一生的道路。他会沉思些什么呢?课下写一些,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教学上的主要不足之处:
1、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请学生起来概括“文章写了哪三件事情”,这个过程耗时太长,直接导致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没能完成。“概括大意”是小学中、高年段乃至中学的知识点,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我给了一定的语言提示,但是学生还是不太明确,表现在语言的组织上不够简练。如果我能够先列举一个例子,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模仿,逐步明确这个要点。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难点的分解。
2、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生成,没有能够即使地把握。例如,学生读错了“训斥一通”的“通”字,没有及时地纠正。当分角色朗读时,有学生读完周恩来的话还在反复地问“为什么”,这就可以顺势讲到周恩来的疑惑不解。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体会,接下来的朗读评价事实上就可以省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过于拘泥于教案了,也是经验不足所致。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作为一个新手,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也希望各位多提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