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教案(通用12篇)
《黄山松》教案(通用12篇)
《黄山松》教案篇1
教材分析:
《黄山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花草树木为主题,借花草、树木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快乐读书屋中的两篇课文,介绍几种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黄山松描写了黄山风景区里的奇松,它们姿态独特,造型各异,闻名遐迩,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黄山松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三年级我们曾经学习过《黄山奇石》,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由于学生都没有去过黄山,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而他们对于黄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课件,能帮助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特的美。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
2、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采用了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观看课件,探究问题。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阅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多媒体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黄山松》是一篇略读课文,新课标对于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指出:理解文意要求略,即:粗知大意,不求甚解。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解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根据教材及学生身心特点,创设黄山美景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说、问,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出示课件)奇松是黄山最有特色的一绝,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上黄山松,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板书课题:黄山松)
[通过谈话,观看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揭示课题内容,简洁明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汇报
三、抓住重点,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课文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3、汇报黄山松的特点:
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每一种松树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学生的汇报,播放课件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指导学生朗读。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四、检查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扩词,理解词义。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把课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写在积累本上。
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着
美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连理松缠绕
《黄山松》
《黄山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了解黄山松奇特的特点。
⑶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交流美――品读欣赏美――背诵感受美――写作珍藏美――课后积累美”,来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快乐读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山松各名松的特点。
2、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忆学习方法――预习交流美。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本单元主体课文的?
生:汇报。
师:让我们用这种方法,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
师:请把你的预习收获讲给同组听,小组长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
生:预习交流。
师:请小组长把本组的预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生:预习展示。
师:黄山松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搭乘预习这列快车到黄山再次领略那里的奇松吧!
板书:黄山松
二、初步感知――品读欣赏美
师:请同学们用喜欢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要读准,句子要通顺,拿出笔画一画,黄山名松各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汇报
师: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生:指名分段读。
生:评,互评。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汇报收获和解疑。
师生互动。
三、深入感知――背诵感受美
师:简短几句话就道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试着背下来,要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生:汇报,原因,展示背。
四、感悟升华,写作珍藏美
师:黄山归来不看松,一句诗说出了黄山松的独特的美,那就拿起手中的笔可以按本单元写作方法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也可以把你所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感悟写下来。
生:练写:展示。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美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事物是永恒的,课后用我们本单元学习方法阅读课外读物中《林海》一课,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用真诚的心灵去感受,用热情的双手去描绘,用诚挚的行动去爱护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六、板书:
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
黑虎松高大
连环松缠绕
倒挂松蒲团松龙爪松……
反思
《黄山松》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作者以饱满的情感刻画了黄山松顽强的品格,奇特的姿态。课文详写了迎客松的枝干遒劲,生机勃勃和满腔热情;陪客松的青翠欲滴,伟岸挺拔;送客松的的姿态奇特,深情款款。文字运用娴熟流畅,让人恍如身临其境,感受到黄山松的神奇秀丽。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绘了黄山松的奇美,我认为在教学本文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奇”。
这节课的第三段描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作者是按由远及近、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写的。这段应该让学生读读句子便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却作了过多的渲染和讲解。应着力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观察插图,边读边展开想象,加深对“千姿百态”的理解和感悟。
本课时的教学,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有效的层面上来讲,本课时的教学,的确需要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支撑。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运用相关的媒体进行教学,使课堂失色不少。因为光靠语言创设的情境,有时也很难感染学生。
课改以来,我一直用心操纵着“六字”模式,它就像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精神支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用心操练着,也反思着。
一、良好的导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我用反问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点。3、积累好词好句,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我的体会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够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新课改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角,针对三个学习任务,学生组内讨论,通过课堂展示自己解决问题,“课堂展示”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得非常棒,课堂气氛活跃。这个环节老师没有出风头,必须老师得讲的,我尽量把语言浓缩,不宣宾夺主。
四、本节课,我课堂评价及时,针对学习小组进行奖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个人的思考,以后,我会继续学习“六字”模式,继续锻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六字”模式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
《黄山松》教案篇3
教材简析
《黄山松》是一写景的文章,描写了黄山风景区里的奇松,它们姿态独特,造型各异,闻名遐迩。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松的特点。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作者还从黄山松的形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黄山美景的情境,使学生如置身其中,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理解“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切入课题
学生汇报有关黄山的资料。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构成了黄山特有的景观。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板书课题:黄山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课文都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作者布局谋的方法。)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语句。
(2)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一种松树的特点。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著探寻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合适就可以,启发学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从黄山松外在的美与内在的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供学生欣赏。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检查识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还不认识的字看看书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记住读音。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同学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写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黄?山?松
迎客松
探海松?美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
连理松
《黄山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2、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
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美景,引出“黄山松”。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3、给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自学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黄山松的另外两个特点的。
3、教师点拨、指导。
4、交流读后的感受,美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反思文本。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是不是觉得是在写黄山松,而是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板书设计:
25*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自我复习生字词。
2、学生听写生字词。
3、请学生回答问题
(文中讲了黄山松的哪几个特点?)
二、作业练习
1、写一首课外描写(赞美)黄山松的诗歌(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近体诗。
2、黄山十大名松是指哪些?
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
连理松竖琴松
3、给加粗字注音
描摹()日暮()
《黄山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
1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谁知道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2、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松树的诗句。
2、把黄山松的精神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黄山松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黄山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树状结构图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运用提要式的阅读策略,通过品读重点词名、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黄山松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提要式阅读策略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和精神,感悟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用“提要式”阅读方法提炼关键词,体会黄山松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科书、学习卡片(一)(二)、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山,去领略黄山奇松的风光。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丰子恺。
2、交流课前预习的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达到文通字顺。
关注“罅、邛、髓、娉”等字的读音,体会“石罅生、言疏煮石髓、臆测、娉娉婷婷”的意思。学生提出读不准的字音及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交流解答,扫清文章的障碍。
三、发现文章结构特点,借助中心句,理清文路。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分别写了黄山松的哪三个特色,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总——分)
2、在书中画出写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中心句)
3、给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个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梳理结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板块解读,回顾导入。
1、由板块主题“名山奇景”切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山松》是名山奇景板块中的一篇文章,黄山便是名山,而黄山松以奇闻名于世,与黄山的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堪称是奇景。加之这篇文章的作者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的作家,黄山松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名家名篇,又选入名山奇景的板块中,教材编得多么恰如其分啊!
2、用树状结构图,回顾梳理课文内容。(板书,构建结构树)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也清晰的显现出来,以黄山松的三个特点为纲,这一系列内容都蕴涵其中了,可以看出作者安排文字的独具匠心。
二、指导运用提要式阅读策略,学习黄山松的第一个特色。
1、巧妙引导,明确任务。
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长文如何品读,丰子恺先生又是怎样把黄山松的三个特点形象而又传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看看在研读的过程中能否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帮助我们高效、准确地把握出作者都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首先,我们来关注第一个特色。
2、自主学习,提炼方法
(1)出示学习指南一:
学习指南一
1.默读描写黄山松第一个特色的相关段落。(建议2分钟)
2.完成学习卡片(一)。(建议5分钟)
3.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建议5分钟)
4.全班交流。(预计13分钟)
(2)学生进行了自主性学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
(3)小组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课堂观察。
(4)全班交流,学生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苍翠、坚劲、窈窕、郁郁苍苍、娉娉婷婷等词语,体会黄山松长势葱郁的特点;结合“不可思议”一词,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黄山松顽强的精神品格。(相机引入图片、视频资源,进一步感受黄山松的顽强的特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的基本策略:
①借助学习卡片汇报;②追问提炼关键词的想法;
③透过这个词语体会到黄山松的特点;④比较研究提炼哪些词最恰当;
⑤教师支援的引入等。
3、总结方法,体会提要式阅读的方法及作用。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描写黄山松的特色的句子,然后提炼出最能突显其特色的关键词,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的品味,体会文字背后展现的黄山松的精神品质,从而感悟到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这就是提要式的阅读方法。提要式阅读不仅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文章的脉络也会一目了然。
三、尝试运用提要式的阅读策略,自由选择学习另外两个特色之一。
1、出示学习指南二:
学习指南二
1.默读你最感兴趣的那个特色的相关段落。(建议2分钟)
2.运用提要式阅读方法,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卡片(二)。(建议3分钟)
3.全班围绕卡片内容进行交流。(建议5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最感兴趣的一个特色。
3、完成学习卡片(二)。
4、全班做简要地交流。
交流重点:在小组研读的基础上,能提炼出关键词“左右平伸、挺秀坚韧、不肯面壁、一心倾向阳光”,并结合这些关键词谈对第二个特色的感悟:抓住关键关键词“偎傍、铁铸一般、团结松、松”体会黄山松的第三个特色;并结合感悟与体会,总结提升出黄山松一心向阳和具有团结力的品格。(此环节重点考察学生是否会运用提要式方法进行阅读,主要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做适当的占拨)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课,深化主题。
同学们,这就是丰子恺的笔下的黄山松,顽强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奇特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松树是坚韧的,人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或许我们会从丰子恺先生简单的文字中,读出许多独到的人生感悟来。
2、布置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阅读冯骥才的散文《黄山绝壁松》,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精神。
(2)阅读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凯的《上天都》进一步体会黄山绝美秀丽的风姿。
《黄山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夹xí()luǒ()露不屈不náo()
3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教后记:
《黄山松》教案篇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屋(三)《黄山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了解黄山松奇特的特点。
⑶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交流美――品读欣赏美――背诵感受美――写作珍藏美――课后积累美”,来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快乐读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山松各名松的特点。
2、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忆学习方法――预习交流美。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本单元主体课文的?
生:汇报。
师:让我们用这种方法,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
板书:快乐读书屋(三)
师:请把你的预习收获讲给同组听,小组长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
生:预习交流。
师:请小组长把本组的预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生:预习展示。
师:黄山松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搭乘预习这列快车到黄山再次领略那里的奇松吧!
板书:黄山松
二、初步感知――品读欣赏美
师:请同学们用喜欢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要读准,句子要通顺,拿出笔画一画,黄山名松各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汇报
师: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生:指名分段读。
生:评,互评。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汇报收获和解疑。
师生互动。
三、深入感知――背诵感受美
师:简短几句话就道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试着背下来,要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生:汇报,原因,展示背。
四、感悟升华,写作珍藏美
师:黄山归来不看松,一句诗说出了黄山松的独特的美,那就拿起手中的笔可以按本单元写作方法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也可以把你所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感悟写下来。
生:练写:展示。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美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事物是永恒的,课后用我们本单元学习方法阅读课外读物中《林海》一课,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用真诚的心灵去感受,用热情的双手去描绘,用诚挚的行动去爱护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六、板书:
快乐读书屋(三)
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
黑虎松高大
连环松缠绕
倒挂松蒲团松龙爪松……
《黄山松》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2.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
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美景,引出“黄山松”。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3.给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自学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黄山松的另外两个特点的。
3.教师点拨、指导。
4.交流读后的感受,美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反思文本。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是不是觉得是在写黄山松,而是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板书设计:
25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力
《黄山松》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黄山松的特点,重点语句的含义和写作方法。
3、通过学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山松的特点,理解“黄山归来不看送”的含义。理解“黄山松的美,在于它没有被世俗化”等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黄山有“四绝”:起送、怪石、云海、和温泉。奇松是黄山最有特色的一绝。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黄山松》。
二、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梳理问题:1、黄山松有哪些特点?2、课文都介绍了哪些名松?
三、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
四、检查初读情况
教师归纳板书
气势宏伟(总)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
黑虎松高大(分)
连理松缠绕
黄山归来不看送(总)
五、深入学习课文。
我们再读课文,欣赏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名松的。
(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品读,欣赏。)
六、学习写作特点
1、作者是按观察顺序对这些名松进行描写的。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归纳:初上→刚登上→正当→绕过→再往前走(移步换景)
2、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
3、点面结合
4、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融为一体
七、拓展。欣赏诗歌《黄山松》
八、综合训练
1、认读课后生字
2、读四字词
3、分别画出课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4、画出课文中所有关联词语
九、总结
板书设计:
黄山松
气势宏伟(总)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
黑虎松高大(分)
连理松缠绕
黄山归来不看送(总)
《黄山松》教案篇11
孙哲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夹xí()luǒ()露不屈不náo()
3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1]
《黄山松》教案篇12
孙哲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夹xí()luǒ()露不屈不náo()
3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