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3篇)

发布时间:

《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3篇)

《第一单元》教案篇1

有感而发

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2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说自己想说的话,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有感而发”的优秀片段。(声音,图片激发)

学生:1.自学知识短文,完成练习题一的作文提纲。

2.每组同学分别搜集一些关于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的精彩描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到的几篇课文,都是感情丰富,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大家都很喜欢,很多同学都特别想知道他们写出好文章的秘诀,其实很简单,作文不可无病呻吟,必须“有感而发”。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学这篇短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短文着重讲了哪两点:

1有感而发,首先要有感

2“感”从生活中来

理解、举例,教师放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朗读带,请同学欣赏“望父买橘”片段,说说作者为何描写得如此感人?

作者对父亲的外貌和动作观察细致。

字里行间渗透着儿子对父亲的爱。

请同学举例,每组推选一名朗读较好的同学,依次朗读描写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学注意聆听,想一想这些好作文给我们什么启发。

每组读完后,教师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观察要能捕捉事物的特点。

习作启发:

巴金对繁星进行了无数次的观察,获得繁星是母亲和朋友的亲切感受,从而产生了写作《繁星》的激情。

赵丽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对文学有了深刻而真切的体会,才写出了《为你打开一扇门》。

老舍亲眼见到在反动政府治辖下害人的臭水沟被人民政府治理好,受到感动,创作了《龙须沟》。

学生齐唱〈生日歌〉,由这首歌联系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你想到了什么,当堂完成100字以内感想,准备交流。

学生互评同桌作文。(可选两、三组)

教学建议: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练习体悟到细心观察周围生活,有意识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通过给方法,激情趣,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写作并不难,愉快地完成第一篇习作。

第二课时

初备统复备

教学目标:

在35分钟内完成作文草稿,格式正确,语句通顺

主动地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布置作文题:

题目:致小学教师的一封信(当我走进扬中时)

要求:感情真挚,感受真实,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500字左右。

提示:(1)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认识,给你的小学班主任写封信,把你的感受告诉她(他)。

(2)书信的格式

二.35分钟后要求同座间交换作文草稿,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

三.布置作业

课后把草稿誊上作文本。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活动目的:

1.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激励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创作文学

教学重、难点:

1、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通过学习,尝试表达,学会创作。

教学时间:两课时

活动课时:四课时。

教学设想:阅读欣赏,交流完成佳作欣赏表共四课时,文学活动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教师:

1、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目录,印发给学生。

2、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爱作家的有关资料。如:附录。

教学过程:情境启发----指导阅读-----布置任务---交流汇报-----尝试创作----展示成果

一、自我展示:

让学生围绕“我爱文学“的话题,各自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及作品,教师记录并作指点。

二、制订计划:

根据印发的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制订阅读计划,教师给予方法指点。

三、安排“我爱文学”阅读周活动:

1、学生确定书目,精心准备阅读周。

2、学生分组分工,具体安排阅读周活动。

⑴分小组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⑵小组配合办报。

⑶制作有关专集,介绍作家、作品。

⑷交流心得,以组为单位,确定近期研究课题。

教学建议:

这一课时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也是由课堂走向实践的开始。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教师更需要较好地组织指导学生,让他们能真正地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也让读书周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学生:1、学生分组分工,精心准备四组文学作品。(诗散文小说戏剧)

2、开展文学讨论和创作活动。(奥运)

3、请学生带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原文来(周前填写佳作欣赏表每人至少一张)。

教师:

1、设置一张佳作欣赏表。

2、文学作品四大内容简介。

3、准备好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佳作欣赏表

篇名

精美语句摘录

本文感受最深的地方

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2)如没有影响最深的作品,可利用一周时间仔细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3)让学生准备一两个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上提问。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文学”这个话题。

通过小学六年和平时的阅读,大家想一想哪部作品对自己感受最深?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戏剧组,其他组。请大家带着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交流。(附:此项活动,可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喜爱作品的体裁,不懂可向老师询问)

二、自我展示:学生主讲概述心中的文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三、教师投影概述文学作品四大内容。

四、学生按原计划分组展示。

诗歌组

a、集体朗诵诗歌

b、挑选1至2人畅谈对诗歌的感受

c、即兴创作

2、散文组

a、配乐朗诵

b、了解散文与诗歌的不同之处

c、片段练习

3、戏剧组(不作重点)

a、概述戏剧内容

b、了解戏剧特点

c、谈谈自己所看戏剧作品

4、小说组

a、学生表达对小说的理解

b、分析小说的三要素

c、分析我心中的《西游记》

五、交流心得。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教师下组指导)。

让学生认真讨论,每组推选两到三名准备得较充分的学生,其他同学注意聆听。每个同学讲完后,教师简单分析一下,加以点评,并浅谈一下该种文体的特点。

六、老师自己谈谈最喜爱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对自己的影响。

七.教师总结。进一步要求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勉励大家多读书。

多向思维拓宽文路——看图想象作文

[习作内容]

提供画面:两棵树。要求学生合理想象,写一篇作文。

[训练目的要求]

1.训练学生想象的合理、大胆、有新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提高写作兴趣。

[课前准备]画面图片2张,多媒体教具。

初备统复备

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提供画面猜测意图拓宽思路激发兴趣

画面1: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画面2:一棵枝光秃秃的、快枯死的大树。

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根据这两个画面猜想一下,这次习作要写什么?(学生思路开阔,想出很多写作内容)

二、拓展空间引导想象畅所欲言

(一)依据画面1进行想象。

看到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

1.它生长在哪里?从“一滴水就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你可以想象它周围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描绘。

2.这棵树为什么能长得如此茂盛呢?周围的人们是怎样待它的?它会怎么想?

3.小动物们喜欢它吗?它们可以在树上、树下干什么呢?那将是一幅怎样热闹的景象呢?

(二)依据画面2进行想象。

看到这棵光秃秃的、快枯死的树,你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

1.它以前是什么样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有几种可能?

2.如果是人们造成的,那人们是怎样伤害它的?受到伤害的仅仅是这一棵树吗?

3.小动物喜欢它吗?会说些什么?

4.你想为它做点什么吗?

(三)寻找画面联系。

这两幅图可以怎样排列?从中你看懂了什么?

三、自选文体写自己所想

l.写成一篇童话或记叙文。如《树大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树的遭遇》、《老友重逢》。

2.写成一篇倡议书。如《爱护树木,保护家园,人人有责》、《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3.写成一篇状物散文。如《好大一棵树》、《同在阳光下》。

4.写成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如《边疆的大树》《喻边防战士》《街心大树》《喻警察叔叔》。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轻松说“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美国一所大学的演讲大厅里,中国当代女作家谌容的演讲,赢得了一阵阵掌声。结束演讲前,她照例留下一点时间,接受听众的提问,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谌容女士,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如何?”问话者也许别有用心,如果拒绝回答会让对方失望,也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于是谌容从容不迫,笑着说道:“这位先生的情报真灵通,我确实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过,我的丈夫可是个老共产党员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和他离婚。你看,我和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

谌容的回答幽默机智,既拒绝了对方提问的本来要求,又达到了不伤害对方感情的目的。这种方法就叫婉转拒绝。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交际方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亲人、老师、好朋友、同学或者一些陌生但又善意的朋友,如果他们提出的要求你不能接受,但又不想伤害他们,你将怎么去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婉转拒绝。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婉转地拒绝呢?

一、学会倾听,真心说“不“。

当对方向你提出请求时,你不能简单地马上说“不”,而是注意倾听对方的诉说或询问,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对方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在平和的状态下拒绝对方,可以避免伤害。

听清了对方的请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对方提出一些有效建议,用另一种替代的方法去帮助他。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之后,就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拒绝了。

二、讲究技巧,弹性说“不”。

婉转拒绝对方可以讲一些技巧。比如,当别人向你提出你不可能答应的要求时,可以先顺着对方的意思,肯定他的合理性,然后再婉转说明不能答应的理由。顺着意思说可以消除对方的心理障碍,让对方有听你说完的心理准备,从而为拒绝打下基础。如“神舟六号”10月12日9时左右发射,学生向班主任提出要在班上收看现场直播。班主任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现在看影响上课,也违反学校制度,影响班级形象。到中午休息时间,我们再一起收看重播,可以吗?”先顺着学生的意思肯定其想法,然后再说明不能看的理由,还向学生提供方法,这样就避免了伤害学生情感。

也可以用迂回战术。抓住对方薄弱点,旁敲侧击,暗示对方,引起对方思考。如放学后,小王对小李说:“小李,今天是周末,不要上晚自习,我们放松放松,去网吧玩玩怎么样?我请客。”假如你是小李,你该怎样婉转拒绝呢?你可以反问小王:“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什么啊?”旁敲侧击,让小王想到学校的规定——“不准进三室一厅”,意识到这样做是一个错误,这样就容易达到拒绝的目的了。

还可以不直接说自己的观点,而是引用其他人的观点或反面的例子说明,使对方放弃原来的要求,再自然而然地引到自己的看法上来。

以上这些方法避免了拒绝语言的生硬与直接,具有弹性特征,能让拒绝者化被动为主动,使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减少拒绝的尴尬和负面影响。

三、根据场合,适时说“不”。

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正面拒绝对方的要求。我们要考虑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婉转地拒绝,不伤害对方的感情。比如全运会召开,回到家你打开了电视收看开幕式直播,妈妈却要你关掉电视,你怎样拒绝呢?因为拒绝的是你的妈妈,所以方法要恰当,语言要得体,理由要合理。

四、注意语气,温和说“不”。

我们听了对方的请求,并认为应该拒绝的时候,态度要坚决,但也要温和。与长辈谈话,一定要注意称呼和语气。用虚拟或商量的口气,语气柔和,外柔内刚,小声音说大道理等都是交流的好方式。如果在拒绝语言中多一些“可以吗”“好吗”“你说呢”等征询性的反问,语气就会温和得多。

同学们,拒绝得体、回答委婉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希望你们能够掌握“婉转拒绝”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在需要的时候,婉转拒绝,轻松说“不”。

最后送一句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话给你们: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精品展示屋】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围城》享誉海内外。有一位外国女士特别喜欢钱钟书。有一天,她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说:钱钟书先生,我十分喜欢您的作品,我想去拜访您一下。这是一个善意的请求,人家是慕名而来的。但钱钟书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慕虚荣,在电话里婉转地拒绝了这位外国女士。他说:当一个人吃了一个苹果,觉得很甜,但他有没有必要去看一看这个苹果树是什么样子的。

拒绝别人,尤其是对不很熟悉的人,说话要谨慎,适当使用一些委婉语言,或比喻,或幽默,或暗示,或引用,或假设。方法多种多样,目的却是一样的——既达到拒绝的目的,又不伤害对方。

钱钟书先生正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对方,婉转含蓄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对方通过自己的思考定能明白钱先生的意思。这样的交际语言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交际演练场】

请同桌之间根据下面设计的情境进行表演,然后按四个等级给自己作个评价。试试看。

情境设计:学校举行手工制作大赛,每位同学都要交一件手工作品。你是一位手工制作能手,家里有很多现成的手工作品,你最要好的同学向你要一件作为作业上交,你不想你的朋友欺骗老师,但又怕得罪朋友,你打算如何说呢?

实践之后给自己作个评价吧。

优秀:对方能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朋友关系没有受到影响;

良好:对方能接受你的意见,朋友关系影响不大;

合格:对方基本能接受你的意见,但心中很有想法;

不合格:对方不能接受你的意见,伤害了朋友关系。

【中考链接线】

(四川省,)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⑴小明向爸爸说:

⑵爸爸向同事说:

做这一题要注意拒绝对象的变化以及自己的身份。小明向爸爸说要有称呼,要尊重长辈。可以暗示爸爸,让他自己领悟。比如:爸爸,今天我的功课比较紧张,做作业时需要安静,你们能换一种方式或地点娱乐吗?

爸爸拒绝同事的请求也要委婉,以免让朋友扫兴。可以诚恳地向朋友说明情况,提出你的建议。例如:啊,真对不起,孩子今天功课紧张,他需要安静,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娱乐形式呢?

两道题的语言表达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能力训练营】

1.假如你的好朋友小张买了两张足球赛票约你一起去观看,不巧你有事不能去。这时,你怎样说才能使小张不扫兴而归呢?请将你所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2.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朋友。作家热情地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切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在横线上填上你设计的教授委婉拒绝的话)

【参考答案】

1.要求:委婉表达有事不能去的意思,同时表示歉意。用征询语气。如:啊,真不巧,今天约好了要跟妈妈去亲戚家有事,你另找一位去看,可以吗?

2.例如: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下次可以吗?

《第一单元》教案篇2

第一单元    诗歌

教学目的:

1、结合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的经验,体味诗的意趣。

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了解新诗歌的特点。

3、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新诗有一个较好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讲解讨论分析为授课方式,品味诗歌内涵。

2、抓住意象——情感——手法等几个点来分析诗歌。

3、用诗歌朗诵和创作、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课时安排

1、起始课教育和朱光潜文章学习,初步明确学习目的,安排研究性学习的任务。

2、意象和诗歌的阅读

3、毛泽东词二首

4、象征和《死水》

5、徐志摩和新月派

6、单纯的美是一种幸福,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篱笆那边》

7、从东西方对爱情的不同表达来看东西方诗人对诗意的不同理解。

8、美丽的错误与闺怨诗

9、学习《致大海》介绍普希金

起始课教育

一、起始课教育(10分钟)

语文课的特点:人文性,工具性。充满了思辩性。高考中的主课,必须认真对待。

具体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听讲不仅听老师的讲解介绍,还要善于倾听同学的观点;思考要有深度,有新意,善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善于表达,学会用有创意的词。认真完成作业。不要拖拉和抄袭。一个抄写本,每天十个词语的抄写默记,要写上每天的日期;一个随笔本,每周一篇随笔,500字以上;一个课堂本,完成课堂作业。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为诗词介绍或时事点评。

1、预习:在上课文之前,参照课下注解和《词语手册》通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点批注(你的发现、你的理解以及你尚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等);自行完成《作业本》每一课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2、复习:每上完一课,就应及时复习该课文,看看老师同学或者参考资料说得对不对,原来不懂的地方有没有都弄懂(不懂要及时请教);完成《作业本》该课文“语段阅读”练习;每上完一个单元,则要对本单元所有课文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完成《作业本》中的“单元综合练习”。要求背诵的课文,提倡超前背诵;课文上完后,则必须背出。要求反复阅读、仔细阅读、和熟读的课文,一定得多读、细读、读熟。

3、听课:①坐姿端正,身子不歪斜、脑袋不耷拉;②目光专注,积极思考与辨析;③积极讨论,大胆发言。

4、记录:语文课堂记录不用笔记本,听课中及时将重要信息(有老师的、也有同学的)与关键内容记录在课文相应的位子。

5、作业习惯:①当天作业当天完成;②作业格式规范、字迹清晰不涂改。

6、作文习惯:①每周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生活札记”(随笔)——“美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读报有感”、“新闻点击”、“世事杂谈”、“人生感悟”、“生活启示”等,每篇不少于500字。不拖欠、不敷衍;②课内作文课内完成,保质保量,每篇不少于800字。

二、学习单元后的知识短文(10分钟)

思考:什么是诗?你认为诗和小说散文有什么区别?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先阅读文章,再讨论分析,然后自由发言。抓住情感的真善美和含蓄。

三、阅读课文,分配研究性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15分钟)

2、思考课后的研究性课题,确定自己的课题。(10分钟)

3、根据报名情况选定负责人。

4、具体要求: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确定提纲,根据提纲完称论文写作。前后约2周。每个人必须分工明确,有具体要求。

意象和诗歌的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中最常见最长用的意象。初步了解形象—情感—意象—意境等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具体了解什么是意象,意想的分类,意象的组合方式,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什么是意象

1、下面是白朴《天净沙  春夏秋冬》,顺序打乱了,请给排序:

A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杨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B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落。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D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判断的标准是物象,用特有的景物来展现。

阅读《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讨论分析:这首诗好在哪里?好在有情感,白朴的诗仅仅是景物的罗列。缺乏内在的情感。

2、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解释: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体。

 意象的英文为:Image,有图象、映象、影象、形象,译为意象最好。意象就是情意融注在形象中,而这形象是包涵并体现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义和客观意象的统一,是情景交融的美学呈现状态。

 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沙暖鸳鸯”就是意象,这些形象寄寓着诗人经过战乱暂得定居草堂得安适心情。

3、言、意、象三者关系

  语言用来描写形象的,描绘出来的形象寄寓着思想意义,而且只有形象最能充分表达思想意义。

二、意象的分类

1、意象按事物的性质,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人类创造意象。

按人类行为科学将意象归纳为空间意象、时间意象、感情意象、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意象、真实的和不真实的意象、公众的意象和个人的意象等十大类。

而按诗的表现手法可分赋象、比象、兴象。

2、赋象:中有一种叙述性的意象,写出时间流动的过程,表现出动态的美。

如“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写笑,一写目,粲然嫣然,顾盼神飞,两个意象使读者延伸出无穷的想象。

3、比象:就是比喻性的意象,又可分为明喻意象、隐喻意象、博喻意象等。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个意象喻一个“愁”字,加重被喻事物的分量。

4、象征意象:其实也是一种比喻性意象,不过被象征的不是具体的物,而是一种思想观念,如梅兰竹菊象征纯洁、孤高、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

5、兴象时意象一种,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因物起兴,情景交融。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三、意象的组合方式

 1、诗中意象以新颖独创为好,同样的意象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王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意象并列 ,造成峰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的美学效果。比较下列诗句:

韦应物“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居易“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署“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又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意象并列诗意丰厚,意象见似离实合,有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

3、意象叠加

把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新颖丰富地艺术境界。最著名地例子为庞德:“人群中出现德这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德花瓣。”

4、意象对比

把两中完全相反德意象陈述出来,形成鲜明对照,往往有强烈德艺术对比的美学作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意象的不同组合,诗人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1就形成和发展情况来看是两中不同的历史形态,意象时意境的前身,意境是意象的高级状态。

2意象和意境都是主客观的统一,但象是具体的实的,境是虚象,虚幻的想象的。意象本身就是想象性记忆性的表象运动的产物,但境更强调想象。

3意象和意境有个别性和整体性的区别。意象是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诗歌创作中基本元素,诗美中的具象美单一美具有个别性局部性。

意境内涵、容量、范围较大,有整体性。意境是意象的综合和升华,具有综合的美学效应。境不仅是虚幻的象,而且指精神造诣达到进入的某种深度和广度。

如果意境是天空漂浮的云,那么意象就是凝成云的许多细微的小水珠。诗的意象群组合好,造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能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具有了意境。

五、讨论分析余光中《乡愁》。

[1]

《第一单元》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课前准备】

搜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大家了解香港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2、今天,我们产“东方之珠”这一课,你会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注意带拼音的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3、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香港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1、从课文重点介绍的四个方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多读读,再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总趋势:

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大家相互评议。

拓展迁移,发展语言。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①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自然数。

2、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的产生

(1)讲述数的产生:古时候的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数物体的个数,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小结: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3)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呈现古人记数和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填一填。

①与百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千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②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③10个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百万是,10个千万是。

(2)提问:通过上面的填空,你发现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表:呈现数位顺序并提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3)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4)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扩建”数位顺序表,再通过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亿位左边是位,千万位左边是位,

中“6”在位。

(2)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判断。

(1)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0是自然数。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3、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1432481263248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62538234567321

四、作业练习

练习二第1、2、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五、归纳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第一单元》教案篇5

八年级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复习课教案

第一课时(八上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p5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p5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p6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p8(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p9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p10

3.感受家庭温暖___(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家是什么?)(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p11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p13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p13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p14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什么是孝敬父母?)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p14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怎样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②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课我与父母做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p20

(2)产生代沟的原因: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p20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p21、22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等等。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如何看待逆反心理?)p21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①、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②、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

3、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1)、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新课标第一网

(2)、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①、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②、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③、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二.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p23__25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或如何与父母交往?)p26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一单元》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从古诗的诵读中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树木抽出新的叶子,嫩嫩的,绿绿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草》。

二、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试着自读自悟。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朗读全诗,找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荣——枯)想一想荣和枯分别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小草?

2.诗中的“岁”是什么意思?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的感受。

5.比赛朗读。说说自己感觉哪些地方读得最好?

6.课外延伸。看课后资料,了解诗人白居易,朗读诗后面的内容: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认真读一读,记住它们的读音。

2.观察发现。仔细观察说说本课的9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写。

五、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背诵古诗《草》

3.预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设计:草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草》。说说自己对诗人白居易的理解。

2.背诵古诗《小池》,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杨万里是宋代著名诗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写的《宿新市徐公店》

二、朗读理解

1.出示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正音。宿sù,径jìng,阴yīn,追zhuī。

3.再读古诗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这是什么时候?

4.诗中的“走”是什么意思?

三、朗读感悟

1.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感想?(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2.教师示范朗读。

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3.引导学生一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一边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4.尝试背诵古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收集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一单元》教案篇7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欣赏《冬猎》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了解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2、了解并掌握作品的演奏形式、作者、作品大意。

教学方法设计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1、师生合作,学习熟悉新课,2、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辨听音色教学重难点: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刘锡津: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优秀专家。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代表作品有: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有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大型民乐合奏《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袍修罗兰》(八首),大型组曲《漩澓颂》(合奏),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交响合唱《金鼓》等。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音乐剧《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并获文华作曲奖。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熟悉柳琴的音色。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结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象片段。你们看看是哪个少数民族?生:蒙古藏族师:大家对这个民族不熟悉,这是鄂伦春族我给给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出示鄂伦春族的图片,介绍鄂伦春居住的大兴安岭。生:讨论师: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描写鄂伦春族生活的音乐生:欣赏2、师:介绍这首作品的出处、作者。(二)欣赏《冬猎》1、初听。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劳动放牧生:琵琶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3、乐曲分析三、拓展练习1、练习吹奏2、相互评价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边听边打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通过多种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及仍需努力的方向。5、再次欣赏乐曲,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说ab两段音乐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6、请学生拍手或拍腿,为音乐伴奏。(三)拓展用竖笛吹奏主题旋律。1、分组练习吹奏,学生间互相帮助。2、分组展示,互相评价。3、集体吹奏。(四)小结师:请学生谈谈这首乐曲和前首乐曲有何异同,并比较一下月琴和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生:师:总结生:谈收获、体会。

板书设计

冬猎1、描绘是哪个少数民族生活的情景?2、主奏乐器是什么?3、乐曲分几个部分?

课后反思

学生能融入到乐曲的意境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表现内容。能区分出月琴和柳琴的音色。在听音乐想象生活场景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为音乐想象的场景也是很丰富,在教学中还应加上用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表现听音乐想象的生活场景,那样会使同学的学习兴趣更浓,也使课堂气氛活跃。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1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2通过演唱歌曲和表现歌曲感受具有京味儿的音乐风格。3通过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方法设计

音乐欣赏谈话法、交流创编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1、师生合作,学习熟悉新课,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并引导学生由感性的欣赏过度到理性的欣赏,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欣赏课的课堂内容,用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能力。本课内容具有明显的京剧风格,所以在教授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特点,并尝试接近北京文化通过音乐欣赏法让学生了解北京风土人情以及北京小朋友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四面八方的情感。另外在介绍北京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的发言不全面,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

让学生先掌握歌曲的歌词,然后再学习整个歌曲,这样能分解学习的难度,也变换了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律动进教室(《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歌曲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进入情境,欣赏歌曲生说说自己逛街的感受一起来到北京,和北京的孩子们一起逛北京。出示课题《北京的孩子逛北京》3、初听歌曲:边听边想,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思考: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的景观?

北京的名胜小吃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三、拓展练习京剧以“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以这种主要腔调为基础,再从板式,曲调伴奏等方面进行变化以求适应剧目演唱的需要,这类唱腔从体制,结构上讲,与曲牌联套体的音乐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是从板式的变化派生出的新的唱腔,所以被称为板式变化体,简称“板腔体”。“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

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特有风格和味道,并尝试表现出这种风格。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好的书上没有的常识性知识,增加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基础上扩展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积累。4、讨论歌曲的情绪5、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请大家关注歌词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及京剧德尔特点6、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且朗读第二、三段歌词。7、: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且说明原因。生:小组总结发言8、教师进行总结。9、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北京。同时同学们还可以说说你知道的北京的名胜。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三、知识拓展描写北京的歌曲关于北京的一些歌曲。《冰糖葫芦》《北京的桥》……欣赏四、课堂小结师:在这节课,我们跟着北京的孩子一起逛了北京,我们都知道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假期里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亲自到北京逛一逛。

板书设计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教案篇8

一、乘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p2~p14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理、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9时)

小树有多少棵(1)

数学内容:p2~p3

数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数学卡片。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课件出示)

3×8=5×4=9×3=……

2、口答(课件出示)

3个十是多少?15个十呢?15个百呢?

8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900里有几个百?

复习这两道题是为本节课学生掌握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点明课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4、试着解决所提问题:20×3=

5、讨论算法:

方法一:20×3表示3个20相加,因为20+20+20=60,所以20×3=60;

方法二:因为2×3=6,所以20×3=60。

……www.

6、比一比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师生交流)

7、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课件出示)

1、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课件出示,

30×450×89×600

40×560×7800×4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课件出示(结合生活情境图解决问题)

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计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

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这部分知识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划,并利用数字卡片演示游戏活动,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怎样口算比较方便?

六、课后反思

需要多少钱(2)

数学内容:p4~p5

知识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数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芳和好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图,并把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2×3=

(2)师生探讨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12×3表示3个12相加,12+12+12=36,所以12×3=36;

方法二:先把12分成10和2,再用10×3=30,2×3=6,30+6=36,所以12×3=36。

……

(3)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让每个学生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

(2)交流讨论“15×3”的口算方式。

5、比较“12×3”和“15×3”的区别,说一说它们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

13×324×216×313×5

31×334×224×415×3

这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课件出示(生活情境图解决问题)

这道题是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并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3、思维训练,课件出示(□里最填几?)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请举例。

五、课后反思

练习一(3)

教学内容:p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开火车”,教师用口算卡片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的口算练习。

指名学生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6页第1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材第6页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

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提高练习

1、教材第6页第2题

(1)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

独立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说是怎样解决的。第四小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交流,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四、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这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五、小结

说说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反思:

练习一(4)

教学内容:p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对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解决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40×320×46×3009×200

13×312×517×325×3

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

2、课件出示(p7第5题)

指导学生完成,对困难学生铺导。

二、应用迁移

1、教材第7页第6题。

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并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三、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7页第8题

1、仔细观图,理解图意。

2、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入技馆,怎样租车合算?

3、先做成表格,再共同研究租车方案。

4、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哪种方案划算。

四、思维训练

每件衣服12元,买3件衣服的钱可以买4条裤子,每条裤子多少钱?

五、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课后反思:

参观科技馆(5)

数学内容:p8~p9

数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算式卡片。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课件出示)

1、口算12÷3=8÷4=……

2、口答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

这部分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点明课题,课件出示(例题)。

2、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说说你的想法?

3、学生列出“60÷2”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4、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方法多样化)。

方法一:因为2×30=60,所以60÷2=30。

方法二:因为6÷2=3,所以60÷2=30。

……

5、讨论交流哪种方法简便?

6、练习(课件出示)

40×270×360×4

80÷2210÷3240÷4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三、拓展应用

1、口算,课件出示

60÷3240÷8120÷480÷2

200÷5560÷7270÷9180÷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几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课件出示(联系生活实际图、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四、游戏“夺红旗”

开展“夺红旗比赛的游戏”把题写在卡片上以“小组接力”形式开展活动,计算得又快又正确的小组获得优胜。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植树(6)

教学内容:p10~p1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课件出示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学校开展“我爱生命,我爱地球”植树造林活动教师带领同学们去植树(出示课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的教师和同学在做什么?

2、你从图中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4、探索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方法一:因为12×3=36,所以36÷2=12。

方法二:把36分成30+6,30÷3=10,6÷3=2,所以36÷3=12

……

5、师生讨论哪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

46÷2=96÷3=99÷3=48÷2=

630÷9=100÷5=720÷8=160÷8=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交流算法。

2、课件出示(联系生活实际图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思维训练

课件出示(较有难度的解决问题图)

五、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自己学得怎样?

课后反思:

练习二(7)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题—第5题”

教学目的:

1、巩固所学的口算除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40÷4=600÷3=930÷3=120÷4=

28÷2=69÷3=84÷4=39÷3=

学生抢答,并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引导学生说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①读题后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

②先独立完成,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应用迁移

1、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练习二”第3题

认真观图,理解题意,解决问题,最后交流。

四、思维训练

出示课件(解决实际问题图,学生讨论完成)

五、小结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吗?

课后反思:

练习二(8)

教学内容:练习二“6—8”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口算练习(课件出示)

开展“开火车”口算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42÷2=36÷3=40÷4=80÷4=

140÷7=240÷4=180÷9=810÷9=

12÷6=30÷5=120÷4=360÷4=

二、合作交流

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教材第13页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说出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

3、教材第13页第9题

要求学生观图,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汇报答案,共同探讨。

三、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生活实际情境图)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交流讨论。

3、师生研究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单元复习(9)

教学内容:复习第一单元知识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经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

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巩固乘除法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动物王国去观看小动物们的精彩表演,想看必须过四关才能到达王国,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口算练习(课件出示)

30×43×80012×315×3

80÷2210÷348÷236÷3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一说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第二关:里能填几?(课件出示)

20×=800840÷=210

40×=240250÷=50

…………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2、说说计算时你运用什么方法?

第三关:解决问题。(课件出示解决生活问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解答。)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这道题主要练习学生用所学的新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关:思维训练(课件出示练习)

1、引导学生认真观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你觉得生活中哪些方面还应用到乘除法口算这部分知识?(学生自由发挥)

二、小结。

这节课多数同学都闯过四关,对口算乘除法这部分知识基本掌握,希望同学们今后再接再厉,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案篇9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学习“日积月累”,积累古诗《鹿柴》。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书写提示

1、导入:我们在开始学写字的时候,一定听说过“字如其人”,字写得好,别人看你的字就像看你一样,写得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怎样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2、观察课本插图上的这段文字,想一想写字时应当注意什么。

3、指名学生说一说。

内容提示

观察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重点观察标点符号之间的距离。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内容提示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保持一致,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小试身手。

(1)根据总结的写字注意事项,进行书写,在落笔前想好下笔的地方,认真对待书写。

(2)同桌交换书写作业,互相检查,对不规范的汉字和笔画用记号标出来。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课题导入:古诗以其和谐的韵律、敏锐的洞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炼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将要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王维的《鹿柴》。

2、介绍作者。

内容提示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3、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阅读提示

(1)注意“柴”的读音。

(2)“苔”字读第二声。

(3)理解“深林”的意思,将其与“森林”作比较,确保读音正确。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

4、指导朗读,感受朗读节奏和停顿。

阅读提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理解想象。

(1)理解诗中个别词语的意思,如,“但”是“只”的意思,“闻”是“听”的意思,“景”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诗给你怎样一种感觉,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内容提示

第一句直观地写出了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角度,以轻微的人声衬托出山林的安静。第三句写出了深山悠远的感觉,第四句写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深。

6、熟读成诵。

7、课堂小结:《鹿柴》这首诗出自王维万年所著的《辋川集》,这是二十首中的其中一首,我们还可以去欣赏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

教学反思总结

就语文园地内容而言,“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其中,每个固定保留的项目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而“书写提示”“识字加油站”相机出现,由此看来,每个单元学习完之后的交流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1、“交流平台”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进行想象,说一说文章中所描写的画面。再找出有关句子进行品析,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想出画面、听到声音、闻到味道。“书写提示”结合课本中给出的三点提示指导学生书写。“日积月累”让学生自读诗句懂得大意。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还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2、“书写提示”是新増的练习项目,字体范例内容是《观潮》中的语段,最主要的是旁边的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对于写字要求更加明确。

3、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4、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开展自学。学生结成小组互相讨论,互相解决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増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因为这也是每个园地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通,让语文走向生活,并且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的机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创造。

《第一单元》教案篇10

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教案博爱路小学高洁3b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文具玩具类单词aschoolbag,acrayon,atape,aknife2、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is/thatinenglish?it’s…(由于本单元内容较多,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困难,故作一定调整。三、四两图安排在第一教时,一二两图安排在第二教时。)3、能使用礼貌用语excuseme.三、教学重点1、能听懂、会说文具玩具类单词aschoolbag,acrayon,atape,aknife四、教学难点1、能听懂、会说文具玩具类单词aschoolbag,acrayon,atape,aknife2、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is/thatinenglish?it’s…excuseme.并获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五、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课前准备本课的文具玩具图片和实物若干。人物图片(yangling,gaoshan.)及磁带录音机,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step1.freetalk:1.师生用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互相问候。2.引导学生用what'syourname?互问姓名,练习“what's”。3.出示本课的人物图片,示范:thisisyangling.that'sgaoshan.出示水果类图片,引导学生用thisisa...that'sa...it'sa...造句。step2.presentationandpractice1、出示文具类图片(pen,book等学过的单词)让学生造句:thisisa...that'sa...it'sa...2、出示一只书包t:what'sthis?s:abag.t:it'saschoolbag.出示单词aschoolbag并领读s:跟读t:what'sthisinenglish?s:it'saschoolbag.出示词组inenglish并领读s:跟读t:what'sthisinenglish?s:跟读。同法教其它文具类单词(acrayon,atape,aknife),并板书3、t:(放一支蜡笔在讲台上,走远一点)what'sthatinenglish?s:it'sacrayon.帮助区分this,that的用法。4、某学生拿一物品在远处t:excuseme,.what’sthatinenglish?s:it'sa...t:thankyou.出示excuseme并领读,解释其用法,表示打扰别人。s:跟读重复对话,引出oh,isee.5、出示本课所学的文具、玩具单词,师生问答练习。a:excuseme,what'sthis/thatinenglish?b:it'sa...a:thankyou./oh,isee.t:now,askandanswerinpairs.s:同桌操练句型。step3ashortbreakagame"magicears”游戏规则:教师说本课单词,不发出声音,仅让学生看口型,学生根据教师口型猜测是什么单词。step4.learntosay1、在黑板上写出课题unit1myschoolbag并领读2、出示本课挂图。学生看图听课文录音,并跟读。3、戴人物头饰,尝试表演对话。step5consolidation1、对话表演赛教师出示情景图:一个中国小朋友向一外国小朋友请教各种物品用英语怎么说。并准备假发或头饰。学生两人讨论设计对话。step6homework听磁带,跟录音读对话。七、板书设计unit1myschoolbagexcuseme,what’sthatinenglish?it'sa...(aschoolbag,acrayon,atape,aknife)thankyou/oh,isee.3b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文具玩具类单词astorybook,acopybook,astapler,atoytrain2、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is/thatin/on…?it’s…3、能使用礼貌用语excuseme.三、教学重点1、能听懂、会说文具玩具类单词astorybook,acopybook,astapler,atoytrain四、教学难点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is/thatin/on…?it’s…询问某处的是什么东西。2、能正确理解运用介词in和on。五、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课前准备本课的文具玩具图片和实物若干。人物图片(yangling,gaoshan.)磁带及录音机,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step1.freetalk:1.师生用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互相问候。2.开火车问答游戏:a:excuseme,what'sthisinenglish?b:it'sa...what'sthisinenglish?c:it'sa...step2.presentationandpractice1、出示本课文具玩具类图片同桌对话练习:a:excuseme,what'sthisinenglish?b:it'sa...a:thankyou./oh,isee.2、讲台上放一只书包t:what'sthatonthedesk?s:it'saschoolbag.出示词组on--onthedesk并领读t:what'sintheschoolbag(故意露出故事书的一角)s:故事书t:出示storybookin--intheschoolbag并领读s:跟读t:canyoumakesomephrases?eg;inthedesk,onthebook...s:用onin造词组练习。t:whatelsearethereintheschoolbag?guess!s:猜测。t:出示新单词acopybook,astapler,atoytrain3、t:(指一位学生的铅笔盒)what'sinthatinyourpencil-box?s:it'sa...t:what'sthatonthedesk?s:it'sa...t:canyouaskme?学生问老师回答。4、t:(对一生)comehere,,what'sthatonthedesk?s:it'sa...t:thankyou.出示comehere并领读s:跟读重复操练对话5、出示本课所学的文具、玩具单词,师生问答练习。a:excuseme,what'sthis/thatin/onthe...?b:it'sa...a:thankyou./oh,isee.t:now,askandanswerinpairs.s:同桌操练句型。step3ashortbreakagame"what'sthisinmyschoolbag?'游戏规则:同桌两人游戏,一人将学过的物品藏入书包,另一人蒙眼触摸,用句型“what'sinmyschoolbag?it'sa..."问答。step4.learntosay1、出示本课1、2两幅挂图。生看图听课文录音并跟读。2、戴人物头饰,尝试表演对话。step5consolidation1、对话表演赛出示本课b部分挂图,让学生利用本课句型对话操练,教师可先与学生示范一组对话。t:comehere,.what'sthatonthetoytrain?s1:it'sacrayon.t:oh,isee.其他学生同法操练。step6homework听本课录音a和b部分,跟读单词和课文。七、板书设计unit1myschoolbagcomehere,.what’sthis/thatin/onthe…?it’sa…thankyou.?oh,isee.3b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字母aa,bb。2、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单词aschoolbag,acrayon,atape,aknife,astorybook,acopybook,astapler,atoytrain3、能较熟练地在情景中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礼貌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三、教学重点1、能综合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单词、短语以及日常交际用语2、能正确听、说、读、写字母aa,bb。四、教学难点1、能正确理解、运用介词in,on。五、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课前准备本课的文具玩具图片和实物若干。人物头饰及磁带,录音机,教学挂图。教学准备安教师准备一些表示水果,动物,文具的小图片。六、教学过程step1.freetalk:1.师生用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互相问候。2.开火车读单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各类学过的单词图片确,让学生开火车朗读或抢答。step2.revision1、出示一些含有介词词组的文具玩具类图片(如:aknife,onthebook)同桌对话练习:a:excuseme,what'sthatonthebook?b:it'saknifea:thankyou./oh,isee.多组操练2、t:(对一生)comehere,,what'sthatonthedesk?s:it'sa...t:thankyou.excusseme,.what'sthatintheschoolbag?s:it'sacopybook.t:oh,isee.重复操练对话4、出示本课所学的文具、玩具单词,学生问答练习。a:excuseme,what'sthis/thatin/onthe...?b:it'sa...a:thankyou./oh,isee.t:now,askandanswerinpairs.s:同桌操练句型。step3ashortbreakenjoyasong"abcsong"学生听英语歌曲,教师可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对字母形成初步印象。、step4.lookandsay1、出示本课lookandsay挂图。t:lookatthepictures.whocanyouseeinthepicture?s:and.t:whataretheytalkingabout?discusswithyourdeskmates,please.s:两人一组对话练习。t:可先与一位学生示范对话。2、对话表演赛(出示人物头饰,请学生上讲台表演对话)step5look,readandwrite1、说明英语单词都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每个英语字母都有印刷体和手写体两种形式,且都有大小写之分。2、出示字母卡片aa,bb示范发音,注意音素/ei//i:/让学生看清口型,发准音。3、书写:先让学生认识四线三格,知道每个英语字母在四线三格中都有固定的位置。书写时注意笔顺正确。教师示范书写,边讲解,学生可采用空书的方法练习书写。4、学生书写练习。step6homeworkcopythelettersaandb,twolineseach.七、板书设计unit1myschoolbag(在以下四线三格内写下字母a和b,教师作好字母书写示范)3b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字母、单词和短语。2、能较熟练地在情景中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礼貌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3、继续欣赏字母歌曲abc。(因为学生只学了2个字母,如教唱这首歌,不易正确发准字母音,故在本课时,教师可选择市教研室编写的《易捷儿童韵律英语》3a或3b上的歌谣及歌曲,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教学重点1、能综合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单词、短语以及日常交际用语2、能正确听、说、读、写字母aa,bb。四、教学难点1、能正确理解、运用介词in,on。五、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课前准备本课的文具玩具图片和实物若干。情景图片,磁带,录音机,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step1.freetalk:1.听abcsong2.agame"what'smissing?"游戏规则:教师出示本单元单词图片若干,快速抽去一张并问“what'smissing?"学生抢答少了哪张。step2.revision1、agame"guessinggame"猜单词游戏: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单词图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测是什么。运用句型“what'sthis/thatinenglish?it'sa..."2、出示含有介词词组的投影片,如:aknife,onthebook同桌对话练习:a:excuseme,what'sthatonthebook?b:it'saknifea:thankyou./oh,isee.多组操练3、t:(出示情景图片,一个房间,内有各种物品)s:认真看图,看清楚位置关系。t:comehere,.what'sthisinenglish?s:it'sa..t:thankyou.,what'sthatonthe...?s:it'sa.../t:oh,isee.makedialoguelikethis,canyou?s:两人一组编对话。上讲台表演对话。step3ashortbreaklearnasong1、让学生欣赏或跟学市教研室编写的《易捷儿童韵律英语》3a或3b上的歌谣及歌曲。必要时,教师可对其中的歌词作适当的解释。2、跟唱,并配以动作。step4look,readandwrite1、agame"matchgame'游戏规则:教师出示抠空的字母a、b的`大小写,让学生蒙眼睛上讲台,通过触摸来`帮它们配对。2、出示字母卡片,朗读练习,纠正发音。3、学生空书练习。嘴巴读,手在空中书写。4、书写练习。step5funhouse1.listenandcircle先让学生看图,用what'sthis/thatinenglish?it'sa,..句型来操练。然后听录音,圈图片。2、完成练习册本课内容。step6homeworkcopythelettersaandb,twolineseach.

《第一单元》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凭“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答案示例: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三、研读分析

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邻里没有周济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3.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些变化?

答案示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围人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表现了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4.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示例:讽刺。本文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讽刺的表现形式。

(1)对比: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关系上是“冷”和“热”的鲜明对比,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2)夸张: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3)细节描写直接写实: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前后对比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如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本篇课文的核心在于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福建教师招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

《第一单元》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基本知识。

四、点拔意境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情入境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4.诗句导读。

5.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6.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味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人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个季节的?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第一单元》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资料和叙述顺序。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潜力。

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以前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以前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这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用心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庖(páo)官主簿(bù)谮(zèn)绰(chāo)刀恃(shì)才放旷麾(huī)

四、整体感知

1、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①破字忌;

②分酥恶;(杨修卖弄聪明)

③破梦愈恶;(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吴质事件愈恶;

⑤教植出门怒;

⑥教植作答已有杀心。(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3、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思考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扰乱军心,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的斗争之中,曹操为身后人的.安危思考必定会杀掉他的。

4、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忙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5、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6、课文第三部分资料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十分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7、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能够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8、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猾。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教学小结

透过这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透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白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预习《范进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