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验算》教案(精选15篇)

发布时间:

《除法的验算》教案(精选15篇)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课标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方法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为此,教学是我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1、创设情境,感受验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课标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方法: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为此,教学是我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1、创设情境,感受验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对于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我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动方式,学生往往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所带来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验算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会验算,体会验算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两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而由于叔叔的除法的验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除法验算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100元买7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买5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学生算出得数后,我接着以:“你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验证?”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验算方法的欲望。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但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对学生来书有点困难,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个别学生能进行口头检验,但用竖式进行验算很不够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但他们也认为自己进行了验算,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务的进行除法的验算。我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3

课题

除法的验算

课时

1课时

班级

三4

编写者

林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例4以计算100元钱可以购买多少本练习本为背静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使学生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除法验算除法,并且学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在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感受验算的作用,特出示情景图,结合实际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商自主探究,允许得出不同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引导法与启发法相结合

学法:探究法与发现法相结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挂件、口算卡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活动激趣。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钱一本呢?

师: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能够买几本红笔记本呢?又能够买几本蓝笔记本呢?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大家的购物活动开展得不错。我们通过购物活动,进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在购物活动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多。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要注意验算,千万不能出现错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生可能回答:文具店里有红笔记本和蓝笔记本,红笔记本每本7元,蓝笔记本每本5元。

生个别汇报。

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华购物情况。

师:小明和小华都拿着100元钱分别去买红笔记本和蓝笔记本,小明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找回他2元钱,而小华刚好买了20本蓝笔记本。

师:根据上面的购物情景,你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师:他们算得对吗?我们要如何判断对错呢?这时候,除法的验算就派上了用场。和你的同桌说说看,你想怎么样验算,然后动手试试看,你的方法管用吗?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得真精彩,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个别汇报。生可能回答:

100÷7=14……2

100÷5=20

生讨论、试一试,个别学生汇报:

①重新再算一遍

②用乘法计算:

147+2会不会等于100,会的话就是正确,不会就是错误的。第二个也是一样。

生可能回答:乘法。

设计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的学习空间、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态度。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验算给大家看一下。

师:为什么第一个验算还要加2,而第二个的验算不要加上任何数呢?

3、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在要验算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确的,应该要用什么方法呢?

师:在验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大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正确率了。

个别学生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第一个算式有余数2,所以要加上2。而第二算式没有余数,所以不要加上任何数。

生可能回答:乘法。

生可能回答:如果除法的结果有余数,验算时先用商和除法相乘,再加上余数。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用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练习六第3题。

师:同桌两个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别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数为0的数。

师:你们还能想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3、练习六第4题。

师:租9辆车够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4、练习六第7*题

师: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也就是说每2个成人带1个儿童,每三个人中有1个是儿童,那么456人中有几个3人呢?

生独立计算,并且验算。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

同桌互相帮助,个别同学汇报。

生可能回答:

①389÷9<45

②459>389

生可能回答:

456÷3=152(个)

练习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知识的飞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生自由汇报。

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加深学生学生的记忆。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100÷7=14……2100÷5=20

205=100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积极创设生活中购买图书这一情境,让学生口算、笔算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寓言故事》(5元/本)或《科普知识》(7元/本),然后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怎样检验计算的正误?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验算的方法,领悟验算的作用。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4

本节课探究的是除法的验算方法。因为到此为止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以概括,所以只是通过真实具体的情境计算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从而说明,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接着应用这个知识。教学时通过例4情境图分别研究了没有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首先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图: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验算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引出课题。其次,教学时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教案设计了三个层次:

①通过真实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除法验算的方法,感受除法验算方法的实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除法验算的方法。

②通过操作,总结出了验算的方法。重点突出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③通过多形式的训练,巩固了所学的`验算方法。

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除法的验算》教案

教学内容:除法的验算(教科书第25页的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学时间:20xx年9月21日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开学了老师请小明和小东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出示对话的情景)

明明:老师给我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蓝笔记本?”

指名列式计算(板书):100÷5=20(本)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676÷4791÷7

249÷8343÷5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7258512026778

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12×3=□÷3

□+63=25×4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

P27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2学生独立完成

2、P264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27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1.出示书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1.让学生汇报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

学生单独练习,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2.课本26页练习六第1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补偿性练习:

1.346÷6商的最高位是。

①百位②十位③第二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①两位数②三位数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3.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①一定有0②没有0③无法确定

4.小明妈妈说如果他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平均分考上95分就带他到北京旅游。小明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2分,他的英语至少要考多少分才能达到妈妈的要求?

教学反思:

1、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己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验算的含义,养成验算的习惯。

2、教材没有概括出“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更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怎样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关系的存在,是教师需要反思的。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探索新知。

1、学校准备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就派聪聪和明明去买笔记本。①出示25页的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后汇报。

聪聪和明明每人都拿100元到商店买笔记本。聪聪买的是红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14本,阿姨找了他2元。明明买的是蓝笔记本,每本5元,共买了20本。

②把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用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00÷5=20100÷7=142

③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你们能帮聪聪和明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2、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蓝笔记本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红笔记本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3、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第26页第1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算式里哪个数相同?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二、教学新课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验算竖式)怎样看出原来的除法是对的?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9

一、用教材而不死守教材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又成了我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设计时,我从简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就发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因为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所以兴致特别高。接下来,就是如何解答的问题,这时的我已经十分兴奋。接下来,同桌两人一人计算,一人验算,所以学生做起事来也十分流畅,看来,我的预期目标即将实现,看得出,学生的数感还是很强的,抓住了要点,列坚式计算得心应手。

二、发挥集体优势,适时突破难点

在解决了第一个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出现了两种验算的方法。当我把两种结果放在展台上以后,一切就象烧开的水已经把壶盖顶开了似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声浪将我推向了又一个兴奋点。最后,我加以规范即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上到这,我抵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互动时的那份碰撞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的不同的影响关系,可使课堂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并得到其他要素的支持和支援。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

教学目标:

1.经历验算除法的计算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情境图及单价。

师:如果你有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什么本?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下,100元最多可以买什么本《寓言故事》、

和《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学生试做。

我们怎样来检验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怎样验算100÷5=20100÷7=14……2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2.说说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3.尝试完成25页做一做

三、共同探究,展示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1.出示教材25页例4的情境图。汇报你从图中得到

了哪些信息?

2.王叔叔用100元买了20本蓝笔记本,售货员没有给他找钱。张叔叔用

100元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只给他找了两元钱。你能帮

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1)蓝笔记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

A.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计算。

B.标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C.小组讨论:如果把商20与除数5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商×除数=被除数)。

D.小组讨论验算的方法。

(2)红笔记本每本7元,张叔叔用100元,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A.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100÷7=14(本)……2(元)

B.小组讨论

(1)100、7、14、2各表示什么?

(2)用14和7相乘表示什么?

C.根据这种方法你可以给这题验算吗?

试试看。

谁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3.我们来看看小猴是怎样验算的(出示课件)

4.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

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5.练习验证---课件出示

现在请同学们验算下面的除法计算的是否正确。

213÷3=71431÷7=63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用课件展示计算的结果。

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四、巩固练习,反馈测评(课件出示)

1.根据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第二个式子的得数

375÷5=7575×5=()

156÷8=19……419×8+4=()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54÷8=209÷3=856÷7=

3.有5张标有数字的卡片,小明、小红2人分别取了其中的两张用

上面的数做除法。432、7、189、6、301,小明商是72,小红商是43,

他们各拿了哪两张?剩下的是哪一张?

4.算算商是几?

445÷5=882÷2=522÷9=490÷5=822÷6=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进行除法验算时应注意什么?

除法的验算

100÷7=14(本)……2(元)

100÷5=20(本)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100除以5=20

验算20x5=100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反思:

学生除法验算方法掌握较好,但计算能力较差,应应多联系。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1

一、说教材

《除法的验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除法和乘法的融合体,学生在二年级时就经历了表内乘、除法的学习,三年级上学期探究了有余数的除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了笔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也经历了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探究过程,而且还有口算、估算作保障,在如此丰富的知识经历和探究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除法的验算可谓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买文具的活动情境,简化了教学步骤,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鉴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2、经历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3、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是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计算总是和“枯燥、机械”联系在一起的,《除法的验算》更是计算中的计算,它涵盖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这就需要熟练的口算做前提,需要敏锐的思维分辨数量关系,更需要耐心、细心地完成计算过程。于是,我以探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为突破口,尝试采用了“启动—自动—互动—回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认知水平,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升思维品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在启动阶段,我创设了“打气球”的游戏情境,把加、减、乘、除四种口算集中呈现,目的是培养学生分辨符号,正确计算的能力,而笔算除法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自动和互动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自动是回动的前提,回动是自动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总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之后再交流中,例如:100÷7=14……2。余2对不对?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在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尝试之后再交流,避免了学困生跟着好学生人云亦云、失去自我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学生在探究例4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体验了算法多样化。按我们的思维习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无非是再算一遍,或者是利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进行验算,而145班刘笑彤同学竞然想出了用147=98求出买红笔记本用去的钱,然后用原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就是找回的钱(100-98=2)这一验算方法。这种方法是一面创新的旗帜,它合情合理,独树一帜。可见孩子“自动”则潜力无限,惊喜无限。

自动让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火花,互动使同学们形成了思维的共鸣,在接下来的回动环节,我设计了一些足以提升思维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除法验算的书写格式。

2、变式练习——判断小马虎的题算对了没有,目的是进一步巩固验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只有验算结果和被除数一致,才能说明商和余数是正确的。

3、开放练习——用128元只能买一种玩具,算一算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这道题的信息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玩具进行计算并验算。这一练习形式的创新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拓展练习——以表格形式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在搜集数学信息的过程中理解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依靠这些联系解决问题。

5、提升练习——分糖果。这是除法问题和生活化的变式题,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比较关注学困生的反映,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想连学困生都学会了,那其他同学肯定不成问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2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02页的例4、做一做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验算。

三、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

导入

教学

新授

1、口算。

30÷445÷873÷9

7×4+25×8+58×9+1

2、你能发现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3、想想,有余数的除法,你能不能也找一种方法进行验算?

4、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出示想一想。

(1)出示75÷4=18×4+3=

(2)请同学们列竖式解答,用什么方法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

(3)板书: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2、教学例4。

1、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回答。

2、指名回答。

3、四人小组讨论。

4、板书课题。

1、出示题目。

3、学生列式解答。

4、教师板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新授

巩固

练习

课堂

作业

a)出示例4。

b)请1个学生读题。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怎样解答?

c)请同学们在课堂作业本上列式计算,并写竖式。

d)你会验算吗?请在本子上列式。2个学生上台板演。

e)谁能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么验算?

5、练一练的第2题,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表格图。

请同学们在表格中填空,集体订正。

2、文字题。

a)学生自己读题。

b)根据题意,学生列式解答。

3、聪明题。

÷6=12......5

÷4=23......2

教师提问:要求出被除数,应该怎么想?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解答,教师批改。

1、1个学生读题。

2、学生列竖式计算。

3、学生验算,2个学生上台板演。

4、指名回答。

5、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在表格中填空。

2、学生读题。

3、列式解答。

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

5、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例4:农贸公司有农药98千克,每8千克装一装。

这些农药能装多少袋,还剩多少千克?

98÷8=12(袋)......2(千克)

12验算12

8)98×8

896

18+2

1698

2

答:这些农药能装12袋,还剩2千克。

八、课后: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3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例4以计算100元钱可以购买多少本练习本为背静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使学生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除法验算除法,并且学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钱一本呢?

师: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能够买几本红笔记本呢?又能够买几本蓝笔记本呢?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大家的购物活动开展得不错。我们通过购物活动,进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在购物活动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多。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要注意验算,千万不能出现错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华购物情况。

师:小明和小华都拿着100元钱分别去买红笔记本和蓝笔记本,小明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找回他2元钱,而小华刚好买了20本蓝笔记本。

师:根据上面的购物情景,你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师:他们算得对吗?我们要如何判断对错呢?这时候,除法的验算就派上了用场。和你的同桌说说看,你想怎么样验算,然后动手试试看,你的方法管用吗?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得真精彩,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吗?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验算给大家看一下。

师:为什么第一个验算还要加2,而第二个的验算不要加上任何数呢?

3、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在要验算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确的,应该要用什么方法呢?

师:在验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练习六第3题。

师:同桌两个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别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数为0的数。

师:你们还能想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3、练习六第4题。

师:租9辆车够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4、练习六第7*题

师: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也就是说每2个成人带1个儿童,每三个人中有1个是儿童,那么456人中有几个3人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以上内容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开学了老师请小明和小东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出示对话的情景)

明明:老师给我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蓝笔记本?”

指名列式计算(板书):100÷5=20(本)

谈话:他算得对吗?(对)205=100

师:20、5、100各表示什么?

生:20本5元本的蓝色笔记本刚好100元。所以他算对了。

师:说明205=100是除法算式100÷5=20的验算。

师: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怎样验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确?小组讨论。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继续出示小朋友对话的情景)

小东:老师给我100元“我想买红色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学生列式:100÷7=14(本)……2(元),100元可以买14本,还剩2元。,,l板书:100÷7=14(本)……2(元)]

谈话:这位同学算得对不对呢?请你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他算得是否正确?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学生的验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每本7元,14本是98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100元。

用竖式验算:

14

7

98

+2

100

让用这种方法验算的学生板演。

第2种:14

7

98

第3种:100-2=147

在小组里说一说:147十2=100(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100元这说明了什么?

14、7、2、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

(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

明确:因为100里面不是正好有14个7,而是比14个7多2,所以14个7多2就是147+2,结果就是100,等于被除数。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除法的验算》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85÷446÷2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

p6.思考题。

五、作业:

p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