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导游词(精选31篇)
馆导游词(精选31篇)
馆导游词篇1
我们现在来到了以精美雕刻闻名的开封山陕甘会馆。会馆,又叫同乡会馆,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是同业本着互助互济、共谋利益的目的,集资建成的聚会场所。河南地处中原,是南北商品贸易流通的中心,开封又是著名的历史都城,所以这里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据记载,历史上开封各种会馆繁多,直到建国前还有各种会馆63家。这座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住在开封的富商巨贾集资兴建的,是他们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
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关帝庙部分,建造考究,装饰华丽,其中砖雕、石雕、木雕堪称我国古建筑三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参观。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照壁素雅大方、雄伟壮观,它位于会馆建筑中轴线的最南端,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它高8.6米,长16.5米,大体可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
照壁两面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刀法娴熟,堪称清代佳作。照壁上部为庑殿顶,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雕刻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嚣炉、书函、画卷、乐器等。另外,还有一些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样图案,例如这组由花瓶、几案、蝙蝠组成的吉祥图案,寓意"平安是福";这组菊花,丛中有两只鹤鹊和芦叶的图案,寓意"安居乐业"。更富有情趣的是,砖雕当中有一个精巧的小算盘。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看来,算盘不但是用于计算的工具,同时也是日进斗金的宝器。
清代匠师们以细腻的雕刻手法,表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大家请看照壁中间这块五尺见方的"二龙戏珠"石雕。这幅图案不仅雕刻精美,而且还别有新意。两条龙被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请注意二龙所戏的"珠子"。常见的"二龙戏珠"图案中的珠多为宝珠,可这里雕刻的却是一只蜘蛛!原来古时商人认为,蜘蛛吐丝结网,寓意绣商的人际网络也像蜘蛛网一样,越结越广,越结越大,朋友遍天下,生意越做越火。照壁中间还有"忠义仁勇"四字,这是人们对关圣大帝--关羽品格的高度概括,那么这里为什么崇尚关羽呢?大家知道,关公老家在山西,是中国历代推崇的武圣人,是山西人的骄傲,所以,山陕甘会馆当然少不了他老人家了。
穿过甬道回首南望,是一座豪华的戏楼。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面阔三间,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为"乐床"用作正式演出,后台为"戏房",专供演员化妆。清代时,每年的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专门为祭祀关圣大帝演戏用。楹联写道:"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戏楼两边是东西对峙的钟鼓楼。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十八年,高12.-14米,小巧玲珑,秀丽异常。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行龙花雕,脊上置一像驮宝葫芦,两侧为鬼判系链。檐部额枋是一幅《关公斩蔡阳》木雕画,图中关羽脱离曹营,风尘仆仆来到古城下,要见结拜兄弟张飞时,张飞稳坐城楼,闭门不开。忽闻背后杀声震天,蔡阳领人马赶来,情况危急,关羽挥刀斩了蔡阳,张飞释疑,迎关羽入城,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
东西配殿也叫"庑",每侧各有房屋八间,分南北两部分,均为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无不入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西厢房檐下的木雕。现在看到的这组图叫"九狮戏绳"。画面刻了九只活泼可爱的狮子正在舞绳,狮舞绳飞上下盘旋,绳索自然流畅,狮子逗人喜爱。
"九狮"与"九世"谐音,故此图寓意九世同堂。旁边这组图在西厢房梢间的额访上是一幅民间风俗画,此图是一派水城风貌,干道是水渠,街心行船上一女子怀抱琵琶正在弹奏。一人在船头演唱,表情诙谐。船后一女子,;头戴大沿遮阳帽,耳环垂肩,笑容可构,宽衣博袖,双手摇橹,悠然自得。游船是画面的中心,前来看热闹的有身骑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有轻摇合扇喜眉笑脸的公子王孙,妇女牵着儿童,老抠手扶伊翁,都争先恐后的四面拢来,连路边的两位石匠也停下手里的活计,向船头瞧个不已。画面刻画25个人物,表情不同,姿态各异,一个个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东厢房檐下各间的额枋上分别装饰着武士征战、八仙庆寿、佛门进香、八骏放牧等。八骏图中每匹马或静或动,或立或卧,或啃啼打滚,或长嘶奔驰,自然和谐,乐在其中。封建社会二十四孝子之一的《孟宗哭竹》被巧妙地安排在一个雀替与支墩之中,几株稀疏萧瑟的竹子下边跪着一个人,一手扶竹,一手掩面哭泣,身前长出两棵新笋,构图精练,主题鲜明。
下面我们再来看会馆中部的牌楼。牌楼又叫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会馆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情操和品德而建的。所以有些木雕彩画的主题多以关羽为主。会馆的牌楼其平面布局为三柱一组,三角鼎立,为六柱五楼三牌坊,呈鸡爪形,因而俗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各楼中央前后两面悬挂近两米高的"大义参天"、"流芳千古"圆领。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八幅关羽故事壁画,"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牌楼中间两柱各有三块抱鼓石,从三个方面把柱子固定。清代的匠师们为更好地利用其空间,在上面雕有许多图案,有《刘知远白兔记》、《狄仁杰登山望母》,还有吉祥图案《丹风朝阳》、《辈辈封侯》等。
最后,我们来看大殿,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林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大殿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7层,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这些雕刻把这座建筑衬托得辉煌壮丽,更使你尽情得到美的享受。我们在欣赏这些雕塑时,难道不为我国清代雕刻家们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技巧拍案叫绝吗?
馆导游词篇2
我们现在来到了以精美雕刻闻名的开封山陕甘会馆。会馆,又叫同乡会馆,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是同业本着互助互济、共谋利益的目的,集资建成的聚会场所。河南地处中原,是南北商品贸易流通的中心,开封又是的历史都城,所以这里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据记载,历开封各种会馆繁多,直到建国前还有各种会馆63家。这座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住在开封的富商巨贾集资兴建的,是他们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
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关帝庙部分,建造考究,装饰华丽,其中砖雕、石雕、木雕堪称我国古建筑三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参观。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照壁素雅大方、雄伟壮观,它位于会馆建筑中轴线的最南端,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它高8.6米,长16.5米,大体可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
照壁两面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刀法娴熟,堪称清代佳作。照壁上部为庑殿顶,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雕刻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嚣炉、书函、画卷、乐器等。另外,还有一些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样图案,例如这组由花瓶、几案、蝙蝠组成的吉祥图案,寓意"平安是福";这组菊花,丛中有两只鹤鹊和芦叶的图案,寓意"安居乐业"。更富有情趣的是,砖雕当中有一个精巧的小算盘。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看来,算盘不但是用于计算的工具,同时也是日进斗金的宝器。
清代匠师们以细腻的雕刻手法,表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大家请看照壁中间这块五尺见方的"二龙戏珠"石雕。这幅图案不仅雕刻精美,而且还别有新意。两条龙被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请注意二龙所戏的"珠子"。常见的"二龙戏珠"图案中的珠多为宝珠,可这里雕刻的却是一只蜘蛛!原来古时商人认为,蜘蛛吐丝结网,寓意绣商的人际网络也像蜘蛛网一样,越结越广,越结越大,朋友遍天下,生意越做越火。照壁中间还有"忠义仁勇"四字,这是人们对关圣大帝--关羽品格的高度概括,那么这里为什么崇尚关羽呢?大家知道,关公老家在山西,是中国历代推崇的武圣人,是山西人的骄傲,所以,山陕甘会馆当然少不了他老人家了。
穿过甬道回首南望,是一座豪华的戏楼。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面阔三间,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为"乐床"用作正式演出,后台为"戏房",专供演员化妆。清代时,每年的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专门为祭祀关圣大帝演戏用。楹联写道:"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戏楼两边是东西对峙的钟鼓楼。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十八年,高12.-14米,小巧玲珑,秀丽异常。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行龙花雕,脊上置一像驮宝葫芦,两侧为鬼判系链。檐部额枋是一幅《关公斩蔡阳》木雕画,图中关羽脱离曹营,风尘仆仆来到古城下,要见结拜兄弟张飞时,张飞稳坐城楼,闭门不开。忽闻背后杀声震天,蔡阳领人马赶来,情况危急,关羽挥刀斩了蔡阳,张飞释疑,迎关羽入城,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
东西配殿也叫"庑",每侧各有房屋八间,分南北两部分,均为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无不入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西厢房檐下的木雕。现在看到的这组图叫"九狮戏绳"。画面刻了九只活泼可爱的狮子正在舞绳,狮舞绳飞上下盘旋,绳索自然流畅,狮子逗人喜爱。
"九狮"与"九世"谐音,故此图寓意九世同堂。旁边这组图在西厢房梢间的额访上是一幅民间风俗画,此图是一派水城风貌,干道是水渠,街心行船上一女子怀抱琵琶正在弹奏。一人在船头演唱,表情诙谐。船后一女子,;头戴大沿遮阳帽,耳环垂肩,笑容可构,宽衣博袖,双手摇橹,悠然自得。游船是画面的中心,前来看热闹的有身骑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有轻摇合扇喜眉笑脸的公子王孙,妇女牵着儿童,老抠手扶伊翁,都争先恐后的四面拢来,连路边的两位石匠也停下手里的活计,向船头瞧个不已。画面刻画25个人物,表情不同,姿态各异,一个个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东厢房檐下各间的额枋上分别装饰着武士征战、八仙庆寿、佛门进香、八骏放牧等。八骏图中每匹马或静或动,或立或卧,或啃啼打滚,或长嘶奔驰,自然和谐,乐在其中。封建社会二十四孝子之一的《孟宗哭竹》被巧妙地安排在一个雀替与支墩之中,几株稀疏萧瑟的竹子下边跪着一个人,一手扶竹,一手掩面哭泣,身前长出两棵新笋,构图精练,主题鲜明。
下面我们再来看会馆中部的牌楼。牌楼又叫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会馆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情操和品德而建的。所以有些木雕彩画的主题多以关羽为主。会馆的牌楼其平面布局为三柱一组,三角鼎立,为六柱五楼三牌坊,呈鸡爪形,因而俗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各楼中央前后两面悬挂近两米高的"大义参天"、"流芳千古"圆领。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八幅关羽故事壁画,"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牌楼中间两柱各有三块抱鼓石,从三个方面把柱子固定。清代的匠师们为更好地利用其空间,在上面雕有许多图案,有《刘知远白兔记》、《狄仁杰登山望母》,还有吉祥图案《丹风朝阳》、《辈辈封侯》等。
最后,我们来看大殿,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林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的地方。大殿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7层,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这些雕刻把这座建筑衬托得辉煌壮丽,更使你尽情得到美的享受。我们在欣赏这些雕塑时,难道不为我国清代雕刻家们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技巧拍案叫绝吗?
馆导游词篇3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语导游词.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陕西历史博物馆英语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镶金玉镯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馆导游词篇4
对于每一个去过世博会的人来说,都非常向往中国馆,我也不例外。终于要去我盼望已久的中国馆了,激动极了。来到世博园区的大门,远远望去就能看见一座雄伟的红色建筑物——中国馆,由于它的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我和爸爸妈妈排了像迷宫一样的队伍终于进了中国馆,一进门我就发现两部很长很长的电梯,一直通到了顶层。我首先来到地方馆展区参观北京馆,北京馆的外型是水立方的模型,门口还有吉祥物: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做为一个江西人,我还去了江西馆,它的外形是个青花瓷碗,但是小朋友们可别以为是真的碗啊!
我还到中国看了3D电影,一地震,椅子就会摇动,要是乌龟向我们喷水,就会有真的水射到我们脸上,我心想:真是神奇啊,,太好玩啦!
最吸引我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清明上河图”了,它原图是中国古代一幅非常有名的画,经过科学家巧夺天工的设计,图中的人物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动,当画上是白天的时候,有小朋友在野外游玩、河上梢公喊号子、集市上有叫卖的声音,当夜幕降临时,河两岸点起一盏盏红灯笼,壮观极了。听妈妈说,“清明上河图”以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凝聚中国,展现中国的精神。
我心想:祖国的科学技术可真发达啊,有这样的祖国妈妈我真幸福,我现在可要好好学习,和祖国妈妈一起进步。
馆导游词篇5
亲爱的游客们:
我叫刘,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天桥南街126号,始建于1950年,1959年竣工。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它是一个大型的自然主题博物馆,主要展示生物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普及自然知识。有一个生动的生物进化史展览,展示了各种化石和各种动植物的标本。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五个展厅,分别是四个基础展览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会。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图像化石和恐龙化石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动物展示”按照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主要的活体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王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植物展”展示了大量原核生物的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标本和生态照片。,展现你的多样性,再现植物的进化,体现植物在动物和人类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古生物展”通过大量化石标本展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从变温到恒温,从卵生到胎生的进化过程。《人的起源》展览展示了从猿到人的历史过程,以及10月份一个个体被孕育的诞生过程,勾画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用高科技手段还原恐龙,有声有光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古老生态环境,从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馆导游词篇6
青岛金沙蜡像馆是国内专业的蜡像艺术陈列馆,山东省内第一家专业展示名人蜡像的展馆。
东邻著名风景区----青岛海底世界,西接滨海木栈道,与青岛栈桥相连。优越的地理位置,惟妙惟肖的名人蜡像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相映衬,形成独俱特色的艺术殿堂,成为青岛旅游的第一站。
青岛金沙蜡像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8号(天后宫对面)的栈桥广场(原奥特莱斯广场)内,拥有近1000多个停车位,展馆陈列面积高达5000平方米。
馆导游词篇7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依山傍水,历史的垂青使它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陈列馆开放于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后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改完善。20xx年12月,在西柏坡考察期间明确指示西柏坡纪念馆的展览要与时俱进,抓紧改陈,提高教育效果。河北省委省政府、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开展了改陈工程。期间,中宣部划拨资金1000万元,财政部、河北省、石家庄市各配套资金1000万元,从而保证了改陈建设资金的充足。河北省和石家庄市联合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改陈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对一些涉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革命文物、重点陈列形式的问题主持研究。
在改陈过程中,陈列展览馆由原来倚山而建的两层四合院扩建为三个四合院,建筑面积由原来的4100平方米扩大到6100平方米,为营造序厅、三大战役半景画馆等重要亮点创造了充足的展示空间。20xx年6月20日,改陈后的西柏坡陈列馆举行了启新仪式。新陈列充分运用最新陈展理念,进一步突出了陈列的教育功能,增强了震撼力和感染力;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等陈列手段,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开馆后受到普遍欢迎,日接待观众最多达到3万人次。
西柏坡纪念馆本着"出精品,创一流"的思想,把此次改陈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修改后的陈列具有以下特点:
一、紧紧围绕陈列主题,采用编年体与专题相结合的编写体例,系统介绍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为建立新中国而做出的不朽功绩;
二、采用“以史带人,以人带物”的陈列方式,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伟大革命实践的同时,再现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范;
三、精心把握陈列韵律,重点设计了序厅大型群雕、三大战役半景画馆、电报长廊和“两个务必”浮雕墙四个亮点;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展示技术和手段,陈列形式丰富多样;
五、充分吸收了具有西柏坡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建筑特色,陈列具有鲜明的个性;
六、注重展厅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设计统一,使整个陈列与环境浑然一体;
七、突出"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使展厅更加开阔,展线更加流畅,增强展览效果。陈列紧紧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主题,以“两个务必”精神作为贯穿整个陈列的灵魂,以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为陈列主线,系统介绍了党中央在西柏坡为建立新中国而做出的卓越贡献。陈列自20xx年6月20日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仅"七一"接待高峰期最高日观众量突破了2.5万人,日观众量达到了西柏坡接待史上的最高水平。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荣获第六届(20xx-—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特别奖。
馆导游词篇8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王导游,在秋高气爽的今天,我将带你们去一个奇幻公园长沙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是我们湖南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也是小朋友的游玩天堂,更是知识的海洋。
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去瞧瞧了吧!那么我们走吧!
你们看,现在我们四周都有小鱼,是不是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海底,和鱼儿们亲密接触呢?再往这边看,这里有三条美丽的人鱼,她关一块大石头上,像天使一样放声歌唱。那边有一只小海龟,别看海龟们在陆地上爬行速度慢又笨,可它们游泳的速度却快得惊人。它的背上还坐着一个人,哦!他们在做神七飞天的表演吧!快看那边,一只号称海中之王的鲨鱼正向我们游来。当然不用担心,海底世界的独特造型设计这层厚厚的玻璃会让我们与海底生物既融为一体又亲密有间。
刚才参观了海底生物,现在我们进入了游乐场。你们瞧,这尊最引人注目的小海狮顶皮球的雕像,活灵活现,十分逗人喜爱!游乐场里有很多游乐设施,这可是小朋友的乐园啊!像那些供游人捕捉的小鱼就是人气最旺的游乐节目了。
馆导游词篇9
被誉为“古都明珠,中原宝库”的陕西汗青博物馆是展示陕西汗青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跟着旅游业的成长,到陕西汗青博物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我爱导游词小编为各人清算的陕西汗青博物馆导游词,接待参考!
陕西汗青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度级综合性汗青类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当代化的办法的大型国度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中原宝库”的陕西汗青博物馆是展示陕西汗青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汗青博物馆建成后,齐集珍藏陕西地域出土的贵重文物37万余件。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付看惯了明清文物的喜爱者来说,是一大特色。较量典范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钱币。
西安自古帝王都,汗青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很是富厚。形成了陕西奇异的汗青文化风采。陕西汗青博物馆建成后,齐集珍藏陕西地域出土的贵重文物37万余件五祀卫鼎。较量典范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
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期间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武器、车马器、糊口用品和出产器材。个中最为典范的商周青铜器,很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代价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范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
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域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构筑、打猎、糊口及唐与四邻的友爱交往等。是反应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
已注册的有20xx多件。藏品期间包罗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婢、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类动物。
历代陶瓷器
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罗糊口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
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期间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构筑构件。
竹节熏炉汉唐铜镜
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细。有些还铸刻着吉利语句。
金银玉器
包罗湮金望银的铜器。已注册的有20xx多件。个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婆、攀金银竹节铜熏炉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位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全球有数的佳构。
历代钱币
已注册的有10000多件。未整理造册(即不包罗在总藏品数之内)的另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类钱币、唐金银币以及罕有的古代外币。
除上述八大类外,尚有书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当代文物和习惯民族文物。
陕西汗青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竣工开放,是它的建成符号着中国博物馆奇迹迈入了新的成长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构筑群,主次有条不紊,坎坷犬牙交织,气魄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处所特色和期间精力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构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上起远昔人类初始阶段行使的简朴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糊口中的种种器物,时刻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只数目多、种类全,并且品位高、代价广,个中的商周青铜器尽善尽美,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世界,唐墓壁画全球无双。可谓琳琅满目、佳构群集。
陕西汗青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佳构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辽阔,照明装备机动多用。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根基陈列、专题展览、姑且展览和已开发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门。馆内设有当代化文物库房、文物掩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说话同声传译成果的陈诉厅。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庞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成品),衬以奔驰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明确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迂腐文明。
陕西古代文明以汗青历程为线索,选取各期间的典范文物举办组合陈列,来展现陕西地域古代社会文明成长状况。该陈列展出头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门(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馆导游词篇10
绍兴鲁迅纪念馆建筑造型体现江南传统风格,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与鲁迅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浑成一体。其内的“鲁迅生平事迹陈列”,才用编年体形式,全面反映鲁迅一生业绩,重点反映鲁迅与故乡绍兴的渊源关系,具有鲜明的绍兴地方特色。展览手段丰富,如多媒体场景演示“水乡社戏”等,引人入胜。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xx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
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纪念馆外部为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
纪念馆环境幽雅,广场及各出入口室外地面均采用绍兴传统的青石板地面。其中展厅和鲁迅祖居毗连的绿化巷,栽竹叠石,花木扶疏,更是绍兴的典型传统天井庭园。还有一条水景系列,从序厅西侧开始逶迤北上,在馆址西北方形成开阔水面,加以填土移木,积石理水,配置绍兴特有的廊桥、乌篷船舫等建筑小品,营造出一派江南水乡意境。陈列厅庭园植物以文化含义深厚的樟、松、兰、梅为主,同时遵照鲁迅《朝花夕拾》中记载,选栽枣树、皂荚树、桑椹、木莲藤及覆盆子等物种,再现鲁迅当年的环境氛围。
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本身是一座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造型简洁平和,朴素无华,充分体现了鲁迅精神的人文内涵。内部采用雕塑、不锈钢装饰墙面,以现代化展示手段加强了纪念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建筑与水景纵横交错,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充满灵气的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展馆。镶嵌在陈列厅正面墙上的“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
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有机组成。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座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和蔼可亲,仪态从容,更多地表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序厅两侧设有“水乡绍兴”、“越中名贤”大型浮雕,反映绍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边上放置导游触摸屏等。序厅空间开敞亮堂,配置盆栽乔木,氛围庄重朴实,体现鲁迅先生的伟大和平和。
主展厅共两层,分为南、北展厅两个大空间形式,同时又与序厅紧密相连,空间贯通一体。
南展厅底层为第一部分:鲁迅在绍兴(1881—1897)。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的历代越中先贤,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7岁启蒙,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从野史、笔记、小说及各种民间文艺中吸取养料,努力掌握文化历史知识。鲁迅从小接触农村,亲近农民,这使他既了解了绍兴的风土人情,又看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祖父的科场案发生,鲁迅家从小康而跌入困顿的地步,使少年鲁迅饱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灵受到创伤。建筑空间布置成鲁迅当年的生活环境,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南展厅二层为中庭式回廊展场,主要展出鲁迅在南京、日本、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的生平事迹。
第二部分:鲁迅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鲁迅在南京求学,努力寻求新的知识,逐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东渡日本留学.他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在事实的教训面前,他改变医学救国的初衷,认为主要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为武器,投入了新的战斗。辛亥革命前夕,他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任教。一方面培养青年,一方面又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站在时代的前列,写下了许多战斗檄文,猛烈抨击旧思想、旧文化和旧道德,并同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先后到厦门、广州,一边从事教学、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他在广东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在事实面前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1936)。鲁迅到上海定居,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十年。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团结广大进步文化人士,向敌人冲锋陷阵,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北展厅二楼为第五部分:民族魂。鲁迅逝世后,举国哀悼,人们喻之为“民族魂”。人们纪念他,学习他。建国后,北京、上海、广州和绍兴等地相继建立鲁迅博物馆(纪念馆),《鲁迅全集》多次再版。鲁迅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50余种文字,远播世界各国。北二楼建筑环境明朗,建筑空间宽敞,再现鲁迅先生民族魂的伟大气概,给参观者无限的振奋和沉思。
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体触摸屏、三维立体成像及鲁迅与闰土、鲁迅与藤野等仿真人物蜡像,生动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既有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绍兴地方特色,反映了绍兴乡土文化对鲁迅的熏陶和早期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同时又有鲁迅在上海十年韧性战斗的重点,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辅助展厅单独设在主展厅西侧,与主展厅隔水相望。通过一条明亮的玻璃廊桥,与主展厅有机结合。辅助展厅东侧临水设有玻璃通廊和弧形挑台。在参观中不仅将庭园水景尽收眼底,而且在主展厅与辅助展厅之间通过透亮的玻璃墙面,构成相互渗透相互烘托的活跃人文景观。
名人文库采用藏书室形式,设在东侧,面对封闭式绿化庭院,环境幽静,是学者、公众进行资料收集、学术研究的好场所。
北展厅底层为休闲区,设有休闲茶座、三味书店及休息观景平台。观众可在此休闲购物,欣赏美景。
馆导游词篇11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第一范文网。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dǐ]、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很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富、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美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lòu]空的孔盖是绣雕夔[kuí]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使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奇特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了呢?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编钟陈列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观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观。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yōng]钟,共33件,下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谊,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zī]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奥秘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普通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优美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现在大家是比是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馆导游词篇12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201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2019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201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
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游客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游客,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馆导游词篇13
Introduction
ZhaziCaveislocatedatthefootofGelemountaininCiqikouandWulingguan,suburbanareaofChongqing.ZhaziCaveusedtobeenacoalminefoundedin1920byabusinessmannamedChenErchang.Since1938,itbecameaclandestineprisonforKuomintangtolockupandpersecuterevolutionaries.Duringthewar,lotsofheroic,solemnandstirringstorieshappenedintheprison.ThosestorieswerereallyverytouchingthattheyencouragedthepatrioticsentimentamongtheChinese.In1943Kuomintangfoundedanintelligenceagency:Sino-AmericanCo-operationoffice.ThentheBaiGongguan,anotherclandestineprison,becametheofficebuildingofSino-AmericanCo-operationoffice.RevolutionariesweretransferredfromBaiGongguantoZhaziCaveprison.AmongthoserevolutionariesarethelikesoftheChinesefamousheroJiangZujun,whowashonoredasJiangjie.ShewasalsosentencedtoimprisonmentintheZhaziCave.
Highlight
ThedaybeforethenewChinesegovernmentwasfoundedin1949,secretagentsofKuomintangsetfiretoZhaziCaveprison,itwasapitythatonly15Revolutionariessurvivedfromthefire.ZhaziCave,asapoliticalprison,wasfilledpainanddeathatthattime,yetitwasalsoaplacewhereheroeswereproduced.ItisaplacethatwitnessedtheChinesepeopledevotingtheirlivestotheirpoliticalbelief.
Highlight
FristyouneedtakeabustoXinqiaoofShapingAreatoGeleshanTownthengetanonstoptoZhaziCave
ZhaziCaveFeeandOpeningHours
Admission:free
Openinghours:Tuesday-Sunday
Tips
Chongqingismistyallyearroundbuthaslittlesnowandfrost,thewinteriswarm,thesummerishot,thespringcomesearlyandtheautumnisshort.Ithasabundantrainfall,especiallyatthetransitionalperiodofspringandsummer,theannualaveragetemperatureisabout18℃,andthebesttraveltimeisspringandwinter.
馆导游词篇14
江南百床馆——浙江乌镇乌镇的这座江南百床馆在中国古床的收藏、展出史上,是头一家。它又叫赵家厅,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看点导览】既然是博物馆,自然有镇馆之宝。江南百床馆的"老大"就是这第二展厅的"清拔步千工床"。它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江南百床馆第一展厅的精美藏品则包括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简洁、朴素,比例均衡的实用家具,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
【开放时间】8:00至17:30,冬季提前半小时关闭。双休日从晚上18:00以后到21:00景区需要购买夜票。
馆导游词篇15
洛阳市郊北邙山的古墓博物馆(现在已经改名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墓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历代墓葬区、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画馆三大展区。历代墓葬区位于博物馆的东部,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是古墓博物馆中最有特色和最吸引游客的部分。
墓葬区
地上建筑是一组仿汉建筑群,建筑群中有“夏商周典型墓葬模型”、“汉代帝王出殡仪式群塑”、“民国初洛阳民间出殡仪式群塑”等展室。而地下部分,是搬迁复原了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洛阳地区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几百件,还有数量众多的壁画。
地下部分中的各个复原墓葬(室),都是整体搬迁过来的,墓里的砖石都是考古人员在原地编好号码后再拆掉,到这里再按照原样的逐一复原的。每个墓室之间相隔不远,有通道相连。你可以行走在通道中,穿行于各个时代的墓室前,这些墓室千姿百态,其建筑风格各异,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侧面。
墓室中还摆放了不少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如北魏的陶俑和生活器皿、唐代三彩等。墓室中还有西晋、北魏、唐宋的墓志,以及丰富多彩的壁画,如打鬼图、妇人启门图、升仙图等,这些堪称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
北魏帝王陵墓
位于博物馆西部。该展区以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为主体,搬迁复原清河文献王元悻和江阳王元叉墓组成的。景陵封土呈圆形,夯土堆高二十多米。游客可以沿着甬道一直往下走到墓室的中央,这里停放着一具棺椁,棺椁中没有任何物品。元悻墓墓室顶部绘有一幅天象图,画中有300多颗星辰,这幅图比《敦煌星图》早约420xx年,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壁画馆
壁画馆中展出了西汉、东汉、魏晋、唐宋和金元等多个朝代的墓葬壁画真品。这些壁画形象清晰,题材内容宽广,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神灵。壁画墓的主人上自皇帝、嫔妃、达官贵人,下至地方小吏、普通百姓。
博物馆面积不大,步行可以非常方便的到达各个区域。无论是原样复原,还是原址的帝王陵,这里毕竟是古人安息的地方,游览时,最好不要高声喧哗。
馆导游词篇16
西塘,江南水乡六大名镇之一的西塘古镇,街道依河而建,民居傍水而筑,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让我神往已久。
一个美好的夏日,我们一家坐在别有特色的三轮车上游览了整个西塘古镇。“西塘古镇有“三多”:一是长廊多,二是弄堂多,三是桥多。”“热情的导游”—三轮车夫一边在窄窄的弄堂里穿来穿去,一边为我们介绍着古镇的美丽。
车轮慢慢地在滚动,我们把一个个景点都转了一遍。酒博物馆、木雕展、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让我们目不暇接。历史悠久的古物、浓郁的生活气息、柳亚子等文人的墨宝。。。。。。令我们赞叹不已,古老的长廊、古朴的拱桥、小巧精致的倪宅。。。。。。使我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留下美好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是“醉园”,那时天公作美下起了点点细雨,就象雨仙派她的弟子下凡来将小桥流水的醉园打扮得更加秀丽。醉园里还有一位下刀如神的王亨老先生,他的画挂满醉园,是用木头刻出来并用墨印下来的,我选了一幅“秋月”,王老先生和我合了影,还帮我签了名呢!
在哗哗的大雨声中我们离开了西塘古镇,我在车中向三轮车夫伯伯连连挥手,美丽的西塘—我永远不会忘记!
馆导游词篇17
九一八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柳条湖桥,就是_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为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残历碑”,1999年又扩建成“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高大的“残历碑”映入眼帘。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
1931年发生在沈阳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它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完全是在精心策划下发动的。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今博物馆坐落处)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诬称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的驻地北大营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19日5时50分日军占领整个北大营。同时,日军也开始向沈阳城区进击。6时30分占领沈阳内城,然后,日军又向东北军东大营进攻,东北军不战而退,12时许,日军占领东大营,一天之间沈阳全面陷落。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短短4个月内,日军又相继占据了辽、吉、黑,整个东北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成为亡国奴。这块黑土地无尽的宝藏被掠夺,中国失掉了当时占全国产量79%的铁、93%的石油、41%的铁路及无数森林资源。
为了真实记录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唤醒人们的良知,激励中华儿女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沈阳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修建、扩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该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博物馆前方为一几何形广场,四周为不规则的绿色草坪所围绕,从空中俯视,恰似一幅巨大的中国东北地图。博物馆扩建过程中,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里,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捐款、捐物人数达366万多人次。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纪念碑又称“残历碑”。是一座巨型石雕,外形为翻开的台历状。整个建筑高18米、宽30米、厚11米,两边对称。在残历碑右面刻有“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七日”等字。残历碑的左面刻有:“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左面巨大的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如同千万个不死之魂在呐喊,讲述着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充满血泪的生活和不断奋起抗争的历史,在陈列馆附近还有“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制造“柳条湖”事件而建的弹形碑。
馆导游词篇18
十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合肥科技馆。
合肥科技馆是一个展示科学知识的地方。
走进了合肥科技馆的大门,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猜生肖的机器前面,那个猜生肖的机器可以辨别出你的生肖,只要在没有你生肖的方框外按一下一个红色的按纽,在有你生肖的方框外按一下绿色的按纽这个机器就可以显示出你的生肖是什么啦。
离开了猜生肖这个机器,我就来到了一个叫太空踏步的机器面前,因为我们人在太空中就会失重,走路也会轻轻地走路,在太空踏步这台机器上就是看看你的脚步到底有多轻,如果你的脚步稍微重了一点点,这台机器的头顶上就会发红光,我在上面走了几步,红光一直都没闪呢
离开了太空踏步这台机器我又来到了高压放电这台机器面前,这个高压放电既危险又有趣,危险的是如果碰到那个高压放电的机器你就会被电到的,有趣的是我似乎能看到电源,按理论来讲电一般是看不见的,可是我却看到了,是不是很有趣?
科学馆里到处都是好玩的东西,希望你有机会的话也去看一看,不仅让你大饱眼福,而且还会让你增加许多科学知识。
馆导游词篇19
甘肃省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中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馆导游词篇20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南京同胞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它由两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担任总体建筑设计,打破了中国纪念性建筑常用匀称堡垒式的传统风格,整座建筑采用灰白色花岗岩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先后获得“中国八十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和“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犯下了一系列侵略和屠杀的暴行,其中最集中、最突出的一例,就是日军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在南京一座城市便杀害了无辜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纪念馆就是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它是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宣传和平友好的重要阵地,先后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和中宣部分别命名为“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门左侧,镌刻着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馆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门中间的立柱上,镶嵌着亲笔题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铜牌。
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共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下面先介绍广场及遗骨陈列。
[纪念馆大门内]
走进大门,门西侧的墙上镶嵌着奉献碑。碑上刻着为纪念馆二期工程建设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指标志碑提问]
请哪位观众说一说,这座碑的外形像什么?上面刻着的一排阿拉伯数字说明了什么?下面的方坑内为什么放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停顿片刻)它叫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是在12月13日沦陷的。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300000人”雕塑前]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这座雕塑的构思是什么?
(停顿片刻)这是一座名为“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它用三个黑色的三棱柱和五个褐红色的圆圈,组成“300000”的字样,中间的三根黑色横梁为一个倒下的“人”字。
[悼念广场前]请观众们看一看地面上刻着什么字?
(停顿片刻)对!这是“祭奠”的祭字。因为每年的12月13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都耍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祭奠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这个广场因此取名为悼念广场。
[砂池、草坪及和平鸽]
砂子没有生命,用它们来代表死亡;绿色象征生命,用小草表示渴望新生;和平鸽象征和平,用它们来寄托人们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碑墙前]这座用黑色花岗岩垒砌而成的石墙上,镌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以史为鉴、开拓未来”八个大字,分别是周恩来和为发展中日关系所作的精辟性概括。
[“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前]
这是一座大型组合雕塑。请观众朋友们想想看,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停顿片刻)这座雕塑取名为“古城的灾难”。它是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长明火”等一个个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组合而成的。它们表达的主题为悲与愤。
请看,象征古城南京的高大城墙上弹痕累累,墙体的左上角虽然被炮火震开了裂口,但仍然刚强地屹立,不倒不塌,寓意为中国人民在侵略势力面前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把折断的“日本军刀”后半截,刀的截面处作了颜色处理,好像仍残留着遇难者的血迹,刀面上刻着“300000”的数字,寓意为侵华日军曾经在南京杀害了30多万人。这尊象征着遇难者的头颅高2.7米,直径为2.5米,重达2吨,是用青铜浇铸而成的。它圆睁着不屈的双眼,张开着含冤的嘴巴,脸颊因被刀砍开一条深深的缺口而痉挛的抽搐着。那座用青铜铸造的手臂长7米、高2.75米、重5吨,意为被活埋的遇难者从泥土中伸出不屈的手臂,那只挣扎着的大手仍紧紧地抓住南京的土地。这两尊青铜雕塑,是由南京青年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浇铸的。整座雕塑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眸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
[祭奠广场上]
走过历史的桥梁,来到祭奠广场上。请观众朋友们根据笔迹看,碑上的题字是哪位伟人题写的?
(稍停片刻)迎面的石壁宛如一块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由亲笔题写的馆名。石壁前有三排郁郁葱葱的松柏,是对纪念碑的点缀和衬托。在这里,每年都有许多中外观众敬献花圈,向遇难者致哀。所以,这个小广场取名为祭奠广场。
登上台阶,迎面的石壁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着一排黑色大字:
“遇难者300000”,把纪念馆陈列的主题显示出来,使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屋顶平台前]
江东门一带是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也是“万人坑”遗址之一。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的回忆,当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屠杀10000多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后经南京慈善团体收尸掩埋于两大土坑内。因此,纪念馆主体建筑呈纪念性墓地的风格。墓地广场上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象征着白骨累累,象征着死亡;而两边翠绿的草坪和院墙外的常青树又象征着生命力和抗争精神;生与死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生与死的主题展示在一线之间。那几株枯树既代表着南京城当年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烧毁,又点缀了凄惨的氛围。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远处的小房子外形象征什么?
(稍停片刻)远处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用青灰色花岗岩贴面,外形如同棺椁,室内陈列着从“万人坑”挖出来的部分遇难同胞的遗骨。
院内小道两旁,安放着17块小型碑雕,这是全市各地所立遇难同胞纪念碑的缩影和集中陈列。
四周围墙呈断垣残壁形状,标志着南京城当时受到严重的毁坏,到处是一片废墟。
围墙上镶嵌着三组大型浮雕。它是根据历史的照片,用艺术的手法,向人们再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前后的情景。
[鱼雷营碑前]
鱼雷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面的金陵造船厂内,当年是一个海军小码头,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之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鱼雷营、宝塔桥一带杀害我同胞30000余人。遇难者暴尸数月,直至次年2月才被红十字会掩埋。
[中山码头碑前]
中山码头是南京人横渡长江的主要码头。在这里遇难的10000多名同胞,主要是日军从国际安全区内搜捕的,并沿着中山北路押送于此后,用轻重机枪射杀。他们的尸体被抛入了长江。
[第一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劫难”。它反映了南京城沦陷前后的情景:有母亲用孱弱的身体护卫着4个幼童;有被攻破的南京城门;有被绳索捆绑着押往屠杀地点的人们。
[燕子矶碑前]
燕子矶是南京的一处名胜,又是一处渡江的小码头。然而,在1937年12月,这里却成为侵华日军杀人的屠场。先后有10万人聚集在这里准备渡江,其中的5万多人被日军围捕并惨遭杀害,尸体大部分抛入长江。到了第二年春天,江水落下去后,江滩上尸体成堆,被全部埋在江边。电影《屠城血证》江边屠杀的几个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草鞋峡碑前]
草鞋峡位于下关江边,因其峡谷形似草鞋而得名。1937年12月,共有57000多人被日军用机枪射杀在这里。草鞋峡是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集体屠杀人数最多的地点之一。
[第二组浮雕前]
这组大型浮雕名叫“屠杀”,它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侵华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画面上,有被砍头刀劈的;有被火烧的;有被枪杀;有被活埋的;有被抛尸长江的;有遭奸淫痛不欲生的妇女。
[“母亲的呼唤”立雕前]
那座立雕高4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名叫“母亲的呼唤”,是位中国30年代母亲的形象。这是根据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先生,现场拍摄录像中的一位手柱竹棍、正在寻找亲人的老妈妈原型设计制作的。她神情悲愤,左手向前伸着,似乎在寻找和呼唤失去的亲人,右手攥紧拳头,表示她内心的愤怒。
[遇难同胞名单墙前]
这座长43米、高3.5米的花岗岩石墙,名叫遇难同胞名单墙,老百姓称之为“哭墙”。上面刻着3000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代表着30万遇难者。
[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内]
这些遗骨是1985年纪念馆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它们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史料陈列厅外]
这座遗骨陈列室外形如同棺椁,而那座建筑物(指史料陈列厅)的外形象什么呢?
(稍停片刻)纪念馆主体建筑除遗骨陈列室外,还有鹅卵石广场对面的史料陈列厅。它的造型宛如一座古代坟墓,有墓墙、墓室、墓道,观众可以循着墓道走入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
[遇难者遗骨现场]
这是于1998年4月30日以后,新发掘的遇难者遗骨。它们按现场原样展示,说明当时屠杀是如此的惨烈。
[青少年纪念林]
这是南京的一些大学、中学和小学,在“万人坑”边上以种一棵树、立一块碑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遇难同胞。
[第三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祭奠”。他用焚香跪拜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祭奠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同胞。右上角是中国人手挽手,肩并肩,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人植树及立碑]
日中友协从1986年起,每年春天都要组织日本国民来南京植树。这是他们于1986年春天在纪念馆种植的两棵树,以后每年春天都要来浇水、除草。由于纪念馆地方较小,南京市有关部门把这活动安排在江北浦口珍珠泉公园内植树,已经成活了5~6万株。他们称这种活动为“绿色的赎罪”。在这里植树的,还有“日本社会党访中团”、“日本鹿儿岛教职员访中团”、“日本‘铭心会’”等。
这块用汉白玉大理石制作的赎罪碑,是日本一位80多岁的老人横山诚出资建成的。横山诚当年在上海开了杉山书店。正因为他耳闻目睹了日军在上海和南京的暴行,回日本后,他一直感到对不起中国人,觉得应该代表他的民族向中国人民赎罪。经过多方的努力,老人终于实现了多年的的愿望。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进入大厅,听馆里的讲解员解说史料陈列内容并观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
馆导游词篇21
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昆虫与仿生"展台。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毛虫和棉铃虫等。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
在展厅的.右侧,你能看到各种名虫标本:如善于伪装的枯叶螳螂,珍贵的南洋大兜虫,
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
馆导游词篇22
鲁迅故里主要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百草园组成的,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这里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课桌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小时候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刻下的。这里还有一个后院,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偷到这里玩。
走完三味书屋,我们就来到鲁迅故居,故居里有起居室、闺房卧室、少爷室等鲁迅以及他的家人的住所,这是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游好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便会展现在我的面前,这里有鲁迅先生一生的纪录和保留下来的书,还有鲁迅先生的雕像。鲁迅纪念馆有二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参观一下。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的地方,里面有一棵大树,小时候的鲁迅会在树下和小伙伴嬉戏,晚上在大树下乘凉……,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得就是这里的事情。鲁迅故里已经游完了,一天也结束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给鲁迅先生的思想以很大的影响,他的许多小说都是以绍兴为背景创作的。绍兴“鲁迅纪念馆”包括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恢复过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现在已经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很值得一游。
馆导游词篇23
大家好!用完午餐当前,咱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概须要30分钟。现在我就应用这段时光向大家先容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形。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处群山围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胜的地舆地位,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主要因素,也是储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前提。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恰是洛阳存在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货色连绵100多公里。山势宏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王侯将相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辈客死洛阳后,也遵守这种习俗埋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考察、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挖掘材料证实,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显明的特点:
一、时期蝉联,自成系统。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楚,连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拥有断代明显的标尺作用。
二、数目众多,品种丰硕,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别较大。不仅有大批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布衣庶民甚至奴隶刑徒的宅兆。
三、散布普遍,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核心而绝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众人懂得洛阳地域的墓葬文明特点,研讨我国古代的墓葬轨制、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风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端兴修,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全部博物馆占地44亩,建造面积7600平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门。地上修建群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殿后为高低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地下局部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还原的历代古墓群。首批搬迁恢复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含有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代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色,或深奥宏大,或构造灵活,或布局谨严,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目不暇接的壁画,或表示打鬼典礼、或反应仙人思维、或刻画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涯的场景。墓中均随葬有丰盛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称的上是国之珍宝和艺术杰作。记录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堪称是补正史书的“石史”。另外,在配殿内还摆设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范墓葬模型以及历代葬具跟丧葬典礼,以展现洛阳历代墓葬的演化和时俗风气。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做作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躲避、无法说明、无奈超出的现实问题。这个另人胆怯、焦急的事实问题,对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天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害怕死亡的来临,认为死亡不外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构成种种具备神秘颜色、肃穆而盛大的丧葬礼俗,对后代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点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联合在一起的,而是经由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节。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逝世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埋葬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大约到了秦汉以后,“丧”“葬”二字才开始合称,其最基础的含意就是指人死后的尸体处置及其有关的礼仪习俗。从程序上看,“丧葬”能够划分为殡葬礼仪、掩埋礼仪和祭奠服丧礼仪三个部分。
丧葬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亲密接洽在一起,并由出产关联的性质所决议,为其它上层修筑所制约,并跟着经济基本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而变化。因而,在不同的社会状态中,丧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职能和情势。
馆导游词篇24
中国丝绸工业博物馆位于无锡丝绸厂人口密集的古运河清明桥地区。它是在原永泰丝绸厂的基础上重建的,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物并向世界展示。中国丝绸工业博物馆全景展示了无锡乃至中国丝绸工业在过去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
发展史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乡。明清以来,丝绸业发达,商人云集。“丝绸码头”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上世纪初,全国工商业激增,缫丝、纺织、面粉成为西城的三大支柱产业。以上海开埠和“实业救国”的梦想为契机,周(顺庆)、薛(南英、寿选)创业,永泰丝厂率先与西城多家缫丝企业合作。经过30多年的励志努力,他们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丝绸之都”。20世纪30年代,无锡丝绸厂的总数、丝绸的产量、质量和出口吨位居全国首位,站在时代的前列。
中国丝绸工业博物馆位于无锡丝绸厂人口密集的古运河清明桥地区。它是在原永泰丝绸厂的.基础上重建的,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物并向世界展示。中国丝绸工业博物馆全景展示了无锡乃至中国丝绸工业在过去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据报道,桑树种植和养蚕长期以来一直是无锡农村的主要副业。1929年,中国出口厂丝4724吨,无锡占28%,居全国第一。无锡人创造的丝绸品牌在国内外都很有名。随着历史的兴衰,无锡丝绸业的发展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建筑构图
中国丝绸工业博物馆分为五个展区:丝绸王国、百年辉煌、丝织、茧与割草、印染服装、表演与展览。在设计和展示中,采用原始的表现手法,还原室内场景,再现永泰丝绸厂和丝绸之都的历史风貌,见证无锡在中国丝绸工业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位于古运河上的大公桥,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报道,该博物馆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建在永泰丝绸厂旧址上。占地约25亩,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它由民国时期的五座西式建筑组成。展馆分为四个区域——前言馆,展示中国丝绸工业的历史,凸显无锡“丝绸之都”的影响力;制丝馆,聚焦无锡丝绸产业发展的兴衰;绢纺印染针织馆,展示丝织行业及其产品的特色;作为一个宝库,它展示了珍贵的丝绸珍品。
永泰丝绸厂由薛南英、周顺庆于1896年创办,1926年迁至上海。是薛蚕茧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薛南英的儿子薛寿轩实行现代科学管理,其品牌生丝“金双鹿”在纽约世博会上获得金奖,畅销欧美多个国家。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乡。明清以来,丝绸业发达,商人云集,成为著名的“丝绸码头”和“丝绸之都”。作为全国工商业的发源地,缫丝、纺织、面粉成为无锡的三大支柱产业,永泰丝绸厂成为丝绸行业的“龙头”。20世纪30年代,无锡的丝绸工厂总数、丝绸产量、质量和出口吨位居全国第一。随着产业转型,“丝绸码头”成为历史,昨天的辉煌记录在这个博物馆里。
馆导游词篇25
甘肃省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1956年建,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43年改名为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称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8万...
多平方米。该馆藏品计有自然标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万多件,一级藏品110多件,有甘肃彩陶、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世界闻名的铜奔马和成组车马俑、汉代医方简、北宋淳化二年(991)《报父母恩重经变画》等。
自然标本中珍藏有中国特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丹顶鹤等标本。藏品中历史文物占三分之二。最具特色的是新石器时代各类彩陶、汉代木简木雕、十六国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写经等。革命文物有当年红军长征遗留下的标语等。该馆陈列面积7500多平方米,有5个大型的固定展览。《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展出了甘肃境内出土历史文物1500余件,系统地反映甘肃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突出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彩陶,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汉唐文物,十六国至隋唐佛教艺术和写经等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380件,全面介绍了甘肃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气候、水文、土壤和动物、植物、矿物资源。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展览,展出了墓内保存的60多幅砖画。《黄河古象》展览,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县发现的黄河剑齿象化石,长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遗骸。《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展览,以长征为轴线,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介绍长征在甘肃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斗争。该馆单独或合作编辑出版的重要书刊有《武威汉简》、《甘肃彩陶》、《武威汉代医简》、《汉简研究文集》、《炳灵寺石窟》、《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淳化阁帖选》、《汉简书法选》等10多种。
馆导游词篇26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护墓双桂”。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席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
馆导游词篇27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的碑林博物馆之行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
馆导游词篇28
各位旅客:
广州海洋馆是一个集游乐、观赏、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高科技展馆,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广东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州海洋馆分多个区域全方位展示海底世界,它包括:海洋广场、浮雕广场、海底隧道、深海景观、海藻柱、珍品窗、淡水世界、岩石海岸、触摸池、海龟池、企鹅馆、鲨鱼馆、海洋科普厅、海洋剧场、海狮乐园等展示区。这些展示区特色鲜明、生动逼真。
广州海洋馆最精彩的三大皇牌表演节目:“美人鱼”表演。三条美人鱼在众多的鱼儿陪伴下,翩翩起舞,随着欢快的音乐,时而高冲,时而低潜,一会单独表演,一会集中造型,动作是那么轻巧玲珑,仪态是那么超凡脱俗,人鲨共舞表演。
当您步进900立方米水体的鲨鱼馆,看到各种各样的鲨鱼,当然最惊险刺激的,还是潜水员在鲨鱼池里给鲨鱼喂食,闻到鱼腥味的.鲨鱼围着潜水员转来转去,争抢潜水员带来的小鱼。海豚、海狮表演。来自美国、日本的8海豚和8只海狮,两条海豚托起训养师表演高难度的动作“空中飞人”;海狮们更是表演了滑稽的带球投篮,伸颈接套圈,向观众抛飞碟……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表演成功了,它还会鼓掌“自我鼓励”呢!
馆导游词篇2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江南百床馆位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乌镇,是一家专门收藏和展览江南古床的博物馆,现已收藏了多张明清、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古床,如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小姐床、罗汉床等。
江南百床馆主要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陈列木架构造形式的床,第二展厅展示工艺复杂、制作精良的木雕床,第三展厅展示休闲实用型的床。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位于乌镇东大街210号,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此展览是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馆内展示了:清代拔步千工床、小姐床、双龙足雕花架子床、明·马蹄大笔管式架子床和双喜、如意、带镜红木雕花床、嵌骨架子床等,数十张明、清及近代的古床精品。这些床雕工精美、风格独特、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古床中的精品。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第一展厅陈列的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构造形式,造型简洁、朴素,比例均衡,并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
第二展厅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这批床材质优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是木雕床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馆导游词篇30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大兴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岭南第一名园,并提名为“海山仙馆”。经过多年变迁,当年的风貌已荡然无存。1998年,由政府出资,开始了“海山仙馆”的主楼“贮蕴楼”的重建,并由已故著名建筑园林大师莫伯治负责设计。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广东西关景点之海山仙馆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参观完之后,西面还有一处院落是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旧址。这处院落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承认的,对外有牌子,所有在竹沟的机构和党、部队的活动都是依托新四军竹沟留守处的名义开展的。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后面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不满20岁就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1.虾米炖冬菇;2.猪皮胶炖田鸭;3.南乳冬笋炖花腩;4.白切鸡;5.柴火炖大白菜;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7.蒜蓉炖海蚬;8.扣肉煲;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DD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馆导游词篇31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