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十篇

发布时间: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十篇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1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大家参观纪念堂的导游。今天,我们就来参观参观这里吧!

现在,我们身至于纪念堂外面,看见了吗?纪念堂外面简直像座城堡!这里还有四只石狮子和两棵榕树。这四只石狮子好像纪念堂的守护狮子一样,不分昼夜地守护着纪念堂。石狮子中间还种着两棵榕树,好大好大,好粗好粗,五人才能勉强把它们其中一棵围住。两棵榕树的年龄加起来少说也有两百岁了呢!还有大门,大门竖着看是一个中字,横着看是一个山字。是不是很神奇呀?这就是中山两个字,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个字。

现在我们来到了纪念堂里,你们是不是第一眼就看见了孙中山先生的金雕呀?孙中山金雕在盘着瑰宝腿,就像看见了孙中山先生坐在那里,眺望远方,在思索着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现在呢,我们站在伟人足迹里了。里面有着好多好多的从抗战时留下的文物呢!虽然所有的东西东西都锈了,但是还可以知道是什么。这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的铜像了。要知道他俩可是夫妻呢。这儿也有很多从抗战时期留下的文物,也全锈了,但是也还可以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介绍呢。

从左边的楼梯上到楼顶,呈现在眼前的到处都是“国之瑰宝”四个字。没错,“国之瑰宝”就是宋庆龄女士。看见了吧,这里到处都是宋庆龄女士的照片和宋庆龄的.历史呢。

好了,我们已经游完纪念堂了,下次见!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2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广州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前面的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为轴心分别对称的。这个广场内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共70多种花草树木,它们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这几棵就是木棉树,也叫英雄树。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广场的北门,有一棵已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着孙中山纪念铜像。在1945年以前,纪念堂只建有这个底座而没有铜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学把校内的孙中山铜像借给纪念堂安放在这里。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了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放在这里,原来的铜像才送还给中山大学。尹积昌所造的孙中山铜像一共有4个,其中3个在广东。除了这一个之外,一个在黄埔军校,一个在中山医科大学,另一个在南京的中山陵。这个铜像的造型是有讲究的——孙中山的左手用三只手指叉腰,代表着“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右手用五只手指拄着拐杖,代表着五权宪法。铜像寓意深刻,可见创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细密的。上面写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建党程序的具体内容。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开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它的堂顶是八角形的,铺着宝蓝色的琉璃瓦,分为高低4层。大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金字牌匾——“天下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阶梯都是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从整个建筑来看,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不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纪念堂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为纪念堂是全木结构,其实,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地面到堂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有8座楼梯,11个进出口,共有5000个座位。那么各位可能很惊讶,这么大的大堂,怎么会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顶盖呢?原来这里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围的内墙里,支撑着顶盖的8个角。这顶盖分3层,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弧形圆顶,中层开了玻璃天窗,下层是装饰用的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们现在没有开灯,但整个纪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线就是通过玻璃天窗射入堂内,使整个会堂不用亮灯也光线充足。由于柱子都藏在墙里,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观看舞台的视线都不会受阻;而且堂内没有回音,即使你坐在最远的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的音响,这些都是纪念堂设计巧妙之处。

堂内舞台宽19米,深15米。这块便是著名的“总理遗嘱”,是由汪精卫所写。遗嘱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兴建这个中山纪念堂,加上越秀山顶的那个孙中山纪念碑,各项费用总造价超过300万银元。也许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银元的价值了解不多,但是在当时,一个银元就可以买到40斤大米,而我们现在买40斤大米大约需要60块钱人民币,换算一下,一个银元等于60元人民币,那300万银元就是1.8亿元人民币。可见,这在当时也是很高的造价。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3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哥哥、爸爸一起去中山纪念堂玩。

一进中山纪念堂的大门,一股广府的气息扑鼻而来,远远望去,“孙中山”一手拿着拐杖,一手叉着腰,笔直地站在那,看起来很有精神。

我们先去看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木棉树和两棵广州最大的白兰花树,如果你仔细看那些树,上面却有一些被人刻过字的痕迹,我曾看过一个叫《小银杏》(好像不是叫这个名字)的故事,上面说小鸟从一棵老树知道小银杏是一个很有名的树,小鸟马上把消息传遍了整个森林,许多小动物在小银杏的身上刻字,挂上牌子,几天后,小银杏从一个活泼的小树变成了枯树(内容有点不完整)。刻字的人们,你们难道不感到羞愧吗?难道你们真想让这三棵有名的树从此从世界上消失吗?算了,不说这个了,我们又走向了中山纪念堂里。

听导游说纪念堂的每一个材料都是很珍贵的,而且没有一个螺丝钉,我找了找,果然一个螺丝钉都没有,进了礼堂,舞台上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据介绍,“曹全碑体”的总理遗嘱碑刻是吴子复的手迹,由广东端州的梁俊生先生镌刻。

看完这些景物,时间也不早了,我和哥哥、爸爸,坐上了公交车回家了。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4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山纪念堂旅游!我是你们的庞导游。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高大挺拔的大叶榕,有人说这里是游龙休息的地方。接下来来到的是雄伟的云鹤华表。云鹤华表上刻着许多奇怪的条纹,形状有点像龙。大家看,上面有许多鹤飞来飞去,这就是起这个名字的原因。

看完云鹤华表,我们就去到孙中山雕像。看,孙中山雕像多么栩栩如生,神态严肃,他手拄拐杖,挺直腰,稳稳地站在石碑上,雕这个雕像的人真是巧夺天工啊!

请大家往左右看,这些都是古老的木棉树,被称为木棉王。每当春天来到,这些树都会长出美丽的木棉花,也就是广州的市花,那些颜色非常鲜艳,红得好像以前打仗牺牲的战士的沸腾热血,所以也叫英雄树。

已经去了四个地点了,现在去的就是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动工,1931年完成,是用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堂是由前后左右的四个宫殿组成的,像四层卷叠的龙背。看,上面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纪念堂的屋顶是由宝蓝色的琉璃瓦和大红的柱子建成的,壮严肃立,占地面积约有6.2公顷,请大家跟我进去参观一下。纪念堂分为两层,空间非常大,跨度约有30米,有5000多个座位,而且内无一柱。大家向前看,就是表演台,那里有广州最大的屏幕。这里常常表演不同的节目,有时候看电影,有时候表演木偶剧、话剧……吕彦直先生设计得非常环保节约,如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白天,只需要用外面的阳光就能使这个纪念堂明亮起来。

今天的浏览到此为止,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的配合,再见!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5

今天,我去了中山纪念堂,那里的建筑物雄伟壮观,园内绿草如茵。

听妈妈介绍,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原先是清代的的督练功所,孙中山逝世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此建立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纪念孙中山。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金字匾,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架,内部没有柱子,整个建筑富有民族风格。纪念堂的整个建筑物的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之胜地。

中山纪念堂不仅有广州最老的木棉王,它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它们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可荫地数百平方,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卫着纪念堂。每年的初夏和深秋,浓香四溢、洁白无瑕的小花挂满枝头,香飘数里,象征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

走出中山纪念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自己能生活在广州感到无比的荣幸。羊城真的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感动和自豪。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6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广州旅游,中山纪念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年11月建成。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屋顶全部采用的蓝色琉璃瓦,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体建筑大会堂呈圆形,直径达71米,而且不设一根柱子,视野辽阔,它共有4700多个座位,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会堂。

大会堂四周墙壁上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天下为公”字匾,金光闪闪,更是引人注目。

中山纪念堂四周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广场正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纪念堂,气势恢宏,在它的前方不远处,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他深沉的目光,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他在盼望着理想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站在中山先生像前,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先驱者,为实现理想矢志不移、终身奋斗。他带领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他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一心为公的思想,现在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将来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贡献力量。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7

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原是1920___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___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由来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0___年动工,1931完成。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___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经历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现状

现在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

中山纪念碑

孙中山纪念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越秀山山顶,与中山纪念堂处于同一轴线上。纪念碑占地30多平方米,是一由花岗岩石彻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因其下大上小且四坡尖顶、挺拔向上,颇有冲天之势。从纪念碑往下约百米,越秀山的山腰上,另有一座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建筑物,即孙读书治事处。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8

大家好!我是广之旅的金牌导游——黄导。欢迎大家来到拥有七十八年历史的中山纪念堂。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准备到东风中路——广州最具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的中山纪念堂。它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明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游客们,中山纪念堂站到,请游客们准备下车,请拿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中山纪念堂优美的环境让游客赞不绝口,那里的木棉树不但又高又壮,枝丫还是从两边分开的,看起来就像做了一个拥抱的动作。它仿佛在说:“欢迎来自各方游客!”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正门前,孙中山先生的塑像高大庄严,“天下为公”四字苍劲有力,纪念堂的堂顶镶盖宝蓝的玻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走进大堂,里面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宫殿式建筑,大堂内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不设一柱,气势宏大。体现了非凡的建筑特色。真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典范啊!游客们,我们通过图片和展品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三民主义。中山纪念堂,一个历史的见证,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里照相留念。

这个旅行结束了,中山纪念堂是不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呢?非常感谢大家!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9

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于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的结合。主体建筑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体现了非凡的建筑特色。

广州中山纪念堂由近代的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采用西方先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堂外三面为宽阔石阶,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一对花岗岩雕成的云鹤华表,耸立其中,显得格外雄伟和庄严;四周红棉高屹,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坊。

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祥瑞多姿庆猪年”菊花布景。祥瑞多姿庆猪年,多姿菊花绽新颜。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前以品种各异、姿态多样的菊花作为主体,整体设计采用弧形,犹如祥云,给人祥瑞之感。遗嘱碑多姿的菊花通过祥瑞之感的设计让观众在抚今追昔中,感受孙中山先生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除了在以上两大主要景点摆放菊花外,中山纪念堂各景点区域都有菊花摆设。春节过后,中山纪念堂的七彩菊花将通过我们的精心养护继续精彩绽放。我们将适时举办“我与菊花仙子有个约会”绘画活动,普及菊花文化。

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篇10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xx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至1988年曾七次拨出专款对各项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拨款6000万元,对纪念堂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大维修,更换了中央空调、灯光、音响、座椅,重新改造了贵宾室,化妆间、舞台,增加了消防喷淋系统和保安监控系统,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铜材铸造,对广场、环境亦作了进一步的美化,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从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可以说,中山纪念堂的政治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中山纪念堂的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4.075米。这么一个巨大的熠熠生辉的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黄金镶贴,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质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张,折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顶外,“天下为公”字匾、遗嘱、建国大纲、奠基石字体、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中山纪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筑面积为8700平方米,加上东西附楼、后台休息室及地下化妆室,面积共达1.2万平方米。

纪念堂采用木桩基础,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的大厅设计了30米跨的钢桁架,大屋顶由八排钢桁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四角墙壁为厚达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以期能负荷屋顶的全部重量。楼座以钢桁架悬臂挑出,楼板则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屋顶则用一大可四个合抱的呈椭圆形的圆柱压顶。大厅跨度30米,内无一柱,体积达50000立方米,有5000个座位,空间高大、雄伟、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是历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赵佗在越秀山上建筑的朝汗台(歌舞岗),明代建筑的观音阁。自北向南依次为:越秀山的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广场、海珠桥至刘王殿(昌岗路街心花坛),全长大约8千米。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