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导游词范文(通用29篇)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通用29篇)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
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小杨或杨导。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我能把快乐带给大家。待会儿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开心、舒心、安心的旅程!
欢迎来到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希望我的服务能为你们的农林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下面由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下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的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是以学校东湖校区为依托,按植物园与校园“两园合一”的建设思路同步规划。植物园始建于20__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和BGCI秘书长彼特先生分别为本园题写了园名。
本园规划总面积1952亩(其中绿化面积1511亩)。遵循“生态优先、景教结合、收集独特、两园合一”的规划理念,围绕植物科学和植物文化两条主线,建设“生态文化长廊”和“植物进化之路”两条走廊,建设成为具有“园林外貌、科学内涵、生态特征、人文特质、科教结合”的国内一流大学植物园。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收集植物2500余种,园内设有松柏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翠竹园、棕榈园等十四个专类园区。同时设有水景园、文化林、香花园、名茶园等八个特色园区。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对农林植物园有了初步的印象了吧?下面我们边走边观赏,然后我来对每个景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吧!现在我们正走向松柏园!
松柏园
这里主要种植裸子植物,重要科有: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等。松柏园区的植物大多属于高大乔木,树姿雄伟,且多为珍稀或保护植物。
我们眼前的这棵红豆杉树,它是非常珍贵的濒危植物。红豆杉被喻为“健康树”,在美国的白宫、各国的白金汉宫、联合国总部都可以找到它的倩影,它的树种曾经被神州四号飞船带入太空。红豆杉在风水学上有永保平安、健康长寿的寓意。此外,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出来的紫杉醇对治疗癌症具有强大功效。
木兰园
这里重要的科有木兰科、樟科、八角科等。该园最佳观赏季节为春季,成片的白、紫玉兰将园区点缀为花的海洋,还有各类含笑做点缀,散发出宜人的花香,让人沉醉于其中。
鹅掌楸属木兰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我们的植物学老师说它的叶形也像一件蓑衣,哈哈。
蔷薇园
园区内,春天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中华绣线菊、紫叶李等植物满园绽放,十分喧闹,秋冬季节各类石楠、冬青的果实红果累累,好不诱人。
构骨冬青,又名猫儿刺、老虎刺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形奇特,碧绿光亮,四季常青,入秋后红果满枝,经冬不凋,艳丽可爱,是优良的观叶、观果树种。
棕榈园
接下来我们来打东湖的东北侧,这里是以棕榈科植物为主的棕榈园,我们来认识一下棕榈植物。树干直立,多有掌状或羽状的大叶子,集中生在树干的顶部。一般为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这里有几棵贝叶棕,其中一棵高大十几米呢。它的叶子硕大,长达三、4米。叶呈掌状羽形分裂。别看他高大粗壮,十分成熟,其实他还处在少年时期呢。贝叶棕终生只开一次花,结果后便死去。贝叶棕在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较多,我国仅在西双版纳有种植。
叶大可做扇子。在古代,其叶子亦是书写文字的“纸”。古代的不少佛经便是刻在贝叶上的,称为“贝叶经”。据说当年唐玄奘西土取经,用完带去的纸,就是用这种贝叶来代替纸记事的。我国的傣族也有利用贝叶刻写文字的传统,并留下了动人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小伙子,他辞别自己的未婚妻到远方去寻找光明。他们每天要通一封信,把书信刻在芭蕉叶上,让鹦鹉来传递。就这样,小伙子越走越远,芭蕉叶写就的`信还没送达,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了。小伙子为此焦虑不安。一天,他偶然发现一种棕榈叶,上面有昆虫啃食叶面后留下的清晰纹路。小伙子欣喜万分,受到启发,便刻信于这种棕榈叶上。信虽经数日传递,字迹却清晰亦然。这种棕榈叶就是贝叶棕的叶子。所以,傣族发明了在贝叶上刻字,在民间把贝叶作为“光明”和“爱情”的象征。
槭树园
我们眼前这片位于东湖正北面的山体,是以槭树科植物为特色槭树园。主要代表性植物有樟叶槭、鸡爪槭、黄檗、秃叶黄皮树、刺楸等。每年深秋季节,这些植物色彩斑斓,是主要的观赏季节。
八角金盘属五加科,掌状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得名。这种植物四季常青,是一种很好的室内装饰植物,观赏价值极高,开出的花也十分雅致。在室内栽培一株八角金盘,绿化一下室内的环境,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在养殖方面也无需花费主人很多心力,将它养在庭院、门旁、窗边、墙隅及建筑物的背阴处既可,还能随时欣赏它绿意盎然的样子呢
天目园
此园以收集珍稀植物、珍贵植物、天目山特色植物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特色,含珍稀植物区、本草区、天目山特色植物区等。代表性植物如银杏、南方红豆杉、羊角槭、金钱松、榧树等。
现在我们正走在校园的银杏大道上,这里种植了数百棵银杏树。一入秋季,银杏树叶片片飘落,一地金黄,美不胜收。满园的银杏落叶还吸引了周边不少市民的目光,观叶赏秋,摄影留念,十分惬意。
名花园
名花园是值得人们可以留恋的地方。它的迷人的在于这里林木葱郁,万花轮绽,芳华吐艳,繁葩锦簇。其间鸟语花香,虫鸣蝶飞。这里由梅花、牡丹、垂丝海棠、日本晚樱等组成,收集国内外特色名花和花卉新品种。因为它们的花季各异,花期长短不一,所以四季繁花不断,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愉悦,让人身临其中,得其中盎然生机,享其中无限生趣,受其中不尽启迪。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国艳”之称,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其谐音,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垂丝海棠:树冠疏散,树姿婆娑,花梗细长,花蕾嫣红,向上生长,开放时则下垂,花粉红色,好似抹上一层粉脂。秋季结果,熟时黄色,一串串挂满枝头,十分美丽。是园林绿化中最常用的植物之一。
这里的樱花种植,品种多样,有早樱、日本晚樱等。每年春季樱花盛开,千树万树,枝梢皆白,或满枝粉彩。绽放后,樱花随风纷纷飘落,犹如雪花飞舞,浪漫而热烈。
朋友们,浙江农林大学的植物园今天我们就介绍到这里,短暂的旅程也就结束了。很开心与大家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刻,今天就到这儿跟大家说再见了。
谢谢大家!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白城师范学院。今天,我很荣幸的成为大家的景点讲解员,我叫吴佳萦,今天我们的校园文化之旅将会领大家畅游这个美丽的学院。很多游客认为只有去著名学府才能感受其文化氛围,其实不然,今天我将主要向大家介绍白师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
首先,映入你们眼帘的是白师的大门,此门并不华丽,但他却可以用微小的细节征服你,大门上装有五颜六色的彩灯,每当华灯初上时,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们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十分温馨,现在请大家跟我往里走。这是学校的保卫室,这里的工作人员会为了学校的安全彻夜的守护在这里,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才更好地保障了校园的安全与和谐。这里是宣传栏,它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最新的动态,在这里可以看到白师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过了宣传栏就是软件学院了。软件学院是白师成立最早的学院,现已并入计算机系,而此教学楼也是本校男生最多的系之一,大家都知道是哪个系吧!
软件学院士白师的计算机培训基地、计算机考试考点和校园网络技术管理中心、现在欢迎大家进来参观!这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楼梯,大家请看,这个楼梯是旋转式的,现在这种楼梯是常见了,但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组建了当时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三楼就是校园网管理中心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就不上去了。下面我们参观下一个景点:校训碑。
大家请看校训碑上的四个大字:厚德、明辨、博学、笃行!厚德出自《易坤》,原文是《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取厚德作为我们的校训之首呢,表明了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要具有传统的宽厚之德!博学、明辨、笃行出自《札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校训最能体现的是就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了!参观完校训碑,大家来到的就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学楼——四教,他是本校建立的最早的教学楼!其建筑古典优雅,与旁边的现代化建筑具有很大差别,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墙上已经有泛出点点新绿的爬山虎了,每当夏季来临时他们便会爬满整墙,赢得下面的红墙非常动人,这里红与绿搭配的十分自然、真是大自然的一个创作啊!现在四教是机械生物楼,当然四教已经很旧了,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送走了多少届莘莘学子,但他在我们白师人得心中仍然是最美丽的存在!
好了,我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白师的历史了,现在由我们的李雯小姐来继续给大姐介绍我们白师蓬勃发展的现在,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谢谢大家!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3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革命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1927年7月由于蒋__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4
大家好,欢迎来到清华大学。我姓*。是清华大学系**届的学生。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我们今天采取集中讲解,集中解散的方式,主要参观近春园和清华园风景区。我们游览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
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清华大学的建校历史。清华大学创办于,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园,东边的还是叫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把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我们今天清华园的由来。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遭到惨败,于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当时一个美国政府就得到了3200万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较多,决定拿出一半赔款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没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桐批准,于开始兴建校舍,4月29日正式开学,取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知道清华学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院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型大学过度。
,国立清华大学才算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7奶奶是清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战胜利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1966年-1977年,文革十年校园遭到很大破坏,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1978年以后清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渐恢复了许多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xx年兼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有十大学科,只缺农学,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清华已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的多学科新型综合型大学。20xx年,成立了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目前清华有13个学院,54个系。到20xx年百年校庆的时候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
色的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型的世界一流大学。校本部占地面积6000多亩,在校25000学生,10000教职工,20xx名教授,50多位工程院院士,2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9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这些数字在全国高校都名列前茅。清华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目前清华知名人士有神五总设计师王永志等。历代领袖都很重视清华的发展,清华西校门是毛泽东题词。(此段只需了解)
我们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学风是行胜于言。
现任校长是陈吉宁,党委书记胡和平。
好了,学校概况就介绍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景点:我身后这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孔子的雕像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毕业生专门从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他的寓意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工科的学生们能够多多关注人文科学。
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亭子的意思,它是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时因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们笑称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以后,曾调任北平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狱中。后来清华大学师生为了几年这位杰出校友,学着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这两个字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荷塘月色厅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里描写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这一切都反应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死去。临终时他还嘱告家人,不要政府配给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厅以资纪念。厅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个大字是朱自清文章中手稿的笔记。对面山上零零阁是校友捐资兴建的,20xx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阁。近春园是清华师生娱乐休闲的场所。
清华园区: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的诗《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湛是澄清的意思,水木清华就是因为其后有一池塘而得名。现在此建筑物为清华贵宾接待室,校长党委书记也在院内办公室。
在此园中,我们还看到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而修建的自清亭和一尊朱自清的汉白玉雕像。另外有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和闻亭,亭内有一个大钟为清华的珍贵文物,以前按钟声控制作息时间。闻一多先生1932年来清华教书,1946年在云南昆明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并在会上登台演讲,痛骂反动派无耻,在回家途中,中弹死亡,碑上的字是诗人的主要天赋要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先生的座右铭。
二校门:是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门,建于,门上端大理石上刻着那桐写的清华园三个字。因为校园不断扩建,修建了西大门,所以称此为二校门,十年动乱年间,
二校门曾被推到,在此修建毛主席雕像。91年在一些校友的倡议下经学校同意,安老照片重新修建此门。二校门现已成为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参观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家左边这两栋楼是第一、第二教学楼,分别建于52年、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现在仍在使用。
最北边这个宏伟的建筑就是大礼堂。是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它是一座古罗马与古希腊式建筑风格混合而成的。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它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大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27.6米,里面有1200个座位,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就连设计都是由美国设计师莫非亲手操作。而这个建筑的一砖一瓦全部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仍在此举办各种活动。南面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二字源于《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聚集的地方。1936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现在同方部是清华大学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竣工,是德国古堡式建筑。门上清华学堂四个大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在此办公。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馆,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这里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清华目前最优异的一届学生)级的学生送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端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指针正指着地球的南北极两端,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刻。春分以后用太阳在上盘面上的倒影计时,秋分以后用太阳在下盘面上的倒影计时,没有太阳的时候是没有作用的。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学风,就是鼓励清华学子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两边侧面是拉丁文的翻译。
大礼堂东侧是水电水利系,毕业于此。
校训碑上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名,引用《周易》里面?乾坤?二字的卦辞,在同方部给清华学生做了一次演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像地一样柔顺,包容万物,培养出大公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广为流传。
校训碑旁边有一个书形状的标识叫做《悟》,有中国福建清华校友会捐赠。雕塑是铸钢制造的,长2米宽1.3米,由人类的面部和一本巨型的书组合而成,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教育有着实不可分的关系。书是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也是人类学习、进步的工具。同时书中的知识和思想也代表着人类已有的探索成果,昭示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大家可是去看看,看看自己能否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
我们景点就介绍到此,现在是*点*分,给大家*钟的时间自由活动和照相。请大家*点*分按时在此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列队带出校门)
别话: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学习,考取理想的大学,再见!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5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北,今天我们参观的中国最著名学府之一—清华大学
华大学创办于,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也是全中国大学的典范,很多人都会来这瞻仰一下最高学府的样子。清华校园曾是皇家园林,亭台楼榭与湖水树林相映,环境非常优美,园中的建筑大多中西合璧,显得高贵典雅。
清华大学的主要景观位于西门附近,不过近几年为了保证校园学生学习秩序,西门附近进行了进入管制。游客从西门进入需要按照开放时间,持身份证排队登记,然后进入。除西门之外,东门、北门等几个校门一般全天开放,个人参观可以随时进入,从东门、北门进入也可以游览整个校园,但需要步行约1.5公里左右到达西门附近的景观区,而且这个开放并非官方同意,在监管较严时也会出现无法进入的情况。仅游览西门部分的主要景观再从西门离开,仅需步行约2公里,走走看看1小时即可。清华整个的校园较大,长宽都有两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园其他地方逛逛则需3小时左右甚至更久。
清华校园内的主要景点有近春园、水木清华、大礼堂、清华学堂、二校门等,可以从西门进入后顺时针一一参观。
近春园是原来皇家园林的中心地带,有湖水、小亭和葱郁的树木,环境清幽。小湖里面种满了荷花,每到夏季开放,十分漂亮。这个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荷塘,可以好好观赏一下。
水木清华、大礼堂和清华学堂是清华园里最著名的三座建筑。水木清华建于湖水旁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大礼堂的建筑则是西式的圆顶红墙,在大礼堂旁边还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礼堂的合影也是清华形象的代表之一。清华学堂是一座别致的二层小楼,是清华大学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墙砖、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筑非常优雅。二校门位于清华学堂的南侧,这座乳白色圆拱式校门的照片流传甚广,是清华最为著名的景点,也是清华的代表形象,绝大多数游客都会在此留影纪念。
位于这些主要景点区域的东侧是清华的主要教学区、研究所和生活区,若有兴趣可以前去参观一下,感受最高学府的学术气息,不过要注意不要打扰到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校园较大,还有些人在校内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一般每小时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证。不过这些服务均属于私自开设,并非官方提供的正规服务,不推荐选用。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6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刘导,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解清华大学的风景。
北京的清华大学不仅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大学,还是一处美丽的旅游胜地。
这里是清华西门,请大家跟我向东走,大约200米就会来到二校门。二校门建于,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大家可以在这里拍下照哦!想听它上面有什么,请听仔细:门额上方有用铜书写的“清华园”三个繁体大字!
现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们的面前是大礼堂!大礼堂占地面积为1840平方米,体积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国内高校最大的礼堂。它是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万不要恨他!虽然当时我们比美国差,但是现在不好起来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校园里最著名的一道景点,被称作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顾名思义是碧水和绿树加起来的景色,水域面积为1000平方米,树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衬托,更加显示出独特的美。若是在夏天来到水木清华,你定会看到那大得像伞一样的荷叶,红得像宝石一样的荷花。
各位游客,今天的清华大学半日游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7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创办的。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1931年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1934年设工学院,1935年设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范7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31个系。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址广东罗定、云南澄江、广东坪石、东江、连县登地。1945年回迁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农、医、师范等4个学院从中山大学划出,中山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校址由广州石牌迁至康乐园。
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七十五年来,吸引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郭沫若、鲁迅、冯友兰、陈钟凡、罗常培、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董作宾、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刘节、梁方仲、冼玉清、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杨树达、钟敬文、朱谦之、杨成志、吴康、杨荣国、蒲蛰龙等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形成了以“严谨、求实”为特征的良好学术风气。中山大学也成为了中国南方文化与学术的重镇。
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学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中山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岭南(大学)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拥有35个研究所、47个研究中心,37个学系,48个本科专业。共有5个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96个,还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还拥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历史学、管理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光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全校有教职工3743人,其中教师1549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博士生导师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讲师489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7人,近年来,共有9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校各类学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硕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国留学生181人。
中山大学不仅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而且教学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在全校77个实验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和生物防治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实验室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其设备和研究水平居国内外先进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测、静电加速器、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应用、计算、电化教育、测试等实验室(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334万册,各类期刊万余种,并开展国际联机检索服务。1995年底,顺利建成规模可观的学校校园网。
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有3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每年派出大量人员到国外及港澳地区讲学、进修、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先后授予邹至庄、霍英东、曾宪梓、何善衡等为中山大学名誉博士,聘请了杨振宁、邹至庄、陈省身、杨庆、朱经武、丘成桐、沈元穰、钱庆文、饶宗颐、桥本初次郎、费尔班克、陈香梅、等一批知名学者、教授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教师来校讲学、任教。
自国家设立重点大学制度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中山大学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历年来,中山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既有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级党政领导,更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以及一批遍及海内外的企业家。[1]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大力支持,捐建教学科研生活用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捐赠各类图书资料、设立奖教奖学金,累计各类捐助达3亿多元。霍英东、梁銶琚、何善衡、曾宪梓、姚美良、冼为坚、熊德龙、方润华、卢雪儿、朱孟依等分别捐资兴建了英东体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宪梓堂、永芳堂、冼为坚堂、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方润华楼、马文辉堂、外语学院大楼等,岭南大学校友筹款资助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兴建岭南堂、伍舜德图书馆、林护堂、黄铭衍堂、黄传经堂,岭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美国岭南基金会,孔安道基金会以及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的中大校友会、岭南大学校友会,都给予中山大学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定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为中山大学在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展了办学的空间,以此为依托,中山大学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山大学座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校园面积45平方公里,康乐园中树木葱笼,绿草如茵;珠海校区依山面海,幽静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读书治学的胜境。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8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立于,现为国家“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时也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在20xx年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大陆第五名),国际声誉和影响明显扩大。学校的一批学科在国内和国际学术领域有更大的影响,中山大学在15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总被引次数进入全球前1%,仅次于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并列国内高校第2位。这15个学科领域分别是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与行为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ESI数据库共22个学科领域,15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已超过ESI数据库学科领域三分之二。论文总影响力(总被引次数)达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处于前0.08%的位置;十年间我校ESI论文的篇平均被引次数为7.65,在国内高校排第4。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
,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地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xx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地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有56位一级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一批学科如历史、哲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数学、生物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在国内的优势得到了巩固,特色更加鲜明,有的研究方向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日益增大。
中山大学还利用三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如通过通过临床常见疾病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研究项目推动临床与基础医学的交叉,通过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推动公共管理与政治学交叉融合,通过粤港澳区域合作项目推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地理学等交叉融合。这些项目的建设,探索了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在组织跨学科力量针对共同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我校利用有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规划,加强建设新兴学科。如通过华南水产养殖动物质量安全与疾病控制生物技术项目发展海洋科学等学科,利用基于华南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结构改建、筛选及新药研发项目发展新药研制等新兴学科,进一步整合了学科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布局和发展了一批面向国家和广东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使学科布局更趋合理,结构更为优化。
当前,中山大学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9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
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当时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
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
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
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
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xx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
动。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
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
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
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
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
作五
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
至今。
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
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
教材,
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
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
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
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
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
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时撤销
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
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大事年表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
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梅贻琦等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竺可桢、赵元任等清华学堂成立更名为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1931年梅贻琦任校长1932年设工学院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
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1935年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
“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在清华园复员开学1949年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设农学院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58年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1970年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复建理学院建立继续教育学院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1999年复建法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xx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xx年成立医学院20xx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xx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20xx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20xx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xx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xx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20xx年成立环境学院,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现在,大家对清华大学有什么了解了么?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0
早就听说厦门大学是中国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大学,所以我特别想去一睹芳容。今年参加了梅州日报社举办的海洋少年游学夏令营,有幸去到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位于东海之滨,前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与我国的宝岛――中国台湾隔海相望,背后是美丽的普陀山,能在这里学习一定很幸福吧!
我坐在大巴上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进入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的校门,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厦门大学”。一座座红色屋顶的建筑掩映在一片片绿荫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高高耸立的颂恩楼,西方的建筑风格,中式红色的屋顶。
走在厦大的校园里,仿佛走进了爱丽丝的浪漫梦境里,茂盛青葱的树木,鲜艳美丽的花草,宁静的湖泊,风格各异的建筑物真是太美了!果然名不虚传啊!站在颂恩楼下,前面就是美丽的芙蓉湖,湖水碧波荡漾,绿荫环绕,我和我的队员们站在芙蓉湖边,尽情的拍照留念。
厦门大学是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目的是为了激励厦门大学的师生们积极进取,努力开拓,追求至善至美。几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厦大学生在校训的激励下艰苦创业,努力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厦门大学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也是许多莘莘学子神往的大学,也是我向往的大学。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希望我能拿着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笑容灿烂地走进厦门大学!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1
大家好,欢迎来到清华大学。我姓*。是清华大学系**届的学生。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我们今天采取集中讲解,集中解散的方式,主要参观近春园和清华园风景区。我们游览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
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清华大学的建校历史。清华大学创办于,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园,东边的还是叫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把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我们今天清华园的由来。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遭到惨败,于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当时一个美国政府就得到了3200万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较多,决定拿出一半赔款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没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桐批准,于开始兴建校舍,4月29日正式开学,取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知道清华学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院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型大学过度。
,国立清华大学才算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7奶奶是清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战胜利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1966年-1977年,文革十年校园遭到很大破坏,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1978年以后清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渐恢复了许多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xx年兼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有十大学科,只缺农学,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清华已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的多学科新型综合型大学。20xx年,成立了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目前清华有13个学院,54个系。到20xx年百年校庆的时候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
色的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型的世界一流大学。校本部占地面积6000多亩,在校25000学生,10000教职工,20xx名教授,50多位工程院院士,2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9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这些数字在全国高校都名列前茅。清华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目前清华知名人士有神五总设计师王永志等。历代领袖都很重视清华的发展,清华西校门是毛泽东题词。(此段只需了解)
我们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学风是行胜于言。
现任校长是陈吉宁,党委书记胡和平。
好了,学校概况就介绍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景点:我身后这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孔子的雕像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毕业生专门从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他的寓意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工科的学生们能够多多关注人文科学。
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亭子的意思,它是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时因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们笑称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以后,曾调任北平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狱中。后来清华大学师生为了几年这位杰出校友,学着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这两个字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荷塘月色厅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里描写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这一切都反应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死去。临终时他还嘱告家人,不要政府配给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厅以资纪念。厅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个大字是朱自清文章中手稿的笔记。对面山上零零阁是校友捐资兴建的,20xx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阁。近春园是清华师生娱乐休闲的场所。
清华园区: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的诗《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湛是澄清的意思,水木清华就是因为其后有一池塘而得名。现在此建筑物为清华贵宾接待室,校长党委书记也在院内办公室。
在此园中,我们还看到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而修建的自清亭和一尊朱自清的汉白玉雕像。另外有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和闻亭,亭内有一个大钟为清华的珍贵文物,以前按钟声控制作息时间。闻一多先生1932年来清华教书,1946年在云南昆明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并在会上登台演讲,痛骂反动派无耻,在回家途中,中弹死亡,碑上的字是诗人的主要天赋要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先生的座右铭。
二校门:是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门,建于,门上端大理石上刻着那桐写的清华园三个字。因为校园不断扩建,修建了西大门,所以称此为二校门,十年动乱年间,
二校门曾被推到,在此修建毛主席雕像。91年在一些校友的倡议下经学校同意,安老照片重新修建此门。二校门现已成为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参观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家左边这两栋楼是第一、第二教学楼,分别建于52年、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现在仍在使用。
最北边这个宏伟的建筑就是大礼堂。是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它是一座古罗马与古希腊式建筑风格混合而成的。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它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大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27.6米,里面有1200个座位,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就连设计都是由美国设计师莫非亲手操作。而这个建筑的一砖一瓦全部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仍在此举办各种活动。南面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二字源于《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聚集的地方。1936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现在同方部是清华大学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竣工,是德国古堡式建筑。门上清华学堂四个大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在此办公。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馆,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这里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清华目前最优异的一届学生)级的学生送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端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指针正指着地球的南北极两端,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刻。春分以后用太阳在上盘面上的倒影计时,秋分以后用太阳在下盘面上的倒影计时,没有太阳的时候是没有作用的。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学风,就是鼓励清华学子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两边侧面是拉丁文的翻译。
大礼堂东侧是水电水利系,毕业于此。
校训碑上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名,引用《周易》里面?乾坤?二字的卦辞,在同方部给清华学生做了一次演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像地一样柔顺,包容万物,培养出大公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广为流传。
校训碑旁边有一个书形状的标识叫做《悟》,有中国福建清华校友会捐赠。雕塑是铸钢制造的,长2米宽1.3米,由人类的面部和一本巨型的书组合而成,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教育有着实不可分的关系。书是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也是人类学习、进步的工具。同时书中的知识和思想也代表着人类已有的探索成果,昭示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大家可是去看看,看看自己能否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
我们景点就介绍到此,现在是*点*分,给大家*钟的时间自由活动和照相。请大家*点*分按时在此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列队带出校门)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2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20_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1920_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_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0_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0_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0_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_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交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_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系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国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至今。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教材,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育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_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时撤销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3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华大学导游词[智库|专题]。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导游词《清华大学导游词》。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xx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4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
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__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当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__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__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__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__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5
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名博雅的秀丽景色,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让人惭愧,谨以此文分享给愿意做导游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
西校门
西校门是北京大学原来的正门。因为是校友1926年捐资所建,故也称作校友门。1920年3月15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西门华表
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1742)。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曾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移此华表时,曾“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工起运,陆续移来三座”,“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声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认可,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竖立於贝公楼前,以资瞻仰。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非一对。原来1925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街新馆时,欲将燕大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错阳差,结果燕大和北图的华表皆不成对,成就了这一桩趣事。
贝公楼(BashfordHall):
燕大的主楼,即现在北大的办公楼,称为贝公楼,是为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又译贝施福),1926年落成时的英文名即为BashfordHall。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开办的汇文大学。其首任校长李安德是丁韪良的一位密友,当李安德于1893年因病去世以后,包括丁韪良在内的校董事会一致推选贝施福为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同时选举刘海澜为常务副校长。贝施福当时也是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的校长。虽然他于1904年正式来北京传教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实际主持和过问汇文大学堂的具体事务,但由于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家,同时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的丰富经验,所以他对于提升汇文大学堂学术和管理水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从他亲自来北京主持美以美会的教务活动之后,以及在1913-1919年任上海美以美会会督期间,更是在汇文大学堂的财力上给予了鼎力支持。与此同时,贝施福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多产的史学家,编著过《中国与美以美会》(1906)、《美以美会在华一百年文献集》(1907)和《中国述论》(1916)等重要的在华教会史文献。1919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贝施福向汇文大学堂遗赠了他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书。它们后来成为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图书馆的书库中仍能找到上千册有贝施福亲笔签名的西文书籍,内容大都跟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为了纪念他对于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突出贡献,1926年落成时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卫理会海外传教团捐款16万美元建造。贝公楼的正门是在可以远眺燕山的西面。门前原来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树,还有一块西方所有大学校园均少不了的长方形草地。贝公楼正门上方的屋檐之下还挂有一块很大的牌匾,上书“贝公楼”三个大字。从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块牌匾。“贝公楼”的牌匾其实跟那块被奉为国宝的“大学堂”牌匾一样,都是具有很高历史文物价值的。
贝公楼原来正门的上方有一个小阳台,每当校内举行大型的集会时,这个阳台常常被用作一个讲坛,而听众们就站在办公楼与西校门之间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当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周陪同下访问北大时,就曾经站在这儿对下面站满草坪北大师生发表过热情洋溢的讲演。可惜这样的壮观场面如今已难以重现。
宁德楼(NindeHall)
宁德楼(又称宗教楼,今北大外院民主楼),是燕园第一座建筑,1922年落成,作为学校的宗教学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维尔夫妇捐赠,以纪念前美以美会会督宁德威廉牧师(BishopWilliamX.Ninde)。宁德威廉牧师与其妻1895年来华,自此从未中断过祷告,祈求这个伟大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早日福音化。宁德楼二楼有小礼拜堂,学校的`主要圣事都在这里举行,这里还进行许多重要的选举,这个礼拜堂至今犹在。
穆楼(McBrierRecitation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库、银行家穆布莱(McBrier)捐款10万美元所建,今为北大外文楼。科学楼(ScienceBuildings)
其中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建设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预科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兴建,今为北大化学南楼和化学北楼。燕大图书馆
燕京大学图书馆位于贝公楼南侧,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档案馆,是由托马斯贝利(ThomasBerry)夫妇的三个女儿为纪念父母的遗愿——“在全中国推广学习”而捐款五万美元兴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它已有图书期刊40万册,未编图书期刊18万册,另拓片12000余张,木刻书板2400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善本书数量高达3578种,37484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基督教神学和有关基督教在文化传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丛书也是国内图书馆中收藏最丰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到来自各方的赠书。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还有美国校友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赠送的书。李赋宁先生在一篇题为《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他初来北大任教的日子里,正是燕京大学保存的西文特藏书,使他能够顺利地备课和准备讲演稿,并在北大图书馆度过了一段祥和而严肃的研究时光。
甘德阁,麦风阁(又称姊妹楼,今南阁和北阁)
甘德阁为MrsDavid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阁建于1924年,北边的麦风阁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室,南边的甘德阁当时作为女部的办公楼使用。它们是以美德博士(MissLuellaMiner)的名字来命名的。麦美德博士是原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长,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以后,便自动成为燕大的女部,麦美德(Miner)就成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麦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为燕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而在海淀新校园落成时,依据当时给建筑命名的惯例,就将这两座美丽典雅的阁楼以麦美德来命名了。从甘德阁和麦风阁到南北阁的转变,估计也是因缘于钱穆先生的提议。从那时开始,甘德阁和麦风阁的名称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角落了。
圣人楼(SageHall今天的俄文楼)
当时是女子学院教学楼,由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SageFoundation)捐资兴建,二楼有礼拜堂,专供女子圣事服侍之用。钟亭铜钟系皇帝降旨所造,是1928年,学校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款项从黑寺购得。每隔半小时,校园里会响起悠扬的钟声。
男生宿舍(红一到红四楼),女生宿舍(静园周围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众多美国慈善家捐资兴建,第六宿舍由中国人捐资兴建。现在男生宿舍作为行政办公室,女生宿舍是各个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义亭(又称鲁斯亭,今称湖心亭)
为斯克兰顿城(Scranton)的友人为纪念副校长路思义(HenryWintersLuce)所建)(一说为路思的长子亨利鲁滨逊路思(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的创办人)捐资兴建)。路思义对中国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他像司徒雷登一样,积极筹款,促进了山东齐鲁大学的组建,1919年担任燕大副校长,积极为燕大建设筹款,鉴于他的贡献,中国台湾的东海大学还有以他为名,由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
临湖轩
临湖轩作为校务长住宅,为司徒雷登友人美国费城的乔治柯里夫妇捐建,其实,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别为学校接待、议事的场所,学校里各种社团开聚餐会、茶话会、招待贵宾、举行婚礼都可以在这里。1929年燕大创建10周年座谈会上,冰心教授提议命名为“临湖轩”,并请当时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匾。女子体育馆(BoydBuilding今北大二体)
女子体育馆系米兰鲍埃的父母威廉鲍埃夫妇(Mr.andMrs.WilliamBoyd)于1927年捐献了9万美元给燕京大学来建设一座女子体育馆,他们还捐献了1万美元在燕京设立奖学金。威廉鲍埃先生曾经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秘书,而鲍埃夫人又是国际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他们在美国基督教为亚洲捐款的运动中极为活跃。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美国基督教女子团体捐助的亚洲7所女子学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笔。300万美元中的60万被用来建设燕京大学校园,鲍埃夫妇10万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女儿米兰鲍埃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化学系,因为对基督的信仰,1923年离开了刚订婚的未婚夫,远涉重洋,来到燕京大学教化学,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兰后来成为燕大董事会的秘书,继续为燕大的发展筹集款项。不仅如此,她还极其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抗日战争,米兰为中国难民救助会工作,筹集了很大一笔钱。她的女儿卡米拉参加了基督教教育学会的亚洲交流项目,并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讲座,她的外孙女谢海日(HeatherSmithXie)24岁来到中国教书,如今,谢海日与她的中国丈夫谢勇住在香港,两个小孩先学中文,后学英文,已经能够流利地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个见证。
男子体育馆(Men’sGymnasium)
即现在的北大一体,大楼是由燕大在美国的托事部主席Mr.FranklinWarner捐资兴建,旁边的运动场地是在纽约的Mr.CarlHamilton帮助下整理出来的。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的遗物。1930年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从原朗润园的主人载涛手中将石鱼买下赠给母校作为毕业留念.
博雅塔
为了向全校供水,亟需建一座水楼,但是它必需与未名湖的风光相协调,于是便仿照通州燃灯塔外形建此水塔,并从燕大教授博晨光(LuciusPorter)曾经在华北做过传教士的叔父JamesW.Porter那里捐来一笔钱专供建造水塔使用。塔便用博晨光教授的名字而命名,称为“博雅塔”。水塔仿通州古塔样式,共13层,高37米,中空、螺旋梯直通塔顶。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6
今天是我和老爸在北京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起去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一流学校,因此门禁十分严格,只能持有北大或清华的学生证的学生与老师才能进入,我们被堵在门前迟迟不能进入。虽然正门的门禁似铜墙铁壁,但是东门的门却是敞开的,于是我们便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进了清华大学,放眼望去,整齐的街道与绿色的草木相呼相映,路边的雕塑与长椅搭配,美不胜收。一进门便是清华大学的法学院。青砖砌成的楼房,整整齐齐,甚是威严;笔直的大理石柱,四个排成一行,支撑起巨大的平台。那系徽上的大钟,让我们铭记警钟长鸣的忠告。
再往前走,就是清华园,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放眼望去,大门上的三个大字刚劲有力,大理石的园门端凝而又厚重,路边的树木更是郁郁葱葱。漫步在清华园,环绕在美景中,听鸟声,听风声,好事悠闲惬意。
继续向前,到了清华音乐院,曲线形的设计充满美感,好似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几位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学生在此拍照,仿佛要留下自己在清华的最后一点印记,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啊,他们是中国最高学府的高材生,必将成为国家栋梁。看到他们我不由心生羡慕,不禁暗下决心“我也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清华生”。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7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交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xx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系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国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至今。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教材,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育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时撤销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8
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刘导,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解清华大学的风景。
北京的清华大学不仅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大学,还是一处美丽的旅游胜地。
这里是清华西门,请大家跟我向东走,大约200米就会来到二校门。二校门建于,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大家可以在这里拍下照哦!想听它上面有什么,请听仔细:门额上方有用铜书写的“清华园”三个繁体大字!
现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们的面前是大礼堂!大礼堂占地面积为1840平方米,体积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国内高校最大的礼堂。它是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万不要恨他!虽然当时我们比美国差,但是现在不好起来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校园里最著名的一道景点,被称作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顾名思义是碧水和绿树加起来的景色,水域面积为1000平方米,树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衬托,更加显示出独特的美。若是在夏天来到水木清华,你定会看到那大得像伞一样的荷叶,红得像宝石一样的荷花。
各位游客,今天的清华大学半日游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19
“大家好!我来自广东省,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凌导。今天就是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我们现在在开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与1898你,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与清华大学齐名。”
“好了,现在已经到了北大的校门口了,请大家注意一下卫生,如有垃圾请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好了。我们下车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图。塔是指博雅塔,塔级有十三级,高三十七公尺,本来是一座水塔,现在已成为了一处风景,供大家欣赏。湖是未名湖。当年取名时,参选的名称很多,但都不令人满意,最后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图,就是我们现在来到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已经百年历史了。现在藏书1046万册,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我们接着往前走。”
“看,这就是塔和湖。现在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卫生。青大家慢慢欣赏。”
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来玩!再见。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0
厦门大学是中国最美的大学。
厦门大学最有名的景点是芙蓉湖,走进厦门大学直走50米,有一个拐弯处,从右走,大约30米就到芙蓉湖了。湖面上风平浪静,这时,淘气的风娃娃吹了一口气,把湖边的杨柳上的柳条吹动了柳条拂动着湖面,湖面上漂起了微波。湖水清澈见底时不时还能看到小金鱼的身影。
芙蓉湖中央有一个小岛,通向小岛的路只有一条桥,这座桥是一座木吊桥,吊桥是60块木板组成,岛上有两只黑天鹅,还有一棵大榕树,黑天鹅的屋子是用木板做的,里面还有几只小天鹅呢!
教学楼里是一片和谐的景想,干净的墙壁,整齐的桌椅和油亮的黑板,还有宽敞的教室。
教学楼后面有一个花园,里面有好多花草树木,有鸡蛋花,凤凰花,百合花……草有含羞草,柠檬草,地毯草……树有合欢树,椰子树,凤凰树……美丽极了!
厦门大学真是太美了,如果你来到厦门,一定要来这里哦!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1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
发扬实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2
数十年来,闻名中外的厦门大学一直是无数莘莘学子追求梦想和实现理想的摇篮。今年夏天,我有幸和妈妈一起游览了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坐落在东海之滨,和我国的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它是由着名爱国华侨陈嘉庚爷爷于1921年创办的,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建校89年来,厦门大学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
步入校园大门,一双展翅欲飞的翅膀雕像耸立在钟美林广场,深含着厦门大学每一位学子都能从这里鹏程万里、展翅翱翔的寓意。雕像背后是一条笔直的迎宾大道,大道两旁均匀载种着一株株笔直挺拔的棕榈树,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美丽的校园,更像一位位迎宾小姐在迎接来这里参观学习的每一位朋友。大道的尽头是时尚简约的厦大图书馆,米白色的墙体上覆盖着淡淡咖啡色的大理石,不禁让人联想起一杯美味的卡诺奇雪糕。看简介,这美丽的图书馆中藏有40多万册图书呢!大道两旁如茵的草地上三角梅竞相开放,点缀着美丽的厦大校园,风儿轻拂芙蓉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时而有调皮的鱼儿跃出水面,湖面上荡漾起层层波纹,好似一条条珍珠链挂在那睡莲之端。啊!好一个美轮美奂的校园,好一幅如痴如醉的画卷!
顺着一条芬芳的小径,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群大学生中间。看,两个女大学生静静的坐在石头上,认认真真的读书呢,陈嘉庚老爷爷正笑眯眯的望着她们,仿佛在深情的说:“孩子们,努力学习吧!中国的富强和建设需要你们那!”奇怪,陈嘉庚老爷爷怎么也会在这里噢,原来这是一群惟妙惟肖的雕像呀!
离开厦门大学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回望沐浴在晚霞中的美丽校园,我深深被它的无法言喻的魅力所吸引。我想,7年以后,当我拎着行囊走向这余晖中的美丽校园,应该成为我学生时代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3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一所综合大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是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次,清华学堂的建立,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清华改办大学,成立大学部,增设研究院国学门(通称“国学研究院”)。夏,清华学校由国民政府接管,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翌年,留学生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清华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一所独立的综合大学,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后校长人选几经更迭,1931年12月,梅贻琦继任校长,连续长校20xx年,在清华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
国立清华大学共设立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还有理科、文科、法科3个研究所,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历史、物理、算学、化学、生物、政治学、经济学10个学部。还相继成立了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称为特种研究所(不招研究生)。
在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王国维、梁启超、院寅恪、赵元任、朱自清、闻一多、吴宓、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吴晗、陈岱孙、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熊庆来、华罗庚、刘仙洲、张之高、梁思成、马约翰等著名学者和大师都曾先后在清华执教。清华大学倡导教育自主、学术独立、广聘名师、治学先进,从而迅速成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先在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不久,战火逼近长沙,次年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38年5月正式开学。西南联大设文、法、理、工和师范等5个学院、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和一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南联大荟萃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精项,通力合作,艰苦办学,以教授水平高、学风校风好、民主空气浓、进步力量强、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而蜚声中外。、
从清华学堂成立,到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学校先后培养和选送留美生1100人;从设立大学部到1948年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共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含西南联大时期)5500余人,招考派送留美生131人,毕业研究生138人。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等,而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国各界、特别是科学、教育和文化界杰出的学术领导人与国内外著名学者。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揭开了清华历史崭新的一页。
1952年6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基础雄厚、富有特色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和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并入清华大学。经过调整,清华大学设置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电机工程、无线电工程和石油工程(1953年调出)等8个系共22个专业及15个专修科,由一所多院制综合大学转变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2年11月,教育部任命蒋南翔为清华大学校长(1956年后兼任党委书记)。蒋南翔在清华任职20xx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育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为清华大学和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起,清华率先创建原子能等新技术专业。到1966年6月,清华大学设有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动力机械、农业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冶金、电机工程、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等12个系共40个专业,成为新中国第一流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此期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超过万人。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20xx6人、专科生1126人和研究生1475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其中不少人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专家、学者。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设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等、航天航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5个学院55个系;博士、硕士授权点25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37个,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多模式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七万各行各业的骨干。20xx年~20xx年,先后成立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正高级职务教师12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院士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共有101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入选人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20xx年,我们迎来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从99周年校庆开始的“百年校庆年”,以“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为主题,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文化、公益和庆祝活动。目前,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陆续举行,一系列百年校庆出版物相继面世,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文科图书馆等百年校庆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百年校庆是清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要总结凝练百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在新的百年再铸新的辉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4
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__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1911年,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09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
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一共耗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为背景的。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5
中山大学(SunYat-sen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初名国立广东大学,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于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xx年10月合并而成。
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5.972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的广州和南海之滨的珠海市,广州南校区(康乐园)占地1.208平方公里,广州北校区(医科总部,位于中山二路)占地0.203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大学城)占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571平方公里。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正式出版书籍490.7万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8964GB。另外,学校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网络信息点数已经达到74213个,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中大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中山大学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至今,中山大学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大学,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中山大学设有42个学院和5个直属系,在119个本科专业招生。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6
曾经也偷偷做过梦,梦想高考能考上厦大,如今近在咫尺,却只能是奢望了。感叹20__年高考,厦大的分数线低的让人不敢相信,20__年高考又高的让人胆寒。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回到苦涩的高中,继续做那个未实现的梦。
从五老峰下来已是正午时分,正逢厦大开放游览时间,游客早已排起了长龙,我早已是心潮澎湃。
从群贤校门走进厦大,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棕榈树、宽阔的广场,碧绿的草坪和一幢幢嘉庚风格的别致建筑。我不懂建筑,但却被她的神韵深深打动。这是厦大最早的建筑群——群贤楼群,想必是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意。楼群整体不高,砖木结构呈一字排开,宽厚的墙体,斜顶,红瓦,西式柱子承托屋檐,拱廊与方廊上下交错,中央主体大楼与小楼群之间木廊连接,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闽南民间建筑元素和西式建筑元素于一体,真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已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一言以蔽之——好!
短暂的欣赏后,我们来到了芙蓉餐厅,体验了一下厦大美食。据说几年前游客是跟学生一起用餐的,随着游客的增多,就将芙蓉餐厅三楼用作游客专用餐厅,比想象中的要好,价格虽然比学生餐厅高,但还不至于离谱,味道也还可口。
厦大有湖,名曰芙蓉。芙蓉湖畔,是乘凉休息的好地方,也是情侣幽会的好去处。湖水掩映,绿树环绕,鸟语花香,高大的红墙芙蓉楼群巍然屹立在湖边,主楼图书馆霸气侧漏、气势磅礴,一柔一刚尽显章法。沿湖的草坪被横七竖八地踩出了些阡陌,错落而不失格调;湖中央,有小岛一个,绕过半个湖从雕栏玉砌的石桥方可到达,如果有位伊人,手持帛伞,依偎在桥边,那场景真是美到了心坎儿。这是属于两个人的小天地,也是属于一个人的小角落,你可以泡壶茶、拿本《诗三百》抑或是长短句,畅游诗意的书海;你也可以拿根长笛,抑或是抱把吉他,奏响浪漫的乐符……
穿过芙蓉湖,沿着主干道,来到了芙蓉隧道,这是厦大学子展示才艺的民间敦煌,是一条文艺的隧道。隧道有一千多米长,全程禁车,隧道内有创意咖啡屋,要是走累了可以坐下来小憩一下。隧道内的墙壁都是厦大学子的杰作——书法、绘画、涂鸦数不胜数。有童年的回忆,充满Q趣,天真无邪;有那些年在厦大的故事,温馨而甜美;有“5·12”汶川地震的祈祷,庄严而肃穆……其中有一幅海贼王的漫画简直逼真,以至于我去抠墙壁确认真假。春去秋来,一批批文艺小清新们,用画笔,透过形态各异的人物、鲜艳夺目的色块、生动活泼的线条,勾勒出了一条艺术长廊,他们在这里展示才华、张扬青春、诉说过往与未来。
从芙蓉隧道出来,穿过典雅的芙蓉校舍和茂盛的凤凰林荫道(可惜凤凰花未开),朝小山步行约20分钟便到了情人谷。情人谷本是厦大的水库,因其依山傍水,水清而林密,深幽且静寂,含蓄而自然,便渐渐成了厦大学子读书幽会的另一小天地,正如碑文最后一句所云:“此地为厦大青年学子幽会之佳所,被莘莘学子戏称为情人谷”。情人谷只是民间说法,官方说法是思源谷,顾名思义——饮水思源,但可以想见的是官方是承认情人谷这一称谓的。
情人谷,地处幽僻,若非厦大人,或者像我这种不喜欢走寻常路线的人是很难遇见的。谷不大,但也不小,树木郁葱,绿草如茵;坝上有石桌椅凳,零零稀稀地依偎着几对说悄悄话的情侣;几位大叔正忙活着穿衣,想必是刚下水游泳起来;堤坝对岸的树林中,有一群白山羊,正专注地啃着青草,也不怕自己打扰了情侣的幽会;天空时有鸟儿飞过,水中黑天鹅在自由地漫游;一条木板桥蜿蜒在绣水绿山中,水榭亭台错落在其中,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跑着茶在垂钓,好不惬意!沿木板桥向山谷深处走去,是谷的尽头——土豪教学基地——高尔夫球场。天然球场,依山而建,顺地势而为。“教学重地,游客止步”的标牌很醒目,我们也只好怏怏而归。
不论是芙蓉湖,还是情人谷,还是高尔夫教学基地,都充分体现出这所百年名校开放的胸怀和以人为本的情怀。周游了半天,确实有点累了,从情人谷下来找了个文艺的邮局,在石凳上写了一个多小时的明信片。这安静的一个多小时,我很享受,幻想着作为一名厦大的学生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是没什么可能成为厦大的一份子了,这个梦想只能由弟弟妹妹们或是后辈们来实现了。
不愧是中国最美的大学,我觉得没有之一!短短的半天,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它,爱上了它的开放包容,爱上了它的大气磅礴,爱上了它的文艺清新,爱上了它的雕梁画栋,爱上了它的一草一木,爱上了它的独一无二……
遗憾的是时间有限,还有好几个地方没去,比如上弦场、鲁迅纪念馆等,以后有机会再去厦门,必去厦大。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7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20_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惨败,于1920_年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为9.8亿两。当时的美国政府分得了3200万两,折合美元为2400万元。
后来美国政府觉得赔款“实属过多”,所以决定拿出赔款的1/2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20_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部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20_年开始兴建校舍,1920_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20_年4月29号学校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历史纪元了。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校园占地约450亩,全校师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1920_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大学本科生,当时设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三个部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20_年成立“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1920_年,清华大学最后一班留美预备生毕业,结束了我们的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
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_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当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_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_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_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_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书记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0_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1920_年7月由于蒋_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书记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_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1920_年,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1920_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20_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
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书记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建于1920_年9月,建成于1920_年3月,一共耗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为背景的。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
发扬实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20_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8
前段时间,我们全家去了厦门。厦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比如说:胡里山炮台、鼓浪屿等等。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美丽的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建于1921年,距离现在有9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不打扰上课的学生,每天只在12点以后接待700名游客。因此,每天12点之前,厦门大学的门口就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我也是其中一位。虽然排队很枯燥,但也有收获――我买了一份厦大的手绘地图。站在队伍中,我还看见了校门上方“厦门大学”四个大字,那是鲁迅先生写的,真是写得遒劲有力啊!这时,12点到了,那张手绘地图就开始指引我的足迹,带着我去触摸这个最美的校园,去触摸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刚进校园,我立即被两旁的榕树吸引了。榕树高大茂盛,长着许许多多长长的胡须。我忍不住抱住它,叫爸爸给我照一张相。我们沿着道路往前走,看见了芙蓉湖,芙蓉湖像一面大镜子,湖水碧绿,湖面平静。湖边有很多人,有的在跳舞,有的散步,有的嬉戏,还有的在看书。我站在湖边,看着这些美景,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这时,游来了几只黑天鹅,平静的湖水立刻被划出了一圈圈波纹。只见他们不慌不忙来到游客身边,优雅地啄食游客手中的食物,真可爱。
除了美丽的景观,厦大还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厦门大学人才济济,名师荟萃。许多著名的大师曾经这里任教,比如:鲁迅、陈景润、易中天等等。他们培养了很多很多优秀的毕业生。现在这些毕业生正在为建设祖国作贡献。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也考进厦门大学,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大学的导游词范文篇29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惨败,于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为9.8亿两。当时的美国政府分得了3200万两,折合美元为2400万元。
后来美国政府觉得赔款“实属过多”,所以决定拿出赔款的1/2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部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开始兴建校舍,,第一批校舍建成,4月29号学校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历史纪元了。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
,校园占地约450亩,全校师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大学本科生,当时设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三个部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成立“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清华大学最后一班留美预备生毕业,结束了我们的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
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当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xx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xx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xx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7月由于蒋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xx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
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建于9月,建成于3月,一共耗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为背景的。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
发扬实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