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管理制度(精选3篇)
排水管道管理制度(精选3篇)
排水管道管理制度篇1
一、安全用水、供水管理制度
根据市安全用水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辖区内的具体情况,对供水管理规定如下:
1、凡属辖区范围内的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公司向辖区供水总表以内的)一律由管理公司管理。
2、用户出门前应将水阀关闭,避免发生事故。
3、用户不可随意更改大厦供水管道。
4、有以下现象的均属偷水行为,大厦物业将按下列规定处理:
(1)私自装表接水或绕表接水者,除当场停用,按最大流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还要赔偿大楼损失。
(2)私自启动水表的封印影响准确计量,除按用水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赔偿大厦损失。
(3)私自启用水表的,不管停用时间长短,除按用水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赔偿大厦损失。
5、用户违反安全用水规定,拒绝物业管理公司维修人员检查,不采纳安全用水意见及措施而造成事故,影响供水系统或对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按实际情况赔偿损失。
二、大厦节水、用水措施
1、严格按照节水办所批复的用水量用水,不超标用水。
2、在各公共洗手间张贴节水标语,加强用户节水意识。
3、安装感应式或延时式水龙头,防止用水后不关水源。
4、每周抄录总水表读数,发现读数异常增大,马上追查原因。
5、做好地下水池、屋面水箱、冷却水塔水池、膨胀水箱的防漏措施。
三、物管部停水、限水管理制度
1、所有的停水、限水审批权限为工程经理以上。
2、收到政府部门有关停水通知或决定需停、限水应立即报告总经理,至少提前24小时书面通知受影响用户。
3、工程维修部应安排足够的人员处理停、限水工作。
4、停水前应将蓄水池注满。
5、停水期间工程人员应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地下水池水位,发现水位过低应关闭水泵以免水泵吸空,并立即通知受影响的用户。
6、当值人员应将停水、限水情况记录在当值日志上。
四、水泵房管理制度
1、保持水泵房通风换气,环境卫生清洁。
2、每班检查水池的水位是否正常,水池盖必须锁好,无关人员不得借用钥匙。外单位参观或领导检查作好登记记录。
3、每班检查泵房供电是否正常,所有阀门应处于开启或关闭的.正常状态。
4、每班将转换开关转到'手动'位置,用手动试验主泵和备用泵运转是否正常,然后将转换开关转回'自动'位置。
5、定期检查水泵、电机的紧固螺丝有无松动、轴承润滑油情况是否良好等。
6、进行维修保养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告示牌。
7、发现有异常情况或自动失灵等,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留在现场观察。
8、每班对泵房进行检查后,在机管泵房巡检签到卡签名并认真填写机管系统巡查表。
9.定期检查生活用水水池,和药剂添加系统。
五、给排水系统维修保养制度
1、给排水系统的日常维修保养由暖通、给排水运行维修班负责。
2、工程部每年12月份负责制订和监督实施下年度的系统保养计划。
3、维修及保养过程如要限、停水,需提前将停水区域通知客服部,由客服部通知受影响用户。
4、根据设备特点重点做好润滑、除尘工作。
5、供水泵故障时马上停止故障泵,开启备用泵,以保证供水。
6、污水泵故障时应马上采取措施,降低集水井水位。
7、所有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结束后应填写维修保养记录表。
8、给排水设备的故障应于24小时内修复,无法解决的应马上要求通知受影响用户,并报告上级领导,限期修复。
六、给排水系统故障排除措施
(一)给水系统故障处理
1、因给水泵故障影响供水时,把出现故障的给水泵打到'停止'位置,将备用水泵投入'自动'状态运行。
2、因给水泵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影响供水时,由两名技工分别在上水池和下水池泵房采用手动状态定时供水,并用对讲机保持联系和在现场监护,防止出现水浸事故,待自动控制系统修复正常使用后恢复自动控制状态。
3、因供水管网或供水阀故障影响供水时,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水。
(二)排水系统故障处理
1、排水管故障,先将该区域的供水管网关闭,用沙包拦截溢水区域,防止溢水流人电房和电梯等,组织疏通排水管并用吸水机吸水。
2、雨水管堵塞,先用沙包拦截,防止溢水流人电房和电梯等,组织疏通排水管并用吸水机吸水。如雨水较大,无法拦截时可将溢水从走火梯引走,排到街外。
排水管道管理制度篇2
1、主管位置正确,管卡配套位置准确,伸缩节固定完好。
2、主管控制阀便于操作、拆卸。
3、主管上支管三通位置准确,水表和表前控制阀必须试压后才能安装,同时形成阀门试验记录。
4、管外径在25mm以下给水管的安装,管道在转角、水表、水龙头或角阀及管道终端的100mm处应设管卡,管卡安装必须牢固。
5、排水管道必须准确留设坡度。
6、管道支吊件制作安装应保证牢固、美观、排列整齐。安装支吊件、阻火圈应特别注意上层楼板防水。
7、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排水管口进行临时封堵。
8、安装中注意与土建施工的配合,严防穿楼板处漏水,尤其是穿管的套管与管之间的`间隙。
9、施工单位各工种和各分包施工单位必须对已施工的管道做好成品保护,保证交工时管道的整洁完好。
10、所有管道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完成后通知监理、甲方一起进行冲洗、通水、灌水、通球试验,并做好各种记录,若发现不合格及时处理。如不按时记录将处以100元/次的罚款。
排水管道管理制度篇3
一、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部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四、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五、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巡回检查的项目应包括:
1.各项工艺操作指标参数、运行情况、系统平衡情况;
2.管道接头、阀门及管件密封情况,是否存在泄漏;
3.保温层、反腐层和保护层是否完好;
4.管道振动情况;
5.管道支吊架是否完好;
6.管道之间、管道和相邻构件的摩擦情况;
7.阀门等操作机构润滑是否良好;
8.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完好状态;
9.静电跨接、静电接地、抗腐蚀阴极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10.是否存在其它缺陷。
七、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
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注意管道的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振动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支撑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应及时采取措施;
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停用的压力管道应排除内部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保护。外表面应进行油漆防护,有保温的管道注意保温材料完好;
检查管道和支架接触处等容易发生腐蚀和磨损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消除管道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对高温管道,在开工升温过程中需对管道法兰联结螺栓进行热紧;对低温管道,在降温过程中进行冷紧;
禁止将管道及支架做为电焊零线和其它工具的锚点、撬抬重物的支撑点;
配合压力管道检验人员对管道进行定期检验。
对生产流程的重要部位的压力管道、穿越公路、桥梁、铁路、河流、居民点的压力管道、输送易然、易爆、有毒和腐蚀性介质的压力管道、工作条件苛刻的管道、存在交变载荷的管道应重点进行维护和检查。
当操作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1)介质压力、温度超过允许的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
(2)管道及组成件发生裂纹、鼓瘪变形、泄漏;
(3)压力管道发生冻堵;
(4)压力管道发生异常振动、响声,危及安全运行;
(5)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6)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7)压力管道的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安全运行。
八、压力管道实行定期检验,分为在线检验与全面检验。在线检验每年至少检验一次,全面检验检验周期一般为6年。安全阀、压力表等重要安全附件一般每年至少校验l次。
九、对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以书面形式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
十、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后还必须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捡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