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社会活动调查报告(精选3篇)

发布时间:
下载本文

春节的社会活动调查报告(精选3篇)

春节的社会活动调查报告篇1

调查时间:

XX年1月21日——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

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

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高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高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高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高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高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高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高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高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高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高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高三学生,为了在这次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

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春节的社会活动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xx年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第一范文网!”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妈妈,苹果我们总吃,今晚你怎么还摆一大盘呢?”“这你不懂了吧,这叫作‘平平安安’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说法”。

“年夜饭这么有讲究?”我缠着奶奶给我说道说道。

原来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2020__年暑假,为了积极配合校团委科技三下乡精神,丰富我院学生暑期活动,我们经团委批准组织了一支由6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赴洛阳嵩县万安小学开展了支教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踏实工作,当地人们的大力支持,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义务支教活动,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现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看晚会,谈笑畅叙。

4、放爆竹

12点的钟声刚敲响,爸爸就去点响了鞭炮,“啪”“啪”……声音真大,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妈妈、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齐齐,我们出去拜年了。我之所以这么积极早起,是因为这一天我会收到好多的压岁钱。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许多知识。新年的初一,人们穿戴整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经分析,到网吧上网的大多数是偷偷去的,而且那些上网的钱都是父母给他们买早餐的。为了玩游戏,他们将早餐费节省下来。而且上网都瞒着父母,私自一个人去了。

五、调查结论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不断遭到破坏,我们中国春节的这些习俗,其实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春节的社会活动调查报告篇3

春节开封消费市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金银首饰、散装商品、服饰、家用电器、智能小电器、智能手机等商品畅销。从调查情况看,春节期间,商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春节不打烊”、快递歇业、居民春节传统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店面销售传统模式依旧火爆。一是服饰类商品依旧畅销。商家在推出春季新款服饰同时,开展冬季服饰促销,消费者购买踊跃。二是金银珠宝需求较旺。兔年主题珠宝、婚嫁系列首饰、贺岁金银条等销量攀升。三是中低价商品热销,尤以烟酒、饮料、副食、茶点等商品最为明显。像食用油、粮食类、肉禽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奶及其制品类、烟酒饮料类等类消费增长明显。四是家用智能小电器、智能手机销售较好。这类消费品由于更新换代周期较短,对于年轻一族尤其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二、与去年春节相比,部分高端礼品遇冷淡。从调查情况看,一是消费者消费趋于理性,高端的礼品套装、高档消费品遭到消费者的冷遇,与之相反,中低档商品、散装商品销售趋旺。二是儿童电教产品、图书类销量略有下降。三是低端家用电器销售下降。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选择家用电器时更多的是注重品牌、环保、智能、高端、新型、智能,这类家电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低端家电销售下降明显。由于受到春节外出务工者回家过年,居民春节放假休息等因素的影响,家庭装饰材料,建材等销售略有回落。

三、农村消费取向向城市靠拢。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自主创业等,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取向逐渐向城市靠拢,务工人员从大城市带来了新的消费观给与消费方式,冲击了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趋向于品牌化、中高端化。

四、中档餐饮企业生意兴隆。从调查情况看,高端餐饮企业纷纷放下身价,走平民路线,经营形势好于住年。中档餐饮企业的经营情况看,高档菜少了,家常菜多了,小份菜、拼盘菜多了,就餐人数明显增多;受到消费观念、方式改变的影响,原来的家庭聚餐、走亲串友,现在都搬到了宾馆、饭店;小型餐饮店停业过节,而大中型餐饮企业抓住节日、旅游消费旺季,纷纷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品味的菜肴,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但是,各餐饮企业消费不忘节约,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号召下,很多餐馆、酒店在餐桌上摆放文明就餐提示卡,引导消费者适度订餐,避免浪费。

五、住宿业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春节期间,市区各大饭店、连锁酒店、家庭宾馆的房间被预定一空,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开封中心较多,价格低于连锁酒店,由于兼营住宿,出现排队等房间甚至是在大厅过夜的局面,服务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由于开封龙亭景区的灯展至正月十六结束,组团旅游、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房间爆满状况一直持续到了灯会结束。

六、从了解的情况看,今年春节黄金周对开封来讲是真正的“黄金周”,消费品市场异常火爆。今年开封万岁山景区、翰园的春节大庙会,龙亭景区的灯展,铁塔景区的灯光秀、清明上河园景区等吸引了周边省市消费者蜂拥而至,带动了开封消费市场的火爆;加上开封有着远近闻名的小吃,鼓楼、西司、武夷夜市、上河小吃城,市区街头巷尾规模不等的夜市摊点,黄金周期间,四大夜市人头攒动、人满为患,来汴的外地游客饱了眼福后,又饱了口福,拉动了开封消费市场增长。至正月十五,市区交通近乎瘫痪,外地游客不得不将车停到市区周边选择公共交通甚至步行进入景区参观。总之今年的春节黄金周,开封着实火了一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更吸引了外地游客来汴旅游的冲动,更为开封的旅游、消费市场“火上浇油”。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