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通用33篇)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通用33篇)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
中国的长城作为坚固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永远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但作为伟大的建筑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
今天我们登上了长城,在中国的旅游界界流行着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各位都是英雄好汉了,女士们就是巾帼英雄。长城横贯中国的北部,长达6000多公里,合计1多华里,所以叫"万里长城"。长城与黄河被称为中国北方两巨龙。位于黄河以北,长城以南,俗话说"万里长城万里长,遥想当年秦始皇",其实长城并非起自秦始皇,应该说是起自春秋战国。
公元前221年,友好往来一举灭掉了六国,他把中国北部的旧长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一段历史时期的长城叫做秦长城。大家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吗?说的是孟姜女新婚不久,他的丈夫范杞良就被抓去修长城。一去三年,没有音信。一天夜里孟姜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丈夫饥寒交迫,衣不遮体,浑身发抖。喊着说:"我冷啊!我冷啊!"于是孟姜女决定千里寻夫为他送寒衣。她从江淮一带(今安徽)来到北方,沿着长城找寻她的丈夫,她四处打听,一直都没有下落。到山海关一带,一个修城的工头说,范杞良早已经死了。她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哭倒了长城八百里。这个传说反映了秦始皇强征民夫,横征暴敛的。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又修了一道外长城。而且,把它修到了阴山以北,可怜的匈奴人只有"望队山而泣"。真可谓"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一段汉长城可以说是西起新疆境内,东经蒙古,一直到黑龙江流域长达两万余里。这一时期的长城,称为汉长城。
公元1368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筑长城,从那时起直到明朝末期,先后大修长城十八次,历时260余年。公元15xx年,也就是弘治十二年,才完成了明长城的规模。它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经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全长12700多华里。这一时期的长城叫明长城。就是今天我们各位看到的八达岭这一段的长城。所以说在历史上有三次筑城。这就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如果我们把中国历代的长城全部加起来,它遍布16个省市自治区,总长度5。4万公里,合计10。8万华里。
居庸关号称天下雄关,俗话说"长城之险不在居庸关,而在八达岭"。也就是说"关在居庸,险在八达岭"。八达岭这段长城以瓮城为中心,南至七楼,北到十十楼,全长4770米。它是山区通向塞外的唯一通道,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前哨阵地,取四通八达之意。由此可以通向延庆、宣化、张家口、大同、永宁、四海的交通汇集点。八达岭西有岔道城,驻兵780多人。是重要的前哨阵地。建于1531年(嘉靖三十年),而八达岭建于15xx年(弘治18年),这一带的山叫做军都山,崇山峻岭,形势险要,城关重重,但它终没有挡住李自成的农民军,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32万大军东度太行山,直取八达岭破居庸关。逼的明朝皇帝崇祯自缢死在煤山,了明王朝。请大家看长城,在总体构造上是上窄下宽,上窄约5。8米,下宽约6。5米。它分别由四种基本的构造构成的,一,城墙;二,城台;三,关隘;四,烽火台。墙内有券门,中间有石梯相连,城墙上可容五马并走。烽火台又叫烟墩,用于传递军情。它于长城之外,几乎每隔一里就有一座。在万里长城上形成了千里的系统。每当有敌兵进犯的时候,烽火台燃起烽火,传递军情,白天点烟有枯枝柴加狼粪所以又叫狼烟,烟色浓黑冲上蓝天这叫烽;夜间点烟,必然看不风,就点火这叫燧。合起来称为烽燧。歌曲里唱的"狼烟遍地"也就是战争爆发了。明朝规定来犯敌兵百余人点一烟,鸣一炮;五百人左右,两烟两炮;千余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各位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说的是西周的时候,周幽王为此烦恼,不知如何使她笑起来,这时有位拍马屁的大臣说,您可以在骊山的烽火台上燃起烽火,各位诸侯必然闻讯来救,当他们看到没有敌人,场面必然十分尴尬。果然当周幽王燃起烽火的时候,各路诸侯以为就师告急,空忙一场,看到各路诸侯狼狈的样子,褒姒不禁一笑,周幽王大喜,各路诸侯愤然而去。后来,西戎族真的来攻打京师了,周幽王燃起烽火求救,结果各路诸侯按兵不动,其下场是周幽王被杀,而褒姒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小白,大家也可以叫我白导。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在参观之前我要告诉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掉队。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写乱画。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长城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因为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它长达一万三千多里,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各国相互防御,就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它就连接了所有长城,此后原来各个朝代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就是明代的长城。
大家请看这段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长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大家请看墙的条石一条就会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关于长城我就介绍到这,下面请大家尽情游玩吧!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3
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雄伟的八达岭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刘湘宇,你们可以称呼我为小刘导游。今天我来带大家一起参观八达岭长城景区。上车前我要提醒大家在行车过程中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现在请大家排队有序上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长城。这一段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放眼望去,这一段长城是不是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头?岭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八达长城的内部的墙叫女儿墙,游客们请注意,不要在女儿墙旁拍照,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万里长城的城墙有六到九高,有一万多千米长墙顶的宽度可以让五匹马并行,十个人横在一起走。城墙一高一低,成“凹”字型,我们就称呼它们为“垛子”。上面的垛口是用于瞭望的;下面是射口,用来射击的。
游客们请跟着我往前看,这个高大的房子是敌楼,敌楼楼共有43座,外形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城台,也有上下两层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口,下层周围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打仗时,两座敌楼可以互相呼应。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不是特别的雄伟壮观呢?
今天我们游览完了八达岭长城,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一次八达岭长城,我们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4
各位朋友,首先祝贺大家要成为真正的“好汉”了,因为今天我们将登上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真正领悟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性建筑。长城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它贯穿中国北部,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是从太空中能用人眼睛看到的两处人类奇迹之一。大家都知道有首歌唱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那么长城到底有多长呢?真有万里长城吗?在中国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条万里长城吗?
中国历史上的万里长城可不止一条,其长度也不一样。最早的长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称齐长城,紧接着,出现了楚长城。后来燕、赵、秦等国也纷纷建起了长城,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但这些长城的长度都没有超过一万里,所以不能称为“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万里长城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了能够保住江山,万世相传,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秦始皇便派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北上,将各国的长城连接、加固,并加以延长,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它绵延一万余里,史称秦长城。
到了汉代,汉武帝一方面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另一方面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对周围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恩威并重的策略。不仅如此,为了“不叫胡马度阴山”,不但加固了原有的秦长城,又在原秦长城以北筑了一条外长城,使得长城的长度达到近2万里。汉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继汉之后,许多朝代都修过长城,在明朝之前只有两个朝代没有修过长城,您知道是哪两个朝代吗?
历史上,唐朝和元朝没有修过长城,原因是大唐国力强盛,外交成功,外藩称臣,长城存在的区域两侧都是大唐国土,所以没有修过长城。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是以武力征服全球的强国,也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谁人敢犯?再加上蒙古人就是自长城以北打进中原,又何必自筑高墙而断其路呢?
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是明朝,明太祖从蒙古人手中夺取政权,定都南京,为了加强边防,抵御蒙古残余势力的侵犯,故在即位后便派大将徐达及四皇子朱棣,北上修筑长城。明代共大修长城十八次,先后历时150多年,才大功告成,这就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这一段明长城,全长12700多里,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
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乱丢垃圾!
下面是长城的传说:
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此次旅行结束,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5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博倪,大家可以叫我“博导”。
今天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大家在八达岭度过一个愉快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也是世界闻名的“十大奇迹”之一,他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土地上。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八达岭长城。你们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盘旋在青翠的山脊之上,有龙腾虎跃之势,十分壮观。再往下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是当年用来抵御外敌的.,被称为“威武大将军”。它长约85米,口径105毫米,最远射程1000多米,因炮身铸有“神威大将军”而得名。可见当时的军事工业是多么的发达。旅客朋友们,你们再向左看,那就是八达岭长城有名的烽火台。据考证,当时烽火台“高约四丈,宽六尺,积约六百七十二尺,率二百三十七人。”平时还设有一人专事守望,一人做作,其他人则做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当出现敌情时,就点燃柴火,以此传递信号,但是现在烽火台已失去原有的军事价值。
好了,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吧。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按次序下楼,注意安全。谢谢!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大门。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6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卓越旅行团的。大家可以叫我“小润”或“姜导”。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的导游。俗话说—“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今天,我就带大家去一睹八达岭长城的真面目。
长城位于北京市,它有一万三千多公里。本来是为了抵御敌人的攻击而建造的,而现在国家的军力很强,所以长城就成了一处景点。你们看,长城很宽,它能容纳5、6匹马并肩同行,一点儿都不挤。它不仅宽阔,几千年下来,也毫发未损,非常的坚固。
请低头仔细看一看我们脚下踩得砖头,游客们,它们平均有两三千斤重。请你们仔细想想,在一个没有起重机的年代,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它们靠着无数的人民,靠着一双双手一砖一瓦的砌成的。朋友,您一定会感到震惊,毕竟长城是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啊!
游客们,抬头看看那巨大的烽火台,它是当年屯兵的堡垒。它们两两之间相距100多米,上面的狼烟是士兵们的专属信号,当时没有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就靠放狼烟来通知其他士兵。
关于修筑长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在故事里,一个名叫范喜良的男子与孟姜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好景不长,一天,一些官兵抓走了范喜良,说是要让他去修建长城。孟姜女见丈夫迟迟不归,就出去打听他的下落。一个路人告诉着急的孟姜女:“他不幸累死了,被其他人埋在长城下面。”孟姜女难过极了,噙着泪水,一步一步走向长城。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那眼泪把一段长城冲垮了,范喜良的尸骨露了出来。于是,孟姜女背上丈夫的尸骨,回家去了。
关于长城,我大部分已介绍完毕。剩下的时间请大家尽情游玩,3小时后原地集合,感谢大家的支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7
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游玩,我是咱们这个团队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就叫我小林吧。游览长城时请注意,不能再墙上乱涂乱画,破坏环境。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这段长城,高大坚固,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段长城,最有名,最壮观,保护得也最为完好。
当你们看到长城时,一定会问:长城是有什么建成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长城是由许许多多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大家请看,我们现在踏着的这条路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请往我们的左右两边看。这些垛子有两米多高,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大家一定想听听长城悠久的历史吧,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诸侯国因为想得到皇帝的宝座,想方设法吞并别的国家。各个诸侯国为了不让北方的外入侵,就建造了长城,明朝时又重新加固。他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啊!
各位游客们,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好好体验一下当好汉的乐趣吧。两小时候到我这里集合,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8
各位旅客:
大家好!
很荣幸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公元前七年到第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是各诸侯国互相“吞并”的时期,形成群雄并立不断混战的局面,他们在自己的边境,先后筑起长城以自卫。中山、魏、韩、燕、赵、秦等国,各修筑长城数百里至数千里。当时长城的总长已长上万里,不过是分散各自独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督筑长城,西起洮河沿黄河向东,再按原秦、赵、燕长城走向一直到辽东。
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中人工墙体长度为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在说话间,目的地—长城,已伫立在我们面前,祝大家玩得愉快!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9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称呼我何导吧!
我们现在即将来到八达岭长城,请大家下车时不要拥挤,依次排队下车,注意安全。
请看,这里就是八达岭长城。请跟紧我,不要走丢。注意了,我来到了长城的堡垒上,这里有方形的射击口和瞭望口供射击和瞭望用。这个是垛子,是古代战争的防守工事。这里我提醒大家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要随地丢垃圾。后面的这位大爷好像有点走不动了,我们先来休息一下吧。顺便给大家讲一下烽火台的由来。
很久以前根本没有烽火台,传递信息都是用棒子一台一台的传下去。
有一天夜晚,闷雷滚动,敌方突然袭来,雷雨声和兵器撞击声,淹没了棒子报警的声音,秦始皇冥思苦想,抬头一看,看见农村屋顶烧饭的炊烟,就带领一群老百姓修建烽火台。
好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会儿,不要走远,4点半到那边高山的烽火台上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一会儿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0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导游王导,欢迎大家来到八达岭长城风景区。
现在我们在长城脚下,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大家有谁知道长城有多长?万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登上气魄雄伟的长城。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它十分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大家说长城是不是非常高大坚固呢?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中间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呢!这个传说叫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有位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原来他叫范喜良,是因为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才逃出来的。不久俩人心心相印,互生爱慕之情,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孟姜女和范喜良准备结为夫妻。在结婚那一天,新娘和新郎刚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十分气愤,她凭着对丈夫的爱,赶到长城去找范喜良。孟姜女到了长城却找不着范喜良人影。她只好四处打听,结果得知丈夫已经死了。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好似经受晴天霹雳一样,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孟姜女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地感动,日月无光。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终于孟姜女用一种残忍的方法找到了范喜梁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伤心欲绝,最终她抱着丈夫的尸骨跳入了大海。
这就是有关长城的传说,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我真诚的希望您能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的尽兴!一个小时后请回到这里集合。谢谢。
更多关于长城导游词范文推荐阅读★★★★★: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八达岭景区观光。今天,我有幸陪你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你能在八达岭过得愉快。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就像一条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土地上的巨龙。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如果你往远处看,你会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两个山峰,即南和北,蜿蜒在山脊上。景色壮观。往下看,有两个门洞,U型城墙。缎怕生。翁城城墙内外都有决口墙,拒敌四面。如果敌人破门而入,涌入城内,四面守城,将被围困,敌人将落入瓮中。翁城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在地势险要的主干道上。
八达岭的巴比肯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位于山上,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5000平方米。翁的城市没有井,水资源匮乏,驻扎在城市的军队也不多。驻军驻扎在西北三英里的岔路口。翁城有个“察院府”,供皇帝路过或官员留宿。翁城两个门的距离是63.9米,西门梅的称号是“北门钥匙”,我之前已经说过了。
在城门洞上,古晋设有巨大的双木门,带有木柱和门闩。平时门是开着的,行人自由通行;战争期间,城门紧闭;一旦发出反击命令,程门洞穴就是锤击和充电的出口。翁城东门门楣建于明代嘉靖十八年,名曰“居外填”。居庸关外的镇官城平台上,原本嵌有一块石碑,刻于明朝万历年间。从碑文上可以看到长城,历时80多年才完成。这座纪念碑还记录了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人、工头、炉头、窑头、瓦工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市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不断的车流和游客经过门口。
它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动脉。从这里开始,南通的昌平和北京,北部的延庆,西北的宣化和张家口,“路从这里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向右下角望去,登城口南侧有一门大炮,名曰“此时魏将军”。这把枪长2.85米,口径105毫米,是以中国枪上铸有“大神大能将军”而得名。字的最大射程在500米以上,说明当时的军工比较发达。
北八楼是八达岭长城最高的建筑,高888.9米。本来还可以爬敌楼看风景,但目前已经封楼门保护文物了。
从莞城城平台到南丰最高点南四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尤其是南三楼和南四楼之间。岭窄山陡,长城400多米长。在城市的顶端,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一楼和南二楼没有恢复的二楼。根据南三楼剩余的柱基础,也有铺面房。
南丰长城以南4楼最高,海拔803.6米。从楼里往外看,长城像黑龙一样,从西南向东北蜿蜒越过山脊。它使人想起中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先生登上八达岭长城时所唱的诗;成千上万的.山峰被绿色植物包围着,山峰在山的北部和南部到处都是。北门天设险锁,半山走长龙。从4楼到7楼,高度逐渐降低。在南五楼和南六楼之间,长城内离城墙30米的山脊上,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竣工的“贵州省长城修复纪念碑亭”。南六楼是一家店铺,建在上一层的顶层,三面宽阔,坚硬的山顶,红色的柱子,灰色的瓷砖,小巧玲珑。这可能是乾隆的指挥所。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欢迎大家以更好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2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八达岭长城风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李威成,大家可以叫我李导,希望我的服务能让大家充分了解八达岭长城,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
进入景区前,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长城。我国的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一共3000多里,号称“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就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希望我的服务能让大家充分了解八达岭长城,并获得一次满意的旅游体验。请追随我的脚步,登上长城顶部吧。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长城顶部了。
长城顶上铺着方砖,非常平坦,像普通的马路,两辆卡车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成排的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口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方形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可以互相呼应。
下面是自由活动的时候,两个小时以后再回到这里集合,在解散之前,我温馨提示一下:
一、你不要攀爬城墙外沿和内沿。
二、不要在城墙上刻字、涂写和乱扔垃圾。
最后,祝大家玩得快乐。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3
大家好,我姓张,名叫张庚辰。大家可以叫张导。这次,我带大家浏览故宫,希望在浏览中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在我身后是名不虚传的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在那时也被称作紫禁城。这座故宫是明朝皇帝朱棣挑选出的无数能工巧匠,用了14年时间建筑而成的。所以说北京故宫的正门很壮观、气派,大家可以去照相留念,给大家五分钟时间。
北京故宫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里面有许多的房屋,一共有九千多间。这么多的房屋都去的话,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每间都去。
咱们先去最著名的后寝浏览一下吧。后寝是皇上和王妃在一起生活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为中心,其中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每到节日,皇上一定会在那宴请臣子。乾清宫正殿上挂着光明正大的巨匾,是清朝皇帝御笔亲题的,非常壮观。大家可以把这块巨匾照下来,回去欣赏。
当然,这么大的宫殿,里面的文物也是很多的。现存下来的文物不到150万件,多数放在历史艺术馆展览。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去仔细欣赏这些文物。
今天的旅游线到止结束。希望你们对我以及北京故宫留下美好的印象。祝大家一路顺风,下次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4
长城位于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古代劳动血法的结晶,也是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唐代汪遵的《长城》说到,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有没有感受到古长城留下来的气息呢。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5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之一——长城。我是大家的导游,姓陶,大家就叫我陶导吧!下面我就要陪同大家一起攀登并简单介绍长城。
大家看长城,它是由巨大的方砖和条石筑成的,由蛋清和糯米汁混合起来的黏液粘。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用来瞭望和射击。一座座城台均匀地建在长城上,打仗时可以用来屯兵。
现在请大家想象,我们现在踩着的长城,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换来的呀!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斤重,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骄傲啊!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有一个普通农家女叫孟姜女,丈夫新婚当天被衙役抓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孟姜女风餐露宿来到长城后,知道丈夫早已累死了,她就伤心地大哭起来,哭到哪里哪里的长城就“轰隆”“轰隆”倒了,长城不一会就被哭倒了八百里。
我给大家就介绍到这里了,下面留出一个半小时让大家自己游赏,请注意安全,也不要乱吐乱扔乱攀摘,3:30我在这个老地方等大家集合,一定要准时回来哦。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导游严皓星,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一条“长龙”的面前,它就是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呢!你们现在听了是不是目瞪口呆了?爬上长城你们会更大吃一惊,想去吗?那就跟我Let,sgo!
亲爱的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龙”的背上,这条龙是用巨大的城砖和条石筑成的,它的背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都能并行。你们看,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供?望和射击用的。古时候,国家之间打仗时,我们就站在“龙”的背上。砰啪啪”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游客们,现在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
现在,游客们可以自己游览长城,50分钟回来,要注意安全。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7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早上好!
欢迎来到八达岭观光景区游玩,我是李导游。今天,我很高兴能带你们去长城游览。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今天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长城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大门。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长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长城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的,什么是三台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回井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击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到皇宫大内。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回头看看那雄伟的长城,这么快就要说再见了,是否有一点依依不舍呢?如果有机会能够再来游览,我一定再来给你们当导游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往这边走。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__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
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雹威武雄奇。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它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波涛滚滚的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地理坐标魏东经121°11′~127°10′,北纬50°10′~53°33′,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355公里,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黑老潭,位于松树坪村南二里许的石门水库内,潭长14余里,宽5—6米,深不可测,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听说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长寿山,人长寿,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峰奇石异,水趣洞幽,神游幻思,美不胜收。到此一游,可饱览大自然的美感,寻觅古老传说的神奇,接受民族文化的陶冶,得到历史的启悟。近年来,在中央首长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景区正在不断开发建设,目前已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游览环境,相逢自是有缘,长寿山以客为尊,景区正在以优质的服务迎接四海游客,五洲宾朋。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本区西北的风蚀地貌雅丹群,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尤其是南八仙,一里坪一带,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南八仙一带雅丹犹如一个动物世界,有“野马奋蹄”,“骆驼昂首”,“巨鲸戏水”,“虎卧龙腾”,妙趣无穷。一里坪雅丹则是宝塔巍巍,千舟竞渡,适入其间如入迷宫。
好了,现在请大家四处参观吧。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欢迎大家到八达岭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游客们,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奇迹之一,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足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像一条长龙盘旋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长城,您可以发现,这里是人山人海,所以各位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意外。现在您向远处看,就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盘旋于山脊上,景色十分壮观。这高大坚固的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我们站在城墙顶上,您会发现这里像很宽的马路,可供五六匹马并行。现在请到我这边来,看到我身后这成排的垛子了吗?它有着两米多高,上面有瞭望口和射口,可供瞭望和射击用。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移,那高高的城台叫烽火台,它分为两层,上面是瞭望台,下层驻扎着许多士兵。士兵们一旦发现敌人,就点燃烽火,将消息传到远方。可见,烽火台在当时的军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您一定会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我们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现在让我来给您讲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有一对夫妻,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在他们结婚时,秦始皇召集百万民夫修筑长城,范喜良也被抓去了。孟姜女在家里苦苦等待夫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姜女始终没有等到夫君。于是,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万里寻夫。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悲伤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自己也成了望夫石。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您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对长城有了新的认识了呢?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1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我是大家这天的导游,我叫宋宗泰,大家就叫我宋导吧。
游客们,你们明白吗?长城古代一座防御力极强的工程,它兴建于秦始皇年代,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长,据粗略计算,长城还能绕地球一圈呢!怎样样,够惊人吧!这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之后大家的到来!
最新长城的导游词最新长城的导游词
游客们,透过车窗我们已经看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那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能够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能够互相呼应。
好了长城我们就介绍到那里,立刻就要下车,我要提醒大家浏览时的注意事项:1、不要乱扔垃圾。2、不要在长城上乱写乱画。3、注意安全。
这次导游结束了,大家对我的导游满意吗?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0
大家好,我们现在在离北京不远的八达岭长城。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我们现在站在长城的最高处,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这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我们继续往前走,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能搭起这么长的建筑,就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谢谢大家,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长城。唐代李益曾言一首《登长城》: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常言到不登长城非好汉。然而我们终于来到长城上了。在此我要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嬴政在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唐代汪遵的《长城》说到,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有没有感受到古长城留下来的气息呢。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欢迎大家到八达岭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游客们,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奇迹之一,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足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像一条长龙盘旋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长城,您可以发现,这里是人山人海,所以各位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意外。现在您向远处看,就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盘旋于山脊上,景色十分壮观。这高大坚固的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我们站在城墙顶上,您会发现这里像很宽的马路,可供五六匹马并行。现在请到我这边来,看到我身后这成排的垛子了吗?它有着两米多高,上面有瞭望口和射口,可供瞭望和射击用。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移,那高高的城台叫烽火台,它分为两层,上面是瞭望台,下层驻扎着许多士兵。士兵们一旦发现敌人,就点燃烽火,将消息传到远方。可见,烽火台在当时的军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您一定会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我们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现在让我来给您讲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有一对夫妻,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在他们结婚时,秦始皇召集百万民夫修筑长城,范喜良也被抓去了。孟姜女在家里苦苦等待夫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姜女始终没有等到夫君。于是,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万里寻夫。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悲伤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自己也成了望夫石。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您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对长城有了新的认识了呢?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3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我们都要玩》节目,我是主持人陈书涵,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介绍八达岭长城。
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5A级景区,在1986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你到了北京,那你一定要到长城来看一看,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呀!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面的嘉峪,长城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呢。从北京出来,从市产郊二号线或旅游巴士877的`小伙伴们可以直达八达岭。来到长城脚步下,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砌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非常平整,犹如很宽的马路,大约有3-4米长。城墙外有着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八达岭长城一共有8个这样的城台,打仗的时候这些城台是屯兵的堡垒。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让我不禁想起了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他们那时候没有机器设备,全靠肩挑手扛,竟然筑起这高大雄伟的长城,让我们不禁为他们赞叹。
看长城,我最推荐秋天去看,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站在长城上,一阵微风袭来,带着凉爽与花香,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往远处眺望,东面的一片山碧绿碧绿,和湛蓝的天空还有白云,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长城周围的花草树木则像点晴之笔,让这幅度画作更加美丽,使北京城这座伟大城市,也显得更加耀眼。
好了,下面我们来采访几位游客:“长城,是我见过最雄伟的地方!”“祖因大好风光丽,唯有长城一枝秀。”“长城真美!”
这期的《我们都要玩》就结束了,欢迎各位好汉前来感受,我们下期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4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在游览长城时,请不要再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能乱扔垃圾,一定要做一个文明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宽的马路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击口,供?望和射击用。请大家看,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那就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大家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肯定能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们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大家想一想,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呀!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大的奇迹,它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再来游览长城。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5
你好!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们的来到北京。我叫“王曦冉”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游”好吗?旅行的目的是八达岭长城,旅行社叫“北京明珠旅行社”那里是五级宾馆,那里食物一流,我们司机开过二十年的车,你们可以叫他“王师傅”他一次也没失误过,你们的可以把两心交给我,一是“放心”二是“开心”但你们别乱跑也别乱走,北京很大,知道了吗?再坐一小时就能到达了,利用这个时间,说一些关于长城的传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们今天可以当好汉了,这句话是毛泽东说的。还有一个“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因为丈夫范杞良去修长城而死,所以孟姜女把长城给哭倒了。中午11点到那,16时回来,午餐自助,今天看见的是明长城该下车了,大家排好队,准备下车。长城远看像一条巨龙在山中飞舞,你们听我的介绍,你一定想登上去吧!那我们就开始吧!大家低头,看脚下铺着无数个方砖,那些都是无数的人们用聪明才智建成的,大家往旁边看,那些射击口和瞭望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城台,这些城台可以互相响应。时间真快一眨眼就到点了,亲爱的小朋友,我给你们当导游我非常高兴和自豪啊!明天,一定我有更加绚丽多彩的地方啊!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6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愉快、难忘的一天。
长城是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t望孔,下有射击洞。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的方形城台,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也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接下来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长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可是现在长城遭到了破坏,许多游客在那里乱扔垃圾。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下了长城,结束了今天的长城之旅。感谢游客们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7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姓袁,是咱们这个团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袁导或小袁,谢谢。
现在我们游览的景点是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是开放最早的一段长城,城墙全长3741米,八达岭长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此段长城修筑工程非常宏大,城墙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看,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请大家看,这是嘹望口,主要作用是观察敌情;这是射口,主要用来射击,消灭敌人。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城墙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起伏,如巨龙盘绕。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新七大世界奇迹的评选中,长城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入选。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都值得骄傲和激动的事。让我们共同欢呼一下好吗?(游客欢呼)好的,谢谢。
我想大家都已迫不及待了吧?好的,我就不再罗嗦。只是强调几点注意事项,一、请大家注意安全,头手请不要伸出嘹望口和射口;二、请讲究卫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好的,赶快行动吧。11点整在这里集合,我在这里等大家。祝大家玩得愉快!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8
各位朋友,首先祝贺大家将要成为真正的好汉了,因为今天我们将登上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真正领悟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性建筑。长城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它贯穿中国北部,蜿蜒曲折,气势磅薄,是从太空中能用人眼能看到的两处人类奇迹之一。大家都知道有首歌唱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那么长城到底有多长呢?真有万里长吗?在中国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条万里长城呢?
中国历史上的万里长城可不止一条,其长度也不一样。最早的长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称齐长城。紧接着,出现了楚长城。后来燕、赵、秦等国也纷纷建起长城,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但这些长城的长度都没有超过一万里,所以不能被称为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万里长城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历史上,唐朝和元朝没有修过长城,原因是大唐国力强盛,外交成功,外藩称臣,长城存在的区域两侧都是大唐国土,所以没有修过长城。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是以武力征服全球的强国,也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谁人敢犯?再加上蒙古人就是自长城以北打进中原,又何必自筑高墙自断其路呢?
今天,长城再也不是军事防御措施了,而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纵横起伏,都是建在山巅、山脊之上,那么修长城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修筑的呢?据史书记载,在秦朝,修长城的大多是囚犯、俘虏,后来连士兵,老百姓都参与了筑城。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参与了筑城。很多人因不堪过度的劳累、饥饿及疾病而死,但死后不但不立碑、不表彰,就连尸体也被当作建筑材料筑入长城中,故有修万里城,筑万里人之说。所有筑城的材料完全凭劳动者的智慧和体力搬运上山。筑城用的大石条是通过山体的自然斜坡,在条石下放上滚木,利用当时的土制制滑轮拖上山来。小型的砖石是通过手递手的方式一块一块自山下传到山上,石灰及粘土是用山羊和驴等驮运上山的,人们用糯米汤及石灰粉和好后,当作粘合剂将两层城砖粘牢,历经近5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牢固,真是了不起呀!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29
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欢迎你们来到雄伟的八达岭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刘湘宇,你们可以称呼我为小刘导游。今天我来带大家一起参观八达岭长城景区。上车前我要提醒大家在行车过程中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现在请大家排队有序上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长城。这一段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放眼望去,这一段长城是不是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头?岭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八达长城的.内部的墙叫女儿墙,游客们请注意,不要在女儿墙旁拍照,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万里长城的城墙有六到九高,有一万多千米长墙顶的宽度可以让五匹马并行,十个人横在一起走。城墙一高一低,成“凹”字型,我们就称呼它们为“垛子”。上面的垛口是用于t望的;下面是射口,用来射击的。
游客们请跟着我往前看,这个高大的房子是敌楼,敌楼楼共有43座,外形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城台,也有上下两层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口,下层周围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打仗时,两座敌楼可以互相呼应。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不是特别的雄伟壮观呢?
今天我们游览完了八达岭长城,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一次八达岭长城,我们再见!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30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到达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概况
万里长城是中华巨龙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长城蜿蜒曲折横贯中国北部,全长142700多里,故以“万里长城”闻名于世。
多少世纪以来,长城挡住了北部侵袭而来的风沙,更抵住了多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如今长城作为军事建筑抵御侵扰的职能已成为史迹。它已成为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接起来的友谊之墙——世界旅游圣地。
为了让大家对长城有个更好的了解,我现在把有关长城的历史发展知识向大家作介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长城也不例外。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王朝已衰落,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征战。征战中,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在各自系列烽火台和列城的基础上,联结、发展形成了长城(当时称边墙),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长城是齐长城和楚长城(又称方城)。以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
公元前3世纪,燕国为防御东胡的骚扰,在其边境北部沿边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沿五郡边界筑边墙,驻军戍守边强北部边防。同期赵、秦等国也分别在各自修建长城,从而奠定了中国北方长城的基础。
长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自秦代以来,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中,属汉族统治的有秦、汉、隋、明四朝,属少数民族统治的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朝代。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修建长城的三大高峰。秦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次高峰时期。秦始皇于公元前220xx年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数百万民夫,用39年的时间修筑北方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成一线,从此出现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修筑长城的第二大高峰时期为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战略防御,“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时也为了保卫新开发的丝绸之路,下令修筑了一条全长近两万里的长城。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与防线,它东起辽东,西到新疆,中间经过蒙古、内蒙古。
唐朝统一中国之后,国力强盛,长城存在原地域都在大唐帝国的版图之内,所以唐代数百年没有修过长城。
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最后一次高峰是明代。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筑边墙,设城防备战。
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18次,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到明末才基本完工。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12700华里(6350公里),经过了今天的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代对长城的修筑是很重要的,不但改建了原来的旧城墙,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设施,如城堡、敌台、烟墩。在长城伸延的范围内,设置内三关、外三关,沿线分为“九边”,也叫“九镇”。分设总兵把守,还在山海关以北3000里的奴儿干都司地和嘉峪关西北数千里的哈密等地设行政管理机构。
清代只是维修了长城的一些关隘,没修筑长城。
我国的长城,从历代算起,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加起来总长度有10.8万余里。
1992年,在“北京旅游世界之最”的评定中,专家学者对长城的判定语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作用、经济作用。长城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长城还像一道屏障,使中原地区在和平的环境下,封建文明得以巩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发展。长城还是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业往来的对外开放作用。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知名度也是最高,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6000多万,先后有三百多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景名胜中也是罕见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用着急,您马上就要成为登城的好汉了。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中极典型的一段。
关沟介绍
从北京出发去八达岭,首先要过关沟。关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和北部军都山山脉在北京境内交会的天然分界线,位于北京西北方。关沟东南起自昌平区南口镇西北至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约40里。关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险要通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在长达40里的关沟中布置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南口的下关,又称南口关。由南口上行15里至第二道防线居庸关。自居庸关继续行5里至第三道防线上关。自上关复北行,地势逐渐高起,约行20里为关沟第四道防线八达岭。关沟中的道道关隘,像重重锁钥,锁住这条咽喉要道。
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40里的关沟中,是明代长城主要的“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之一。其名始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徒“庸徒”于此居住而得名(庸:佣工;徒:罪犯)。关城上“居庸关”三字立于明景泰二年。三国时叫西关,北齐时叫纳款关,庸时叫蓟门关或军都关,辽、金、元时都叫居庸关。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峪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致非凡。被乾隆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原先就在关沟中部的叠翠山上。
居庸关关城中有一座汉白玉雕琢砌筑的高台,称云台。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因台上曾建有三座藏式佛塔,台下为券门,故原叫“过街塔”。云台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券门呈半六角结构,门上正中刻有金翅鸟王,两旁刻有金刚杵图案和象、龙等浮雕,台下券门内壁上有四大天王浮雕和兽神图案,券顶上布满“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有2155尊,均为元代艺术精品。内壁上还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汉文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京张铁路和詹天佑
我们的游览车进入关沟后,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这就是从北京到张家口长200多公里的京张铁路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所要经过的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建造铁路技术难点很多。中国工程师詹天佑成功地设计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火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问题,又经过精确的计算,打通了长达1091米的隧道。詹天佑的成就使国人为之自豪与振奋,也使洋人为之叹服。
1982年,为了纪念詹天佑于中国铁路事业的贡献,有关部门将詹天佑夫妇合葬在青龙桥,并在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起詹天佑铜像的纪念碑。
八达岭景观介绍
青龙桥往北不远就到了八达岭,山顶海拔1015米。位于关沟北端地势最高处。这里两山高耸,地势险峻,中间只通一条小径。八达岭长城依南北两山而建,扼守要冲。
从八达岭往北,可达延庆县城,赤城;往西,可到康庄、怀东、大同、张家口;往东,可达永宁、四海、密云;往南,可通往昌平到北京市内。这里四通八达,故称八达岭。
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呈不规则四方形,关城东西各有一门,两门相距近64米,东门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西门额为“北门锁钥”,万历十年刻筑。形容八达岭关就像北京门户上的一把锁钥,一旦锁钥被打开,整个北京也就门户洞开了。关城面积约5000平方米。关城东门外有一巨大的石头,人称“望京石”,现在看起来无甚出奇,但原来很大,修路时把路基垫高,巨石不突出。传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时,路过这里,曾站在这块巨石上回望京城,因而得名望京石。关城入口外南侧有崇祯年间铸造的,长2.85米的大炮“神威大将军”。关城西有岔道城,方圆三里多,可驻兵788人,是八达岭的前哨阵地。
八达岭长城是整个长城中修筑最好、最典型、最坚固的地段。八达岭长城由墙体、关城、城台及墙内外的烽火台共同组成。这段长城平均高7.8米,墙基平均宽6.5米,顶部平均宽度为6米左右,墙上可容十人并进或五马并行。墙内侧每隔不远有一券门,有石梯与顶部相通。城墙顶部由三四层城砖铺成,最上一层方砖石灰勾缝,十分平滑,野草难生。城上两侧砌墙,内侧称女儿墙,约1米多高,外侧称垛墙,高近2米。垛墙上有连续的垛口和堞口。突出部分称垛口,低凹的部分称堞口。每个垛口上有望眼,下有射孔。城上墙面还设排水沟,吐水嘴等。
八达岭长城的城台建筑主要有敌楼和墙台。敌楼既可用于直接射击登城敌人,又可用以存储武器,有的还供士兵住宿。敌楼一般为二层,个别的分三层。敌楼外部四面设箭窗。最上一层有的还建铺房,为士兵住宿处。墙台是跨墙而筑的平台,比较宽大,是士兵们站岗,放哨及习武操练的地方。
大家可以看到一般建在山顶处或山的拐弯处的是烽火台,又称烽堆,烽遂、狼烟台。大部分烽火台为独立建筑,不与长城墙体相连。烽火台是传送军情的信息台。一旦敌来来犯,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火,传送军情。古人将白天燃烟称烽,夜间举火叫遂。明成化年间规定,来犯敌人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边关的军情通过一座座烽火台的飞速传递,几个时辰便可传至大内。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但愿后会有期,我能再次为您服务。愿长城之行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3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姓蒙,你们就叫我小蒙吧。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向左转|向右转。
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
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就到止结束了,大家今天参观得高兴吗?如果高兴,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喔!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32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作解说,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我们现在正前去的是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万里长城.
说起长城,那可是历史悠久,!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主要遗址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历代长城为21196.18千米,经仔细测量,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凝成的,它是我国历史久远的见证,大家知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第一眼看到的中国的什么吗!那便是万里长城!它与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等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同时,万里长城与1987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长城,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它主要讲的是一位书生为逃离修筑长城的苦工,四处逃亡,逃进了一个叫孟姜女的姑娘家,他俩结婚才三天,书生就被抓走了,孟姜女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长城!却得知书生已经死了,她伤心欲绝,直哭了三天三夜,忽然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
快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纵横交错,在山峦之间,真是壮观无比!那烽火台屹立在长城上,像哨兵一样!百闻不如一见!两小时后集合,去吧!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锦篇33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好像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供仰望和射击用。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火,晚上的叫做燧火。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看到烽火台,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一个美女,她的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燃了求救信号(烽火),结果,引得诸侯白来一趟,她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燃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敌人杀死了。还有一个故事,叫(孟姜女哭塌长城):传说当年孟家生了一个女儿叫孟姜女。因为秦始皇要修筑长城,需要很多人力。秦始皇便抓了许多人去修长城。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句谣言:只有把万喜良埋在长城底下,就可以使长城永保坚固,秦始皇就信以为真,派人捉拿万喜良。万喜良逃到了孟家。孟家的人见万喜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就让孟姜女和万喜良成亲了。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不到十天,万喜良就被官府的人抓去修长城了。到了秋天,孟姜女见丈夫还没回来,给他送寒衣去了。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当地人却告诉她:万喜良早就被埋在长城下面了。她顿时悲痛欲绝,放声痛哭。霎时,天昏地暗,八百里长城被哭塌了。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他见孟姜女长得眉清目秀,就想让她做妃子。孟姜女让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是为万喜良修一座坟墓;二是让满朝文武祭奠万喜良;三是在长城和万喜良的坟墓中间修一座和飞虹一样雄伟的大桥。三件事办完之后,她就投海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