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通用4篇)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通用4篇)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篇1
通过专项整治,要通力配合。各单位、医疗机构要高度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完全改变我区医患纠纷民意调查排名落后的现状,有效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及时化解医患纠纷,为规范医院医疗纠纷的处置。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别是针对今年上半年省政法委组织的全省医疗纠纷民意调查中我区排名落后的状况,特制定本医患纠纷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依法依规执业,不时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完全改变我区医患纠纷民意调查排名落后的现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二、现状分析
其中区直医疗机构10家,全区医疗机构共计238家。院外网点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会团体医疗机构4家,村卫生室55家,民营医院3家,厂矿医院及医务所25家,个体诊所87家。全区医疗机构开设病床360张,医务人员共计1083人。近三年来,共计发生医闹纠纷5起、复杂纠纷9起、简单纠纷36起,经过政法、公安、卫生、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的调处,这些医疗纠纷均得到圆满解决,医患双方满意。
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纵观近三年来所发生的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民营医院,一是从纠纷发生的单位来看。其次是个体诊所。
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普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二是从纠纷发生的科室来看。
多数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三是从纠纷处理的结果来看。极少数是通过医学鉴定解决。局部医患纠纷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拒绝作医学鉴定,为保稳定,防止事态扩大,不进行医学鉴定而一次性弥补患方。
除存在比较复杂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外,从纠纷发生的原因来看。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是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法规,1.对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维护医护人员自身的权益,有针对性地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化解医疗纠纷,往往在医疗纠纷形成后,酿酒成醋。
特别逾越手术批准权限,2.超范围行医的现象时有发生。擅自开展二、三类手术,这类现象在民营医院表示比较突出。其次是医务人员充任“万金油”医生,内、儿、妇、外什么都干。
其次是滥用激素类药品。对药物用法用量掌握不准,3.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示在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对药物副作用不能有效防范。
门诊病历简单,4.病历处方书写不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高。处方书写不规范,住院病历存在缺陷,病历记录不全面甚至空白。
医生在观察和检查病人时,5.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医生责任心有待加强。由于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不认真、不全面、不及时,漏诊和误诊现象时有发生。
临床经验缺乏。个别医务人员医学知识肤浅,6.技术水平有限。对某些疑难疾病鉴别和诊断不明,对病情的严重水平估计缺乏,未能及时会诊和转诊治疗,延误了有效抢救时机。
对急诊病人治疗手段和风险认识不足,7.基层医务人员对急诊病人处置能力偏低。加之急诊科室不健全,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处置不下才被迫转诊。
或者是医生不能正确理解检查演讲结果,8.基层医疗机构辅助科室不健全。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造成误诊漏诊。
从某种水平上造成欺骗性招引病人,9.虚假医疗广告或擅自乱打招牌。而实际疗效与广告内容相差甚远,以致酿成医疗纠纷。
消毒检测严重超标现象时有发生。10.消毒管理不严格。未能认真执行《消毒管理方法》治疗室、手术室、以及消毒打包器械等消毒不严。
难以落实,11.制定规章制度不切合实际。或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违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惯例。
所提供的医护人员符合资质条件,12。某些个体诊所在登记审批和校验办证时。并在卫生局登记注册,而实际在岗执业的却是未经登记注册的人员,有的甚至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
擅自离院出走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患者不配合诊疗;患者出现病情外的特殊意外;不良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引起的医疗纠纷等等。非医疗行为引起医患纠纷现象也时有发生。诸如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患者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局组织卫生监督所,自六月上旬以来。对城区内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严格的执法检查,共检查116家医疗机构,取缔无证行医1家,下发限期整改意见书7家,处分27家。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太平小区和雨母山的院外网点。从整治的效果和新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来看,对医疗机构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仍是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必需常抓不懈。
三、整改措施
将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医患纠纷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1.要求辖区内一级或相当于一级的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汇报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下段工作。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2.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清查违规执业行为,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分。今后,由局分管领导组织卫生监督所和局医政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医疗机构开展惯例检查、不定期检查或明察暗访。凡是存在问题的单位,该限期整改的则限期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则停业整顿,该处罚的则处罚,该吊销的则吊销,情节严重的则移交司法部门处置,决不姑息迁就。
对医患纠纷的处置,3.加强医患纠纷调处。认真贯彻落实衡综治办〔〕7号文件精神。采取由政府牵头,综治办统一组织协调,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司法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医疗机构在发现医患纠纷和医闹纠纷苗条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和公安机关汇报,该打击的打击、该整改的整改,宗旨要明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组建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设区司法局,运用“三调联动”化解纠纷。开展集中排查治理医患纠纷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登记备案集中调处,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处置到位。对医患纠纷突出、医闹现象严重的单位,实行挂牌整改,并由卫生局派出专项整改工作组,深入医院协助和督促专项整改工作。
诊疗活动中,4.强化“二个教育和一个培训”一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不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病人提供优质、便利、价廉、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设立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实行随门诊病历同时发放“病友就诊意见卡”做法,接受病人的监督和评判;二是要加强医疗平安教育,以身边医疗纠纷为例,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更新医疗平安理念,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平安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要强化“三基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三基培训考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医疗质量检查评比和医疗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优化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并按职责和制度的要求,5.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和考核,根据考核的情况,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引发医患纠纷负有责任的医疗机构领导和医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则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经济责任的则追究经济责任,该移交司法处置的则移交司法处置。
严把卫生行政“三个准入”关。一是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准入关,6.强化卫生行政管理。严格依照医疗机构设置规范,人员、房屋、设备、制度和资金上,一律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逐条进行审批,缺一不可;二是严把岗位人员的资质关,凡是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的一律不许在医护岗位上从事医疗活动,违者按非法行医论处;三是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审批诊疗项目,重点查处超范围行医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偏重罚屡教不改者,不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稳步而健康的发展。
四、整治措施
要从讲政治、讲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一是要高度重视。区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来认识医患纠纷处置的重要性,将医患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列入医院目标管理的重点,并实行一票否决。
制订医疗纠纷调处工作预案,二是要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均应结合实际。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建立医患纠纷调处的长效机制,三是要集中排查。各单位要将医患纠纷排查工作同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推进平安医院创建三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为及时有效处置全区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平安新洲”、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有效处置全区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维护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正常医疗和工作秩序,保护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合法权益。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依法行政,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处置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各有关街镇、部门和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相应应急处置预案,一旦集体突发事件发生,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应对。
三、事件分级
根据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1、患者死亡后,其亲属不按规定将尸体送至太平间或殡仪馆,将尸体停放在行政机关场所或办公地点。
2、组织100人以上封堵医疗机构、行政机关、交通主干道等,干扰正常医疗和工作秩序。
3、在行政机关组织摆花圈、设灵堂、烧纸钱等祭奠活动。
4、毁坏公共财物,围攻伤害工作人员,妨碍执法,影响公共安全。
5、危害群众人身安全,亲属有自杀、自残等倾向。
(二)重大突发事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事件:
1、患者死亡后,其亲属不按规定处置尸体,将尸体停放在医疗机构场所或办公地点。
2、组织30(含)至100人,封堵医疗机构或行政机关,集体上访、静坐,干扰正常医疗和工作秩序,妨碍执法,影响公共安全。
3、在医疗机构组织摆花圈、设灵堂、烧纸钱等祭奠活动。
4、损坏公共财物,殴打医疗机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三)较大突发事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事件: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亲属不按照法定程序处置。
2、组织10(含)至30人,占据医疗机构办公、诊疗场所,干扰正常医疗和工作秩序。
3、在医疗机构挂横幅、张贴大字报等。
4、侮辱、威胁、恐吓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四)一般突发事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事件: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亲属不通过正常途径反映解决问题。
2、组织10人以下,干扰医疗机构正常医疗和工作秩序。
四、应急机制
(一)指挥机构
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分级成立相应应急指挥部。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卫生工作副主任、区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区公安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副总指挥,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3、较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卫生工作副主任任总指挥,区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区公安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副总指挥,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4、一般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区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区公安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副总指挥,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二)职责分工
区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程度分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掌握事态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实行统一调度。根据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区公安分局:负责组建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专班,确保接警后,立即出警,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度警力,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疏散相关人员,依法打击突发事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区卫生局:负责迅速组织开展有关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接待好患者及其亲属,介绍处置医疗纠纷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如患者及其亲属提出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诉讼,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系协调,依法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受理和移交。
区信访局、区司法局:负责协助区卫生局、区公安分局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履行相关职责。
涉及街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提供患者及其亲属基本情况,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积极配合区公安、卫生等部门做好协调稳定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各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制定防范与处置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报告区卫生部门,并接待患者及其亲属投诉,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调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
(一)一般突发事件
由区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区公安部门分管负责人配合,迅速组织涉及街镇分管负责人组成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就地协调处理。
(二)较大突发事件
1、医疗机构要迅速向区卫生部门报告,区医疗纠纷集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区卫生部门报告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区应急办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职责分工,通知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到达现场,迅速进行妥善处置。医疗机构要组织开展调查,提供详实的医疗诊治资料和当事人就诊基本情况;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及医务人员的保护,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区卫生部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调解处置纠纷。患者及其亲属要求行政调解的,应立即与所涉及街镇联系,共同做好调解工作;患者及其亲属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诉讼的,应告之相关程序,并与医疗机构一起提供服务和帮助。
3、区公安分局组织辖区民警及时出警,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对围观群众进行疏导,配合区卫生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度警力,注意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保护。
4、区信访局、区司法局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配合区卫生局迅速启动第三方调解机制。
(三)重大突发事件
1、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尽快逐级报告,区医疗纠纷集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报告情况启动相应预案。区应急办立即通知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立即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分析事件情况,全面部署处置工作。
2、区公安部门组织保卫人员进驻现场,维护秩序,严密控制事态;涉及街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要分别对患者亲属及其参与者进行引导、劝导和教育;区卫生部门要认真听取患者及其亲属代表的意见、想法,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如无法协商一致,发生故意制造事端、寻衅滋事的,区公安部门要坚决制止,对组织策划者进行重点控制,对破坏公共财物、伤害人身安全的要依法采取强制处置措施。
(四)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医疗机构、区卫生部门尽快逐级上报,区医疗纠纷集体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和单位、涉及街镇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六、应急保障
(一)各医疗机构、区医疗纠纷集体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预案规定,制定本部门和单位的具体应急处置预案。
(二)在医疗纠纷群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对工作主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的`单位及有关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
(三)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严格履行各项告知义务,及时与患者及其亲属沟通,告知患者的诊疗情况和预期效果,认真接待和安抚家属,尽力避免事态扩大。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篇3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我院制定医疗纠纷防范的几个要点:
1、执行查对制度
要求医护人员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2、执行检诊制度
误诊漏诊常常是由于诊疗经验、技术和责任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医疗管理有接诊、二级查房、会诊以及病案讨论等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会使误诊、漏诊率大大减低。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
4、转变服务观念
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5、严格管理,堵塞漏洞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
6、告知义务
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
7、不要轻易承诺
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
8、注意措辞
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讯息。
9、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必须学法、懂法。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护理纠纷应采取个案分析,对案例进行讨论剖析,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纠纷产生的原因,使全体护理人员逐渐学法、懂法,并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10、重视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意义
护理记录不仅是临床诊治病人病史资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医疗、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法律效应,可以成为权威性书证材料,所以必须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与保管。
11、完善病历和处方的书写
病历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件的记录存在缺陷,势必使医院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因此,规范病历书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各种医疗文件应按照有关规定详细记录、及时完成,特别是抢救、会诊、手术、麻醉、上级医师查房、交接班等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篇4
一、医疗纠纷是指:
1.患者对医院医疗结果不认同,对医疗收费不认可,家属纠集人员占据医院办公或医疗场所,扰乱正常办公、医疗秩序。
2.故意毁坏公共财物,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3.危害群众人身安全,患者或其亲属有自杀、自残倾向。
二、预警机制
当临床及医技各科室出现可能引起重大医疗纠纷的差错或医疗风险时,应当及时将具体情况汇报给科主任,科主任了解详细情况后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医务科或总值班接报后须马上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时按指示或直接组织人员纠正差错、尽可能降低差错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于风险诊疗,则要求临床科主任亲自与患者家属进行全面沟通,必要时医务科或总值班要参与与患方的沟通,最大程度取得患方的理解,若沟通无效,则要终止该项医疗诊治活动。
三、应急机制
(一)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由分管院长为组长、医务科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二)职责分工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启动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挥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院长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医务科:全力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协调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接到指令后,应马上到达现场,负责接待患方、介绍和解释处置医疗纠纷的法定程序,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与患方就纠纷事件进行协商、病历封存或与医学会、司法部门联系,依法对相关鉴定材料进行审查、受理和移交。总务保卫科:接到指令后,应马上到达现场,负责将闹事家属带离办公、医疗区至谈判区,维持正常的办公和医疗秩序。
并负责同派出所、治安大队联系,必要时借助警力维持正常办公、医疗秩序。当事临床科室:要全力配合医院调查取证工作,科主任积极参与纠纷解决全过程,成立科内纠纷应急小组,精心治疗在治纠纷病人,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原因、性质、后果进行总结后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给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或院长室。监察审计室:应协助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进行调查、与患方协商工作。院办公室:应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维持医院正常办公、医疗秩序,并给予后勤保障。
(三)应急响应
1.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临床科室和相关部门要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或总值班汇报,并提供事件详实情况。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达现场,在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终止
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处置结束,人员撤离,恢复正常医疗、办公秩序,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