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通用3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通用3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篇1
时光如流水,总在我们不经意间静静地流逝,不知不觉在大学已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迎来了我上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一半,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充分利用假期来锻炼自己,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20xx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我想一个大学生之所以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我们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支教的队伍。我想自己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冲动而参加这次义务支教的!听过很多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故事,当然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帮助贫困的孩子,从城市来到农村,远离了舒适的生活,仅仅是为了心中那份美好的信念——帮助他人。那时的我心灵里就种下了大学支教这一梦想的种子。
x月x日我们踏上了支教的征程,队友们在车上唱起了队歌,大家都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有了队友的鼓励,我更加坚信我会做得更好!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支教的地方——插花小学。大家下车后将自己的物品搬回自己寝室,然后将寝室整理好后,便下去开会。会上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随后介绍了学校周围的一些概况。此时,学校给我的整体印象不错,毕竟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了,而且该校深得群众的好评。我想一个学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七天的支教生活,从第一天晚上到插花的那顿饭开始,我们就和那里的村民打上了交道,他们的淳朴、热情使我们很快融入他们的集体。一路的疲劳经过第二天的休整早就烟消云散了。第三天我们的支教生活便正式开始,那天走进教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还有村里孩子那份质朴与纯真,社会实践报告《2019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看着这样一群孩子,我们怎能不尽我们那份力!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几乎每天都有新学生加入到我们这里。混合年级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刚开始班级还有空的桌位,到后来有的同学都挤在一起。
在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要去做助教。此外,我们实行每天一会制,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英语、数学、日语、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生活小课堂、手工、绘画、舞蹈、古筝、象棋、跆拳道、书法、乒乓球,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所带的课是数学,当我第一次踏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有点紧张,毕竟第一次走上讲台去给学生们上课,那一刻的我有点自豪同时也有点担忧,自豪的是我能够站在这个讲台,担忧的是自己教不好,尤其是站在窗外的家长,无形中给我增加了些压力。见到孩子们,最先受吸引的绝对是他们那双双闪亮的眸子,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修饰他们给我带来的感觉,原以为会很尴尬,会很难和他们沟通,但我们很快进入角色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时同学们很活跃,也许是年龄差不多的缘故吧,下课后同学生的家长交流,才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时我很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虽然交流时语言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我们的心是彼此相通的,那就是让他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广的了解。当然除了教数学外我还带象棋班,象棋班的小朋友们水平参差不齐,各个年级的都有,于是我们将水平差不多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对于零基础的小朋友我们手把手式教学,教他们摆棋,给他们讲棋盘上棋子的走法等。
支教中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是家访,对于每个队员来说,家访可谓刻骨铭心。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和同学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次家访中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些共同点,一是这些孩子很少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双休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二是同学很少在家做家务。这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留守儿童的一种现状吧!
这次支教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不易。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心,为了能够将课程上好,活跃课堂氛围,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对于一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丝毫不敢马虎,上网搜寻资料。第二、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耐心,面对一群群年龄不足十岁的小学生,他们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而为之。对于学生不解的问题我们应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同时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周的支教生活在我们心里已是沉甸甸的回忆,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是为我们的人生旅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同时从我们支教的队友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篇2
首先要肯定的是,实践活动是成功的,达成了师范大学企业家成长俱乐部成员与xx区人民的深厚友谊,加强了当地民众对大学生的了解,帮他们走出误区,更愿意接触大学生,让更多人知道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企业家成长俱乐部是一个积极、向上、让爱传递的组织。
实践总结:
就这次活动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就前期准备阶段而言,大家只有激情却缺少明确目标,或者说就是很大一部分人很想积极加入活动,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就是活动的策划人的安排工作没做足,具体人员安排不到位.
活动第一天,在音控设备和ppt都出现问题,让主持有点不知所措,这还是准备不足,或者没有想出备选方案的结果。(万一停电那不是要更糟吗?)没有备选方案.
活动第二天,成功学视频教学不错,但是就主持的个人观点的争论问题,我是要提出一点,就是在台上的主持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要永远战胜台下观众的观点.如若有抵触情绪,很可能这场教学就不会那么成功。还有就是自己与别人辩答的观点一定是要滴水不漏。准备要做足.
活动第三天,那场大型的沟通视频教学我没有机会欣赏,知道很不错,不好评论与总结.
活动地四天,就是户外生存大赛。
首先就是比赛的物品太少,没有完全体现这支群体的真正实力;
咖啡的生产日期没有注意,还有咖啡可能涉及到国家政治性问题没有考虑;
再就是在障碍关卡没有更多新颖挑战;
还有就是在对成果(财产)控制上要求不到位,导致有些组花光钱财;
评优制度不完善,导致无法更好的评比;
活动第五天;去敬老院没有考虑到老人的心态,只是准备了舞蹈戏曲,但在和老人沟通上还是准备不足。离开时老人哭了,让我们没有想到,没有好措施解决。
最后在离开前的欢送会上,大家表现的比较积极,安排合影的时间又点短,很多食品浪费,整体经费安排会有那么一些不算太合理。
“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篇3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校秉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在学工部领导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支暑期赴京实践团。该团队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仪仗部和后勤部的十一名队员组成,于20xx年7月2日晚十一时在杭州城站出发,在北京进行历时五天的社会实践。
本次实践的内容大致安排为:3号下午到达后赶往旅馆中安顿再前往天安门进行实地踩点,为明天的观看拍摄做准备。晚上细致地给每个队员分派任务。4号早晨观看升旗仪式,然后参观红色景点以缅怀革命先烈,培养爱国主义情怀。5号早晨参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进行前期交流。下午观看降旗。6号前往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天堂——清华北大,与其校国旗护卫队员交流,互相学习,建立爱国护旗的同盟军。7号分两组,一组继续与天安门国旗班的交流,瞻仰他们的荣誉室,了解国旗护卫队的光辉历史,学习发扬他们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并赠送锦旗留念;另一组拜访前任国旗护卫队队长赵新风,从他了解国旗护卫队的发展史,并接受他的现场动作指导。
几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每个细节每个点滴都能让我学习到宝贵的经验与知识。其中有两件事最让我难忘。在回家的一段时间里,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记忆犹新。
时间回到7月5号下午的降旗仪式。天阴沉沉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空气异常沉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们穿着单衣依旧让汗水湿透了,不停地擦拭着那即将流入眼中的汗滴。然而站在祖国第一哨上的国旗护卫队队员却身着长袖正装,脚套长筒皮靴如一尊雕塑般纹丝不动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那份执着那份责任感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甚至于连老天爷也感动的哭了,顷刻之间下起了瓢泼大雨,而此时降旗仪式开始了。狂暴的风雨吹打着每一个人,此时我们不禁感叹人力的渺小,然而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走来的国旗护卫方阵无所畏惧,仿佛此时正是晴空万里,他们又一次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我想这雄伟壮丽的场面就是他们平时背十字,领扎针,顶烈日,扛风雪的魔鬼训练后的结果吧,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护卫队的队员们用他们的汗与血赢得了国人的尊敬世人的赞扬。有这样一则故事:曾经有一队外国的科学家代表参观天安门时看见了站哨的国旗班战士。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当,国旗班战士依旧身着长袖。科学家们看着一动不动的战士,在中方代表多次解释后仍坚持说那是雕塑。最后中方代表只能无奈的表示,十分钟后换班时就能见分晓。于是大家等待了十分钟,在换班的那一刻,外国代表惊呆了,那是真人,活生生的战士在敬礼!他们感叹:中国军人真棒!是的,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的民族形象,是中华民族的军魂!
另一件事是关于一个人,一个与鲜红的旗帜节下不解之缘,一个为国旗魂牵梦绕,一个见证了国旗班到国旗护卫队的发展,一个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旗事业,一个可亲可敬的老班长——赵新风老师。我们之所以称他为老师,是因为他在退伍之后毅然开办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和国旗有关,他所服务的项目有“传播先进国旗文化、规范国旗升降仪式、推广标准国旗产品”等。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在免费为一些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去做国旗教育报告并辅导规范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大概是上午十点才开始与赵老师的交流。在大院中,赵老师和我们亲切的交谈,从他炯炯有神的双目中我们看到了坚定的信念,从他的有力的动作中我们领略了军人的刚毅。他更像一个和蔼的老师在烈日下指导我们队列动作,改正我们的缺点,然而他没发现汗水已经浸湿了自己洁白的衬衫……走进赵老师的“北京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办公室,在那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国旗,在那一片艳红之中,一张身穿军装英姿勃发的军人照片深深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球,很显然那是赵老师。烈日当空,汗水已经湿透了军装,然而更另人震撼的是衣领上竟然插着一根钢针,直接顶在了他的脖子上,在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军魂。由于时间有限,与赵老师的交谈也只能匆匆结束了,然而赵老师对我们国旗护卫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杭电国旗护卫队成为浙江国旗护卫队的先锋,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继续他的国旗之梦。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艰苦,每个队员平均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而每天需步行十个小时以上,很多时候我们以精神饱满之势展现给他人,而一在地铁公交上就尽显疲态,几乎倒头便能大睡,有时候大伙更是互相搀扶着完成一天的行程,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水泡长满水泡的双脚,然后在9点多吃晚饭……但是没有人退出,没有人放弃,因为每一天我们都有所收获,都进行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这些天的交流与学习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单单一个靠脚动作,清华大学的队员们做的就比我们刚毅,靠脚声更响亮。在队员感情的交流方面,面对北大的同学们,我们只能自愧不如,也许是部门分类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仪仗队与后勤组之间的隔阂,这些都是我们杭电国旗护卫队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坚信,经过这次北京之行,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会上升到一个更高尚的层次,我们的国旗护卫队将会发展的更加壮大,为争做浙江国旗护卫事业的先锋队做出杰出的贡献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