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选3篇)

发布时间: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选3篇)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篇1

这几天在学校附属医院的中药房见习,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轰在图书馆里,总共也没能进药房几次,却看到了许多病人从领药窗口所不能看到的事情。看着药房里大箱大箱琳琅满目的中药材,还有各位药剂师忙忙碌碌的身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第一时间倒也实在没想出来,直到今天,去候药大厅做调研,顺便和一些患者聊了几句,忽然茅塞顿开——原来传统中医的衰败责任并不在于医学理论的欠缺,而是从事这一方面的一些人,擅自在对她进行涂改!

一、用药不专

带教中药饮片识别的老师每每提及本院名医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妇科的老中医朱南孙,带教老师说,朱老师开的药一般都很少,很精准,药房抓起药来也方便。而其他一些医生就未必了,就像打拳头似的,开个方子洋洋洒洒二三十味药,一张处方不够写了就写两张,他想:这么多药下去,总有一味药能够对上你的证!可怜了患者及其家属,本来来看中医门诊的大多数都是些老年人,满怀希望地来,排队挂号、看病、等药就去了半天,回去的时候还得扛一麻袋的草根树皮……纵览中医医案古籍,名家经方,几乎只有很少的方子(如补天大造丸等)才会真真涉及到几十味的药,其它大多数,少到单味,多到十几味不等,却也照样能够对证治疗,而且其功效虽然算不上立竿见影,却也能从根本上根治疾病。

二、给药不精

去药房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人员天女散花似的撒药动作,老师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只顾总量不顾单剂。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医生开的方子上说要地黄9克,一共开了7剂,那么需要的地黄总量就是9×7=63克,于是药房的工作人员摸着抽屉顺手一抓,再放在小杆秤上一称(我很好奇为什么现在药房还在用带秤砣的杆秤。。。),大约67、68克,跟63克差不多,得,就这样吧,于是在7张用来包药的纸上稀里哗啦一倒,有的一剂里面分到十来克,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克,管不了了,后面还有好多单子等着我去称药呢,就这样吧,反正只管总量差不多……于是患者拿到药的时候就纳闷了:为什么同样的几份药,有的这么大一包,有的又这么小一包呢……患者也很迷茫,甚至有时候拿错了药他们也不知道——无非都是些草根树皮,即便拿错了他们也只好一锅煮了,照样喝下去,深怕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三、药效不佳

中药房的仓库里有很多储备起来的药物,都用麻布袋子装着放在架子上,仓库里几乎没有干燥器,也没有很好地保证窗户的通风效果,看守和运输的工作人员也稀稀落落,似乎这个仓库于别的仓库无异。有个病人抱怨说,在医院开的大枣拿回家一看,全都发霉了,问我们医院的药究竟是怎么保管的,当下问得我尴尬极了。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带教老师拿中药饮片给我们看的时候就经常说:“这个药正规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在纸上画给我们看,“医院这个不是很好,并不典型,但是便宜,所以我们一直用这种药。”什么用药部位混杂啦,本来只要根茎的药物结果用了全草;什么制法不标准的啦,本来该炙成黄色的药物炙成了褐色;什么该抽芯的没抽芯啦,该剥皮的不剥皮啦,该脆的很软,该软的很硬等等等……我想中药的有效成分本来就少,作用也很温和,如果再加上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那又怎么可能治病救人呢?

四、煎煮不当

你跑出去问十个患者:“拿回去的中药,你们是怎么煮的呀?”有九个都会回答你:“这还不简单,把药往电砂锅里一扔,水一放,电源一开,好了它自己会嘟嘟叫的。”我狂汗,不愧是高科技时代呀,真方便!可是,但凡有点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中药,煮起来可未必这么简单。首先你得分清药性,比如煎煮感冒药的火候和滋补药就完全不一样,凉性药和热性药也不一样,冷掉的药用微波炉转一转完全不可以,隔夜的药也不亦服用等等等。服药中药的规矩很多,有的中药服用的同时还要忌口,什么辛辣油腻不能吃,燥热发物不能食,有的人服药后效果不佳,却并不知道是自己饮食上的配合问题,而且现在大医院里面的医生也慢得不可开交,几乎都不会一一叮嘱这方面的问题,患者或家属自己不去关注的话也不会知道,这也是导致中医中药的口碑日益败坏的原因之一吧。

目前我只总结了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存在于医院(包括中医院和西医院)里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医生本身确实医德有问题,还有护理人员的粗心、患者家属的不配合、医院本身就存在的一些制度问题,以及许多患者盲目地崇拜名医……

听说中国的医疗制度即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希望这能够为全国的患者带来一丝福音。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篇2

这几天在学校附属医院的中药房见习,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轰在图书馆里,总共也没能进药房几次,却看到了许多病人从领药窗口所不能看到的事情。看着药房里大箱大箱琳琅满目的中药材,还有各位药剂师忙忙碌碌的身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第一时间倒也实在没想出来,直到今天,去候药大厅做调研,顺便和一些患者聊了几句,忽然茅塞顿开——原来传统中医的衰败责任并不在于医学理论的欠缺,而是从事这一方面的一些人,擅自在对她进行涂改!

一、用药不专

带教中药饮片识别的老师每每提及本院名医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妇科的老中医朱南孙,带教老师说,朱老师开的药一般都很少,很精准,药房抓起药来也方便。而其他一些医生就未必了,就像打拳头似的,开个方子洋洋洒洒二三十味药,一张处方不够写了就写两张,他想:这么多药下去,总有一味药能够对上你的证!可怜了患者及其家属,本来来看中医门诊的大多数都是些老年人,满怀希望地来,排队挂号、看病、等药就去了半天,回去的时候还得扛一麻袋的草根树皮……纵览中医医案古籍,名家经方,几乎只有很少的方子(如补天大造丸等)才会真真涉及到几十味的药,其它大多数,少到单味,多到十几味不等,却也照样能够对证治疗,而且其功效虽然算不上立竿见影,却也能从根本上根治疾病。

二、给药不精

去药房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人员天女散花似的撒药动作,老师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只顾总量不顾单剂。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医生开的方子上说要地黄9克,一共开了7剂,那么需要的地黄总量就是97=63克,于是药房的工作人员摸着抽屉顺手一抓,再放在小杆秤上一称(我很好奇为什么现在药房还在用带秤砣的杆秤。。。),大约67、68克,跟63克差不多,得,就这样吧,于是在7张用来包药的纸上稀里哗啦一倒,有的一剂里面分到十来克,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克,管不了了,后面还有好多单子等着我去称药呢,就这样吧,反正只管总量差不多……于是患者拿到药的时候就纳闷了:为什么同样的几份药,有的这么大一包,有的又这么小一包呢……患者也很迷茫,甚至有时候拿错了药他们也不知道——无非都是些草根树皮,即便拿错了他们也只好一锅煮了,照样喝下去,深怕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三、药效不佳

中药房的仓库里有很多储备起来的药物,都用麻布袋子装着放在架子上,仓库里几乎没有干燥器,也没有很好地保证窗户的通风效果,看守和运输的工作人员也稀稀落落,似乎这个仓库于别的仓库无异。有个病人抱怨说,在医院开的大枣拿回家一看,全都发霉了,问我们医院的药究竟是怎么保管的,当下问得我尴尬极了。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带教老师拿中药饮片给我们看的时候就经常说:“这个药正规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在纸上画给我们看,“医院这个不是很好,并不典型,但是便宜,所以我们一直用这种药。”什么用药部位混杂啦,本来只要根茎的药物结果用了全草;什么制法不标准的啦,本来该炙成黄色的药物炙成了褐色;什么该抽芯的没抽芯啦,该剥皮的不剥皮啦,该脆的很软,该软的很硬等等等……我想中药的有效成分本来就少,作用也很温和,如果再加上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那又怎么可能治病救人呢?

四、煎煮不当

你跑出去问十个患者:“拿回去的中药,你们是怎么煮的呀?”有九个都会回答你:“这还不简单,把药往电砂锅里一扔,水一放,电源一开,好了它自己会嘟嘟叫的。”我狂汗,不愧是高科技时代呀,真方便!可是,但凡有点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中药,煮起来可未必这么简单。首先你得分清药性,比如煎煮感冒药的火候和滋补药就完全不一样,凉性药和热性药也不一样,冷掉的药用微波炉转一转完全不可以,隔夜的药也不亦服用等等等。服药中药的规矩很多,有的中药服用的同时还要忌口,什么辛辣油腻不能吃,燥热发物不能食,有的人服药后效果不佳,却并不知道是自己饮食上的配合问题,而且现在大医院里面的医生也慢得不可开交,几乎都不会一一叮嘱这方面的问题,患者或家属自己不去关注的话也不会知道,这也是导致中医中药的口碑日益败坏的原因之一吧。

目前我只总结了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存在于医院(包括中医院和西医院)里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医生本身确实医德有问题,还有护理人员的粗心、患者家属的不配合、医院本身就存在的一些制度问题,以及许多患者盲目地崇拜名医……

听说中国的医疗制度即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希望这能够为全国的患者带来一丝福音。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篇3

现在我来说说我在门诊西药房实习的情况吧!首先在门诊药房其间我遵守药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病人,和同事相处得很好,他们也教会我很多知识。

其次我在门诊西药房学习的知识:

一、学会了药物的摆放:同类药物放在一起,做到先进先出。

二、学会了看处方:首先看病号,再看年龄,最后看用法用量。

三、学会了拾处方,拾处方要认真、细心,要检查有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四、学会了处方的计价收费。

最后是我在西药方实习的感想:在这三个月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老师有时会考一下我们,使我们增长很多知识。我运用在学校老师教我的知识加上实际鉴习学会很多药学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