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体会篇1
今天下午,听x教授讲座《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如果说上午朱司长讲座是顶到天了(顶层设计),那么x教授的讲座就是触到地了(深入基层调研)。
x教授以一道语文高考试题(用单句、固定电话向朋友准确介绍一幅图形)引入,介绍我们的教学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高考走向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
x教授参与教学改革、深入基层调研。在课程改革xx年间x教授根据自身收集材料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执行——突破——创新——转型。
课程改革进程中,对为一线教师,x教授给出很多建议。
1.关注学生需求。学生渴望有效活跃的课堂教学,渴望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有效地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
x教授参与教学改革、深入基层调研。在课程改革xx年间x教授根据自身收集材料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执行——突破——创新——转型。
课程改革进程中,对为一线教师,x教授给出很多建议。1.关注学生需求。学生渴望有效活跃的课堂教学,渴望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有效地指导和有效的帮助。教师要要求学生自己画“时间管理”图;一道学科难题解题思维导图;高考作文构思思维导图;合作学习3人一组最好。
2.落实基础教育任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教师要多方促进教育公平。,关于课堂教学改革x教授对我们进行“知觉倾向性自测”调研。活动热烈有序。活动是让学员明白如何进行知觉倾向自测,回去组织学生自测。要求教师要记住本班每位同学知觉倾向性类型,在课堂教学中给予适当关照,要实现匹配教学、多策略教学。课堂教学中绝不能一两种方法对付到底。进行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学(互联网+),要吸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x教授在调研中深刻体会中学课堂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批评几种不合理现象。小组加分:思维幼稚;实名pk: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愿墙:缺乏引导,仅存形式,班主任不关注内容。感谢今天下午主任的讲座,感谢他介绍他见证的中学课程改革、感谢他与我们学员分享他在调研中的思考、感谢他为我们提出系列建议,让我们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有了较明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学生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地理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学习使用新技术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力争让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高效地学。篇三
今天陈xx老师主讲。上午是专题讲座《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宏观视野和微观设计》,下午是互动研讨。陈xx老师是一直是我心目中遥远的偶像,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却一直未睹尊荣,今天有幸得一机缘当其弟子,心中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体会篇2
陈老师以安徽地理高考第35题引入,强调自然地理之美美在真情实景。强调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际就是调整“习惯做法”和“尝试改变”关系的过程。在自然地理教学中要尝试改变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自然地理给我们带来什么?自然地理要真正给学生什么?
实际上,只要是地理教师都知道自然地理使学生最怕的,但是教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更喜欢选择这一部分,为什么呢?自然地理其实对于老师来说,好教;对于学生来说,难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况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陌生度太大。从学科看,地理学宏观抽象、理论性强,灵活多变且多学科融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往往是解释解决地理问题的必要前提。从学生看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的缺失,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学生空间概念缺失。从教学方面看“重地轻理”、硬件不足、教材呈现形式呆板、课程资源拥有量不足。那么,高中自然地理要真正给予学生什么呢?
了解自然环境,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地理思想。自然地理给予学生的应是“特殊的价值”:教养、气质、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宏观视野。包括审美视野,地理世界处处有美、地理教育处处有美,要形成审美化的地理教学。系统视野,地理学科无处不系统,地理教学本身也是系统完善过程,没有系统观地理会很混乱,应用地理系统的有序性最优化和动态性组织教学是宏观视野的具体表现。生态视野,地理环境要从进化角度寻求生态的平衡与人地的和谐。此外,地理教学还需要具备多学科视野、文化视野、人体视野和哲学视野。克服地理教学的难点光具备地理视觉是不够的。还要做好微观设计。资源的选择要进得去处得来;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媒体选用只要使用就是最好的;教学过程设计让预设和生成都精彩;教学反思的整理要及时归类归因。下午互动研讨篇
主题:人文地理案例分析以农业区位选择为例谈说课设计。在下午的互动研讨中,不少老师认为本校学生基础差,难以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有不少教师抱怨虽是农村学生也不了解农业,课堂难以让学生参与。
我不赞同这两种观点。
学生基础差与探究学习没有必然关系。如果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会乐于参与探究中,探究目标难度合适也会给予学生积极暗示,激发学生潜能。只要尝试,总会改变。这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不论是城市学生还是乡村学生,我们的'学生多数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稼穑艰辛、不辨日月星辰,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土地、关注乡土、关注生活、关爱家乡。同时我们地理老师完全具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为自己找一些借口呢?
陈xx老师提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调整“习惯做法”和“尝试改变”关系的过程,确实一针见血!改变习惯做法需要创新的勇气和毅力!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体会篇3
7月有幸参加的西城区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大致了解了西城教育的现状,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点,明确了教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教师专业发展及生涯规划方面,初步确立了自己从业的方向和目标。今后力争在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方面,获得知识增进、能力提高、道德成长,初次接受了“好课”标准,为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有力的标准。
彰显教师的情感素养;明确的目标性、计划性;精心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贯穿始终;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有利于学生提出新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被突出等等都是好课的标准。简言之为“新、活、趣、实”,这也成了我教学努力的方向。几位教育一线老师的成长经历分享,更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启发性作用。它们以班主任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做好班主任的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团结心、专心”,尊重、关注每个孩子,耐心陪伴他们成长。
入职后学校的新教师培训使我们有机会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碰到的困难,校长和李总会以专业的角度、丰富的经验给我们切实的点拨。我们也会交流关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组织教学方面的困惑和方法,不断地接受理论知识而后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切实可行地实践性知识技能。从从前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慌乱无措到现在的镇定自若,从面对特殊生的无能为力到现在的想方设法,从教学时的空乏无序到现在的条清缕析都是实际教学中的打磨成长,是培训中学来的理论与经验的'有效实践。
学校每周二下午的全校大会邀请的专家学者是为我们教育一线的教师打开了一扇“开眼看教育”的窗,让我们能够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动向,而不是忙乱于教学中固步自封。这一年中我聆听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学科课程建设、教育技术革新、教学研究、学习力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工作、师德建设等方面的生动、实用的多场讲座。
每次讲座都会给我心灵上的震动,让我有所思考,试图把讲座中学来的新颖理论思想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相结合,同时深感自己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和专业理论方面的欠缺和不足,每次都是浅尝辄止。今后还需在学生管理、钻研教材、组织教学方面勤奋学习。
培训第一天在傅娟老师娓娓道来的八句箴言中我感受到了班主任的责任。而我既是一名新教师,同时又是新班主任。听着傅老师为我们传授的经验,我不禁在心里对比,哪些是我做到了的,哪些是我没有做到的,哪些又是我有能力做到而没有去做的。对比之后,我心里既愧疚又庆幸。愧疚于我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庆幸于我没有等到多年后才来发现自己的不足。
刚当上班主任时,我不止一次地想过,我才刚刚走上讲台,怎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而傅老师给我们新老师的第一句箴言恰恰是:当班主任。是啊,一名新教师的成长,又有什么比当班主任成长得更快呢?只有自己成了班主任,才能真正的接近和了解学生。听完傅老师的话,我又高兴于自己已经是班主任了,尽管做的磕磕碰碰的。但正如当天上午李秋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新老师犯“错误”,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这句话只是李幽默之语,但却让我为之一震。自从当上老师后,我小心谨慎,十分害怕会出错,然而我却忘了不犯错,就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正如我的班主任工作第一次和傅老师的“重视班主任的第一次”进行对比,我没有一条是合格。如果没有这一次培训,我不会知道原来开学第一天还隐藏了这么多的班主任任务,如熟记学生的姓名学号、设计各种表格,隐藏自己是新手的紧张等。
傅老师的八句话总结出来就是:做一个让老师、家长和孩子都喜欢的好班主任!这样一看,瞬间感觉难以望其项背,这正说明教师的成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进步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去完成。
傅老师的声音娓娓动听,传授的经验对班主任工作十分具有指导性。而李秋平老师又从另一方面,用幽默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课。每一个老师都想成为这样的老师,但是能做到的似乎少之又少。我没有当上老师之前,不止一次幻想过当上老师后的事情,我还记得我小学时代的一篇作文:假如我是一个老师,如果有学生讲话,我不会骂他,我会温柔地对他。然而真正走上三尺讲台,我似乎就变了,我常常对学生说“安静、不准讲话、站起来”等这样一些冷冰冰的语言。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好动、爱玩是天性,我们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时,这是必然不能忽略的一点。当我在抱怨很多孩子都不听的时候,李说,做学生也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差生”,每天都要接受8小时的“折磨”。我一下子惊醒了,我有什么资格抱怨,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老师就有义务和责任上好课;同时我还是成人,他们是孩子,我怎么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蹲下身,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放下师道尊严,主动靠近孩子。我们会喜欢上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上我们。还有什么会比孩子的世界更纯洁呢?新教师的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还有教学反思。袁老师的课题研究和叙事研究为我们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门。前者太高大,短期难以接触,但不妨碍我们了解和学习。后者相对简单、入手快,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反思书写。我常常觉得教学反思不知道怎么写,而且写得太空泛。而袁老师的叙事研究,在我看来倾向于教学反思,简单叙述课堂上典型事件,进而总结。书写起来简单,更有目的性,能立刻着手于现在。
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短短三天的培训带来的效果也许并不明显,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细流总有一天汇成河流,但愿我能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不一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