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
新颁布的《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与以往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科学课程标准》借鉴了国外关于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力图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强调这门学科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自然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把科学的新理念贯穿于自然课堂教学中。“动手做”是科学课教学的灵魂。“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说明教材的作用。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是基本的方法。担任《科学》课的教学以来,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同以前从事的教学相比,《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以下是科学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教师充当的角色应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的教师在学习科学课标以后,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自然课堂教学之中,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科学课标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十分重视学生们直接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去鼓励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自我见解,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其独到的见解。根据课标的学习,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计划。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知识容量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兴趣浓厚,学生研究的时间充分,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科学实验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因地质宜笔者在教学“油菜花开了”时选择了黄瓜花,原因是学生了解和熟悉这花而且容易收集。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笔者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选择木头、纸、塑料等几种玩具型的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如笔者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选择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
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笔者准备了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潜水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谈谈使用《科学》教材以来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眼睛的科学》一课,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晶状体的调节过程,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离物体时肌肉、晶状体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弥补了实验不足。这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相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科学课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3
近十年来,教育教学不断改革深化,科学教学更是走在改革的前沿。本学期我有幸从事科学教学工作,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和总结反思,在此,我浅谈自己工作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兴趣,从入门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都不错,我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有兴趣的东西,他们掌握起来快而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采用开放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科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社会,指导于生活,科学学科的每一个概念和规律、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在科学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引入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观察,记录,分析,归纳,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利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教育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路,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累,改革创新,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把教育事业做得更加美好!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4
小学科学课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担任科学课的教学以来,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以下是本人对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教师充当的角色应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应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⑴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⑷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者。
二、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教师得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学生有了这种寻找知识的办法,将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到哪儿去寻找知识,就能知道在众多的知识中,知道怎样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道用这些知识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希望能听到这样的声音:⑴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认真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回答问题,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共同度过这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四十分钟。⑵同学们开始实验,在动手之前要先动脑,小组中先研究一下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共同制定一份实验计划,然后再进行实验。⑶实验后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⑷同学们,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⑸谁能就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这些带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课堂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计划。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的兴趣才浓厚,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5
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逐步让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能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身边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到这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不断的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改善教学摸式探究更合适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教师教的轻松,而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乐于探究学习。
2、“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着”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自主探索,才能学好科学课。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指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乐于探索,就要提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提一些偏离生活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特点的问题,只有那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对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乐于自主探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所有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探究的问题要出自学生本身,让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事半功倍。
4、深入领会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素。
速度———学习时间。
收益———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安全———学习体验。
“学习的结果是关键,学习的体验是灵魂。”好的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的质量,才是关键。恰到好处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即有所学,又知所用。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照顾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5、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方法目标。”三者在课堂上完整体现才是一堂好课,三者缺一不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就是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但不掌握过程和方法就是纸上谈兵,科学课的学习,只有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才能使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为日常生活所用。还要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格,激发其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不断增进其自信心和进取心,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做一个“乐知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做为一个科学课教师更应不断探索,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教学,科学合理的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快乐长大。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6
在市教研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区鑫昌路小学举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学科学教学年会。来自全市的优秀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参加这一盛会。
会议共安排了三项内容:
1.进行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研讨课堂教学。
2.进行优秀课堂评课。
3.科学优秀教案经验交流。
科学,一个崇高的词语,常常敲击着我们的心灵。“神七”的问天更是我国科技力量的最好见证,这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比自豪的盛事。
科学教育,一个沉重的话题时时催促着我们的脚步。回看我们的教学现状常令我们叹息,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还时常存在,索然无味的接受式学习,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学生的科学兴趣何来?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急待改变的现状。所以,怎样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维目标在每节课上得到落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成为此次研究活动的主题。
作为从事科学教学的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倍加珍惜,认真听取了每一堂课,并做了详实的记录,感受深刻,收获很大。这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促进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两天来的听课和学习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从导入到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知识的深度、难度的把握上处理的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中都遵循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教师课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可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7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经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科学课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多作工作,让实验室处处充满科学创新的活力,成为科学的殿堂,开放的场所,创造的乐园。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构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能够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我们的地球》专题片,《登月之旅》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善,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有必要让实验室自我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四面宽墙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本事。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资料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供给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1。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头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供给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本事,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够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训练)
2。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3。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供给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我们做了各种努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但如果没有为学生供给充足的活动时间作为保证,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要花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我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实验室是学生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努力做到的就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科学创新活力。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8
11月1日—2日临沂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在罗庄隆重召开,本人有幸在我县教研室钟英老师带领下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不虚此行,现将主要收获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依次观摩了邢丽梅执教的《地震》,周晓静执教的《我们的呼吸》,颜世萍执教的《四季更替》,吴士珂执教的《弯弯的月亮》这四节属于“解暗箱”课型的课。总的来说这四位老师的课上的非常精彩,教师把握教材,组织教学,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知识底蕴十分丰厚,科学态度十分严谨。无伦是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还是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都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解暗箱的教学方法。他们能够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外部的可感知到的事物和现象的研究,去想象、猜想、推断出不能直接感知的道理或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提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后四位老师还进行了说课和反思。然后由听课的各县区老师针对这四节课进行研讨交流。大家通过激烈的研讨把看课时产生的困惑、疑问通通拿出来进行交流。
最后,王玉强主任对“解暗箱”课型教学提出了七点要求:
1、注重猜想的合理性,
2、注重问题的针对性,
3、注重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4、注重动手操作的可行性,
5、注重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6、注重汇报交流的深刻性,
7、注重感知材料的丰富性、典型性。
徐文达主任作了大会总结,并要求我们运用“解暗箱”教学法上课时要首先感知哪儿是“暗箱”,“解暗箱”后学生知道了什么,“解暗箱”突破口在哪儿,“暗箱”打开的时机,什么时候打开。这样我们对“解暗箱”课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会议休息期间,我们到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室进行了参观。我们发现很多作品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节约性为一体,呈现出“小处着手,大处寓意”的特点,作品新颖、科学、实用、小巧,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等特征,实用价值高。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认识到今后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营造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调动学生从小就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加了这样的培训活动,我感觉很有实效性。对于“解暗箱”课型教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今后如何有效的上好科学课更有信心了。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9
我有幸参加了罗庄举行的全市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研讨会,经过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对“解暗箱”课堂教学的认识
在前几年,县教育局曾经组织一次课堂教学中,在执教《不倒翁的秘密》时,提到过“解暗箱”教学法,我知道有“解暗箱”教学法,但不知道“解暗箱”教学法的具体策略。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我终于有了一定得了解,但这只是粗浅的认识,我应继续深入的学习它、认识它。
“解暗箱”源于上世纪提出控制论,一种方法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解暗箱”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这一类内容在教材中常以“解暗箱”的形式出现。此种课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很有价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开展丰富的想像,是解开暗箱的钥匙。其操作程序如下:展示暗箱—解开暗箱—升华。
二、“解暗箱”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通过听课,四位教师给我们奉献四堂精彩的解暗箱课,表现出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很值得我去学习。
1、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把握教材、恰当的运用教材,为解暗箱教学提拱了清晰的思路
2、运用准确、多样的视频、图片、语言文字等资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了大量的多样的有利于学生感知资料,服务于教学,例如邢丽梅老师在讲《地震》时,列举了本地的地震断裂带,作为感知资料。这些资料的运用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推理理论依据。
3、教师有着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恰当的视频资料,对教材内容作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形象直观,学生看了很容易理解。例如颜世萍老师在讲授《四季更替》时,用一组“植物秀”,演示了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引出课题。对四季更替成因总结时,用天文演示视频资料进行演示,一目了然。充分显示了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学到了以前不理解的知识,感到高兴,真不虚此行。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0
学期即将结束,今天我将自己一年来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我本着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但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和基础较高,想再向前提高,需要做的工作就相当大了。其实我们科学老师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可又要因为这个便宜付出了很多,因为科学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比较喜欢的,也许我们去问学生最喜欢哪门课。大部分同学都会说是科学,但不同于其它的课是需要做很多的实验,有时在准备实验时的一些器材在实验室找不到,还得自己到家里或其它地方去寻找,不过现在在学校里有了专门的实验员已经好了很多,这个准备过程我感觉很烦,但每一次演示成功时还是有一些兴奋。本学期我试着做一些大胆的尝试,我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尽量降低教学目标。如在讲解密度的概念时我讲完了并基本上大部分同学已经理解了,但我总觉得我还没有过关,因为还有一部分同学有些疑惑,我再问全班学生:“在你们理解看来应该怎么样?”一会儿有学生会说密度是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为组成物质的分子的紧密程度?我说当然可以啊!于是有很多同学都露出了笑意。还有在讲压强的概念时同样是这样讲的。有时我还适当地用一下方言,对于一些科学知识更有说服力。我们有时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科学基本知识的“消化不良”,或是一知半解,更严重的甚至会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最为头痛的事。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入浅出地分析,力求100%的学生理解,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科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时间,多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在实验探究题中的一些控制变量法,在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这种叙述学生往往只回答电流跟电阻成反比,所以在实验中也好在平时的作业讲解中也好都是经过反复的训练和强调,在现在的考试中基本上不会出现一些失误。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科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对学生要求起点较高,落点较低,但在平时的练习或单元考试中的落点还是比较高或者说是相当高,让师生都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有时候还是讲了一些难度相当大的例题,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营养午餐”。如在讲到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时渗透了很多老教材上的一些知识并适当用新课程的理念去分析。
四、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作为教研组长,在各种学校本级的教研活动中,听完课后要主动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探讨成功经验及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自己和他人更好的课堂效果。其实在给别人找不足之处时也是自己在提高的过程,我有我的教法,一些可取之处我也人向新教师学来自己用,如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我也会不遗余力地与新教师分享,只有水涨船高才是真正的成功。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1
科学课又进行一个学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收获很多。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张把课堂教给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现对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充分组织学生课内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发散性提问训练,使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结果能做出多种预测,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另外创设探究问题情境,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使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二、认真备课、积极听课、参与教研、善于反思。
按照学校要求,做到先周备课,且努力做到符合学生实际,这让自己做到了上课胸有成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不管什么科目的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模式的展示,各种细小微节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
三、差强结合,全面推进。
本学期,我抓紧学生作业的检查和批改,课堂上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利用小组形式进行检查,使自己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心中有数。另外,调整教学,根据学生情况,对班内一些学困生采用个别
辅导,一帮一扶以及思想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信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
四、重视动手、动脑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科学课的教学要求动手教学和内容教学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我并于学校的课改要求进行训练,注重让学生由想到做、会做会说,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做和说的欲望。
五、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并立身于科学事业的人,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追求,一个学生也是这样,要想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必须有探索钻研的精神,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科学习惯的养成,必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一些教训,总结过去就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再接再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2
新颁布的《《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与以往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科学课程标准》借鉴了国外关于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力图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强调这门学科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自然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把科学的新理念贯穿于自然课堂教学中。“动手做”是科学课教学的灵魂。“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说明教材的作用。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是基本的方法。担任《科学》课的教学以来,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同以前从事的教学相比,《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以下是科学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教师充当的角色应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的教师在学习科学课标以后,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自然课堂教学之中,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科学课标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十分重视学生们直接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去鼓励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自我见解,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其独到的见解。根据课标的学习,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计划。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知识容量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兴趣浓厚,学生研究的时间充分,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3
20_年4月17日—21日,浙江省20_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在金华市东苑小学举行。本次评比共有11位教学高手参加,他们将围绕“生命科学领域”专题,分别选择了《食物中的营养》(四下)、《食物链和食物网》(五上)、《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六下)中的一个内容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和历届省课堂教学评比不同,本次活动在评比内容上进行了创新,除了“现场课”,增加了“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写评课稿和教学改进意见”、“理论考试”等内容。
两年一度!四项全能!专题研讨!同课异构!这一个个醒目的字眼,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当然让能亲临现场观摩的我无比兴奋——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作为网络管理团队的成员,我要负责现场大屏幕切换和QQ群中的宣传,无法静下心来好好观赏各位高手的精彩课堂,自然没有多少触及内心的感受。而今,市研修班的作业截止日期已在眉睫,不想背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恶名,只能是绞尽脑汁,继续在键盘上打出一段段文字。
一、电子白板——不能不学的绝技
这次课堂教学评比,金华市的王伟文老师第一个登台,他一出手就让所有的观众眼前一亮。在《食物网和食物链》一课中,他率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借助屏幕捕获、层技术和图形编辑等功能,把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效果十分明显。而之后杭州市的陈滔老师,更是把电子白板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其中出现了点小失误,但瑕不掩瑜,让全体看课老师深刻感受到了白板的魅力。最终,两人都拿下了省一等奖的荣誉证书,其中电子白板的巧妙使用可谓功不可没。
写到这里,我脸红了。这个学期,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的资助下,我校终于有了一个第一个小学科学专用实验室——新课程探究实验室,其中就有电子白板。而我,一直把它作为普通的投影使用,没有真正去学习和开发其强大的功能,实在暴殄天物。前段时间听一朋友说她已经通过自学掌握了不少白板技术,看来我也该好好地琢磨琢磨了。
二、实验操作——规范离我有多远
这次评比“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的内容是作喷泉,要求用酒精灯烧制玻璃管喷嘴,并把玻璃管插入软木塞中。说实话,完成这个制作对我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我不能保证整个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回想起自己的平时教学,因为材料准备的困难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许多课堂实验操作被省略或偷工减料,从而制约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良好科学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做的实验首先教师自己要会做,而且是规范的操作,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该心中有数,而这一切对我来说是一软肋。曾经协助过初中科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发现他们的实验要求是相当的具体和规范,以后要向他们多学习!
三、专家点评——被说出来的秘密
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问答。师:“刚才大家说的是不是正确?我们要怎样来证明?”学生齐声回答:“做实验。”这样的问答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啊!肯定有许多老师会这样认为。是的,科学实验是检验猜测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也要求让学生动手探究。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做?对此,浙江教育学院徐月明副教授的观点是:“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做,有些不做没有关系。用实验方法得出的观点与严谨的科学现象不一样的时候,可以不做。”
这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在自己和别人的课堂里,发现许多时候学生通过实验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非常不靠谱的,老师花很多的口舌也无法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导致学生很难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这让我很是苦恼和困惑,而现在,我到实验进行取舍的时候终于有靠山了。
百度了一下,科学实验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制订实验方案、步骤,设计记录表格,合理地选择仪器和方法,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种事件或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正确地使用仪器进行测量,严密地整理、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准确的定性结论或精确的定量的结论。并不是获得正确的东西非要科学实验,而且科学实验也不一定确保能获得真理,但有科学实验在内的探索活动往往比仅凭一般实践、亲眼目睹、经验证明等等获得真理的可靠性高许多。看来,在条件允许下,多做实验还是很需要的。
四、简约课堂——永无止境的追求
和在萧山举行的省小学科学教育学会活动比,本次观摩课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有了明显好转,大多数老师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估计这和喻伯军老师提出“追求简约课堂”的观点有很大关系。我概括了一下,要实现简约课堂,重点要从“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教学环节整合简化”、“新课导入有效聚焦”、“活动组织紧凑衔接”、“辅助媒介实用恰当”和“板书设计浓缩精华”这些方面去努力。
上个星期,终于收到本次省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的订购光盘,其中包括11节评比课、1节观摩课,还有专家精彩感言,我一定会抽空好好地品尝,弥补心中的遗憾。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4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3至6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和微机教学,根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我校具体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我我这学期的体会。
由于中高年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上课时的要求较苛刻,咱们学校没有实验室,也实验器材,但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带器材,虽然简陋了些,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响应。同时平时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尤其高空抛蛋活动,全员学生参加,最大限度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想象能力。
二、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发挥本校优势资源,去操场参加实践活动。
三、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我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教师应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5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担任科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认可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六年级一个班和三学年的科学,小学科学课
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1、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
5、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6
小学科学课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担任科学课的教学以来,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以下是本人对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教师充当的角色应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应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
⑴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
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⑷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者。
二、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教师得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学生有了这种寻找知识的办法,将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到哪儿去寻找知识,就能知道在众多的知识中,知道怎样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道用这些知识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希望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⑴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认真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回答问题,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共同度过这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四十分钟。
⑵同学们开始实验,在动手之前要先动脑,小组中先研究一下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共同制定一份实验计划,然后再进行实验
。⑶实验后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⑷同学们,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⑸谁能就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这些带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课堂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计划。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的兴趣才浓厚,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7
本学期,我参加了乡饮教办组织的的科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多位科学前辈的示范课,接着又听了多位老师的反思和多位老师的评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刘静老师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二,观摩了一节课例。
林霞老师的三年级课例。我感触良多,因为我也是教三年级的科学课,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级上了这节课。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本节课让我感受到:(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林霞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几幅图片并创设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了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得激情洋溢。(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林霞老师注重了实验探究的层次性。他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感觉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用开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林霞老师就因势利导得让学生们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更复杂的。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创造思维的开发。(3)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在实验完毕展示汇报的时候,老师不但让实验成功的小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让没成功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以发现问题,在这一点上老师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张丽老师的课非常精致,无论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老师的导课非常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她的整节课都充分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中,我认为尤其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材料的准备和组织上,就像她说得那样她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观察材料——实验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见解,现在我对科学这门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会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努力耕耘,在张丽老师和各位前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8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研究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我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当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进取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构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构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可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本事上有长足的提高。
经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异常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资料,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支持,可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并争取更大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9
11月3日,x县小学科学教学能手经验汇报交流在_小学举行,这一次的汇报交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由五位教学能手上汇报课,再一个是由五位教学能手谈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一次的汇报交流,可以说给在场的每一位科学老师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每一位老师都心潮澎湃。
从五位老师的身上,我真正看到人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达到成功的顶点。这一点从宋淑英老师身上的更加明确,宋淑英老师自身没有出色的优点,普通话不算好,长的不是很漂亮,但是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干事情的能力,所以今天她成功了,成功当上了韩店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再想想我自己,每次我都以孩子太小,没时间看书,没时间学习为理由,推掉各种学习,而宋淑英老师在有两个双胞胎孩子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断地学习。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下面结合五位老师的特点,结合她们的课,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节是_老师,_老师长的很清秀,很文静,这也使她的课,看起来很平静,讲课的语言很平易近人。让孩子们听起来很亲切,用赵主任的话说,就是董老师的课,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看起来孩子们很平静,但是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孩子们始终在思考。它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美。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课堂形式。
第二节是_老师的,徐老师一直是我最佩服的一位老师。徐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孩子们的思维为中心,教师充分进行引导的一种模式。她的课可以说是思维严密,符合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模式,老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引导,让孩子们积极动脑,积极参与,老师与学生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互动,这种互动好像是在简单的对话,但是学生们得思维在进行高速运转,所以徐老师的课是非常高效的,看起来也是比较轻松的。更使我感动的是,徐老师最后一个环节加上育人,能让孩子们由声音的知识联想到盲人,进而激发孩子们长大后一定要研究某种东西来帮助盲人,这更激发了孩子们想要研究,想要探究的欲望,体现了科学的真正本质。
第三节是_老师的,宋老师看上去,就是一位很踏实的老师,所以她的课看起来生活化,实在。以一块小面包导入新课,它能够达到人体的哪一站,展开了课堂,很实在,学生听起来简单易懂。
第四节是_老师的,_老师年轻漂亮,一看就很干练,所以她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利索。没有一点废话,用她本人的话说,她这个人不太喜欢黏糊糊的东西。所以她的课很直观、把本来很难的东西处理的简单化,用一个很直观的课件处理了一个学生很难理解的东西。
第四节是_老师的,_老师文静、漂亮。一看就是个细心的人,所以我特别佩服她在生活中能够去观察某些东西,某些植物、动物的现象。其实这一种生活习惯,也就铸就了她的课堂也是很细致、注重让学生观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
五位老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体现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注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猜测、探究、验证而得出结论。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朝五位老师的方向努力,阅读大量的书籍,认真钻研教材,来提高自己的课堂,做到尽善尽美。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0
本学期,我参加了乡饮教办组织的的科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多位科学前辈的示范课,接着又听了多位老师的反思和多位老师的评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刘静老师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二,观摩了一节课例。
林x老师的三年级课例。我感触良多,因为我也是教三年级的科学课,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级上了这节课。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本节课让我感受到:
(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林x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几幅图片并创设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了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得激情洋溢。
(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林x老师注重了实验探究的层次性。他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感觉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用开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林x老师就因势利导得让学生们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更复杂的。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创造思维的开发。
(3)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在实验完毕展示汇报的时候,老师不但让实验成功的小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让没成功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以发现问题,在这一点上老师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张x老师的课非常精致,无论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老师的导课非常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她的整节课都充分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中,我认为尤其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材料的准备和组织上,就像她说得那样她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观察材料——实验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见解,现在我对科学这门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会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努力耕耘,在张x老师和各位前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1
本学期,学期已经过去近半,我们科学小组开始了教研组活动。每一次的活动对新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研讨了一节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科学小组进行了三轮磨课:盲备、共备、上课。活动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通过自己备课再共同整合每个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诸于实践。索然过程比较漫长而繁琐,但是从课堂的反响来说还是显而易见的。一堂好的科学课,有的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备课,试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去探究发下科学的奥秘。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师傅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作为年轻的老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2
在市教研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区鑫昌路小学举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学科学教学年会。来自全市的优秀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参加这一盛会。
会议共安排了三项内容:
1.进行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研讨课堂教学。
2.进行优秀课堂评课。
3.科学优秀教案经验交流。
科学,一个崇高的词语,常常敲击着我们的心灵。“神七”的问天更是我国科技力量的最好见证,这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比自豪的盛事。
科学教育,一个沉重的话题时时催促着我们的脚步。回看我们的教学现状常令我们叹息,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还时常存在,索然无味的接受式学习,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学生的科学兴趣何来?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急待改变的现状。所以,怎样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维目标在每节课上得到落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成为此次研究活动的主题。
作为从事科学教学的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倍加珍惜,认真听取了每一堂课,并做了详实的记录,感受深刻,收获很大。这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促进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两天来的听课和学习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从导入到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知识的深度、难度的把握上处理的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中都遵循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教师课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可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
三、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薛城区临山小学的陈文老师执教的《地球上有什么》为例:他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探究基本方法为支撑,采用“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问题”的教学模式。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生活的经验的反思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他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如:整理处理资料的方法、讨论与交流的方法等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
四、过程扎实有效。
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课堂比赛中能做到扎扎实实,不走过场,足见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和教学意识在提高。看到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细致、反复地观察、分析、记录信息数据,将探究活动进行到底,真是难能可贵呀!
五、借助多媒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如:滕州市北关小学张英老师执教的《斜面》。课开始放映怎样搬运物体。再比如山亭区北庄中心校的陈静老师执教的《苹果为什么回落地》,在上课开始时播放了一段关于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视频,让生调动各种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发现情形,引发起探究苹果落地是怎么回事的欲望。现在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倍受师生的青睐。
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如:教师所采用的实验都是课本上提供的,可自己创新设计实验,这样会更出彩。再比如:出现了不少拖堂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指导的过多,过细,恐怕实验失败,其实在试验失败中发现问题,此时的指导更具有实效性。
如何更有效的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作用,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相信都会得到解决。让我们共同期待科学教学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3
本学期又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环节。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尽管我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应对新教材,我还是用心、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杂志,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透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来帮忙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各种各种潜力。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为工作指明方向。
有人觉得教学计划是花架子,是让校园领导看的,我还是不太同意。如果随随便便写一个计划,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是悉心制定的计划,价值就太多了。我刚执教科学才一年,有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我觉得有的放矢。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己对全册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重、难点比较清楚,对学生上学期和此刻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在教学中能把握先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介绍科技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等;有的课以活动为主,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有的课要以学生搜集资料为主,在课上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能做实验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和上进心。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又要关注学生课上表现,如回答问题流利、简明,能用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课上听讲、做笔记状况等,个性关注学生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动手实验等。五四班的王新元等几名不爱学科学的学生,就是被我用为数不多的几次表扬调动起来的。五二班的差不多半个班学生在复习阶段给“表扬”出来了,复习时情绪高涨。也给了我一个惊喜。课上不闹了,比着的复习。
五、继续搞好实验工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力和良好习惯。在实验前进行安全和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比上学期高多了,如做化石模拟实验时,校园里没有熟石膏,各班学生从家里零零散散带来不少,足够年级学生做实验用了。学生扦插、种种子和水泡的花卉,我拍照下来,发布在我的博客上,让全体学生欣赏和学习借鉴,到达带动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也“下水”做实验,如扦插金银花等。
六、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环境的的变化、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和新成果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个性是网络资源,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丰富学习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继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帮忙学生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的潜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鬼魂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构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此刻,学生十分爱上科学课,即使是复习课,看到我走进教室,脸上的笑容也能说明一切。
成绩能够看到,问题也很明显。如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还不能深入,如学生做完植物繁殖实验后,只有几个人进行了后期养护,大多数没有成活,我指导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桦尺蠖的资料,全年级四个班只有两个班搜集了资料,另外两个班,没有一个学生参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人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信我的教学成绩也会有可喜的收获。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4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心得: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以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