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精选34篇)

发布时间: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精选34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2.学习诗人运用想象和对面着笔来表情达意的写法。

3.培养学生在比较中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分析、炼字、比较、揣摩等过程来赏析诗歌,采用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教师启发点拨,比较鉴赏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读本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赏析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2.通过比较掌握对面着笔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品味比较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背景资料: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玄宗南逃,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今属宁夏)。杜甫得知肃宗即位的消息后,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困在沦陷后的长安,在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学生说杜甫: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说说对杜甫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又称“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品读诗歌,读准读畅。

1.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出示难读字字音,正音。

3.听录音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节奏、语速及语气。)

4.指名学生读。

三、自主学习,梳通诗意。

1.自己对照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自译。

2.说给同桌听,合作解决疑难词句。

3.学生自主展示。

(教师点拨指导。)

四、精读细品,探究新知。

(一)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意境。

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诗人在诗中共写了几个场面?

妻子思念丈夫的场面(想象)

诗人与妻子团圆的美好场面(想象)

诗人思念妻子儿女的场面(现实)

(教师适当点拨并板书,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思念之情。)

(二)研读诗歌,探究情感。

1.细品妻子思念丈夫的场面(想象)

(1)探究:妻子明明有儿女在身边,为什么说是“独看”呢?

(学生抓住“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思考分析。)

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得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思念,所以,妻子只能“独看”,突出了那个“独”字。)

———活动:设身处地的揣摩妻子“独看”时的心理活动。

(教师以写作背景和杜甫被困的处境加以引导)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更是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进一步映射出了是人的心理。

(2)赏析:妻子独看时的的情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①再说说诗句的大意,思考:最能体现伫立之久的字,进行赏析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湿”和“寒”的精妙之处。

③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突出了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痴。)

———明写妻子思夫至深,暗写作者的思妻至切,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苦。

2.细品团圆的美好场面(想象)

学生自读诗歌,思考:作者通过想象团圆幸福的情景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想象一个团圆的幸福场面反衬作者思念之情。

———与《夜雨寄北》比较,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出示《夜雨寄北》,进一步分析借助团圆的美好反衬分隔两地的思念之苦。)

——与杜甫的《述怀》比较,进一步深层探究主旨。

(出示《述怀》的相关诗句,通过分析《述怀》,结合写作背景及杜甫济世情怀点拨学生进一步研读诗歌主旨。)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明确:在诗人“独看”的泪痕里,不仅表现了对妻子思念之情,也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悲哀;在“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鉴赏比较。

(教师出示《望月怀远》,进行鉴赏比较)

1.学生自主学习,把握诗意

(1)借助资料,学生自译。

(2)交流展示。

2.学生自读,思考:同为思念之作,两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以表格点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

(明确:作者主要通过对方着笔、借人映己的表现手法,通过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画面,突出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六、拓展运用,自主提升。

出示《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自学,进一步学习对面着笔的写法。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坐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呆坐的“影”陪伴着抱膝呆坐的“身”,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

(明确:作者主要通过借人映己、对方着笔的表现手法,通过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画面,突出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七、课后小结

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对面着笔、借人映己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月夜》。

2.搜集关于“月”的古诗名句,制作名句卡片。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月夜》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

一.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4

一、教材

《破阵子》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弃疾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进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二、介绍词的常识、题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

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读、个人读、齐读,师范读,教师作好朗读指导。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词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意。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4、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

明确: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雄壮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稼轩名句集锦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3、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写到:“那场面真是沙场秋点兵”,请学以致用,把我们的古诗词用到我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去,比如:我们在操场上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场面不禁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沙场秋点兵”来;初三了,学习真紧张,大家真是“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书声琅琅”奥运赛场上,骑术比赛“马作的卢飞快,射箭比赛“弓如霹雳弦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七、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教的活动,也指引着学生学的活动。学生正确掌握了本词的思想内容,对词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原有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调整。

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全新引入,调动积极性。

2、师生互动有效教与学

3、愉快教学,能力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

论证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

受万钟对比

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因上官进谗被疏远“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志洁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行廉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7

从容说课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教读本文,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思维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

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灵活开展。以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契河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课文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同时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íwú):(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

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áng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lì):聪明、灵活。

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

势利眼的警官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学生合作探究: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投影: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学生思考: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三、课堂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傍晚七点半左右,我和朋友散步至本城影剧院。正巧,一对夫妇焦急得胡乱拉住人退票:“五毛退啦,减半!”没人理他们。后来男的丈哀求地喊道:“算了。我白送,谁要啊?是外国的吉他表演呀!”还是没人理睬。来往的路人越发用冷冷的、不信任的眼光瞅着这一男一女,像瞅着卖狗皮膏药的小贩。正在这当儿,老曾来了,拎了一桶糨糊和一张宣传画。老曾实在看不下去

了,便将那男人叫到一旁,凑着耳朵面授机宜。果然,那男的用鬼鬼祟祟的神情冷不丁喊一句:“高价票,10元一张!”路人们立刻像中了枪弹般站着不动,连我的心也猛地一跳。待那男人又将此话重复一遍时,方圆十几米内即骚动起来,早有一个留八字胡的小伙子杀开血路冲进重围,用故意架起来的两膀野蛮地隔开众人,独包独揽地买下票。然后骄傲而自豪地举着手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面授机宜:

(2)鬼鬼祟祟:

(3)冷不丁:

(4)独包独揽:

2.卖票的老实人后来说假话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对故事人物作用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卖票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通过他卖票的前后活动反映了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糊涂认识。

B.老曾是关键人物,他的面授机宜不仅扭转了局面,而且为下文的展开起了决定作用。

C.小伙子是主要人物,独包独揽买下高价票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上一分人对外国文艺的赏识和追求。

D.“我和朋友”是见证人,目睹出让演出门票的全过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4.故事中的路人为什么对“五毛”让票不相信,而对“十元一张”却抢购?

参考答案:

1.(1)当面传授处理事务的办法。(2)形容怕人发现的不正当行为。

(3)冷不防,突然地。(4)独自全部买下。

2.急于把票卖出去,因为说真话票卖不出去,只得说假话。

3.C

4.说明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高质一定高价,低价必然低劣.以追求高价商品为荣耀,于是形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现象,因此对降低让票表示怀疑,对高价票趋之若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五、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8

初三的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能力,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现状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书写自己的感情;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和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的习惯。

2.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3.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做到语句连贯通顺,结构完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逐步培养专题写作的意识,对一个题材或范围,能从与他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会写简单的自己熟悉的有关学习的规划和总结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效果。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情境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那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雷、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剧《屈原》。

【新课解读】

一、整体感知——理思路

(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明确:

第一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形象。(二)读“雷电颂”部分,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谈谈自己的诵读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补充:

(1)从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从语言特点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3)从创作风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雄伟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气势宏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教师讲述创作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小组交流,教师提问、明确:

这段独白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至“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3.教师小结: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急于毒死屈原。请简要分析郑詹尹的形象。

明确: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二)第二部分:

谈到《屈原》的创作,作者曾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赋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义,请你做一下归纳、整理,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写法。(2)这篇独白的创作主旨是什么?学习小组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1)

事物风雷电洞庭湖、长江、东海无形的长剑“土偶木梗”的群像特殊含义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坚定的信念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这种写法叫“象征”。

教师补充讲解“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借助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及对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的热烈赞颂。

三、合作研讨——评人物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朗读及对文意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提问、明确: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浑悲壮。

四、赏读语句——品语言

1.《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同桌之间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明确:(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赏析: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赏析: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一、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

二、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62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战争场面,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再展示“醉里挑灯看剑”图,请一学生描述画面内容。画里的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么?他在追忆什么?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共同学习这首《破阵子》,来了解和认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

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

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一)上阕: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

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二)下阕: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维练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小组讨论后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小组讨论后表演)

六、课后作业:

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后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1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对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迁移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七、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所学,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知识链接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嗜学(shì)砚冰(yàn)

弗(fú)怠(dài)

逾约(yú)硕师(shuò)

叩问(kòu)叱咄(chìdu)

俟(sì)卒(zú)

负箧(qiè)曳屣(x)

皲裂(jn)媵人(yìn)

衾(qn)绮绣(q)

容臭(xiù)烨然(yè)

缊袍(yùn)耄老(mào)

谬称(miù)廪稍(ln)

冻馁(ni)谒(yè)

贽(zhì)诋(d)

(2)通假字

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

(3)古今异义词

假。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

走今义:行走,走路。古义:跑。例:走送之。

益今义:好处。古义:更加。例:益慕圣贤之道。

趋今义:趋向。古义:快走。例:尝趋百里外。

左右今义:大约。古义:身边。例:余立侍左右。

汤今义:汤水。古义:热水。例:媵人持汤沃灌。

卒今义:兵。古义:最终。例:卒获有所闻。

再。古义:两次。例:主人日再食。

(4)一词多义

至动词,到形容词,周到

慕羡慕仰慕

从跟从向

书名词,信书籍,名词

道说,动词学说,名词

质资质,名词询问,动词

(5)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新鲜肥美的食物)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名词作状语,每年)

(6)文言虚词

以表修饰,不译连词,因为

之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

(7)文言句式

倒装句

a.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前省略主语“余”,“与”后省略宾语“余”。)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嗜学:爱好读书。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文中意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到了。

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尝:曾。

趋:疾走,跑。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叱咄:训斥,呵责。

曳屣:拖着鞋子。

衾:被子。

日再食:每日供给两顿饭。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县官:文中指朝廷。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拜见。

归见:回家探望。

2.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4)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我)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中学业不精通、品德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四、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示例:写自己求学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勤奋艰苦的学习经历)。

2.全文写自己的学习经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答案示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示例: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宋濂学习的勤且艰。希望本文能给同学们带来启示。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复习本课重点实词、虚词。抽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华丽的情节?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各用四个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作者写作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8.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动词。

点拨:“趋、从、执、叩问”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2.品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点拨: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点拨: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点拨: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精神,他对马生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以及他的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运用对比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现在的中学生,“读书苦”几乎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送东阳马生序》与下文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篇文章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思路分析: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送东阳马生序》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短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讲为学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或开阔眼界)。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对于我们今天过饭追求物质比拼,“择校热”“炫富”等不良社会风气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练习设计

说说你对“以中有足乐者,布置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六、板书设计

作者:幼时求学难得书难、求教难、奔走苦、从师艰

太学生:图享受不好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4

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欣赏精彩工整的叙述语言,用词的讲究,骈散结合的句式等。

3.学习仁人志士的品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历史的天空》,营造气氛。

2.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一定也如燃烧的火把点亮过你心灵的明灯。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谈谈理由。

3、学生交流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并学会利用资料。语言表述清晰流畅,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师小结,导入新课。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充满了凛然的正气,我们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书)

二、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1.同学们学了不少文言文,也积累了不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介绍一下你常用的学习方法。

2.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温故知新,交流总结,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同学们可能会说到的方法有:

(1)反复朗读,加强语感。

(2)借助写作背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3)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4)积累经典名句,引发个性思考。

(5)正确断句,理清文章脉络。

3.老师小结,引出文言文“五读”法。

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说明很多同学在做有心人,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读俱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中质疑,读出意味,读后思辨。

4.运用“五读”法,把握内容。

(1)读准字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唐雎怫然徒跣抢地韩傀缟素色挠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错”通“措”;“直”通“只”;“仓”通“苍”。

(2)读出节奏。小组进行朗读交流,互助,正确断句,读出节奏,使朗读顺畅通达。

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读中质疑。

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可从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还有疑难可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文章字词方面的:

如多义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异义字: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等等。

★文章内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战国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骗局进行吞并,因此就有了这场两国之间的外交斗争。

内容方面:故事性强,可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理清文章脉络。

可能产生的疑问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骗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当时势力强大,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认为安陵是一个小国,不需要兴师动众地进行攻打,只要吓唬吓唬就会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与唐雎拒绝秦王的态度一样吗?

一样,只是在语气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语气委婉,表现不卑不亢;唐雎语气坚决,正气凛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么?唐雎的“布衣之怒”为什么能战胜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现了秦王的残暴和以势压人的气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因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对国家的忠贞和不畏强权,针锋相对,视死如归的精神。

唐雎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人的事迹有何目的?

说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达到针锋相对的作用。

秦王先对安陵君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对唐雎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吗?

这正好说明秦王的虚伪狡诈,先说的话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后说的话则表现了他的欺软怕硬。

三、老师小结,再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最后“两读”深入理解课文。

1.读出意味。

要读出意味,就要读出人物,读出感情,读出语言的精妙。

(1)读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画特别生动传神,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别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理由。

同学们勾画批注,讨论归纳;然后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唐雎:机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气凛然,不畏强权,视死如归,面对威逼利诱应对自如,面对假仁假义义正辞严。(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仗势欺人,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欺软怕硬。(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2)读出感情。

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较准确,那么应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人物的情感。

请同学来试着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一段,其他同学评价讨论,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讨论中要注意的语气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字可拖长,要读出威胁的语气)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读出秦王的霸气和威胁的语气)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应强调,表现唐雎的毫不畏惧和针锋相对)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应突出唐雎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先生坐!何至于此!(语速不能太快,要读出秦王的胆怯和心虚)

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一步体会语句的语气和人物情感。

(3)读出语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鲜明传神,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

★以记言为主,突出了人物的语气,表现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如“挺剑而起”、“秦王色挠”等。

★通过对比的方法刻画人物。如唐雎“挺剑而起”的视死如归和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等。

★语言的文采飞扬,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值得学习与借鉴。

2.读后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这个形象表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实像这样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还有很多,能举出现几个吗?

同学们讨论发言,体现同学们的文学积累和延伸能力。如蔺相如,荆轲,文天祥,林则徐等等,同学们还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故事。

(2)唐雎敢于为国家挺身而出和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精神在我们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结合生活体验来谈谈。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中华美德的现实意义,鼓励同学们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学习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3)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更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现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典范的故事。还可读一些如《战国策》、《史记》中的经典篇目,更多地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体会后背诵课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体会,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有了更好的把握,这么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来一定不是难事,同学们大声背诵课文,看谁能更快背诵下来。在同学们大声的背诵中结束课堂。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开端)秦王不悦(生气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发展)秦王施压(冒火了)——唐雎坚定回绝(力争)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结局)秦王色挠(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

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熟读成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的深意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由于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满腔“忧怀”。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然若揭了,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大地”?那时中国“大地”又在遭受怎样的“风雨”的侵袭呢?关于这些,诗歌一开始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了,那么很显然这“忧怀”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同学思考:

1.《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如”。

2.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而“人生”而“社会”“民族”,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新课解读】

一、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了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背景资料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儿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与愿违,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3.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4.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5.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二、把握语言特征,理解语句含意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五、本课小结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实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概括了文章情节,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意识,团结一致才能使一个集体走向辉煌。

附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19

诗歌赏析:

一、

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诗歌题目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风”“雨”指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这首诗用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年轻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责任感,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

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严峻的生存形势及国人的抗战热情,表达了诗人征服天下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诗中,“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冲过来的动态,体现了自然之力。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风雨气势之磅礴、猛烈。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面对苦难的祖国,“我”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作有为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

二、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三、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声势。

四.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0

教学创意

《满江红》是一首词。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教学重点

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5分钟)?

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

(1)秋瑾(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5)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3.词是诗的特殊形式,是可以唱的有音乐性的诗。《满江红》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就是词的调。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满江红》这个词牌名又有什么样的格律特点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知识卡片2: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记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抒发怀抱,佳作颇多。

活动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10分钟左右)

1.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为强

2.再读,词分上下阕,就像我们平常学习文章的段落,读整首词的时候,要注意其间的停顿。词又称长短句,长长短短的句子之间,停顿由长到短,分别是阙、韵、句、读。上下阕之间停顿最长,韵脚其次,“句”在词中是语意完整的停顿,“读”在词中用顿号表示,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停顿。请同学们试着读起来,注意停顿。

3.老师根据自己的语感,试着吟诵一下。(学生听教师吟诵)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师:谁来大胆试一试,用自己的调,吟起来。(学生们纷纷练习吟诵。)

师:同学们都沉醉在自己的腔调之中了。不用学别人的,就找自己的调。诗词之窍就是我们通过吟诵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

活动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15分钟左右)

1.学习诗词,不仅要注意平仄腔调,更要化为形象方能理解,感受到词的风貌,带着感受吟诵,才有味道。读诗词的“第二本”是——“以物象为骨”(出示课件)。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中,感受一番。说说这首词中,哪些诗句让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又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诗在我眼前出现了一座小花园,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篱笆下开满了一朵朵的黄色的小菊花,香气扑鼻,满园芬芳。天朗气清,秋天明净的容颜好像被擦洗过。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就有过这样的风景,秋瑾化用诗句,带给我冲破家庭的牢笼怡然自得的感受。

师:你尝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读出“篱下”这个地点和“黄花”的芬芳。

(2)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我看到了月圆之夜,本应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远离家乡的北京城,作者却寓居客栈,寄人篱下,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感受。

师:温暖的家庭和孤独的自己之间距离越大,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接着来。

(3)我还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看到了作者在广阔的红尘中,不知到何处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于是潸然泪下。

(4)有种知音难觅的悲伤。“青衫湿”同样化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红一青,把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读出来,也就读出来红尘空间的广阔与知音的稀少之间的距离。

(5)“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位同学看到了秋瑾默默地回想的画面。她想到了《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时刻最终破楚的故事,也回想到了自己结婚八年来曾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一方面写出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的国之仇,一方面来写自己终将冲破家庭牢笼。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师:这里的“四面”“八年”,一个以方位写情势之紧迫,一个写苦闷时间之长,我们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师:一幅幅画面中将眼前所见之景与内心所想之情结合在一起。在诗词的朗读之中,体察与触动关于时间、地点、方位、色彩、动作、声音、味道等等词语,往往能带给我们带给我们丰富的内心感受。

活动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10分钟左右)?

1.不断推敲、品味诗词,才能理解诗词的精髓。让我们再次走进词中,品味秋瑾在词中用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心怀的诗句。

(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句被誉为本词的神来之笔。对仗工整,三字式短句,节奏急速,简洁有力。把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读来节奏急促有力。

(2)“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意义不同,表达了秋瑾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身是现实,心是理想,身与心的距离,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对国家和人民有热情一颗与真诚的心,却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距离。

(4)“英雄末路当磨折”,能离家出走,冲破家庭牢笼,对一个女子来说是英雄的壮举。但因不被人理解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今天的行动与未来的不可知之间的距离。

师:距离越大,文字的张力越大,也越能读出秋瑾不同于普通女子的精神气概。

2.升华《满江红》

师:诗词上阙写景叙事,下阙议论抒情,请同学们结合词上下阙的内容,恰当使用词中的语句来为这首词加个题目。

《满江红•小住京华》《满江红•苦将侬》《满江红•平生肝胆》《满江红•英雄觅知音》《满江红•何处觅知音》《满江红•英雄抒怀》《满江红•男儿烈》《满江红•青衫湿》《满江红•观篱下黄花有怀》《满江红•京华思浙有怀》

教师小结:

“英雄肝胆无人识,红尘知音无处觅”,感时伤时的愤慨,报国无路的感叹,上阙女性的柔情和下阙战士的豪情交织在她心灵的深处,和谐地组成了这一曲既深沉忧郁而又豪放跌宕的灵魂的悲歌。让我们用自己的调子唱出《满江红》。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特点便突出体现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现代诗《断章》

二、解读《断章》1、介绍作家作品(PPT)卞之琳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2、整体把握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三、问题探究: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你说呢?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PPT)3、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PPT)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四、作业: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2

教学目标

1.以秦王三次神态变化为线,明确故事情节,廓清字音与翻译。

2.通过演读和纷纭说“士”把握人物形象,说话技巧,认识“士”的精神。(重点)

3.通过史料辨析深入体会“士”人的精神。(难点)

教学流程

(一)见士是士,体会叙事的精彩

1、讲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么意思?既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知道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后,在不改变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师给的关键词来讲讲文章所写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悦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挠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师生交流。主要围绕“易、加惠、弗、使、长者、错意、广、逆、轻、与、直、怫然、免冠徒跣、抢、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挺、色挠、谢、徒。”等词语进行字音及翻译的纠正。

②说精彩:围绕学生认为的精彩环节进行表演。

③故事小结:故事剪裁得当叙事精彩,人物间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唐雎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3、认识“士”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部长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可见弱国在外交事务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况是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国,所以你认为唐雎与秦王的这种针锋相对合适吗?

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精神。

4、纷纭说“士”

战国末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士。关于“士”的种类有: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叫“策士”;为国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晓阴阳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谋划策的叫“谋士”;能言善辩的叫“辩士”……士可称为“平民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官职,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进阶为官,甚至成为贵族。唐雎是哪种“士”在文中找出确凿的依据。(小组研讨)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力、据、节)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在整个事件中秦王的恃强凌弱、外强中干与唐雎形象成鲜明对比,同时唐雎的凛然正气、有胆有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士”人风采——有理想、有气概,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正如我们所知的“荆轲刺秦”中的荆轲,他们都是“士”人的魄力与精神的展现。

(二)见士非士,寻访史料的真伪

1、翻转

刚才我们说到荆轲,为何荆轲刺秦竟不似唐雎这般容易呢?

2、研讨

文章不合事理之处。通过学生质疑和材料运用明确人物、地点、事件虚构成分很浓。

材料1:

事件

时间

资料来源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劳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

约公元前266年

《史记·魏世家》《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杀晋鄙救赵,唐雎劝说信陵君要忘记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约公元前257年

《战国策·魏策四》

《古文观止》

秦王要通过易地吞并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完成出使任务。

约公元前225年后

《战国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3:地点篇

安陵(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西北)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策·魏策四》有载:秦昭王二十四年穰侯率秦兵攻魏大梁时,有客谓穰侯曰:“君得许、鄢陵以广陶。”《资治通鉴·卷六》也有记载:“前241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

(三)见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启悟

为什么把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却描写的如此精彩?(结合材料4、5进行小组探究)

材料4:

《战国策》因其采用丰富的人物形象、雄辩的论说、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反映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精神风采,故在文体、文风、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巅峰。

材料5: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日知录》

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至秦孝公,弃仁义而用诈谲……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诸子不相亲,兄弟不相亲,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到始皇帝时)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战国策·刘向书录》

2、探析

①历史散文特点

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类夸张和近乎虚构的笔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历史散文的文学色彩。

②历史散文特点凸显人物精神

作为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不辱使命,堪称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从“道义”上暗刺了秦王的不义,是一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勇士与义士;在与秦王唇枪舌战的对话中,是明确自己立场,最终说服秦王的辩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对唐雎无畏品格的赞赏,就是对“士”精神的赞颂。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人的魄力与精神。这就为后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样作用。

③时代特点呼唤“士”精神的传承

春秋战国开始,礼乐崩坏,人民素养需要重构,国之尊严需维护,更需要唐雎这样榜样来传播和弘扬“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点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业布置,技巧“士”为先

1.自学《战国策.齐四》中《齐宣王见颜斶》,深入体会“士”文化的魅力。

2.查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与本文相比在言语技巧上有何异同并说说他们是如何通过言语展现“士”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3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4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1、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3、《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听课文朗读录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阔绰舀出羼水荐头蘸酒打折了腿间或附和颓唐

2、画一画鲁镇酒店的格局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展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3、阅读课文,讨论分析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地点:咸亨酒店——社会环境)

(3)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

“短衣帮”短外站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穿长衫的”长里坐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

(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5、小说写“我”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⑴“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⑵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⑶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6、讨论: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五个片断的内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评析: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三、分析思考讨论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刻画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惟一”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整体、肖像、服饰)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语言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

动作、神态揭示他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

3、文中还有几处也间接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能……”,

“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

“孔乙己还欠十九……”

这些话揭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他存在的全部价值只是“十九个钱”。当“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拭去时,他便从那冷酷的社会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恶的封建社会所吞噬的。

4、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

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五、分组合作,完成孔乙己履历表

填表说明:

①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注明关系)

②生活经历——是指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中

语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③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

第三课时

一、思考讨论文章的“笑”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

笑的艺术效果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小结: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的解脱的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天真无邪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二、赏析作品语言精练、深刻、生动传神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三、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也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5

一、题解

1、口占

(1)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电文。

(2)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一绝。

“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情感的沉淀和文学的素养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裂变”,一种“反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倾述对象、特定的心情,这些要素汇流在作者的笔下,由此一挥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口占”为题的诗,很少采用现代诗的形式,下面非常有名的两首,都是以古典诗歌的形式出现的。

口占一绝: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1916年春,日本,李大钊先生送挚友幼衡回国所作。)

被逮口占: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这首“口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汪精卫,一个烈士,一个革命者,所以,人是很复杂的。)

2、萧红是谁?

(1)萧红,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一生命运极为悲苦,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的一家法国医院去世(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时年31岁。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3)展现一组萧红的老照片。

(4)推荐两部电影:

①电影《萧红》(20__年3月上映)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拍摄,霍建起执导,宋佳主演。故事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萧红一角先后在金鸡奖、中美电影节、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共三次获得影后桂冠。

②电影《黄金时代》剧情介绍: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汤唯主演),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20__年4月19日,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许鞍华执导的萧红传记片《黄金时代》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执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五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萧红墓碑口占》赏析(教学设计)

3、萧红的墓在哪里?

(1)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2)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戴望舒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去探望的当然是位于香港浅水湾的山坡上的萧红墓。)

二、关于作者

1、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诗歌,他本人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6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卞之琳

2、理解诗歌的朦胧性,赏析诗歌

a、体会诗歌中的意象

b、各种对诗歌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诗歌,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陌生的词了,我们也学过许多诗歌,像《雨巷》,《再别康桥》等等,这些诗歌的感情很细腻,大家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小诗,有些不一样,短短的4句话却引起了诸多的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断章》,看看你是怎样的哈姆雷特

2、简单介绍作家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曾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他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3、意象分析

四个意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里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在这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梦境的楼上人,定会从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绪之中解脱出来,定会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爱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当我们品评着这首小诗的不同凡响的题旨,流连于这首小诗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之中时,我们为什么还要作茧自缚,像诠释一道深奥的哲学命题那样去对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4、问题探究

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抒情诗,也有人说《断章》是一首哲理诗,你怎么看?

a、从爱情的角度看

b、从体验感受意象审美意境的角度

c、从哲理的角度看

5、背诵并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

板书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了解认识卞之琳

2、意象人明月窗子梦

3、抒情诗or哲理诗a、爱情

b、哲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7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具体如下: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根据新评价复习(3月中旬——5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二、模拟冲刺(5月中旬——6月);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复习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习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8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目标:

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学习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彩语言。

重点:

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论英雄

蒲柳人家侠肝义胆

师: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英雄情结,他们崇拜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文学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传奇:

师:有同学会说,英雄的产生必然有其壮阔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这么多英雄?其实不然,著名作家刘绍堂就将他的视线投注到了他的家乡——京东北运河两岸的蒲柳人家即穷苦农民身上。

《蒲柳人家》说的是有一个叫望日莲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养媳,从小受尽了折磨,后来与一个叫周檎的青年相爱了,杜四不甘心,勾结巡警、恶霸要将望日莲卖掉,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矛盾激化了,谁来解救这一对青年?危难时刻显英雄,这英雄不是别人,就是村里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为首的父老乡亲,他们一齐出面,淹死狗巡警,挫败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莲认为干女儿,当起了保护神,演绎了一出侠肝义胆的英雄传奇。

全篇共12节,主要情节却只占两节,其余10节分别记述了十来个与故事相关的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这篇课文选的是前两节,浓墨重彩描绘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小说在结构上与《水浒》一脉相承,人物刻画上也多用外号和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正是我们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常见手法。

品英雄

乡间人物可敬可爱

1、说英雄人物共同特点。

师:说到水浒英雄,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些表现他们英雄性格的词语,请同学们来说一些:

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大胆泼辣、敢做敢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师:那么,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有没有这些英雄的品格呢?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这两个人物英雄特点的句段朗读品析。

①学生快速阅读,勾画朗读。

②重点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6、7、8段,理解“一丈青大娘”的英雄性格。

(老师示范用评书形式说“大闹运河滩”的一节,鼓励学生读出情感,品味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语言特色。)

③重点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2、3段,理解“何大学问”的英雄性格。

(学生朗读“威震古北口”等段落,也可模仿老师用评书形式。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人物

3、感乡间人物可爱性情。

师: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毛泽东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李逵勇猛却鲁莽,关羽忠义却轻敌。更何况是运河边上的普通农家。找一找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弱点。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第一部分第9、10、12段和第二部分第5、6段体会人物的真实丰满。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情感,体会书面语、民间口语、俗语的生动传神,感受京东北运河两岸富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俗风情)

师:这些特点削弱了我们对英雄的印象吗?不是,反使这些英雄人物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更加可爱。作者刘绍堂说,他写这篇小说就是要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其实英雄并不神秘,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说英雄

平凡人生演绎传奇

1、说身边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迹。

如:20_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宜昌的英雄农妇方玉明等等。

2、作业:用本课所学的艺术手法,利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和生动丰富的古典小说、说唱艺术形式,选取一个英雄的事迹,将它改写成一段生动的传奇故事。30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2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方式:教师由《雷电颂》中的风、雷、电的形象导入。

教师讲述:在第7课,我们学习了《雷电颂》谁能说说文中的风、雷、电代表了哪类人物呢?(学生抢答后教师继续讲述)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尔基是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教师板书课题《海燕》)

二、新课研读

1.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2.熟悉背景,把握时代脉博。(让学生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写对海燕进行歌颂)

(1)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作一交流。

(2)教师总结: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3.整体感知,描摹活动场景。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不看书,仔细聆听),并在班上交流听后感,谈自己在听读时的所感所想。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教师个别指导:

示例一:“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在飞翔。”中“高傲”要重读,语速要快一些。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带着满腔激情来读,“更猛烈”要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以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4.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学生自主品味。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感悟。

(2)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作用。

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三: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3)学生齐读课文同,深入体会海燕形象。

三、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再现了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

四、布置作业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1-3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感知了海燕形象,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海燕的,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研讨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激情雄浑的气势。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1)学生回忆在《雷电颂》中所讲的象征手法,教师强调:本文的作者也运用了象征手法。即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问:本文的“大海”、“乌云”、“闪电”等事物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2)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此外,本文还两次写到大海与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3.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下列两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1)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如何综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

三、归纳总结本文:

作者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四、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板书设计: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

叫喊着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

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

海鸭:呻吟、吓坏了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与

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企鹅:躲藏海燕的形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0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孙伏园问他:“在先生的小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同学们,你知道鲁迅先生回答是哪篇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孔乙己》——板书:孔乙己(鲁迅)

展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2.孔乙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3.孔乙己最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5.孔乙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6.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刚才的检查,老师看出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对孔乙己的了解也很全面。但是,这些只是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粗略的、大致的理解,要想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

三、深入分析。

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酒店的小伙计能够记得孔乙己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用一个字概括呢?笑。

对于孔乙己,除了我在笑之外,还有谁在笑?

酒客、掌柜的、孩子

2.酒客们第一次笑是在哪一部分当中?分角色朗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1)第一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你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叫!

这样喊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呀!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

(2)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高声嚷道

目的呢?

唯恐天下人不知

(3)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重音应该放在哪里?

亲眼、吊

重音放在这上面,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

他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

达到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这些酒客是希望孔乙己争辩呢?还是不希望孔乙己争辩?

老师发现: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第二句是说“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第三句则是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为什么这些酒客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

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

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3.刚才是众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这一弱点,后文当中他们还取笑过孔乙己的哪个方面?齐读这一段。

没有进学——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当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的时候,孔乙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哪个词语表现了这一点?

得意——不屑置辩

他们希望孔乙己得意吗?为什么?

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飞得越高,摔得越重,他们先把孔乙己高高地抬起来,然后再重重地摔下去。

酒客们的这两次嘲笑,你觉得哪一次才是孔乙己致命的弱点?为什么?

第二次,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4.前面取笑他偷东西,,他还能睁大眼睛,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跟人家争辩,现在却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也就是说,孔乙己最大的悲哀就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失败了,那么,在本文当中,有没有提到过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丁举人这个成功的读书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狠毒——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再打折了腿。先写服辩,后来是打

你觉得他是故意打断孔乙己的腿,还是无意的?

故意的——再、写服辩

去掉“再”比较一下: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

说明丁举人在打孔乙己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把他的腿打断。

“我”关心孔乙己吗?掌柜的关心孔乙己吗?

我不关心——“才”也觉得

不,他只关心他的十九个钱。

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还不如十九个钱重要啊!

5.非但如此,掌柜的甚至在孔乙己断腿之后,依然嘲笑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幻灯片)

掌柜的在孔乙己断腿之后,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呀!表明掌柜的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合适,冷酷无情(或冷漠亦可)

掌柜的这一次嘲笑,跟前两次的嘲笑一样吗?

预设一:不一样。则问:为什么?不是“同平常一样”吗?

因为此时的孔乙己已经被打断了腿。

预设二:一样。则问:证据呢?——同平常一样

则继续问:孔乙己跟以前一样吗?

不一样,被打断了腿,从此再也无法穿他的长衫了。丁举人不但打断了他的腿,还打断了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读书人的形象。

而掌柜的这最后一声嘲笑,就像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孔乙己最终没有了活路。这一声笑,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啊!

请同学们抬起头来,看一下孔乙己的生活状态,

孔乙己的一生中,被何家打,被丁举人打,遭酒客们笑,遭小伙计笑,遭掌柜的笑,甚至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在笑,孔乙己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怜又可悲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咸享酒店里,你还笑得出来吗?

笑不出来了。

可是掌柜的还在笑,酒客们还在笑,那么,掌柜的,还有这些酒客们,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吗?不是,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一些善良的百姓,都是被像孔乙己一样被奴役被欺压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自己的同胞,他们非但不伸手帮一把,反而嘲笑他、讽刺他、挖苦他,他们是多么的愚昧、荒.唐、无知、麻木啊!鲁迅先生说:“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落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这种看客的心理是多么的可怕呀!

机动环节:同学们,如果孔乙己此刻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时隔多年,我们的周围还有没有这种“看客”存在呢?请同学们看录像。

总结:同学们,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碰到有人跌倒、有人受伤、有人难过、有人悲伤的时候,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帮他们一把。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

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教学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作者作品简介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注音

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3、学生自读、理解

四、精读理解

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2、齐读全段。

3、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4、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6、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7、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8、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

心。

9、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五、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

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美读吟诵

二、精读理解

1、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ú)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2、齐读第二段。

3、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传说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宁可饿死。课文第2段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孟子曾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4、研读第3段

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细读分析

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五、品读赏析

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六、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七、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

(一)、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三)、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三、简介作者和背景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字词注音

逮住()

逮捕()

盛满()

旺盛()

畜生()

畜牧()

无赖()

戳穿()

坯子()

醋栗()

乞丐()

魁梧()

五、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概括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2、完成以上表格,理清情节。

分类

变化

次数狗的主人对狗的评价对赫留金的态度

1不知是谁野畜生、疯狗、弄死肯定被狗咬了

2像是将军的小狗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不是将军的下贱胚子受了害,绝不能不管

4是将军的名贵、娇贵的狗混蛋,怪自己不好

5不是将军的野狗、弄死算了(不予表态)

6将军哥哥的不赖、怪伶俐的早晚要收拾

3、据本文的情节,课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第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几个趣味数字:6次判定

5次变化

4次写军大衣

3次提到法律

2次写到围观群众

1次环境描写

六、研读课文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是怎样判定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明确:五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2、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4、师生讨论分析,完成板书,形成结论。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不变: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七、课后作业

1、《同步导学》;

2、尝试画一幅奥楚蔑洛夫的肖像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研读课文

1、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2、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手指头,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总之,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3、三次提到法律有何作用?

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

4、再联系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归纳小说主题:

《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自己所创作的人物肖像。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2、人物形象具有怎样典型性和概括性?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3、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4、作者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5、社会意义

变色龙,现在多比喻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含贬义。在俄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见风使舵的小人”。小说用它来讽喻那种狡猾善变、出尔反尔的人。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五、探究写作方法:

1、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明确: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2、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它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⑴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殴打赫留金。

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用上下面的词语:

洋溢荒.唐伶俐无缘无故异想天开无精打采……

参考: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满心欢喜地向前走,迎面走来将军的哥哥和他的随从。奥楚蔑洛夫急忙热情洋溢地迎上前去,弯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笑容可掬地说道:“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先生,您是不是丢了一条狗?唉!这小家伙差点让人给糟了,赫留金那荒.唐的家伙把烟卷戳到狗鼻子上去,幸亏您的狗伶俐,咬了他一口,可赫留金却说狗无缘无故咬他,要您赔偿他一笔钱,真是异想天开!是我训斥了他一顿。那混蛋只好溜了。那小狗已让您家厨师普洛诃尔领回去了。我也正想到您府上去,不想在这儿遇到您了……”伊凡尼奇闭着眼淡淡地说:“嗯,我知道了。”说罢,扬长而去。奥楚蔑洛夫满肚子的热望化为泡影,无精打采地呆立在冷风中……

八、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19课;

契诃夫的其他小说:《万卡》、《一个官员的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3

工具概述

溜索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他们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是他们不畏艰险、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近几年,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发展为表现各民族顽强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溜有单人、双人、男女混双、人与物、人与畜等多种项目。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险景观。绳索有牦牛毛绳、藤编绳及钢丝绳等多种。过渡者将竹、木制作的溜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过去生活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一带的藏、傈僳、怒、独龙等民族,多使用溜索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大部分溜索已为桥梁所取代,只有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在国外,秘鲁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也运用溜索作为渡河工具。

溜索原理

碗口粗竹缆系两岸石柱上,渡者以皮带或绳索系腰间,绳上挂以木制滑轮,俗称“溜壳子”,借倾斜之势滑越渡河。河上也可设两根溜索,一高一低,过河时由高处滑向低处。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法学法:

朗读法、指导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生于北京,原籍重庆江津,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处女作《棋王》。

2.生难字词

(1)字音

锱铢(zīzhū)滇西(diān)盘桓(huán)

顷刻(qǐng)千钧之力(jūn)绞(jiǎo)

跺(duò)呕(ǒu)战战兢兢(zhànzhànjīngjīng)

(2)词义

【锱铢】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俯身】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

【顷刻】极短的时间。

【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探视】看望;察看。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默读,读准字音,体会人物心理。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①“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③“(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3.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4.文中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交流点拨】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跳读课文,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交流点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

2.拓展延伸

平常走的路很多,你有过文中溜索这样害怕的感觉吗?

【交流点拨】有。我有一次过玻璃栈桥时吓得双腿发软,直接坐在了地上,旁边的好友见状,不停地鼓舞我不要怕,让我站起来。好友见劝说无效,试图上前拉起我,可是这时,惧怕的我硬是赖在地上不敢前进,无奈之下,好友直接把我扛了起来,背我走过了玻璃栈桥。这一幕也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溜索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进度比较合理,虽说没有详细解读,但是重点突出。我引导学生们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做了一定的了解。但其他比较深层的意蕴,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没有展开深入研究。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篇3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意蕴(yùn)     颦(pín)     蛾眉(é)

寂寥(liáo)谚语(yàn)心旷神怡(kuàng)

轻描淡写(miáo)栩栩如生(xǔ)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来(niān)铢两悉称(chèn)

(2)词义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4~12):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总结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让应考画家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我还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魅力,无言的魅力。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