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1
一、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下,我们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再加上体育考试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特别是中职女生上体育课时出现无精打采,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等等。我认为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兴趣的一门课,但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高中女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教学中尝试对于不同的身体条件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来促进体育教学,以此来提高女同学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这是开学初的一节体育课,学生刚从中职二年级的选修课中分项合班变成现在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上课形式,大家都显得有些不太适应,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身体素质恢复性练习,重点是提高学生灵敏素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男女生都安排了体育游戏内容。
二、教学过程
教学背景:中职职二会计(2)班,女生普遍活泼好动。课堂上: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做几个游戏
学生:不是“贴膏药”吧(小声地说)。
教师:不是,是个新游戏,方法是: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并且编号;老师喊一个号后将一个篮球高抛;其他同学跑开;被喊中号的同学上来拿球喊停;然后用球滚过击打其他同学;打中后交换角色,不中继续。
同学们高兴地去玩去了。五分钟后
学生:(大声地)老师换一个吧,这个不好玩。
教师在想:这帮女生还挺挑剔!再一想,也难怪,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大了,这个游戏对于她们是有点简单了。索性给她们换一个男生的项目----“打猎”。不过这个游戏要求比较高,不知道她们行不行。
教师:好吧,我们换项目。大家听好:前排同学围成一个大圈,用足球击打圈内的同学,圈内的同学自由奔跑躲避,击中者退出,如果接住可以重新进来一个;直到全部击中后交换。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奔跑、跳跃、躲闪,欢声笑语不断。被打中者也兴奋的大叫。教师:同学们你们真行!没想到这个游戏你们做得还真不错。学生:老师,我觉得还是简单了,还有没有更难的。
教师:可以。只要将足球换成两个或者三个;记住:必须注意力集中,视野开阔、反应要快;当然也要注意安全。
游戏还是增加难度了,而且效果很好。学生们哄堂大笑,被打的同学也是乐不可支。哈哈的笑声弥漫在空气中。只看见学生满场飞,夹着尖叫声和笑声。
教师反思: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这节课同学们真正体会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有时候女生表现出来的懒散畏难,是对你讲授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并不是对体育活动没兴趣,那欢笑就是最好的证明。实际上体育课的标准就是两个字:“笑”与“汗”。
三、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身体的习惯就不会养成,更不会奠定终生锻炼的习惯。实践说明:一成不变的东西会令人生厌,只有在实践和创新中、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到因人而异。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上体育课的兴趣呢?通过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这么几点: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创新意识。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超越常规,更大胆地、独特地运用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2、加强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去真正实践,去参与,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2
一个学期以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上级领导的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这个学期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在课余时间自己主动学习,学习研究计算机方面的教学问题及该领域的新技术,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
2、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这学期我担任201x计算机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坚持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20xx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给学生多些实际操作的机会。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多次听公开课,使自己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计算机专业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3
国家教育部在XX年发布的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中,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个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简单地说,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实,这正是它与本科教育本质上的不同所在。性质决定内在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我想融合这种种方面,从两个层面说说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第一个层面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如何体现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呢?就以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说明。
学院是南方电网内唯一的电力类高校,属高等职业院校。行业特色深深浸染于学校教育中。学校的定位是为电力行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其专业是围绕电力行业的基本工种设置的,有电自、热动、营销、电气、输电等,课程设计上强调提升学生的行业技能,在教学上的总体特点可归结为以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为牢牢抓住这个中心点,学院近几年来的工作分为两大项。一是坚持开展课程改革,着力于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和标杆课程的建设。二是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对第一项工作,我理解的主要途径是自己的教学。我教授的都是文科课程。文科课程和专业课一样,都突显技能的培养。比如应用文写作。首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行业内部对应用文文种的需求,重点讲述的是报告、请示、计划和总结。然后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讲理论讲得少,偏重于讲怎么做,及怎么行文的问题。主要方法是为学生提供大量案例,让学生去学习和评价。为加强学生对行业的熟悉度,案例大部分来自企业内部,是特别具有实用性的例文。对第二项工作,我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参观学习完成的。我有机会参观了学院内部的各个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那些电力行业的机器与设备虽然完全不与我所学的专业挂钩,但我体会到了它们的专业性。学生有这样的平台,对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将快速而有效。
不论是课程改革还是基地建设,学院所做的实际上是按照16号文中要求的推行工学结合的模式,即课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推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即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最终使教学整体质量获得了切实提高。近几年学生的就业率都很高,我想,这应是学院改革与建设呈现的外在成果,其植根行业的特性可谓越来越得以彰显。
说到底,高等职业院校一大特色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是抓牢这一核心的根本手段。16号文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些意见极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我要说的第二个层面是以职业素质为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虽然直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其终极目标是没变的,跟任何一所学校一样,是立德树人。如何说技能是成才的基础,那素质便是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是支架。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两个层面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
既然是职业素质,就与素质的一般提法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是与职业密切挂钩的。这种素质教育的不同在于,按照16号文的说法,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为具体说明,仍然以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电力行业专业课。虽然专业课主要是传授技能的,但从事电力行业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及敬业精神等东西也渗透其间。另一部分课程是文科课程,主要有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贵州省情、形势与政策等思想道德的基础课。还有关于电网企业文化的讲座、宣传、活动等作为重要补充,让学生对未来将从事的行业有思想上的更深理解。
看来,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是必须要重视的,这是构建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是,根据行业特色,会对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所调整和补充。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一内一外,构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16号文中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实际上很好地纳入了两个层面的东西。
作为一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教师,我一定要深刻领会16号文及其他相关文件的精神,积极融入到学院的各项改革与建设中,为培养德技双馨的人才而努力。希望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色教育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