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致辞范文(精选16篇)

发布时间:

周年致辞范文(精选16篇)

周年致辞范文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电厂商业运行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xx公司(x总有事不能到会)和xx公司,向各位领导(退休的老领导)和全厂职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92年月,作为广东省“八五”计划重点能建设项目,电厂正式奠基。94年底,#1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投入试运行。96年6月,三台机组全部竣工,正式移交商业运行。从96年6月到今天,我们电厂已经商业运行了十年,为社会做了十年的贡献了!

十年,我们电厂走过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共发电1100多亿千瓦时,创造利税128亿元人民币,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十年,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十年。我们非常感谢为沙无私奋斗过的老领导、老职工,你们是沙的奠基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将把电力建设这个接力棒更好地传接下去。我们更加感谢今天仍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生产一线的电厂职工。原创秘材料,尽在网络络网。正是我们职工以电厂为家,以事业为魂,以合作为荣,以奋斗为乐,不计辛劳、群策群力,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希望电厂把今天的成就作为迈向未的新起点。全厂上下一心,在电厂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我们的竞争力。电厂的明天将会更辉煌。

最后,我们再一次感谢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和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xx-6-0

周年致辞范文篇2

1、两个人互不相识的人,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识并相恋,并结为夫妻成了一家人,因此这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今后要更加的懂得珍惜,多花时间陪伴彼此,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一转眼也就过去了。

2、在婚后的朝夕相处中,都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摩擦,又或者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于是可能会说些伤害彼此感情的话,因此希望以后两人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沟通,试着换位思考为彼此多想想。

3、如今才是结婚一周年,算是非常短暂的,然而也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无论平常有多忙,在结婚纪念日这天还是应该小小的庆祝一下,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心实意,从而将两人的心拉得更近,以后能更好的生活。

4、在结婚一周年之际,我想对您说很多的谢谢,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你在照顾这个家和我,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真心谢谢你这么的包容我,照顾我,理解我,以后我一定会多抽时间陪陪你,永远爱你!

周年致辞范文篇3

同学,仿佛是一种天赐的缘分,让那五十四个刚刚淌过七月流火的青年,在一九xx年夏去秋来之间又聚集在,这绿树婆娑、黑瓦青砖、书香脉脉、清流横贯的汇川园里,等待他们第一次社会生命的诞生。

十年之后,这一群得到抚慰的忧伤,这满堂重逢的喜悦,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幸福地倾诉那心中,用友情和思念酿得醇香的亲情,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为数不少的同班同学又在这里,在我们同窗三载,在同样的阳光和同样风雨中撒下过泪水、也撒下过欢笑的遵义师专,获得第二次社会生命的诞生。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各位同胞!

很多兄弟是在校园里学会抽烟的,香烟尽管有毒,但它无疑会提高回忆的浓度;有些妹妹是在校园里尝试啤酒的,酒往往惹祸,但它肯定能增加表达的烈度。

这种鼓励的确不够高雅,可是情意的浓烈,才能让这次难得的重逢更象我们自己,期盼已久的节日;也才能,让我们更深切地去体味,那离别的十年里,我们度过了怎样的人生。

这烟,是不是像当年军训的枪膛里逸出的硝烟?这烟,是不是像极了梵净山上的雾岚?啊,往事如烟再次重现,有个兄弟又想起了那时对妹妹的暗恋。

是该喝一点酒,酒里比较容易荡漾醉人的语言,啊,同胞们,青春似水并没有走远,如果你还爱着我,拥抱一下试试看!

分别十年又聚首,欲说尽,多少悲欢;聚也忽忽,散也忽忽,伊人何处长相守!我们都很珍视这种骨肉般的相聚,所以我希望聚会留下的不仅仅是亲切的回忆。

同学之情是一种含金量很高的社会资源,我们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掉,因此,我建议我们班在“中国同学录”申请一个注册班级,以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资料帖在网上进行交流和联络,使我们同学之间的有利因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

朋友啊,同胞;兄弟啊,姐妹。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老师,感谢门卫,是他们让我们有缘千里来相会。

当年有啥没敢说的现在尽管说,现在有啥得意的、高兴的、心酸的、难过的,大起喉咙说,边喝边说,不说白不说,喝多少最多是个醉,说多少都不会有人来收税。

周年致辞范文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电厂商业运行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xx公司(x总有事不能到会)和xx公司,向各位领导(退休的老领导)和全厂职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92年5月,作为广东省“八五”计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电厂正式奠基。94年底,#1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投入试运行。96年6月,三台机组全部竣工,正式移交商业运行。从96年6月到今天,我们电厂已经商业运行了十年,为社会做了十年的贡献了!

十年来,我们电厂走过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共发电1100多亿千瓦时,创造利税128亿元人民币,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十年,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十年。我们非常感谢为沙C无私奋斗过的老领导、老职工,你们是沙C的奠基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将把电力建设这个接力棒更好地传接下去。我们更加感谢今天仍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生产一线的电厂职工。正是我们职工以电厂为家,以事业为魂,以合作为荣,以奋斗为乐,不计辛劳、群策群力,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希望电厂把今天的成就作为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全厂上下一心,在电厂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我们的竞争力。电厂的明天将会更辉煌。

最后,我们再一次感谢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和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xx-6-30

周年致辞范文篇5

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共同参加我的父亲三周年祭典,在这里我代表我的母亲、以及我的两个姐姐、对前来参加祭典活动的各位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鞠躬)。

三年来,由于父亲的离去,使家人的生活犹如天塌地裂。全家的幸福和天伦之乐在某种程度上断裂!每当回到家里,再也找不到温暖如春,甘霖雨露般父爱的滋养!这种缺失,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三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正是在大家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下,使得我们全家走出这段悲痛的日子,大家对我们的恩情我无以回报,我只能说,从今天起我会让妈妈幸福地安享晚年,以此来回报大家!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请大家吃好喝好,谢谢大家!

周年致辞范文篇6

朋友们:

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盛会,并作为客户代表在华青公司二十周年暨新厂房落成庆典上发言,请允许我代表上海电气凯斯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全体同仁和华青公司全体客户对华青公司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对华青公司创建二十周年暨新厂房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感谢华青公司为我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对出席今天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问候!

我很高兴,出席华青公司成立20周年暨新厂房落成庆典活动,一来可以向华青公司表示二十周岁生日的祝贺。二来可以看望在座的老领导和老同志,因为我有较长的时间和机械密封件打交道,所以我对密封行业界的同志们,朋友们有着特殊的友谊和感情。

自合作以来,我们上海电气凯斯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与华青公司携手同行,风雨同舟,建立起了长期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华青公司依托在张家港多年的发展基础,凭借完善的销售网络支持、诸多的办事处的优势、多元化的发展及优质的客户服务,为我们各合作单位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通过不断的深入合作,实现了用户与华青公司的合作共赢,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华青公司所拥有的企业实力。

今天的江苏华青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庆暨新厂房落成庆典活动,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也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衷心地祝愿华青公司以本次活动为新的开端和契机,继续秉承优良的企业发展理念,坚持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准,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品种,成为发展张家港经济主力军,为张家港市的经济突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华青公司20周年暨新厂房庆典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谢谢大家。

周年致辞范文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在这大地凝寒、红梅绽蕊的严冬时节,我们依然感受到春天的浓浓暖意。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南陵县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南陵中学城东新校区主体工程业已胜利竣工;同时,我们迎来了南陵中学建校70周年华诞。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我们满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相聚在这宽广而美丽的新校园,相聚在这块蕴含无限生机的土地上,共同庆祝南陵中学建校70周年和新校落成这两件喜事,共同见证这一光辉的历史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南陵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上下求索,七十年奋斗不懈。七十年前,南陵的先贤以传道解惑、传播文化为己任,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烽火中开办了南陵县初级中学,虽只有两个教学班,近百名师生,但她却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绽开了南陵的中学教育史。从那以后,南中经历了旧中国的雪雨风霜,迎来了新中国的灿烂朝阳,遭遇了“文革”的干扰破坏,沐浴了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从“南陵县初级中学”,到“南陵县立初级中学”、“皖南区南陵中学”、“安徽省南陵中学”,到“文革”期间的“南陵县五七中学”,再到1975年恢复校名的“安徽省南陵中学”,到1997年县教育规划调整形势下的更名“南陵县第一中学”,到顺应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再度恢复校名“安徽省南陵中学”的今天,校名、校址虽几经更迭,但南中人教书育人的宗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却始终不渝。七十年的历史,记录着南中的光荣与梦想,铭刻着南中人的追求与探索。一代又一代的南中人薪火相传,始终担负着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塑造国之栋梁的历史使命。他们穿越了7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70度的花落花开,用梦想和汗水、理性与激情谱写了一曲南中腾飞的壮美乐章!今天的南中,校园环境宏大优美,教学条件先进齐备,师资力量雄厚精良,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提高。近十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芜湖市德育先进学校、芜湖市文明单位标兵、安徽省电化教学一类学校、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学校等30余项集体荣誉。学校育人成效声誉日隆,高考应届在籍学生本科达线人数及达线率连续20xx年在较大范围内领先于各兄弟学校,并名列全省各示范学校前列。毫不夸张地说,今日南中已成为拥有广泛社会影响、蜚声省内外的江南名校。我们这一代南中人适逢学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见证着学校的巨大变化,亲历了南中的70年华诞,这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七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严谨的校风,勤奋的学子,拼搏的团队,杰出的校友,给南陵中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七十年来,在这片热土上,俊彦云集,英才辈出,桃李争荣,一片芬芳。建校七十年来,南陵中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数以万计,他们中间有为我国火箭、飞船成功发射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刘学忠;有国家七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xx年度国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卢建新;有驰骋外交战线,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维护祖国利益的驻外大使、apec高官王嵎生;有借改革春风,在改革大潮中劈波斩浪的商界精英吕庚保、潘晓亭。还有蜚声文坛的作家诗人,保家卫国的三军将士,造福一方的党政领导,培育桃李的辛勤园丁,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劳动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近年来,南中高考更是捷报频传,涌现出以20xx届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陈铭为代表的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子,他们中有1999届市文科状元叶冰,20xx届市文科状元吴光富,20xx届市理科状元胡珏,20xx届市文科状元、省第三名张胜,20xx届市文科状元缪莹荟、理科状元杨涛等。我们为拥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校友、学子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回顾七十年办学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在这曲折前行而流光溢彩的七十年里,推动南陵中学发展的,是“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是励志笃学、荣校报国的理想志向,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坚实脚步,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是勇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是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人文力量。此时此刻,让我们深深缅怀创办学校的先贤,并向曾为学校辛勤操劳、忠诚奉献的老校长致以崇高的敬意!此时此刻,我们衷心感谢曾经和正在南中工作的所有教职员工,是你们以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为南中的人才培养、学校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你们用坚实的脊梁,支撑起南中发展的这一片蓝天!

回顾七十年办学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南陵中学的每一点滴进步,都融入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倾心关爱、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从1956年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原芜湖地区这个较大的行政区域内招收高一新生,到1994年县政府《南陵县教育体制改革方案》,正是各级领导、各界同仁、各位朋友的倾力关怀,才使南中走过70年的风风雨雨,迎来辉煌而灿烂的今天。20xx年,县委、政府更以睿智的眼光、远大的目标、宽广的胸怀,将南陵中学新校区建设列为全县重点民生工程,并于20xx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现在我们所在的新南中,占地415亩,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设计规模108个教学班,总投资2.4亿元。在新校建设过程中,县政府和县教育局以及各施工单位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同心协力,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今天,一所富有现代气息、高标准、高品位的新校园巍然矗立在我们面前,成为广大学子的读书圣地、圆梦摇篮。在此,我代表南陵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的各级领导,向社会各界和兄弟学校,向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殚精竭虑的各位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春风化雨,老树发新芽;薪火相传,事业无止境。昨天的璀璨业绩已汇入流金岁月,新的辉煌更期待我们去铸就。站在新校建成、七十年校庆的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征程,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将制订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坚持“立足新起点,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的工作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建设和谐社会,为民族文化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全省一流,人民满意”的省优秀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

回首来路,我们感喟和欣慰交织;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和自信!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各届校友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团结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历史重任,秉诚务实,开拓创新,保持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再铸新业绩,续写南中发展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衷心祝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周年致辞范文篇8

校庆,不仅仅是隆重热烈的庆典,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十周年校庆贺信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在这辞旧迎新、充满节日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迎来了上海-学院十周年华诞庆典。我谨代表-公司对学院的华诞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社会辛勤培育知识人才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上海-×学院作为一所创建十年的--学院,通过学院领导及广大师生的不懈奋斗,在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市场定位下,逐步发展成一所具有独到办学特色的新兴学院。上海---学院秉承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及优良传统,汇聚成务实创新的管理风格,成为了学院前进的动力和走向成功的保障。十年的办学历程得到了政府、社会,尤其是企业的高度认可,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创举。

上海--学院与-有着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学院坚持“背靠企业、面向市场、办出特色、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在面对办学环境,企业市场不断日新月异的机遇和挑战下,造就了一批懂知识、钻技能的社会实用人才,达到了提升学生就业素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良好社会效益。自从-年正式建立校企合作以来,学院在近十年中源源不断地为--输送了大批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历届学生不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均已在集团中成长为各业务管理条线骨干,为集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集团还得益于学院提供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合作项目,通过在学院建立教育培训基地,使校企合作关系更为紧密,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切磋更多、相得益彰,校企互助、互惠互利、多赢格局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远。

今天的十年校庆,不仅仅是隆重热烈的庆典,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是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我衷心祝愿学院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改革与发展,成为在汽车服务领域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支柱产业学院。希望学院教职员工继续努力,为开创学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周年致辞范文篇9

尊敬的王家瑞副主席,巴音朝鲁书记、杜占元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国内外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感恩的季节!今天我们在宏伟的鼎新楼前隆重集会,回顾学校革故鼎新的峥嵘岁月,放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共贺吉林大学七十华诞。首先,我谨代表吉林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遍布全球的50余万吉大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70年来,吉林大学始终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和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纵观国内外高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吉林大学走过的是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不论与拥有9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建校380年的哈佛大学相比,还是与有120多年历史、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批高校相比,年仅70岁的吉林大学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虽然年轻、风华正茂,却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吉林人杰地灵、重教惜才,吉大更是人才辈出,“谈笑有鸿儒”。七十载弹指一挥间,正是凭着独特的吉大精神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我们的学校才能打破时空界限,创造出奇迹与辉煌。

七十载倍道兼程、沐雨经霜,是吉大人不忘初心、勇担重任的执着坚守。吉林大学从建校之日起,就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坚持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70年前,东北大地刚刚拉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便亲手创建了东北行政学院,也就是吉林大学的前身。几经辗转,几度更名,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了东北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始跻身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骨干”行列。同是在60多年前,长春邮电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先后建立,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解放军兽医大学在长春组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也迁至长春。六所脉络和渊源不同的学校,都是应党和国家的需要而创立或组建,共同肩负起“兴学强国”的光荣使命,深深扎根在北国春城的沃土中。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说,也可谓是异脉同源,意气相投,情同手足。沐浴着21世纪的曙光,六所高校强强联合,共同组建成为新吉林大学,并被列为中央管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高等学府之一,成为新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从“建设一所像样的大学”到“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再到“使吉林大学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5。学校回应时代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一脉相承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吉大出类拔萃,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走向世界。“”之初,学校首次明确提出战略上分“三步走”,在建校百年时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全力办好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师生员工满意的高等教育。无论地球是凸的还是平的,“地球村”是变大还是变小,放眼世界的吉大人都始终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用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贡献着吉大力量。

七十载凝心聚力、弦歌不辍,是吉大人五湖四海、开放兼容的博大情怀。吉大原有六校虽地处东北,却从未偏安一隅、固步自封,始终坚持融汇中西、汲养四方的身影。可以说,正是思想上的开放、理念上的兼容,使吉大会聚四方才俊而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使学校享誉神州、走向世界。。早在建立的军需大学的前身——北洋马医学堂,创办之初便选聘了日本的三位教师来华执教。1939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亲自参与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学校1952年所经历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堪称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南水北调”,一大批学界泰斗、青年才俊从四面八方汇聚于白山黑水之间,滋养了长春这片高等教育的新园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原有各校中还有一大批来自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和科研。大师云集、人才济济,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可以说,开放兼容是学校与生俱来的精神禀赋。新世纪以来,六脉合一组成新吉大,堪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一次变革,而我们仅用了短短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由“艰难起步、攻坚克难”到“深度融合、凝心聚力”,再到“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历史跨越,彰显了吉大人的崇高境界和博大情怀。如今的吉大,不但各校区交往密切,师生和谐友爱,而且对外开放兼容,国际化呈加速发展之势。当我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频频可见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我们在化学领域建立了国内首批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仿生工程领域首先发起并牵头创建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及其学术刊物;在其他学科领域与国外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29个国际合作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9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加入到吉大的教学、科研团队,院长队伍中也出现了外籍专家

七十载秉烛觅索、桃李芬芳,是吉大人教研相长、追求卓越的华美乐章。70年来,学校英才辈出,济济一堂。“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林枫、“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吕振羽、“老革命教育家”匡亚明、“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中国汽车工业先驱”饶斌、“晋察冀军区卫生工作主要奠基人”江一真、“东北现代通信开拓者”陈先舟、“新中国畜牧工作奠基人”任抟九、“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教育家唐敖庆、“当代保尔”张海迪、“人民公仆”郑培民、“铁法官”谭彦、“维和英雄”吴强等众多优秀人物都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奋勇追梦。在学校培养的50余万毕业生中,有相当一批已成为我国治国治军的重要领导,更有一大批精英人物活跃在政界、教育界、科技界、社科界、文艺界、司法界、医疗卫生界、商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成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据统计,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校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中国两院院士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还有的成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院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吉大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荣耀。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新一代吉大学子坚守理想、追求卓越,在他们当中,有的坚持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理论破解现实问题中不断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的用知识和青春献身国防,在科技强军、保卫祖国中建功立业;有的放弃了在名校工作的机会,扎根西部服务基层;有的在本科阶段就在天文学世界排名第一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有的从逆境中成长为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在Nature重要子刊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获量子通讯领域权威专家高度评价;有的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乒乓球比赛中荣获团体冠军;还有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全国第一的冠军团队;有光辉事迹得到回信勉励的白求恩志愿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代又一代理想坚定、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的吉大人,在北国的沃土上求知问学,毕业后成为了国之栋梁。

70年来,学校矢志创新,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唐敖庆先生连续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门多院士”的佳话流传至今。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和带有“赖氨酸转基因”的克隆牛培育成功;国际上首次从人毛囊组织中分离出多潜能干细胞,并掌握了分离、培养、运输的标准化关键技术;中国首个锗大功率整流器、首台排灌动力机械——内燃水泵、首台航空核子旋进式磁力仪……吉大人用不胜枚举的“第一个”,填补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高压下金属钠转变为透明绝缘体的发现对经典的凝聚态理论提出了挑战;“喷水无墨打印”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发全球关注;“自由基加速沸石分子筛水热晶化”新机理的发现,为化学催化材料的高效、节能和绿色合成开辟了新途径;“高柔性拉伸成型”系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飞机、船舶等众多制造领域;自主研制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成功开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下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设备和能力的国家。于省吾教授对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新创见、高清海教授提出的“类哲学”思想体系、王惠岩教授创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课程体系、张维达教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独到研究、张文显教授对“权利和现代法治精神”的科学阐释,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孙正聿资深教授和黄文艺教授先后走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堂,展示了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勇攀高峰的吉大人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创造的梦想,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七十载筚路蓝缕、岁月沧桑,是吉大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精神脊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放弃原有的优越条件,来到条件艰苦的长春,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文革”时期,许多学识渊博的老教授虽历经磨难,仍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改革开放后,高校人才流动日趋活跃,一些教师走出学校南下创业,但更多的学术骨干执着坚守,选择与吉大休戚与共。近年来,全体吉大人凝心聚力、和衷共济,学校不仅甩掉了合校之初的巨大财政包袱,还较大幅度地改善了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让广大师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可以说,“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根植于校园文化的沃土中,流淌在吉大人的血脉里。

回顾七十年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吉林大学所走的道路是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变迁之路,是英才济济一堂、满园桃李芬芳的育人之路,是集天下之大成、创建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是与时俱进、守正卓越的创新之路。七十载秉烛觅索,是栉风沐雨、学者青丝变白发的付出;七十载倍道兼行,是岁月沧桑、学子历练成栋梁的守望。时光静好,岁月如歌。“不忘初心、勇担重任,五湖四海、开放兼容,教研相长、追求卓越,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品质,集中展现了学校70年来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色,表现了吉大人特有的“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豪迈气魄和“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吉大精神和优良办学传统代代相传又历久弥新,始终是我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动力源泉。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我们深知,吉林大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教育部和其他部委、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任学校领导带领广大师生的团结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的鼎力相助。可以说,正是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推动着吉大这艘高等教育航空母舰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搏风击雨、破浪远航。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一届届学校领导和老前辈,一代代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吉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因素,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大学的发展既迎来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于去年11月正式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是最有潜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之一,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以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逆水行舟的危机感,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守正创新、奋勇向前。

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吉林大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固守大学之本,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快推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让学生受益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知识增长规律,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和完善“三种环境”下的“五种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关爱学生成长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培养出更多“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要以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使大学回归到其育人殿堂的高地。

一流大学要打造出一流的教师队伍,吉林大学要聚天下之英才,为千里马竞相奔腾解除羁绊,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学术重镇。实现梦想,关键在人,广大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财富,教授即大学,有好教授才有好大学。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治校,全心全意服务教师事业发展,既是学校历任领导的高度共识,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树立崭新的人才观,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引育并举,久久为功,真正做到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要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开放、多元的选人用人机制,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建立符合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和符合国际惯例的终身教职制度,让广大教师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中也创造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治理体系,吉林大学要勇当综合改革的排头兵,破体制之藩篱,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筑起坚强保障。学校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盛,也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出内涵发展之路。我们要主动适应发展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构建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创新能力,吉林大学要勇当创新驱动的弄潮儿,立时代之潮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5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历史机遇,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建立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体系,打造一批“大师+团队”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成若干个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努力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若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吉林大学要勇当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开拓者,发思想之先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大学精神和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血脉和力量源泉。无论是匡亚明校长当年提出的“四种空气”,还是学校当前积极推进的文化建设“四大工程”,都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软实力。这里,我想特别给20xx级全体新生说几句话。同学们,你们今天恰逢吉林大学70华诞庆典,也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开学典礼,相信你们能从校庆的氛围中感受到吉大精神的厚重,从师生和校友代表的发言中体会到吉大文化的深沉。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和所有吉大人一道,继承发扬吉大精神和文化,立德修身、志存高远,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续写吉林大学的新篇章。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白山迎旭日,黑水泛金光”,吉大今已崛起在祖国的北疆。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我们将再接再厉,让吉大早日以著名学府的身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际,也就是吉大建校100周年前后,吉林大学一定能成为在国家和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让世界同行广泛认同和赞誉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全体吉大人携手同心,为了同一个名字、同一个梦想,汇聚起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以“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无限豪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一流,走向辉煌!

周年致辞范文篇10

20xx年8月19日从北京来到了正式入职工作的第一站——山西大同。在没有给我们派遣之前我也曾幻想过很多次,人生的第一站会是怎样的呢?之前内心的担忧与焦虑随着不断前行的客车慢慢的消散了……我终于踏上了工作的旅途!

大同的天比想象中的要干净很多,气候几乎和我家那里一样,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突然觉得在这里可以放下一切,尽心尽力的去工作。(心得体会)当我和两个同事到了项目部,迎接我们的是前辈们热情的款待,让我觉得,这里是我的一个新家,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的融入进这个大家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里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能来到这里,认识这些前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向他们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来到项目部的第二天,我跟随师傅来到了施工现场,通过前辈们的介绍我对这个工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个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相对来说现在的工作比较清闲,这也正好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尽快了解这个工程以及补充房建基础知识。我不断告诫自己,刚来到现场不能急于求成,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去领悟。

时间过得很快,我来到大同项目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我对这里的工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思考,怎么样才能掌握更多的工程施工知识并且尽快的独立起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对此我的见解如下:首先,作为新人要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未来奋斗的方向,没有方向的人容易迷失自己。我们有了方向,但重要的就是矢志不渝的朝着那个方向走下去,成功始终都属于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仔细想一下,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机会,我们又是赶在与时俱进的好时代,为了父母,为了家人,为了那些时时刻刻在关心你的人,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坚持下去,走下去,有可能不会成功,但是不走下去一定不会成功;其次,不管以前我们学的什么专业或者学到什么知识或者接触到什么工程,那些都不重要,殊途同归,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虚心的向身边的人学习,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人。实践出真知,每个人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始终保留自己“空杯”的心态;再次,现在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各种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行之有效的利用起来。我们也许不会走那么远,看不到那么多,但是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利用休息时间我们可以浏览各种与建筑工程有关的论坛,去借鉴别人的经验,学习一些新技术,了解一下建筑行业最新动态,不断地充实自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与公司的前辈、同事融洽相处,一个团体只有大家的心聚到一起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团体。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习性不会相同,作为我们刚入职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学会理解与包容,凡事多站在别人角度上去考虑,这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可以避免了,我们的团体会因此更具有凝聚力,这样还能有什么困难能难得住我们呢?我们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随便放松,正如同臧宏主任跟我讲的一样,你将来想怎么要求你的下属,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按着那个要求去做,将来一定会成功!

以上就是我的感悟,作为新人我们应该感谢公司的前辈,毫无吝啬的指导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我们唯一能回报他们的就是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为公司多做贡献。其实我们现在就是在路上,不断地刻画我们人生的轨迹,能走多远还是要看我们最后能坚持多久,除去那些不能坚持走下去的人,在人生路上没有不成功的人。

周年致辞范文篇11

昨天一个很久不见的同学突然找我聊天,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已经毕业十年了。不得不感叹一句,时间过得是真的快,在我们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就悄然流逝了。

找到当年我们的毕业照片,发现才过了十年,自己的变化就已经很大了。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青涩,现在已经成熟了许多。这十年,同学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初我们从全国各地出发,来到学校,毕业的时候又从学校出发,去往全国各地。毕业已经十年了,但我们还没有相聚过一次。不是没有这个打算,而是因为大家的距离都比较的远,不知道应该在哪个城市相聚。再加上大家的工作都比较忙,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所以聚会这件事提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没有一个结果。

大学生活的一幕幕在我的记忆里重现,回想整个大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军训,一个是访学。军训的时间有半个月,这半个月时间,我们从彼此陌生到熟悉,建立起了友谊。在大四的上学期,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集体去到了--访学。从学校出发,需要做十四个小时的火车。大家那个时候都买的卧铺,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牌或者做游戏,整个车厢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学四年过的是真的很快,毕业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把学校逛一遍,只走过自己经常去的那些地方,其他的地方从来都没有去过。我总以为还有时间,所以周末都没有想着要到处走一走。我毕业的时候,感觉军训都是前几天的事。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的事情就是毕业设计,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把毕业设计做好。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都是靠的自己,指导老师没有给予我任何帮助,让我看清了自己的能力。我现在从事的行业并不是跟我当初学的专业有关的,但我认为我大学四年的学习对我的人生规划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也跟很多的同学闹了矛盾,但经过了这么多年,也早就已经释怀了。当时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员,管着班费,因为钱的事,经常和班里的一些同学起冲突。到现在,我想那些同学也应该知道了自己当时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也觉得自己做事不是很周全,但因为年轻,所以都可以原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见我的这些老同学,一起回忆当年的日子。

周年致辞范文篇12

各位亲爱的同学、各位尊敬的师长:

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这是十年来的第一次大聚会。我提议为我们的再度重逢热烈鼓掌!

十年了,哪一天我们不在思不在想——那大学生活的一幕幕、一桩桩:

可记得刚入学时咱们那愣头愣脑的傻样儿?到食堂买饭不懂得排队;去水房打水不知道谦让;逛够商店迷了回校的路;晚自习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床。30多人睡在双层大铺上,周围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庞。那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四年一定会很长很长。

不久,我们互相熟悉了。没有忘吧,咱们班曾有几伙可爱的“三人帮”。我们开始热爱班集体,愿为她烦恼,为她献力,为她争光!正是从那时起,班级成了我们培植友谊的土壤,43颗火热的心在这里跳荡。只是从那时起,班级成了我们播种绿色的天地,43朵花蕾在这里竞放。也正是从那时起,班级成了我们起锚的港湾,我们轻轻荡起智慧的双浆,开始了寻觅人生真谛的远航。于是学校崛起了中文801班,各种先进的奖状挂满了教室的墙上。

不会忘记那次歌咏比赛吧?咱们班的《唱支山歌给党听》震惊全场。不料由于评委笔误,0?04分之差使同学们夺冠的希望泡汤。-代表班级上台领取第二名,为了表示不服,照相时故意歪歪着拿着奖状。

更难忘那次长跑接力赛,咱班代表队威震群芳。体委“祥子”旗开得胜;-班长当仁不让;大个子-甩开长腿;-、-似受惊的小鹿;倜傥的-像奔跑的羚羊……那次咱可是得了第一,庆功会上我们热泪盈眶。

还记得-山春游吗?咱的自行车队浩浩荡荡。-刚动过手术不久让-驮着,说是“就信着他了”,结果被簸下车,摔在草垛上。-可能也觉得自己车技不错,哪料想下坡时鼻子却受了点小伤。

四年中多少趣事令人难忘,四年中多少场景惹人回想。四年中,多少次我们面红耳赤辩曲直;四年中,多少回我们促膝谈心话诉衷肠;四年中,我们朝夕相处并肩携手;四年中,我们肝胆相照情深意长。四年的光阴怎么变得那样短暂?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好像只在眼前一晃。

如今,我们毕业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大家天各一方。虽然在一起时有时也闹点小别扭,可分手了,彼此又挂肚牵肠。大家都希望能有那样一个机会,全班同学再聚到一起,回首往事,话短论长。今天我们终于相聚了,实现了期待已久的愿望!

这杯中酒绝非陈年佳酿,更谈不上玉液琼浆。但它溶进了我们全体同学的情和意,喝下去,就会感到无比的浓美、芳香。

来,让我们举起酒杯祝愿吧:

祝大家家庭幸福,爱情甜蜜,事业成功,前程辉煌!

祝母校再展宏图,发达兴旺!

祝恩师福寿安泰,桃李芬芳!祝我们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干杯!

周年致辞范文篇1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火红的七月,我们为党的90华诞献上了真挚的祝福;此刻,我们又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咸阳市统建办成立二十年周年。在此,我代表统建办的新老职工对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关心统建办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统建工作一线在各位职工以及默默奉献的职工家属表示崇高的问候和敬意。

咸阳市房地产业统建办公室成立于1991年,隶属市住建局,现有职工43人,主要负责对旧城区原有公房进行改造、开发和建设工作。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转眼间统建办成立已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一首无私奉献、创造辉煌的诗篇;是一段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史。

二十年来,我们统建人跑拆迁、忙设计、进工地没日没夜,座座高楼为证;二十年来,我们统建人讲奉献、求创新、抓成绩热情不减,座座大厦为鉴。

统建办自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建成西宁街商住楼、花亭街小区、渭阳东路向阳小区、新兴小区、凤凰小区、县门巷商住楼、华光大厦商住楼、杨凌区后稷商城和郅诚沁园等一批精品项目,建筑面积达到近20万平方米,对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环境效益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年来,在咸阳市住建局的正确领导下,统建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建设经济强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抢抓机遇,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作思路,相继完成了渭阳西路中华广场、渭阳东路拓宽改造、团结路、东道巷、人民路、西兰路、体育场什字、柳林村等拆迁安置工作,拆迁面积10万多平方米。

这些成绩是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是我们统建办全体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斗的心血。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新目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新起点,我们信心百倍,意气风发。今后工作中,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统建队伍必将在坚定信心中乘势而上,在提升境界中谋求跨越,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努力把今年的既定目标变为美好现实,为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新咸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七月,瓜果飘香、红歌荡漾;七月,热情奔放、豪情满怀;尊敬的各位来宾,让我们同举杯,祝咸阳市统建办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大会圆满成功,祝我们的事业红红火火,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周年致辞范文篇14

尊敬的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

在座的各位,论职务有的是我的领导,论辈份有的是我的长辈,但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中情结”,咱们都是一中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古田一中全体师生员工,热烈欢迎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参加校友座谈会,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的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想向各位校友汇报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母校的工作问题

1、简介一中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43年。校园面积103亩(在前十年来看还行,现在不行了,既不如闽东兄弟学校,也不及一级达标校的要求,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20xx年实行了初高中分离,目前仅有高中部,现有三个年段,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72人,教职工183人(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1997年被评为全省第22所、闽东第一所的省一级达标学校。应该说,古田一中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取得过许多骄人的成绩,至今仍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先后共计培养了约4万多名的高、初中和师范毕业生。

2、母校为“困惑”而表白

近年来,社会上对我们一中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不想做更多的辩解,只想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校友做些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困惑一:有人说,“古田一中有很多年都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的确,母校从20xx年至今已有5年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了。就其客观原因也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被福一中的砍头招生。古田被福一中砍头招生一直以来都是闽东兄弟县、市最多的一个县,其中第一年就有28人之多,至今每年优生流失基本上还都在10人以上;其二是近年来北大、清华招生政策变化所致。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名校招生人数基本上是由三部分录取构成,即保送生、自主招生、高考统招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即真正通过高考的原始成绩能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是十分困难的,我校20xx年钟威同学高考成绩(理科)名第全省排82名还未被清华录取;其三是近年来我县初中的整体生源素质也有明显下降。

困惑二:有人怪“一中近年来发展不够快”。我们承认,一中近年来的发展步伐的确没有像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那几年的快了,那时恰逢我校争创省一级达标(契机),又刚好学校可以招收高价生(到处都一样),学校经济较宽裕,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大家工作干劲也很足,那时的学校正处在一个上升阶段。现如今风光不再的客观理由是:第一,就学校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也今非昔比了,咱们已由“福建省经济十佳县”滑落到“福建省贫困县”,那作为当地的学校发展步伐有所放慢也属正常。因为一所学校的发展的快与慢和当地的经济支撑度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二,近年来福安、福鼎、宁德等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当地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与投入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领导不重视,经济跟不上,一切都白搭)。第三,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不收高价生,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学校的经济状况出现了巨大反差,不但教职工福利全没,就连教师的绩效工资都难以保证准时发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步伐。

困惑三:有人惜“一中的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不错我校的骨干教师流失在闽东地区算是最多的一个学校,主要集中发生在20xx年前后那近几年,我校光去厦门各个学校的就有27人。似属“破窗效应”,“骨牌效应”,学校很揪心但却也很无奈。第一,厦门的经济待遇很诱人(挡不住的诱惑);第二,厦门对引进人才的政策很优惠(如可以重新建档);第三,并非学校不作为,实属无能为力。

各位校友,面对母校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本人在此就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做些必要的说明,望大家不要产生误解,学校不是想推托责任,而只是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特别是广大校友们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当然了,母校也在检讨、也在反思,也在努力着。

3、目前制约一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生源方面:

1、量少。过去我县的初三毕业生每年多在8—9千人,而现在大约只有2——3千人,明年全县大约仅有2300人左右报考高中了,比寿宁县还少。而福安、福鼎的初三考生基本上都是我们的2—3倍。当然,生源的剧减与我县总人口的递减和古田经济的滑坡也有着直接的联系。据闽东报载:古田的人口32.3万,而福安是56万,福鼎是52.9万,霞浦县是46万,蕉城是42.9万。

2、质差。过去古田的中考一中的高一新生录取线分数线往往都高出其他兄弟县一中,且遥遥领先,但近年来基本上是名列全市第四名(达标校之末)。今年录取线鼎一473,宁一471,安一468,古一467;择校生录取线福鼎一中459,福安一中451,宁德一中450,古田一中431。我校高一录取线(统招生、择校生)均名列全市第四(四所一级达标校的尾巴),其中择校生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比他们低了20多分。再看,今年有36名优质生源参加福一中的选拔考试,结果只考上1人,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以上两点足以说明我县的初中生源素质也在走下坡路。

3、外流。一中的优质生源流失,近年来人数虽有明显减少,今年保送生考试的全县第一名和中考的全县第一名又都分别去了福州一、师大附中,(师大附中计3人,善德中学2人,厦门外国语学校2人,集美中学1人)。优生流失的负面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传递着社会老百姓对我们学校的不信任感;二是在客观上影响了我们出尖子生的机会;第三,更严重的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挫伤了一中教师培养尖子生热情与干劲,我校近年来的奥赛辅导几乎是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话说回来,好生源的流失,既有外界名校的诱惑,也与我们自身不够争气有关。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恰如说的“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硬道理。

第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一中教师负担重(编制紧,应有编制177人,实际在编183人,超6人,而古田全县教师超编是几百人,一中超6人也不为过),压力大(工作压力,管理压力,升学压力、心理压力)。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确很辛苦。

2、有倦怠现象。主要原因:第一是职称问题。多年前就评上而至今未能聘任(没职数),目前学校仍有高级25位,一级8位老师未能聘上。这在闽东同类学校中高级教师评了未聘也是最多的,严重压抑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第二是实行了阳光工资后,一中的教师不再阳光了。且不说工作的累与苦,工资待遇还不如农村教师,难怪现在农村的教师请他都不来一中工作,一中似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第三是一中教师的绩效工资不都是由财政负担,每年学校也要分担250万,这实在也是不可思议,在闽东同类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一中自己不可能变钱,最终也得由县财政来帮助解决,但这么做其实是很伤人心的,尤其是教师群体是很在乎情感体验的,教师们的心情不畅,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第三、母校经济很困难。

撇开学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不谈,单就学校目前的办公设备,教学设施、校园修缮等方面的资金短缺,也许我说了校友们也未必能相信。大前天下午(本周三下午)市教育局赵局长来我校调研,发现我们的办公楼一共只有四层怎么就出现有三种不同的窗户玻璃?在外人面前我不敢说没钱;一中行政办公室和年段的教师办公地点及设备也都是偏老旧;而眼看新办公楼就要落成,但楼内却空空如也,周边的配套工程钱在哪里还不知道;作为闽东第一所省级一级达标校至今仍无400米的跑道,仍无法建造通用技术、历史、地理等专用教室(达标校必备);日常的现代教学设备更是落后陈旧了,上一个月开放周期间,也有几个兄弟学校的校长、老师来听课,由于我们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落后,没钱更新,不好用,也由此遭他们的友好嘲笑(霞六中)。学校的安防设备摄像头老旧连农村中学都不如,开学初接受了市检查组很批(现财政帮解决了)。再看校园维修方面:母校80年代建的1号楼隔热层塌了都没钱修理(开学初向县里要了20万,现已解决);寄宿生宿舍老旧不说,大热天1间住10人,就连安装1台电风扇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方案已出,就差钱);学生食堂内部的厨房改造也因缺钱不能及时整改而常遭卫生检查人员的批评与责备;众多教师强烈要求建一个简易的室内球馆,仅需30万元,我却也无法满足需求。说来也惭愧,真狠自己无能。

在各位校友面前诉苦哭穷,本不该,望诸位校友多见谅、多包涵。我作为一中发展过程中的接班人,那怕是很短暂,我绝不会以客观的理由和眼前的困难为借口放松要求,我会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定会加倍努力,负重前行的。

二、言归正传,话校庆。

今年是母校的七十大寿。不得不庆。办校庆的指导思想是:“以庆促建,庆建结合”。通过举办庆典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发展力。而不是单纯为庆而庆。

怎么庆?学校行政会形成的基本思路是办“简约校庆”。具体理由有三个。其一,不想大办,我校六十年校庆算是大庆(编校志、出画册和成套明信片、拍专题片VCD、布陈列室、搞书画展、还有学校的发展规划模型等),七十年宜小庆,八十年再大庆。其二,不宜大办,不符合党的精神。其三,也不会办,我这个人本身就不是办大事的人。

具体想做是本届校庆主要办三件事:

第一,筹备成立古田一中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将有助于争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支持和捐助,尤其是争取海内外热心校友的捐赠和支持,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解决我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对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建立一个校友走廊,具体的人选和采取什么形式,很想倾听一下各位校友的建议。杰出校友的展示既是学校办学成果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动力;

第三,办一个简约而隆重的庆典活动。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初步想法,不一定合理,更想听一听在座诸位校友们的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我还想多说一句。一中是全体一中人的一中,一中的发展很需要得到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过去大家以能在一中学习为荣,今天一中却以能有你们为荣。我也希望广大校友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母校的发展,能力所能及地为母校的发展多做些贡献。母校在筹备七十年校庆期间,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帮助的。

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周年致辞范文篇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员工同志们:

大家好!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庆祝陕西银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首先,我代表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公司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股东、各位朋友、各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二十年来苦干、实干、巧干的的新老员工及家属致以诚挚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了。在这二十年间,我们风雨兼程,并肩携手,砥砺前行,用汗水和心血铺就了一条创业之路、奋斗之路。亲历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经改制的成长历程,即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奋力续写更加美好的发展新画卷。

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二十年前,陕西省电力公司以城农网建设改造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借鉴“山东鲁能”模式建立“陕西银河”模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资产重组、引进外资、改制改造,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在银河发展战略指导下首家以“陕西银河”冠名的企业,开启了公司的创业发展之路。二十年来,公司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改革、实干和担当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团结一心,倍加努力,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作为,自觉转机制、强管理、促转型、调结构,大胆实施管理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实现了产品结构从高压设备到高低压设备并存的有力调整,实现了主营业务从设备制造向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有效拓展,实现了市场结构从“两网改造”到火电、水电、风电、铁路、有色、煤炭、军工、高校等行业领域的全覆盖。10kV系列开关柜被评为西安市名牌产品,35kV系列产品达到与外资公司同等水平,在开关柜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电力工程施工业务具有一定的资质资格优势。销售业绩遍布国家电网200余座变电站、10多个电厂和300多家用户项目,得到国家电网和发电系统充分肯定,受到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历经二十年的发展与积淀,公司运营平台牢固,市场信誉良好,资质资格优势明显,银河电气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积聚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价值。在此期间,创造了电厂单个项目累计销售业绩6000余万元,单笔销售业绩3600万元,年生产产值1.2亿元,人均年劳动生产率100万元等良好业绩,铸就了公司的发展鼎盛时期,令人引以为豪、难以忘怀。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面对困难,我们信心百倍。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梦想,让我们扎扎实实,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公司运营平台。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功是克服困难取得的。让我们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务实创新、至精至诚、和谐共赢”的企业精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稳中向好的新局面,迎接公司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周年致辞范文篇16

尊敬的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

在座的各位,论职务有的是我的领导,论辈份有的是我的长辈,但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中情结”,咱们都是一中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古田一中全体师生员工,热烈欢迎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参加校友座谈会,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的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想向各位校友汇报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母校的工作问题

1、简介一中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43年。校园面积103亩(在前十年来看还行,现在不行了,既不如闽东兄弟学校,也不及一级达标校的要求,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20__年实行了初高中分离,目前仅有高中部,现有三个年段,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72人,教职工183人(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1997年被评为全省第22所、闽东第一所的省一级达标学校。应该说,古田一中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取得过许多骄人的成绩,至今仍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先后共计培养了约4万多名的高、初中和师范毕业生。

2、母校为“困惑”而表白

近年来,社会上对我们一中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不想做更多的辩解,只想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校友做些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困惑一:有人说,“古田一中有很多年都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的确,母校从08年至今已有5年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了。就其客观原因也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被福一中的砍头招生。古田被福一中砍头招生一直以来都是闽东兄弟县、市最多的一个县,其中第一年就有28人之多,至今每年优生流失基本上还都在10人以上;其二是近年来北大、清华招生政策变化所致。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名校招生人数基本上是由三部分录取构成,即保送生、自主招生、高考统招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即真正通过高考的原始成绩能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是十分困难的,我校07年钟威同学高考成绩(理科)名第全省排82名还未被清华录取;其三是近年来我县初中的整体生源素质也有明显下降。

困惑二:有人怪“一中近年来发展不够快”。我们承认,一中近年来的发展步伐的确没有像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那几年的快了,那时恰逢我校争创省一级达标(契机),又刚好学校可以招收高价生(到处都一样),学校经济较宽裕,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大家工作干劲也很足,那时的学校正处在一个上升阶段。现如今风光不再的客观理由是:第一,就学校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也今非昔比了,咱们已由“福建省经济十佳县”滑落到“福建省贫困县”,那作为当地的学校发展步伐有所放慢也属正常。因为一所学校的发展的快与慢和当地的经济支撑度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二,近年来福安、福鼎、宁德等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当地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与投入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领导不重视,经济跟不上,一切都白搭)。第三,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不收高价生,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学校的经济状况出现了巨大反差,不但教职工福利全没,就连教师的绩效工资都难以保证准时发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步伐。

困惑三:有人惜“一中的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不错我校的骨干教师流失在闽东地区算是最多的一个学校,主要集中发生在20__年前后那近几年,我校光去厦门各个学校的就有27人。似属“破窗效应”,“骨牌效应”,学校很揪心但却也很无奈。第一,厦门的经济待遇很诱人(挡不住的诱惑);第二,厦门对引进人才的政策很优惠(如可以重新建档);第三,并非学校不作为,实属无能为力。

各位校友,面对母校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本人在此就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做些必要的说明,望大家不要产生误解,学校不是想推托责任,而只是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特别是广大校友们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当然了,母校也在检讨、也在反思,也在努力着。

3、目前制约一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生源方面:

1、量少。过去我县的初三毕业生每年多在8—9千人,而现在大约只有2——3千人,明年全县大约仅有2300人左右报考高中了,比寿宁县还少。而福安、福鼎的初三考生基本上都是我们的2—3倍。当然,生源的剧减与我县总人口的递减和古田经济的滑坡也有着直接的联系。据闽东报载:古田的人口32.3万,而福安是56万,福鼎是52.9万,霞浦县是46万,蕉城是42.9万。

2、质差。过去古田的中考一中的高一新生录取线分数线往往都高出其他兄弟县一中,且遥遥领先,但近年来基本上是名列全市第四名(达标校之末)。今年录取线鼎一473,宁一471,安一468,古一467;择校生录取线福鼎一中459,福安一中451,宁德一中450,古田一中431。我校高一录取线(统招生、择校生)均名列全市第四(四所一级达标校的尾巴),其中择校生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比他们低了20多分。再看,今年有36名优质生源参加福一中的选拔考试,结果只考上1人,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以上两点足以说明我县的初中生源素质也在走下坡路。

3、外流。一中的优质生源流失,近年来人数虽有明显减少,今年保送生考试的全县第一名和中考的全县第一名又都分别去了福州一、师大附中,(师大附中计3人,善德中学2人,厦门外国语学校2人,集美中学1人)。优生流失的负面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传递着社会老百姓对我们学校的不信任感;二是在客观上影响了我们出尖子生的机会;第三,更严重的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挫伤了一中教师培养尖子生热情与干劲,我校近年来的奥赛辅导几乎是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话说回来,好生源的流失,既有外界名校的诱惑,也与我们自身不够争气有关。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恰如说的“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硬道理。

第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一中教师负担重(编制紧,应有编制177人,实际在编183人,超6人,而古田全县教师超编是几百人,一中超6人也不为过),压力大(工作压力,管理压力,升学压力、心理压力)。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确很辛苦。

2、有倦怠现象。主要原因:第一是职称问题。多年前就评上而至今未能聘任(没职数),目前学校仍有高级25位,一级8位老师未能聘上。这在闽东同类学校中高级教师评了未聘也是最多的,严重压抑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第二是实行了阳光工资后,一中的教师不再阳光了。且不说工作的累与苦,工资待遇还不如农村教师,难怪现在农村的教师请他都不来一中工作,一中似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第三是一中教师的绩效工资不都是由财政负担,每年学校也要分担250万,这实在也是不可思议,在闽东同类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一中自己不可能变钱,最终也得由县财政来帮助解决,但这么做其实是很伤人心的,尤其是教师群体是很在乎情感体验的,教师们的心情不畅,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第三、母校经济很困难。

撇开学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不谈,单就学校目前的办公设备,教学设施、校园修缮等方面的资金短缺,也许我说了校友们也未必能相信。大前天下午(本周三下午)市教育局赵局长来我校调研,发现我们的办公楼一共只有四层怎么就出现有三种不同的窗户玻璃?在外人面前我不敢说没钱;一中行政办公室和年段的教师办公地点及设备也都是偏老旧;而眼看新办公楼就要落成,但楼内却空空如也,周边的配套工程钱在哪里还不知道;作为闽东第一所省级一级达标校至今仍无400米的跑道,仍无法建造通用技术、历史、地理等专用教室(达标校必备);日常的现代教学设备更是落后陈旧了,上一个月开放周期间,也有几个兄弟学校的校长、老师来听课,由于我们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落后,没钱更新,不好用,也由此遭他们的友好嘲笑(霞六中)。学校的安防设备摄像头老旧连农村中学都不如,开学初接受了市检查组很批(现财政帮解决了)。再看校园维修方面:母校80年代建的1号楼隔热层塌了都没钱修理(开学初向县里要了20万,现已解决);寄宿生宿舍老旧不说,大热天1间住10人,就连安装1台电风扇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方案已出,就差钱);学生食堂内部的厨房改造也因缺钱不能及时整改而常遭卫生检查人员的批评与责备;众多教师强烈要求建一个简易的室内球馆,仅需30万元,我却也无法满足需求。说来也惭愧,真狠自己无能。

在各位校友面前诉苦哭穷,本不该,望诸位校友多见谅、多包涵。我作为一中发展过程中的接班人,那怕是很短暂,我绝不会以客观的理由和眼前的困难为借口放松要求,我会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定会加倍努力,负重前行的。

二、言归正传,话校庆。

今年是母校的七十大寿。不得不庆。办校庆的指导思想是:“以庆促建,庆建结合”。通过举办庆典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发展力。而不是单纯为庆而庆。

怎么庆?学校行政会形成的基本思路是办“简约校庆”。具体理由有三个。其一,不想大办,我校六十年校庆算是大庆(编校志、出画册和成套明信片、拍专题片VCD、布陈列室、搞书画展、还有学校的发展规划模型等),七十年宜小庆,八十年再大庆。其二,不宜大办,不符合党的精神。其三,也不会办,我这个人本身就不是办大事的人。

具体想做是本届校庆主要办三件事:

第一,筹备成立古田一中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将有助于争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支持和捐助,尤其是争取海内外热心校友的捐赠和支持,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解决我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对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建立一个校友走廊,具体的人选和采取什么形式,很想倾听一下各位校友的建议。杰出校友的展示既是学校办学成果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动力;

第三,办一个简约而隆重的庆典活动。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初步想法,不一定合理,更想听一听在座诸位校友们的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我还想多说一句。一中是全体一中人的一中,一中的发展很需要得到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过去大家以能在一中学习为荣,今天一中却以能有你们为荣。我也希望广大校友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母校的发展,能力所能及地为母校的发展多做些贡献。母校在筹备七十年校庆期间,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帮助的。

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