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精选3篇)
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精选3篇)
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篇1
同志们:
在全县经济普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如期完成,随着省、州试点工作的陆续完成,经济普查工作即将进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毯式清查工作的实战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经济普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普查工作的成败。因此,我就此项工作讲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各乡镇场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经济普查工作的政府行为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经济普查数据库及基本单位名录库,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各级政府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奠定基础,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科学决策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使我国统计工作在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向前迈进重要一步,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各乡镇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履行经济普查这一重大的政府行为,本着对上级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按照上半年和县人民政府签订的经济普查责任状逐项落实,按时、如质地完成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定不能拖全县的后腿,不能影响全县向上级上报各项数据资料。
二、各乡镇场一定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与赴,保证质量,确保全县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毯式清查工作全面完成
全县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毯式清查工作包括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的清查,这是20xx年12月31日正式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是整个经济普查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考虑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省、州经济普查办公室对此项工作作出了专项部署,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按照省、州的要求,这次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清查工作一定要进行地毯式清查,坚决不能漏单位漏人,要上门入户,逐个清查摸底,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场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完成好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清查摸底工作,各乡镇场必须在9月22日前高质量地完成好清查摸底工作,9月25日前汇总上报到县经济普查办,清查摸底工作的差错率必须控制在0.5%以内。在这项工作中,如果哪个乡镇没有按时完成,或者流于形式,质量控制不严,差错率超过了0.5%,县政府将按上半年签订责任状的规定实行行政责任追究。
三、各乡镇场要落实好必要的普查经费
根据国务院普查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县级负责县级的普查经费,乡镇负责乡镇的普查经费,因此,各乡镇场一定要安排好经济普查工作必须的普查经费,以保证经济普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县经济普查办一定要加强对各乡镇场经济普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县经济普查办工作人员的四个工作指导组,要在9月15日前下到各乡镇场,加强对各乡镇场经济普查工作的指导,同时要做好对经济普查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到位,特别是要加强对这次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毯式清查摸底工作的督促检查,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定不能走马观花,更不准流于形式,要确保这次清查摸底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同志们,这次对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地毯式清查摸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乡镇场和县普查办的同志克服困难,抓紧时间,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这次清查摸底工作任务。
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篇2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电话会议和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全面组织开展好我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刚才,我们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研究制定了工作规则,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非平局长对近期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相关部门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20xx年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基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摸清我县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我县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各主要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本次普查结果将充分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的成就,并作为今后五年的基数,影响我县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和增长变动,这对于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资源大县,我县经济社会经过持续跨越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省第二,单位组成形式多样,经济构成繁杂,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数量剧增。这些单位和个体户需要我们一一查找其经营地,摸清其经营状况,界定其单位划分。全县大约需要8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对这些单位和个体户进行逐一普查,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责任重大。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普查工作要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二、明确重点,坚持标准,全力做好普查工作
数据准确是统计工作和经济普查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要求,明确普查重点,坚持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和质量控制,扎实推进,确保高质量做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具体要做到一个明确、三个坚持:
一是要明确普查重点。此次普查的范围覆盖了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普查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我们在全面普查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普查。比如我县的第三产业发展情况,20xx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0.9%,分别低于全国(44.6%)、全省(35.6%)、全市(22.2%)平均水平33.7、24.7和11.3个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占37%,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仅占18.8%,房地产业占1.4%,住宿餐饮业占9.3%,金融业占9.62%,文化产业占2.43%,其它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仅占21.45%,这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究其原因,既有服务业“行业多、范围广、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我们常规统计自身缺陷的原因在里面。所以各部门特别是交通、住建、统计、文化、商贸、金融等部门,要通过此次普查取得第三产业及重点行业发展的真实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要坚持科学普查。按照“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要求,夯实工作基础,规范普查流程,确保普查数据准确可靠,顺利实现普查目的。要摸清普查单位,搞实、搞准、搞全单位名录,这既是本次普查的重要任务,更是产生准确统计数据的有效载体。编办、民政、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要积极提供各类单位的登记资料,既要与统计部门掌握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进行全面比对,又要进行深入核查,防止遗漏。要结合企业“一套表”名录库建设,切实做好调查单位审核确认更新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统尽统、全部进入“一套表”名录库。
三是要坚持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普查工作方案和质量控制办法,明确人员选聘、业务培训、单位核查、普查登记、数据审核、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要对“单位个数、从业人数、劳动报酬、收入、支出、税金、资产”等大数严格审核,确保做到“一个不漏、全面准确”。要切实加强数据衔接,对本部门数据要有总体把握,注重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上年统计数据和今年目标任务及测算数据相比对,及时弥补薄弱环节,防止出现数据矛盾。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意识,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四是要坚持依法普查。依法普查是高质量做好普查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详细的告知普查对象在经济普查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引导普查对象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要严肃普查纪律,坚决杜绝虚报瞒报、篡改伪造普查数据等违法行为,同时要注重保密。普查取得的数据信息和资料,要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县镇两级普查机构及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普查有关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漏普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也不得擅自发布经济普查相关数据。
同时,要搞好普查资料的开发。统计、发改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充分运用普查成果,加强课题研究,为宏观经济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的重大社会动员。目前,第三次经济普查已进入准备工作最为关键的阶段。从现在起,各部门要按照“全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县镇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切实加强普查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和保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把经济普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全程参与,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实加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全县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并在统计局设立了办公室,根据普查办掌握的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都已经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会后,要尽快建立普查工作考核机制,把经济普查纳入20xx年和20xx年部门、乡镇考核目标和政府督办事项进行管理,县政府将同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和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夯实普查工作责任。各镇镇长、农业园区和办事处主任、各成员部门主要领导是普查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本地区、本部门普查工作的领导责任,全力推进各项普查工作有理有序开展。
二是要加强协作配合。县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要求,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尽快建立渠道畅通、互动紧密、运作高效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共同完成好各项普查工作任务。统计局要积极发挥牵头职能,加大统筹指导力度,优化普查范围,改进工作方法,做好动员、试点等各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选聘好指导员和普查员,加大力度做好普查前的培训,夯实普查工作基础,切实提高普查质量,确保本次普查取得预期成果。财政局要按照勤俭普查、保证必需、确保质量的原则,尽快审核落实普查经费,特别是落实好普查员和指导员的报酬。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办公室组成人员职责分工》和《单位核查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向普查机构提供本部门登记资料,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资料整理、比对、查找、认定工作,尽快完成临时代码单位清理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工商注册登记证补办工作。普查办要主动做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认真解决好工作中存在问题,有关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
三是要加强宣传动员。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经济普查。宣传部要把普查宣传工作作为下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组织指导新闻媒体积极配合普查机构开展好宣传工作。宣传、广电部门和普查办要按照《宣传工作方案》,创新方式,主动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普查氛围,努力赢得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统计局负责印制面对基层调查对象的宣传资料;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网站和报社开辟第三次经济普查专栏;文体广电局负责在府谷县有线电视台进行公益宣传和图文电视宣传。借助广电、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动员,力求做到方式多样,深入人心,为普查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已进入实战阶段。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正式普查登记,只剩下3个多月的时间了,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加强协作、扎实工作,确保我县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及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安排20xx年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同时,表彰一批在实施“10强50户”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获得全省名牌产品及市优秀新产品的企业典型,弘扬先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在“”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一)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10强50户”企业和非公经济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国企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在没有更多大项目、新项目支撑的前提下,在卷烟厂凸现降势的同时,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近10的增长速度,初步改变了一户企业决定全市工业经济兴衰的格局。具体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虽然受卷烟厂产品结构调整和限产的影响,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8.96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工业增加值30.4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所放慢。剔除卷烟厂因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8.18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68亿元,同比增长19.7。产销率达98.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整体盈利能力增强。截止年底,除卷烟厂外的1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56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税4.51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盈10300万元,增长69.1。利税上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2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户,其中有3户企业利税涨幅超过了40,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税1.1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35倍,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华天电子集团实现利税同比分别增长47和46.5。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20xx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06亿元,同比增长17.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同比下降3,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近2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技改项目建设的后劲、国企改制后企业活力增强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强骨干企业的带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金属切削机床、铸造机械、半导体集成电路、轴承和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6、14.4、69.2、8和14.17,而轻工业中主要产品除了中成药增长11.3以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县域工业发展良好,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五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5.55%,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均呈两位数增长。增速前三位的依次是清水县、甘谷县和张川县,分别增长63.7、14.4和13.2。县域工业一直是我市工业经济的软肋,近年来各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技术较先进,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甘谷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清水县3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投产后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外贸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在海林中科、长城果汁等出口大户的带动下,到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轻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亿元,同比下降10.3,重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8.6,重工业已成为我市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长开、华天、星火机床、锻压机床、长材等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其中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出口交货值增幅高达7倍。
“10强50户”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是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已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20xx年,“10强50户”企业(不含卷烟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4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2.1;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9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74.8。10强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20xx年增长1.5倍、1.2倍和85.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35、62.62和85.54。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效益良好的带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企业,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由下划前的1亿多元增长到5.7亿元,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由7000多万元发展到4亿多元,2户企业下划3年来增长幅度均超过了5倍,华天微电子目前已形成年封装集成电路40亿块的能力,位居全省信息产业第四位,仅次于甘肃省电信、移动和联通。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还入选“甘肃工业实现利润30佳企业”,并与长开厂、海林轴承有限公司、风动机械有限公司、213机床电器厂等5户企业一同入选“20xx年度甘肃工业100强”。
非公有制经济彰显生机和活力。近几年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我市95%以上的市属工业企业退出国有、集体进入了非公有制序列,绝大部分改制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负担减轻,活力明显增强。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2个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区、12户优秀企业和24名优秀企业家。同时,针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多次协商、搭建了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平台,我委牵头成立了天水市信用促进会,负责对申请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对投融资公司的项目推荐。去年共对5户企业组织了信用评价和项目推荐,已落实到位2个项目3800万元的贷款。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专项扶持资金120万元。张川县鑫达矿业有限公司、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天水市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天水华园制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入选“甘肃省非公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百名纳税大户”名单。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市GDP的比重上升到33;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达16.2亿元,私营企业营业收入达12.3亿元。
此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一年来,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长开厂、星火机床有限公司、华天电子集团等5户企业被省上列为清洁生产试点单位,长开厂还被列为全省首批清洁生产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单位。20xx年共组织上报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项目5个,其中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绿色照明工程”,争取国债资金240万元。目前,全市有9户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税收总额达970万元。
(二)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国资监管日臻完善
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截止年底,全市已完成改制企业442户(其中省属下划12户),改制面达96,其中,产权整体出让266户,占60.2;解散、关闭和破产重组130户,占29.4;股份制改造、兼并、租赁形式改制46户,占10.4。22户省属下划企业已完成产权整体出让4户,破产终结8户(甘毛厂、天光厂、庆华厂、精表厂、星火厂、长仪厂、甘摩厂、红山厂),进入破产程序3户(风动厂、海林厂、锻压厂),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5户(长城公司及原所属长低厂、长材厂、长通厂、精模厂),列入政策性破产建议计划2户(轴仪厂、永红厂)。市直工业企业中甘棉厂已破产终结,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0xx多万元,于11月初全面启动了原造纸厂1999年破产后的职工安置工作,天塑公司和焦化厂分别列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正式计划和建议计划。
已改制企业涉及职工69695名,这些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身份全部置换,其中17363名离退休人员在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6075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在缴纳和预留“四金一费”后,实行企业内部退养,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正常退休手续;22595人领取身份置换补偿金后离开企业自谋职业;23665人留在改制企业重新安置。共清偿和剥离涉及职工的各类拖欠费用、社会保险费及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87703万元,其中清缴拖欠社保费用7600万元。
20xx年国企改革的难点、重点和亮点均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破产重组。破产重组尤其是政策性破产重组是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最彻底、最有效的一种改革模式。随着我国各类重大经济政策与国际逐步接轨和新《破产法》的出台,政策性破产这项国家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而采取的最优惠政策将全面终止。为抓住这项优惠政策终止前的最后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仅去年一年我们就组织专门力量,二十多次去兰州、九次赴北京向省有关部门、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金融机构汇报工作,反映问题,阐述困难,争取支持。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艰苦努力,我市海林、风动、锻压、天塑、永红等22户市属大中型工业企业先后全部进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和建议计划,数量超过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对中央及省属企业的破产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市委赵书记、市政府张市长、任市长多次去北京,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和企业主管部门汇报、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商讨解决办法,介绍我市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经共同努力,天水铁路信号厂已进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首钢岷山机械厂已经国务院特批,将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长控厂列入了政策性破产建议计划。
政策性破产重组对企业的作用,概括地讲,就是要“集中解决五大难题,达到一个目的”。
一是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几十年形成的巨额债务问题。政策性破产企业所涉及的各金融机构的债务是国家买单、金融机构销账、企业销债,包括抵押、担保在内的企业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安置职工,缺口资金财政补助。我市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的23户大中型工业企业经初步测算可核销各类债务31亿元,其中海林厂可核销债务3.52亿元,已争取到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4.35亿元(含下岗职工出中心补助资金7300万元)。在企业巨额债务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同时,各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也大幅下降,我市几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由国家和省上直接监管的局面已经结束,目前已逐步恢复正常。
二是集中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类拖欠问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本来就不高,就此不高的收入还在长期拖欠,职工集资款不能清偿、医疗费无法报销,由于拖欠巨额的养老和失业费用,到法定退休年龄职工不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退休人员退休费用不能按时发放,职工生活十分困难,社会保险部门资金和工作压力日益巨大,各种不稳定因素不断凸现。通过破产这些问题均得到圆满解决。如红山厂在破产中共清偿2100名职工的各项拖欠费用约3000万元,仅清偿拖欠工资累计38个月1500多万元。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社会能否稳定的最重点,更是工作中的最难点。在具体实施中,按照“老有所养、能有所选、壮有所托、弱有所靠”的原则,对离休、退休、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等五类人员预留相关费用后,分别移交老干局、退休工资实行社会化发放、由重组企业托管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让其拥有安心养老之地;对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职工可以选择带资离开企业自主创业,也可以成为重组企业的股东,全方位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其自主选择创业之地;对有一技之长、自愿在重组企业继续工作的职工,按照新型的劳动用工、分配机制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在重组企业继续上岗,让其拥有安心工作的依托之地;对家庭困难,不能自主择业,又无适合自身岗位的职工,尽量创造条件,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其拥有生存依靠之地。正是采取了这些措施,才从根本上保障了新一轮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是尽力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对企业所办九年义务制学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共移交中小学校26所,涉及教职工20xx人),所办幼儿园、医院及职工家属区的供水、供电、供暖尽可能与生产经营相分离,成立独立的物业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灵活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经营的问题。
五是彻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通过破产,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实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使破产重组后的企业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劳动、用工和管理分配机制,逐步走上一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发展轨道,最终达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国家增税的目的。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有效推进,促进了全市上下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批企业快速发展,一批企业做精做强,一批企业退二进三,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国企改革得到了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是20xx年的2.8倍、2.1倍和3.1倍。这些成绩的取得,虽然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应该肯定地说,国企改革功不可没。
国资监管日臻完善,成效明显。一年来,制定了《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兑现办法》,组织开展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考核兑现了上年度海林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经营者的年薪,与市直属企业签定了《20xx年度企业经营业绩责任书》。为摸清企业国有资产家底,在35户市属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初步掌握了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分布及运营状况,彻底摸清了家底。截止20xx年7月底,19户监管企业实际资产总额21.44亿元,负债总额21.55亿元,所有者权益-1118.7万元,资产负债率100.5,清查出16户已改制工业企业代管的非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3415.5万元,清产核资认定各类资产损失1.58亿元,清理出各类政府专项拨款等扶持项目资金5274万元,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131户企业占有和使用国家资本5.9亿元、国有法人资本1.1亿元。组织开展了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天水轴承仪器厂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天水华天有限公司专项审计等工作,结合清产核资对6户监管和2户已改制的公司制企业产权进行了界定,并对天光半导体公司国家专项拨款形成的国有资产进行了专项审计和产权界定。
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严格审查,天水信立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我市唯一的产权交易经纪会员单位,完成天光、庆华、精表、甘摩、甘棉、长仪六厂破产资产上市交易工作;将甘摩厂供热系统非生产性资产、原庆华厂投资秦西热力公司资产无偿划转给市供热公司,将原庆华厂、天光厂和永红厂生活福利区供暖实现社会化管理,对个别企业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厉查处。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技术创新工作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主要围绕机械、电器、电子、轻工、建材等产业,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及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特点,重点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重点新产品研发和重点新技术应用四大类技术创新项目展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共筛选上报技术创新项目104项,有62项列入全省技术创新计划,总投资5.3亿元;为锻压机床公司、华天微电子公司等12户企业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争取落实项目补助资金505万元;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10个项目入选全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项目,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开发的数控剪切中心、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制的高频大功率晶体管等7个项目被列入20xx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天嘉电子有限公司等14户企业的14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将不断获得省上无偿提供的资金支持;17项新技术、新产品荣获甘肃省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0,其中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重型卧式车床等4项产品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同时,审核、申报、组织开展了一批省级新产品、新技术成果鉴定,全市企业共取得自主研发、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达162项,其中10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长城开关厂自主开发研制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32项新产品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技术鉴定,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研制的钢管扩径机属国内首创,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星火机床有限公司、锻压机床有限公司、长城开关厂等6户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我省新成立的3家工业类微电子封装、凿岩机械、中药制药微波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部落户我市,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6家,建设水平和数量均居全省市州首位。长开厂中压开关设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信息化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这是目前全省唯一获得国家“863”计划扶持的信息化项目,该企业还在全国高压电器行业首家通过了国家产品质量认证(PCCC认证)。同时,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维谦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电气传动所所长张军获得“天水市首位科技功臣”奖。
近年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优势互补的原则,我市大力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已成为我市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全市120家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50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长开厂、电传所、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由长开厂与俄罗斯全俄电工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小型化、智能化126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电传所与荷兰IMTECHVONKB.V.公司合作研发的“高精度电源数字控制器”2个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获无偿资助资金410万元,这是我市首次获得该计划立项。目前,全市已组织实施合作项目130项,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112人,参与我市科研项目的国内外技术人员达到225人,培训我市技术人员360人次。
(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年来,采取股权吸纳、民间借贷、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和争取国家投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8.76亿元,其中自筹资金2.83亿元、引进资金5.21亿元、银行贷款4016万元、省市财政扶持资金22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止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建设项目达到155个,其中新建93个,项目总投资26.26亿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57个、5000万元以上的9个、1亿元以上的3个,已有59个项目投产。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成为拉动我市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扩大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整理、筛选了1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色显明、市场前景好、与我市资源关联度高的项目,汇编了《天水市乡镇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手册》,通过各种节会和外出考察、招商洽谈活动对外推介。积极做好已签约项目的实施工作,全市乡镇企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4项,总投资11.27亿元,协议引进资金8.94亿元。已有39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协议引资7.93亿元,当年到位资金3.65亿元。
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投资4682万元加大了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区内道路,安装了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目前全市16个市级以上乡镇企业示范区聚集乡镇企业4968户,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19,其中52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进入了示范区,占全市乡镇企业千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91%,当年签约并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全部落户示范区。
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立足我市丰富的林果、畜牧、蔬菜三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年新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秦安县2万吨淀粉加工、麦积区2万吨果品包装等一批较大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到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862户,丰富了果品蔬菜、乳制品饮料、皮革皮毛、中药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到20xx年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6.53万人;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36.6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1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9.03;实现营业收入111.41亿元、利润总额8.43亿元、上交税金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5、14.04和13.46。
(五)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年来,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谋划党建工作,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工作卓有成效。去年,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工作,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教育机制精神,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在全市庆祝建党85周年暨先进性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国资经委系统4个党组织、5名党员、4名党务工作者受到市委表彰奖励。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把推动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从经济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出发,先后对5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和15名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使企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党组织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主线,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场人才招聘会和西部大型人才双向招聘会。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组织调训、行业培训和企业委培等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企业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营销采购、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点解决党组织和党员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推行厂务公开,使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千方百计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一年来,我们把做好企业改制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落实维稳责任制,制定了防范和处理职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规范化制度,把重大隐患问题分解靠实到人头,为有效维护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召开职工座谈会、对话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政策,解疑答惑,千方百计化解矛盾。仅在长仪厂、甘棉厂、甘摩厂、红山厂、造纸厂5户破产企业召开职工座谈会和对话会百余次,在全系统基本形成了上下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稳定的合力,有效遏制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纵观过去一年的工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速度和效益较快增长的发展格局,应该说成绩不小,这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还应看到,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些原有困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新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集中在:缺乏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工业经济增长难度大,卷烟厂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且形成巨额亏损,给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将对今后经济增长和加快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改制企业的改制还不彻底、不规范,部分改制企业存在着守摊子、小富既安的思想,部分改制企业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房地产开发等辅业上,削弱了主业的发展后劲等等,影响了整体工业经济的后续增长和长远发展;改制企业规范完善、巩固提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落实兑现任务依然艰巨,未改制企业破产中安置职工所需资金缺口巨大,同一地区政策不同阻碍了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的压力十分巨大等等,这些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力求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突破。
二、20xx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
20xx年是我省第一个“装备制造业年”,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工业经济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平稳发展的环境。一是国际产业、技术、资本向低成本地区梯度转移,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可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二是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及我市作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我们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国家继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天宝、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大唐甘谷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利于拉动我市企业做大做强;四是随着全省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工业结构向加工大省转型,传统工业需要改造提升,一批企业的兴建,将大大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五是通过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大力实施“10强50户”工程以及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一批企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发展后劲增强,并且为今后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六是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以及劳动保障、投融资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减轻了负担,增强了活力,适应了市场,为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七是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高科技新建企业入驻园区,成为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
20xx年,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成立天水市中小企业局,将原乡镇企业局和中小企业局一同并入市经济委员会和市政府国资委,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这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经济管理体制、集中力量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业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与两委职能的重新整合和调整,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工业强市步伐的坚强信心和决心,也对新机构赋予了新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身感责任重,压力大。我们只有以此为契机,迎难而上,加倍努力,变压力为动力,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期望。
20xx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强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五大支柱行业、装备制造业和优强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加快国企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产业集群,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努力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增长均不低于13;完成新产品开发130项;完成6户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6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3户企业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
今年主要是抓好五大任务:一是适应新形势,尽快调整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整体完成国企改革改制任务,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股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10强50户”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四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创建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更多更响的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认真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我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和商业贿赂治理力度。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转变职能,全力做好宏观调控和协调服务工作
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发挥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在企业改制、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扩大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继续实行三线调迁企业增值税全额返还政策和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信贷贴息政策,继续实行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用地优惠政策;继续整治针对企业的“三乱”现象,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增强协调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企业自我分离与政府社会接收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服务性的原则,重点围绕信用担保、投资决策、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领域,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向工业企业。
(二)着力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切实提高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分析工作。把经济运行调节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降耗相结合,一手抓煤电油运协调,针对能源、运输部分偏紧的状况,做好科学合理的协调调度,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全力帮助企业尤其是发展势头好的企业解决资金、电力、运输等实际困难;一手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切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重点耗能企业要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长期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加大节能技改投入,组织开展持续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同时大力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确保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4目标的圆满完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针对卷烟厂因产品结构调整和限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卷烟厂自身要做好内部增收增效工作,全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力争短期内有新的突破;其次,五大主导行业和优强骨干企业要以工业强市为己任,大步跨越,多做贡献,弥补卷烟厂带来的不利因素;第三,全系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更多较大的工业项目落户我市。重点要抓好“10强50户”企业和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的早日到来。
加快实施“10强50户”工程,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转变。紧紧围绕“10强50户”工程,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育优强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增强配套协作能力,以强带弱,以小补大,逐步形成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联动、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进一步抓好优强骨干企业的培育,全面落实《天水市关于实施“10强50户”工程的意见》,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10强50户”企业,做大做强五大支柱行业,大力扶持食品、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新兴行业,集中有限财力,不断推进有突出主业、有自主产权、有知名品牌、有市场份额和实力强、规模大、能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要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形成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和替代进口,以省上开展的“装备制造业年”活动和全省装备制造业会议在我市召开为契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群,逐步形成机械制造、电器、电子、水泥建材和制药食品五大行业集团,积极培育以星火为核心的机械制造加工集团,以长开厂、213厂为核心的高低压电器集团,以华天微电子为核心的电子科技集团,以祁连山水泥为核心的水泥建材集团,以成纪药业、华圆制药设备、长城果汁、娃哈哈为核心的制药食品加工集团,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以重大特色装备为龙头、一批知名骨干企业为支撑、大量“精、特、专”中小企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基地。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省市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促进结构调整三大任务,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抓好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一要加强产业引导,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引导,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和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它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国有经济传统行业和领域,保证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促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二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参加全省银企洽谈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依法开展联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互助性担保。协调建立我市担保机构的财政补偿机制和吸纳社会资本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我市信用担保机构数量的扩张、资金的多元化和运行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政府与开发银行合作搭建的融资平台,确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力争培育壮大一批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管理有序、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群。
三要加快招商引资,积极推动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加强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请进来、走出去,以全国乡企贸洽会、中博会等节会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全年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项目争取达到40个,落实引进到位资金3亿元。
收集、论证、催生一批资源优势明显、成长性强的农产品、矿产品、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药材加工等项目,力争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达到50个,建设项目当年到位资金达到4亿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企业项目、依托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为大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和能够带动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集群化的项目加快发展。
四要提升工业园区和乡镇企业示范区档次,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完善麦积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和秦州东十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的同时,两区五县要认真做好现有示范区的具体规划,重点作好示范区内工业用地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投资环境。重点解决好交通道路、水电通讯、环境治理等,积极引导新建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群体规模,产生集聚效应,围绕建设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发展。通过几年的培育,力争把秦州东十里打造成机械电子电器工业区,把麦积二十铺建设成医药、电器加工示范区,把麦积甘泉建设成旅游产品开发示范区,把麦积三阳建设成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把麦积东岔建设成生态旅游示范区。
五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按照省上的要求,扶持培育1-2个工业园区或乡镇企业示范区,力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争取省上资金的支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创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六要尽快调整和理顺新机构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是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上半年将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存在问题、政策落实和意见建议等,摸清家底,找准突出问题,理清和把握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标,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完善区域工业体系,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努力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目前,鉴于各县区机构尚未理顺,市上机构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我们与各县区目标责任书的签定待机构到位、职能理顺后另行签定。
(三)着力推进企业改革,整体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的理念。在省上补助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整体完成企业改革改制任务,使绝大多数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新型产权、劳动用工和管理分配机制,彻底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未改制企业的改制进度。目前我市未改制的企业虽然户数不多(市属9户、省属下划10户),但多数企业都是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人员多、债务重、资产状况差,只有通过破产重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困难很多,但我们仍将按照省市有关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尽全力完成改革任务。上半年完成红山、长仪、星火3户企业的破产重组收尾工作;年底完成风动、锻压、海林3户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长城公司及原所属长低厂、长通厂、长材厂、精模厂和塑料厂6户企业在省上补助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年内全部进入破产程序;牢牢抓住国企政策性破产的最后一次机遇,争取轴仪厂、永红厂、焦化厂3户企业年内正式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争取完成制药厂产权整体出让工作。
二是认真做好对已改制企业的“回头看”,促其规范完善、巩固提高。指导帮助改制后的企业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是加大监查,确保职工切身利益的落实。我市大部分企业改制后,在新企业继续上班职工的安置费以资产的形式兑现,因此,各县区、各部门要力争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我们将按照《天水市深化企业改革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加大督查力度,早日落实职工安置政策。
四是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辅业逐步走上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减轻主业压力,增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是坚持以股份制为重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依据《公司法》的要求,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把实现股权多元化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在“”前三年基本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鼓励和引导企业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资产的重组、整合,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大力发展产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促使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配套化方向发展。通过扶持培育,创造条件,力争实现华天微电子公司成功上市。
六是依法加强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继续规范和完善国资监管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兑现20xx年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业绩;按照要求筹建资产经营公司;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向市属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派驻董事和监事,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运行机制,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用健全的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
(四)着力开展技术创新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为龙头,以实施名牌战略为目标,一方面做大做强老牌长城电器、燎原牌凿岩机、星火机床、永红集成电路、海林轴承、锻压机床等优势品牌,另一方面加快培育长城果汁、华圆制药机械、祁连山水泥等新兴名牌。
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好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29项相关政策,争取设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研发中心较多、科研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攻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培育产业群体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各企业要象星火、风动、锻压、电传所那样,把攻克制造难关、替代进口产品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自始至终把产业化作为自主创新的归宿和发展高新技术的突破口来抓,重点发展数控技术、超精密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大型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力求在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石油钻机电气传动系统、集成电路封装、电子元器件等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设备上取得新突破。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20xx年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等教育,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抓住关键,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各级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按照中央创建“四好”班子的要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努力创新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的坚强领导集体。
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对新情况新要求,企业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确定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党建新理念,以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为原则,以落实四个“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全面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各级党组织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建设,创造学习型企业,以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实施人才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抓紧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为振兴我市工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同志们,做好今年工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希望各县区、各部门和各企业对两委两局的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合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今年工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春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市经委、市政府国资委、市中小企业局和市乡镇企业局,向辛勤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