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昆明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

介绍昆明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介绍昆明导游词范文篇1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西山龙门

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西山山峦起伏,形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隔水相望,西山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又有“睡美人”之美称。西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院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胜景。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西山冷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现在我们将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龙门概况

各位朋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位于其上。现在迎面而来的就是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林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是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由无边阐释经手重建。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层层累累。三清阁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以及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水,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三清境

三清阁牌坊上书四个大字“苍崖万丈”,这写的就是罗汉崖的景色。我们走到牌坊下,抬头可见道教的太极图,表明从这里开始进入道家之地。牌坊后就是陡峭的石台阶,在登石阶时请朋友数以下所登的台阶数。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为“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就是“三清天”,就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据道教传说,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第二层上清境居住着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第三层太清境居住着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三位天尊是道教地位最高的教主,所以道教用“三清”作为宫、观、阁、殿的名称,三清阁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进了三清境就是进入了道教的天堂。

登石阶时请朋友数以下所登的台阶数。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为“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就是“三清天”,就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据道教传说,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第二层上清境居住着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第三层太清境居住着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三位天尊是道教地位最高的教主,所以道教用“三清”作为宫、观、阁、殿的名称,三清阁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进了三清境就是进入了道教的天堂。

请看山门正面这副对联:“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这副对联是对三清阁风景的绝妙描述。大家看,云雾飘逸,铺至下届,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广阔的昆明坝子就在我们脚下。夜幕降临后,万籁俱寂,这三清阁钟磬之声,清远悠长,响彻天际,人们仿佛置身仙界。

请再看山门背面的对联:“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这副对联说的是在欣赏

了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山门正面的对联后,朋友们又得起步攀登了,因为这里还不是最高之处,抬眼上望,前面的石阶已有许多人在攀登,这是鼓励人们不要停顿,要勇攀高峰。这其中又寓含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自满,要力争置身于最高的地方。对联一语双关,催人奋进,就让我们按照对联所说的努力向上攀登吧!

灵官殿

山门所对是灵官殿。殿内供奉着王灵官:三目,赤面,披甲执鞭,左右有灵童捧卷执印,勇猛威武,气势逼人。他是道教的护法神,类似佛教中的韦驮。王灵官姓王名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专司天上和人间纠察。

请看殿前这副对联:“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上联出自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下联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一幅集句联,借古人的名句,来写三清阁的湖光山色,说明滇池是汇聚了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风景之美。上联写皎洁月光,滇池波光粼粼,若碎金散银;月光辉映,如圆圆碧玉沉入湖水。殿前横匾是将下联的后四字“飞阁流丹”进一步突出。“飞阁”指灵官殿及三清阁等凌空构建的殿宇;“流丹”则形容这些楼阁殿宇的红柱在阳光的照映下流光溢彩,灿若红霞。

朋友们,从灵官殿到三清阁有三十六级台阶,刚才我让大家登石阶时数共有多少级台阶,不知道大家数的数字是多少?对,有的朋友认真数了,七十二级。请大家注意,这个数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七十二级台阶代表了七十二地煞,我们正在登的这三十六级台阶则代表三十六天罡,这是道观中常见的建筑数目。

三清阁

在路边有两个平台,一个平台上就是玉皇阁,相传这里原为元朝镇守云南的梁王的避暑行宫,现在改为茶室。在三清阁的九层十一阁建筑群中,只有这里是一个宽敞的作息之处,在此可以品茗赏景。请看这副对联:“极目太华高,偌大乾坤撑半壁;荡胸滇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联语意兴横飞,状物写景,气势宏大。有人说它以太华山喻梁王权势,支撑元朝半壁江山;以滇池象征宽阔胸怀,任凭风云激荡。另一个平台原为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殿前有蛇龟石雕,叫“青蛇缠龟”,龟蛇代表长寿,据说用手摸一摸就能延年益寿,你看整个石雕已被摸得光亮如镜了。平台上建有真武传奇堂,里面有真武大帝从出家到得到的配图故事,大家如有兴趣可进屋参观。

绕过真武殿我们能看到一眼泉,这眼泉叫“孝牛泉”。关于此泉还有一个传说:昆明有个姓赵的屠夫,买了一头母牛和一条牛犊。赵屠夫绑了母牛要杀时,听见有人在外面叫,于是放下刀子出门去看,不想回来时刀子却不见了,只见牛犊俯卧在地上。屠夫很有怀疑,把牛犊打起来一看,刀子果然藏在其腹下。赵屠夫拿起刀子就要杀牛,不想牛犊双眼流泪,望着母牛哀鸣。这泪水和哀鸣声深深触动了赵屠夫:牛犊尚有孝母之心,何况人呢?于是赵屠夫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牛犊到了三清阁出家。由于三清阁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取饮用的水极不方便。牛犊为报恩,用牛角穿石,引出甘泉。这个传说情节动人,反映了儒家“百善孝为先”和道家“善心有善报”的观念。

石隧道

从这里开始我们走进石隧道,大家请注意安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请看隧道石壁上的五个红色大字:“长歌怀采薇”,它出自初唐诗人王继的五言律诗《野望》,说的是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忠于商朝的伯夷、叔齐不愿意吃周食,隐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至饿死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处于隋唐之际,改朝换代时的感触。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被儒家赞扬。儒家思想的诗句镌刻在道家的石窟上,就是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儒、道融合的特点。

慈云洞

隧道中由于有石窗,所以光线十分充足,从石窗中还可以俯瞰滇池的风光。向下看有“空中楼阁”之感,虽有心悸,但脚踏实地。这个石窟称慈云洞,是一个姓吴的道人开凿的,正壁原岩上雕刻有一尊观音,膝前一幼童,显然也是把佛教的善财童子移植过来,反映了道、释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吸收的特点。两旁金童合十,玉女捧钵。左右有骑马跨虎的神像,是青龙星君和白虎星君。整个石窟及其中的雕像、石道等都是在整块石壁上雕成,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巨大和工作的艰辛。大家看,这个石香炉,在这临滇池的一面镌刻着《曾吴道人》诗二首,作者是昆明乾隆年间进士那文凤,诗写于嘉庆六年(1801年)。诗中赞颂这位吴道人开山凿洞的不朽功绩。其中第一首的头四句说:“万钻千锤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开凿概况

“揽海处”的石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道士赵练主持开凿的。当时从三清阁至此的通道是在石崖上铺架的木栈道。人们登临过往,木栈道吱吱作响,令人胆战心惊,极不安全。到了清乾隆年间。一个贫苦的道士花十五年的心血开凿出现在的石道,这道士名叫吴来请,是滇池边渔村的'人。他广积善德,经常修桥补路,方便行人。根据人们的建议,吴道子开辟了这条石道取代了木栈道,继而又从旧石室向前,开辟了“普陀胜境”坊,再往前,螺旋蛇道,开慈云洞。这个工程共历时十五年,全凭一锤一钻造成。从慈云洞至龙门石窟的石道则是清朝时昆明名士杨汝兰、杨际泰父子组织石工开凿的,从道光至咸丰年间,共历十三个春秋。现在我们就开始攀登龙门。

达天阁

从这里开始到达天阁的隧道被称为“云华洞”,是杨氏父子所修。顺云华洞往前走四十多米,就登上了我们此行的顶点——“达天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龙门。“达天阁”也是在原生的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包括有:龙门石坊、平台、石室、神像、香炉等,其中石室中间的魁星点斗的雕像最为传神。“魁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坛的神,这个雕像形如魁字,高有一米多,你看那鬼头不就是魁字的偏旁,后踢的左脚不就是长长的一勾,脚平抬的金色墨斗就是右边的“斗”字,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造字的传神。魁星右手高悬神笔,左手执元宝,是神笔的黑斗,右足踏鳖头,左足后翘,脚掌抬斗,扭其身躯而点斗。传说古代就是由魁星来点状元,考生中文运好的被点中便可登科中举,而中状元的则被称做“独占鳌头”,这便是“魁量点斗,独占鳌头”的传说。再看魁星的形象“英姿勃发,彩带翻飞,活泼跳脱”,与两旁坐像的关圣、文昌相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更显得魁星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主体突出。

大家如仔细看可发现,魁星点斗的笔尖是断的,有关这断笔尖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一个姓李的青年石匠受人指点到西山的峭壁上开凿只道,将一腔热情全部倾注于这有意义的艺术创作之中。一天天,一年年,不顾寒暑和刮风下雨,十几年如一日,凿完了石路、石洞,刻成了石坊和洞中神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不料到最后把魁星手中那支笔的笔尖刻断了,石匠伤心到了极点,自己如此寄情的艺术创作竟不能圆满,悲伤至极的李石匠丢下锤钻,从龙门跳了下去。这个悲壮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青年工匠对艺术完美追求的精神。

魁星北面是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禄位;南面的是关圣帝君,主宰武运。神像背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两壁刻有琴棋书画,骏马奔驰。阁顶刻有蟠桃垂挂,仙鹤双飞。石室外的横额上刻有一个花瓣形石龛,龛内刻有南极仙翁。整个石窟雕刻精细、生动传神。石室北面刻有跳跃的鲤鱼,南面为吐水金龙,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用鬼斧开凿了龙门,令黄河奔腾入海。龙门据说就是今天的黄河壶口瀑布。有了龙门,河中鲤鱼就无法返回故乡,善良的禹妻奏请玉皇大帝,凡是能够逆流而上遇过龙门而上越过龙门的拟于便可化为金龙,不能越过的就在额头上记一点,叫点额而归。黄河大鲤鱼额头上红点相传说

是没有越过龙门的标记。由于这一传说,后世就把举报科举考试比喻为跳龙门的鲤鱼,已经成龙上天;应试落第比喻为龙门点额,意思是在龙门把头碰破了,败退而回。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人们进过艰苦的跋涉,登上这悬崖之上的龙门,越过了这龙门,升价百倍的含义。在西山的诸峰中,有一挂榜上,位置在龙门之南。此山的峭壁呈土红色,泛舟滇池,远看此景,犹如金榜高悬,故此得名。此景与“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魁星点头,独占鳌头的美妙传说,为西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令人神思遐想。

在这高山之巅,每个人都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在远眺滇池风光之后,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室柱上的这副对联;“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益心境放平。”虽然讲的是攀高登顶应注意的劝诫,但其中又包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值得自习品味。篇三:昆明导游词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

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5212人,有汉、彝、回、白、苗、蒙古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2.6%,城区人口1611969人。

介绍昆明导游词范文篇2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5212人,有汉、彝、回、白、苗、蒙古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2.6%,城区人口1611969人。

介绍昆明导游词范文篇3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

进园门,穿过近华浦,揽胜阁壮丽崇宏,楼槛轩敞;新修的怀古廊萦纡回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观稼堂边花坛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栽下的玫瑰花争芳吐艳。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洄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的“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清乾隆年间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寒士孙髯翁所撰180字长联,一扫世人俗唱,蕴涵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惊动一时。今存大观楼长联有两幅。一幅是与孙髯翁同时的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体书写刊刻,挂在大观楼二楼。另一幅则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托赵藩书写,请工匠刊刻后挂于楼下,即今蓝底金字联,长联系木制,为覆瓦形。上下联各90字,字系颜体楷书,刚劲圆润,颇具功力。长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登大观楼抒怀,所见到滇池的四周风光。下联历数云南数千年历史及作者的感慨。大观楼现已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